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报告

2020-03-03 09:22: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青岛13号线司机室第二列整流桥P,N线接反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描述

3月17号晚9点左右,一厂下线测试人员报出青岛13号线司机室第二列通风机过欠压,变频板P,N无输出故障。 二,案例分析

在得知故障发生后,开始排查原因,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整流桥0与2线束接反,造成P,N线接反,导致变频板P,N无输出,DC540V过欠压。由于电控原因造成青岛13号线报故障,我们专门调查分析,现将原因总结如下:

1.青岛13号线是第一列更改线号颜色的电控,以前p是正,颜色是棕,N是负,颜色是蓝,三相电U是黄色,V是绿色,W是红色,弱点为白色,根深蒂固的理论被全部推翻,现在改为三相电为白色,强电为红色,弱电为黄色,造成员工视觉错乱,无法像往常通过颜色区分线束,是造成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

2.青岛13号线是第一列更改线号及长度的电控,以前线束线号只标明始端地址码,现在改为同时标明始端和末端的地址码,同时长度由20mm改为50mm,线号不如以前清晰明了,易于辨认,是造成故障发生的第二原因。

3.青岛13号线司机室线束完全沿用青11线束长度,青13布局与青11却不完全相同,造成线束长度不合适,需现场整改,是造成故障发生的第三原因。

4.由于员工的不仔细,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员工在布线扎线过程中已自我发现线束长度不合适,却未继续追查原因,主观以为线束过短是由于布局改变的原因造成的,电控完成后员工未仔细自检互检,过分自信,是造成故障发生的第四原因。

5.电控报检后,品管人员未认真校线,本应测试合格后入库,却因工装原因未加测试,是造成错误持续发生的第五原因 三,整改措施

故障的发生我生产负有主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万幸在一厂测试后发现,使错误不再持续发生,针对此操作工我们已严肃批评并罚款50元进行警告,同时我们做出整改措施如下: 1, 针对此类问题我们请求工艺协助进行再次加强培训,确保所有员工明确线束颜色以及线号的更改,明确线束插接正确的重要性。

2, 加强各种质量问题的宣贯以及雷区的排查,加强自检互检,加强责任心的培养,保证线束一次性接对,错误不再发生。 3, 请求工艺协助完善测试工装,针对无测试工装的电控,即日起开始上报并制作,争取所有电控盒测试合格后供一厂。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doc》
案例分析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