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5的乘法口诀

2020-03-02 14:37: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51页中的例题及其练习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决来源并熟记5的乘法口决 教具、学具准备:例1情景图的放大图;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纸、5根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

1、大家齐背1~4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教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回答后半句。

二三(

二二(

) 一三(

四四(

一四(

二四(

二四(

三三(

3、口答。

(1)3×4表示(

)个( )相加,相同的加数是(

)。相同加数的个数是(

) (2)被乘数是3,乘数是2,积是(

)。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个(

)相加 新课

教师出示画着5个格子的纸条,并提问。 “5个5个地加,每个格里应该分别填几个5的和?”(第一格里填1个5,第二格里填2个5的和,第三格里填3个5的和……)教师边听学生回答边在方格图的上面分别写1个5,2个5,3个5,……使方格图成为:2个5的和是多少?” “3个5的和呢? 4个5的和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把数填在相应的格里。 教师指图带领学生齐说:1个5是5,2个5的和是10,3个5的和是15……再提问: “10是几个5的和?” “20是几个5的和?”

1、教学例题

教师出示一袋乒乓球图,如。并提问:“这一袋里有几个乒乓球?” “是几个 5-?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来法口诀吗?”教师板书:“5×1=5

一五得五”。算式和口诀中间稍空开一些。 “一五得五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1个5是5。) “口诀中的“一”表示什么?前面的一个五表示什么?后面的一个五表示什么?”(“一”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是1;前面的“五”表示相同加数是 5;后面的“五”表示乘积是5)。

教师再出示一袋乒乓球图,如。再提问: “这里有几袋乒乓球?” “是几个5?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一句乘法o诀吗?”教师在前面写的乘法算式和口诀的下面板书:“5 × 2=10

二五一十”。 “二五一十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2个5是10。)

“口诀中的二表示什么?五表示什么?一十表示什么?”

教师再出示一袋乒乓球图,并提问: “谁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板书:“ 5 ×3=15

三五十五”, 教师再出示2袋乒乓球图、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第20页,在自己的书上把例8中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学生填完以后,指定一名学生读.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同时,教师接着板书: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教师指黑板上的乘法算式和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齐读一遍。

2、巩固练习

用“开火车”的形式说乘法算式和5的乘法根诀。即从某一行开始,第一个学生说“5乘以1等于5”,第二个学生接着说“一五得五”;第三个学生接着说“5乘以2等于10”,第四个学生说“二五一十”……说过两遍以后,教师把算式中的得数和口诀中的后半句都擦去、教师再指黑板上没有得数的算式,让学生说口诀和得数。(开始时可以请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说,然后再请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说。)

5的乘法口决练习课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1-5的乘法口决,进一步理解交换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教学重点、难点:能根据一句口决写出两个算式并熟记算乘加乘减混合式题。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机、多媒体(乘法口决表) 教学过程:

1、集体背1-5的乘法口决

2、指名背1-5的乘法口决

3、4×3=

3×2= 3×4=

2×3= 口决:

4、下面每句口决,可以写出哪几个乘法算式 二四得八

一五得五

四四一十六 三四十二

二二得四

三五十五

5、把乘法口决写完整

)五十五

三(

)十二

)四得八

)四十六 四(

)二十

)五一十

)三得九

五(

)二十五

6、列式计算 (1)5个3是多少?

(2)4个5是多少?再加一个5是多少?

7、应用题

(1) 小明做数学题,每行做5道,做了2行,一共做了多少道? (2) 提问:这道题求什么?2个5的和是多少?怎样列式? (3) 小明做数学题,做了2行,每行做5道 ,一共做了多少 道 ?

比较上面两道应用题。

小学数学教案:6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教案——《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教案——《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教案——《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教案5的乘法口诀.doc》
小学数学教案5的乘法口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