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

2020-03-03 10:02: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

供应室担负着为全院提供充足,完好,规格齐全,品质保障的消毒灭菌物品的工作。如何做好消毒灭菌及隔离工作,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必要手段,使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概述:

合格的消毒灭菌是医疗质量的保证;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能掌握其相关基本理论,并能区分消毒与灭菌的程度及合格标准。

(一) 灭菌

1、概念: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物品上一切存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达到无菌程度。

2、合格的标准国际上以灭菌保证水平(SAI)作为灭菌合格水平,并以106为标准。

3、

(二) 消毒

1、概念;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物品上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使之达到无害化程度。

2、合格标准;指消毒后物品上的微生物数量等于或少于国家规定的数量。即使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减少99.9%或自然污染的微生物减少90%。

(三)灭菌与消毒作用水平分类:

1、灭菌方法: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物理、化学方法。

2、高效消毒法: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真菌和孢子。对芽孢有一定杀灭作用。

3、中效消毒法: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4、低效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通风散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二、消毒与灭菌方法

(一)选择消毒与灭菌方法的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的危害程度选择:

(1)高度危险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处理,灭菌指数达到106标准。 (2)中度危险物品:选用中效和高效消毒法,消毒指数达103以上。 (3)低度危险物品:可采用低效消毒法或只做一般清洁即可。

2、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选择:

(1)对被致病性芽孢、真菌孢子和抵抗力强,危险度大的病毒污染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和灭菌法。

(2)对被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物品选用中效以上消毒法。

(3)对被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效和低效消毒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或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使用剂量和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

(1)耐高温、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2)忌热、忌湿和贵重物品选择环氧乙烷消毒灭菌。 (3)器械浸泡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化学消毒灭菌剂。

(4)光滑物体表面选择紫外线消毒法、擦拭法;多孔材料表面用喷雾法。

(二)消毒与灭菌的物理方法:

1、压力蒸汽灭菌法: (1)灭菌原理:由于蒸汽凝结时释放的潜能和凝集收缩后产生的高热负压能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

(2) 适用范围:耐高温、高湿的物品的灭菌,为供应室主要灭菌方法之一。 (3)使用方法:分为下排式和真空型。

A、下排式:当温度达121℃,压力达1.05kg/cm2,维持规定灭菌时间。一般橡胶类为20分钟,手术器械类为15-25分钟,敷料类为20-30分钟,玻璃类为15-20分钟,药液为20-4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标准。

B、真空型:当温度达到132-134℃,压力达2.1kg /cm2。维持灭菌时间4-6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标准。 (4)注意事项:

A、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操作安全。

B、灭菌前,检察机器性能状况及物品包装装载是否符合要求。 C、灭菌前物品应先经清洗、干燥处理,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D、灭菌过程中,应观察水、电、汽、温度、压力、时间等。

E、按规程操作灭菌效果监测,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B-D试验。

2、干热灭菌法:

(1)灭菌原理:利用传导辐射热,将细菌的细胞质烤干使之失去活性,达到灭菌效果。 (2)适用范围:用于耐高温的诊疗用品。

(3)类型:有焚烧、烧灼、干烤箱、干热灭菌器等。 (4)使用方法:一般可控制在160℃计算灭菌时间120分钟,或170℃ 60分钟,180℃

30分钟。

3、煮沸灭菌法:

(1)灭菌机制:利用湿热穿透力及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以杀死微生物。 (2)适用范围:金属、搪瓷、玻璃、橡胶等。

(3)灭菌方法:煮沸后15-20分钟杀灭一般细菌,煮沸60分钟杀灭芽孢。

(4)紫外线消毒法:主要用于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照射时间不少于45分钟。

(三) 消毒与灭菌的化学方法:

1、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法: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的精密、昂贵仪器及物品灭菌。用于灭菌时,使用含800mg/l的气体,用于消毒时则为450mg/l,灭菌时间6小时以上,抽气通风12小时以上。

2、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法:主要用于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锐利器械的消毒灭菌,灭菌时常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消毒时浸泡30分钟,物品使用前须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3、含氟消毒剂消毒法:有浸泡法、擦拭法、喷洒法和干粉消毒法。

三、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化学消毒剂影响因素:

1、浓度的影响:浓度愈高,消毒效果愈好,但对消毒物品的损害亦愈大,应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浓度。

2、受污染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的影响:微生物数量越多越难消毒彻底。

3、消毒物品表面洁净度的影响:物体表面不洁净可降低消毒剂杀菌效果。

4、消毒时间的影响:消毒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

5、温度的影响:提高消毒液温度可增加杀菌效果

6、水硬度的影响:硬水中钙、镁离子可中和某些消毒剂而降低杀菌效果。

(二)影响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相关因素:

1、待灭菌物品的包装要求:使用布和容器作外包装;盒、盘、碗类尽量单个包装;物品包装应松紧适宜;包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包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以监测是否达灭菌的温度、压力、时间;包装大小不超过30cm*30cm*25cm;物品包装后应在2小时内灭菌。

2、物体装载的要求:避免超载,下排气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80%,真空型不超过90% 。不同种类混装时,以最难达到灭菌效果的物品所需时间、温度为准。敷料包放上层,金属类放下层,难灭菌物品放上层,易灭菌物品放下层。

3、灭菌器性能对灭菌效果的影响:灭菌时,必须保持灭菌器性能良好,并使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相结合的监测方法,才能保证灭菌效果。

4、湿包的形成:

(1)形成原因:金属器械过多,摆放位置不当,器械与手术盒具装得过满,缺少足够的治疗巾吸水等均可导致冷凝水过多,不能完全被蒸发而形成湿包。

(2)湿包的发现及补救方法:

A、待物品完全冷却后检查,仍有潮湿感或有水迹应确定为湿包。

B、发现湿包,应立即取出,根据物品种类不同,重新进行流程处理及灭菌处理。

供应室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供应室消毒灭菌制度(优秀)

消毒供应室中心灭菌质量监测

消毒灭菌供应协议

供应室相关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制度

消毒供应室

委托消毒灭菌供应协议

消毒供应室灭菌岗位职责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doc》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