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2020-03-03 13:59: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环境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

(1) 经济发展的压力

我国目前还处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 然

而,几十年来的历史表明,我国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与

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即经济越发展,对环境的

压力就越大,环境问题也越严重 而且,今后一段时间内,这种正

相关还难以改变,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将继续增大 特别是城

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废弃污染物排出

(2) 改善环境的经济承受力较弱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仍然较落后的经济现状,一方面对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破坏 ,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又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控制和治 理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 美国开始大规模治理环境问题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美元,日本虽较低,也超过了

美元中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 美元,人民的生活水

平还很低,况且还要兼顾基础建设 交通通信文化教育等多方

面的投资需求 因此,在目前的国力下,社会还无力集中更多的

资金来改善环境质量,也很难指望在近期内经济实力发展到足

以跨越环境问题这一关

(3) 社会心理对环境质量的期望值不高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或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需求和选择有着很大的不同 为环境所付出的代价随时间收入价值

观念等而发生变化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更关心通

过生产来满足各项基本的消费需求,而对于更高一级的环境享

受则属于奢求之列,环境意识淡漠 这一方面导致在生产过程中

对环境产生更多的本来可以避免的破坏,另一方面使对环境治

理监督的社会驱动力减小

(4) 政策偏差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谁污染谁治理环保政

策,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污染治理设施有比较苛刻的经济运行

规模要求,而大多数单个中小企业的污染排放规模与处理设施

的经济运行规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中小企业自身财

力不足,筹集污染治理设施所需建设资金困难大代价大 这就

使得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的成本相对较高,造成一些企业的污染

治理流于形式,有人检查就应付一下 ,或者交一些罚款,还留下

了寻租的隐患另外,在垃圾处理水处理能源领域的价格管

制和价格补贴政策方面,实际上也在鼓励企业和居民排放

(5) 战略扭曲

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扭曲为以

增长为中心,环境保护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实际很低 受发

展战略扭曲的影响,我国粗放型的工业化 城市化方式并未得到

改善,污染排放强度长期居高不下 一些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

的地区,为了 的增长,超环境容量大上工业项目,甚至是污

染强度大的重化工业项目,使环境问题雪上加霜

(6) 政府的失灵

环境保护和治理存在失灵现象,其根源在

于现行的政策体制缺陷中国的官员并非由选举产生,而是由上

级提拔,而提拔的首要标准,是看官员贡献了多少 因此,各

级官员只关心经济增长,而不管付出多少环境代价 这使得地方

政府在 增长和环境保护目标产生冲突时,会发生职能错位

特别是存在强大区域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 和

财政收入,可能对创造 和税收但却破坏了环境的企业睁一

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包庇怂恿 ,从而,由环境保护的监管者变成

不作为者从现行的环保监管体制来看,也使得政府失灵成为可

能总之,现行的官僚体制也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7) 地方保护主义成为环境持续恶化的主因

为了地方利益,地方政府或部门往往置国家法律和法规于不顾,对损害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采取放任自流 这种以牺牲资源与

环境为代价而寻求短期快速发展,牺牲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

寻求地方眼前利益的发展模式,造成一些地方经济畸形发展中

的保护主义 比如,有的地方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由,禁止环

保部门开展执法检查监督他们通过制订和实行绿卡进厂审

签 预约执法 挂牌等土政策,为地方企业提供特殊保护,不

准或禁止环保等有关执法部门到企业进行正常的监督管理和执

法检查,造成了环保部门在环保执法中的盲区,这在一定程度上

保护了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有的地方干预环保部门依法全面

足额征收排污费。

( 8) 人口多,资源短缺

长期以来,我们一味强调 地大物博,其实这

一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中国看上去是地域辽阔,但

适合人们生产生活的土地和空间却是有限的,正如

陈云同志明确提出的: 人多地少他还联系人口状况,讲到我国缺少木材油料和煤等 可见,地大并不等于人们会拥有更多有效土地和其他资

源 就物博来说,我们也要作具体分析 比方说,我

们石油天 然 气 本 来 储 藏 量 就 少,只 占 世 界 左

右 就其他矿产资源来说,品种虽多,但质量不高,

且储藏量有限,那么人均资源占有量就更少了 因

此,我们沉浸在地大物博的观念中已经不合时宜

了 地大物博的说法一没有顾及中国资源的具

体状况,二没有考虑资源的人均水平,是不利于生态

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因此要予以变革创新

中国资源短缺,这有资源本身的原因,但人口多

也不容忽视 在陈云同志看来,人口多不仅会引发

生产生活和教育等社会问题,而且不利于农业生态和农业生产

( 9) 传统的经营运作方式,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引发了环境污染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传统的经营方式,即在经济

发展中只注重外延的扩大,而不大重视内涵的扩大 这样一来,经济发展一味注重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 扩张,其结果是工农业生产大量消耗着资源 能源, 这不仅增大了资源能源短缺的压力,而且造成了生 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引发了环境污染和人畜疾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范围的竞争愈演 愈烈,并且竞争转向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 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一度时期纷纷追求

的增长,使原本存在的环境问题更加恶化加重,中国 也不例外 陈云同志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明 确指出: 现在工农业生产都普遍存在着一种掠夺 式使用资源的倾向,应当引起重视

(10) 环境保护和治理滞后

长期以来,我们事实上走着一条 先污染,后治 理的传统经济发展路子 我们一贯强调 发 展,但 由于片面理解发展,并没有做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统一,这样一来,种树只有号召,但成活率低,包成林 没有很好实行,生态环境恶化局面没有得到扭转 已经看到了工业三废污染,但我们并没有在经济 运行过程中治理环境问题,往往是在受害于环境污 染之后,才开始意识到环境治理问题 这就是说,我 们的环境保护和治理还相当滞后,亟待根本改变 在陈云同志看来,对保护和治理环境,我们应当 有全局观念,并且要切切实实地抓治涝治污染和种树

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

库峪河生态环境破坏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损失的经济危机

01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论文

关于生态环境或自然资源被破坏的事例

海岛生态破坏的原因及控制

农村墓葬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幼儿破坏行为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建议

《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doc》
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