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思

2020-03-03 06:27: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计算机基础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考

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邹军

[摘要]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究竟该如何教?学生究竟该怎样学?在我校申请计算机教学理实一体化课题研究后,开拓了笔者视野,放开了笔者胆量,在教学中不断进行理实一体化的尝试和实践。现从机房准备,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与设计,资源与习题准备等方面写下一些笔者的做法和体会与同行一起探讨。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思考

一、概念理解

理实一体化就是将理论、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让学生与教师双向充分交流,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共同提高理论和操作能力的教学过程。

二、机房准备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理实一体化,机房的准备非常重要,必须要求上课时教师能一边演法讲授操作方法和步骤,学生一边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达到边讲边练,并且要能方便的下发作业习题和收集学生作业。很幸运,我校机房环境满足这些条件,安装了电子教室,教师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穿插进行。而且机房禁游戏,禁U盘,能控制上网等,减少学生分心的机会,让学生能一心参与教学过程。

三、教材处理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资源,但不能全部按教材来上课,要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最好是能对教材进行增删,去掉一些旧的,难的,增加一些新的,达到与时俱进,能做出符合职业标准,又突出实用性的校本教材最好。我校选用的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主编是傅连仲和武马群,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要求,就删掉了数制与编码部分,增加了同学们感兴趣的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甚至SEO(搜索引擎优化)的内容。

四、教学设计

按照教学计划认真科学地做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以应用为目的,以兴趣为动力,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方面做好统筹安排,而且必须突出技能目标,让学生真正能掌握计算机相关操作。教学设计要提炼出重点、难点,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技能训练合理安排,把师生活动合理安排,把教学演示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安排。而且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操作水平,所学专业等。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很多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认为计算机基础知识不是很重要,学习不认真。但学生多数会对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内容感兴趣一些,因此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中设计实例时应该有所区别。比如学生是汽修专业的,在教学时就围绕汽修专业相关来进行实例设计,学生是建筑专业的,在教学时就多围绕建筑专业相关来进行实例实计。

五、自主学习资源和作业习题的准备

教师教学应该精讲多练,精心编写教学案例,还要给出可供学生自学的视频及课件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教师偶尔故错或卡壳寻求帮助后,更会激起他们的自学热情。同时教师布置任务时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了的低要求,因为这样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忘记了,所以要设计提供大量的上机练习题资源,让学生在大量的上机练习中不断强化操作技能。当然对习题应辅以相应的参考步骤,以及提供QQ、电子邮件、博客等多种途径进行答疑,这样学生会很愿意参与进来的。有了这些准备,在教学中明显感到了学生的水平不断提高。本期我校参加市中职技能比赛选拔和培训就用了该方法,效果很好,获得了计算机专业的团体一等奖。

六、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

按模块精心设计实例,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把教学变为求学,将理论变为实际的应用,变为学生的技能。计算机基础的模块不多,分模块精心设计实例,淡化理论,突出实用性,尽量把任务设计的生动有趣,让学生去研究,去做,注意要把课堂评价合理利用起来,给学生更多正面的评价,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技能。

(二)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学习情况和个人情况也不一样,因此会造成他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别,决定计算机教学也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那些能力较好,又愿意多学习的的学生,教师要介绍一些有较大难度的课题给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实践提高。而对那些基础较差又不是很愿意学的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补课补差、及时巩固,让他们也有成功的体验。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提的问题层出不穷,有计算机本身的问题,也有操作方面的问题。机房虽不大,但老师有时也会疲于奔命,甚至有时顾及不到一些同学,让其心生埋怨,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要分组,并选出组长,让小组之内互相学习,小组间互相竞争。例如教师选取某些适合的内容(如文字处理软件制作个人名片)在课前组织学生分组预习。同学们自行分工制作,每组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展示名片,讲解设计思路与步骤,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这样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够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察觉学生的情感和技能水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经过这种锻炼,会让同学会做会教会讲,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七、问题及反思

(一)理实一体化对教师要求更高,控制课堂的能力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技能需不断提高,至少得是个“双师型”教师才能实现这理实一体化。

(二)重形式不重本质,理实一体化课堂很容易变成学生动手,老师旁观,过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得辛苦,学得糊涂。

(三)考核标准不能太死板,要顾及各层次学生,要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都学有所获。我们是这样定的考核标准,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 其中教师将课堂提问、日常实验作业、阶段测试相结合,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

总之,理实一体化已广泛应用于中职各专业教育教学中,但各个学校,各个专业,各个老师的操作方法肯定有差异,不会有万能的操作模式。只有我们身在一线的教师多学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并加以改进,才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主编是傅连仲和武马群,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2]《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赵志群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心得体会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理实一体化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反思

理实一体化培训感想

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优秀]

《计算机基础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思.doc》
计算机基础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