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20-03-01 19:42: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吆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知文意,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纷繁复杂事物的写作技能。

2、明确吆喝的美。 过程与方法:

1、读吆喝(自由诵读课文,感知文意。

2、赏吆喝(通过视频、音频感受吆喝的美。

3、品吆喝(自由表达吆喝的美点。

4、悟吆喝(圈点勾画的方式品读课文,悟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日常生活中的动人底蕴,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并传承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感知文意,学习写作技能。

2、明确吆喝的美。

教学难点:品悟老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及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搜集京剧《唱脸谱》以及吆喝的视频音频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京剧导入《吆喝》 播放京剧《前门大碗茶》

同学们,老师刚才播放的歌曲有一种浓浓的地方味道,是什么味儿?(京味儿)北京人不仅唱得有京味儿,就连叫卖东西的声音也特别有京味儿。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著名作家萧乾去北京的大街小巷,听听这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同时放映北京有特色的图片) 板书课题

一、读吆喝

自由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展示。

1、找出文中写了北京的哪些吆喝声?

2、本文按照什么顺序将这些五花八门的吆喝声串联在一起的?

3、文中除了写吆喝声,还写了什么内容?

二、赏吆喝

感受吆喝的美(多媒体播放老北京吆喝,视频“磨刀磨剪子”,音频“卖糖葫芦”)。

三、品吆喝

1、文中的吆喝声哪一个最吸引你,为什么?(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并适当的给予点评。

2、通过以上赏析,小结吆喝词的特点。(小组内合作完成。)

四、悟吆喝

1、这些声乐艺术的创作者是一些小商贩们,他们的生活处境如何?又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呢?(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品悟并明确。

2、品读课文内容,并结合萧乾的话,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写作本文的?(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并明确。

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要用它换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换回东方人的尊严。--- 萧乾

五、小结吆喝

从吆喝中,我们不仅读出了声乐之美,读出了老北京的市井风情,读出了老北京人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更读出了老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及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这境界就是名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将这一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好吗?

六、让我来吆喝 同学们,不仅北京有吆喝,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吆喝,请同学们放开喉咙吆喝一下。(师鼓励学生大胆吆喝。)

七、设计吆喝词

要求:贴近生活,尽量押韵、口语化。(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吆喝

读 — 赏—品— 悟 (怀念 敬重) 民俗文化的精髓

《吆喝》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吆喝》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8 吆喝 教案(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18吆喝》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教材《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教案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1教学教案

18、吆喝 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
《吆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