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学习小组讨论发言稿

2020-03-01 21:00: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校长培训学习小组讨论发言稿(整理)

这次校长培训我的收获很多,沈题专家的讲座和兄弟学校的典型发言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在这里我谈两点,第一点是昨天上午沈题专家在讲座中一个交流活动的提问:你想办一所怎样的理想学校?有参训校长在回答提问时提出质疑:国家要学校培养热爱国家的接班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而您(沈题专家)讲的又是这样的,这三者之间不矛盾吗?我以为这三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三者之间有一个交集,那就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回答沈题专家的提问要着眼于这个交集,因而,我的回答是:办一所能“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学校。在座的校长中我的年龄比较大,说起话来显得沧桑一些。我的许多初中、高中同学,他们并没有像我一样接受那么多年的学校教育,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却比我大得多,他们的爱国热情丝毫不比我差而且仿佛更纯粹。这就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个人是否对社会有用并不是由学习成绩决定的。在我的学校管理中,能教出高分学生的老师我当然是大力表扬和激励,对于教学成绩(学生考分)不大好的老师我是从不批评,这并不是因为我本人的教学质量不好,也不是因为我校的考试质量差。

第二点谈谈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再认识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及做法。先说说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再认识。谢云先生在《为乡村教育寻根》中指出:没有文化参与的变革,都可能是短命的、肤浅的、速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再说说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任何一种文化都要有其赖以依存的土壤,否则它只能是凋零、衰败,校园文化建设也是这样,作为载体的文化必须是源远流长、树大根深,最好是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存在某种契合,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校园文化建设“昙花一现”很容易,要做到生根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却不容易,就像熬中药一样采用温火慢炖功夫,要有足够的耐心并坚持不懈,才能见效果。最后说说我校“豫剧文化”的开展情况:与兄弟学校的校园文化相比,如“莲文化”“竹文化”“杉树文化”“陶文化”等等这些无论多少都是能找到“物化”标志的,而我校的“豫剧文化”却很难找到“物化”的标志,完全是一种精神标志,因而做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有一次一个新机制老师来我校,听到校园广播里的豫剧唱腔,问我唱的是什么,他怎么一句都听不懂,我说是豫剧,就像你学英语,听多了也就会了,豫剧不比学英语难。我校“豫剧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传承优秀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豫剧文化”中“忠、勇、孝、义、廉”表现得十分生动与深刻,如花木兰、穆桂英、唐成、曹张仓等艺术形象。我校“豫剧文化”建设设计了14个序列,并有了一些成果,在这里不能详细进行展示。我只能向各位校长概括说说我校“豫剧文化”建设实施的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官接受,也就是耳闻目睹;第二个层次亲身感受,也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讲、唱、写、画、学—讲豫剧故事、唱经典片段、书写豫剧唱词、画人物形象(脸谱)、学身段表演;第三个层次是身心感悟,感悟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的博大情怀、中华民族恢弘的精神气派;第四个层次是心灵的融合,达到传承优秀传统美德的目的,办出一所能“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学校。

2015年10月23日

小组讨论发言稿

小组讨论学习

校长培训发言稿

小组讨论发言稿(原创)

党课小组讨论发言稿

党校小组讨论发言稿

党校小组讨论发言稿

党课小组讨论发言稿

培训小组讨论心得体会

校长书记培训发言稿

《校长培训学习小组讨论发言稿.doc》
校长培训学习小组讨论发言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