张思德感想

2020-03-02 07:30: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让人仰视的“老黄牛”

——观看影片《张思德》有感

有人说过:英雄可以横刀沙场,可以金戈铁马,有柔情似水的故事,有英雄救美女的传说,惟独不能像缓缓流淌的河水那样平凡无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曾经以为,被毛泽东主席专门写文悼念的张思德有着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他或者是一个部队高级军官,屡建奇功;他或者是一个勇猛无比的战士,杀敌无数。然而,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张思德只是一个做过很多的平凡小事的普通士兵。但是,就是从这些小事上,他带给我深深的震撼,让我品味到了张思德伟大的人格魅力。

这部电影取材于张思德在延安根据地工作期间的一些小事,运用一个又个细微鲜活的生活细节,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普通战士的平凡故事。晚会上突然停电,张思德以身为梯,驮起战友拧灯泡;晚上休息后,张思德打草鞋;烈士的孩子失去了双亲,他细心爱护,时常惦记着为孩子买几块糖;为眼睛不好使的哑巴炊事员送老花镜,并认其为父亲,抽空帮助干活;毛主席汽车轮胎坏了,为了不耽误主席行程,张思德背着、赶着轮胎跑了数里山路;乡亲的猪掉入河中,张思德义无反顾跳入湍急的河水;刘秉忠犯罪后消极低沉,张思德多次去狱中探视予以鼓励,并积极动员其爱人去看望他;王团长伤势严重,希望临终前能见见毛主席,不善言谈的张思德直接去找了毛主席„„。这都是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零零散散,就是张思德日常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可就是这些点点滴滴像零星小块石头一样的小事,让我们细细品味后,逐渐高大而堆积起来,形成了一座高山,散发出张思德伟大人格魅力的耀眼光芒,让我们仰视。

张思德是平凡的。他是一个农家子弟,在1933年18岁的时候参加了革命,曾经三次过草地,是个打过多次仗,负过多次伤的老红军战士,在大生产运动中纺过线、种过地、烧过炭,当过班长,整编后又成了战士。与他同时期一起或迟几年参加革命的老乡,最低的也当了连长,而他还是个小警卫战士。电影中当他的老乡说当年一起参军的老乡级别都很高的时候,他只是憨厚的笑笑,什么也没说。直到牺牲前的那一刻,木讷的他一句话也没留下,只留下那个在炭窑中奋力挖土排水的形象。

张思德是伟大的。他虽然只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但他一切都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勤劳肯干,不挑挑拣拣,革命工作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不管这个工作有多脏有多累有多危险。一心一意为着革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他对待同事、孤儿、乡亲无比真诚,乐于助人,心里装的永远都是战友同事的安危,老百姓的苦与乐,他高尚的品质是多么的可贵。毛泽东在追悼会上这样称赞他: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思德老黄牛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影片《张思德》具体生动地刻画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气息和深远意义,更让我重新思考“为人民服务”新的时代内涵。虽然张思德同志已经牺牲60多年了,尽管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为人民服务”这首曾经唱响整个中华大地的“心灵之歌”仍然需要继续传唱,无论形势怎样发生变化,都不能忘掉它。

在我们即将圆满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的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我们的队伍中部分同志存在不安心本职工作,争名夺利,内心浮躁,不能很好地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终的工作目标。因此,我们要继续学习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一颗随时为老百姓服务的心来正确面对工作的好坏,职务的高低,所得与所失,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经得起各种考验。无论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我们都要做到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任劳任怨,以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永远把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作为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

张思德

张思德

张思德

张思德

张思德

张思德

张思德

张思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感人事迹

张思德论文

《张思德感想.doc》
张思德感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