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说课稿

2020-03-03 07:02: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草原》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草原》。

一、说课标

《草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重点课文,本单元主题为“民族之花”,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团结友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二、说教材

《草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内蒙同胞热情款待的情景。课文语言清新优美, 线索清晰分明,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所以,对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感悟是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课文的结尾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浓缩了作者的情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本文通篇文质兼美,堪称写景、抒情的典范佳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取舍教材是关键。因此,我将此文教学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第

一、二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我今天所要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有关生字新词,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

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能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理解句子中把什么比做什么

情感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情感。

三、说建议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会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默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配乐读。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草原的风光美,并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次,我将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草原》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语句美,意境也美。因此,开课之初(课件),我首先多媒体播放配有画面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大草原绮丽的风光中: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正悠闲地吃草、散步。远处的小河像一条明晃晃的长带、迂回曲折„„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用音乐、图像渲染的情境,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入其境,爱其美”,在感到喜悦、快乐的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后的感受。此时,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油然而生,于是顺势揭开课题,进入第二环节。

2.师生配乐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这一环节是由师生配乐朗读课文,弄清课文写作顺序,主要写了那几个画面,是从哪两部分来写草原的,即“风光美”和“人情美”。学生对于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后面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3.朗读品句,感受“风光美”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于是,我先课件设计了几个问题(课件-问题),让学生四人小组自读第一自然段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交流品读。

在品读重点语句时,我将引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反复朗读;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草原图片(课件),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词句。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把学生们带入那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之中,并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特别是对于“渲染”和“勾勒”这两个词的理解,可以出示国画图片(课件),通过画面的比较,让学生欣赏小丘线条柔和的形态美。在学生充分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要读出“高歌一曲”时的激情,读出“低吟小诗”时的陶醉。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如\"走了许久,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出示句子)一句,我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入手,注意句中为什么用\"!体会作者见到河时,那分惊喜!这样的逐层设疑理解,定能掀起学生层层思考的涟漪。

在学生反复品读这些精美语句中,我还将不断回扣本段的中心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相信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地体会中心句,不仅能更深切地感受“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意境,作者对草原深深的热爱之情也将在学生内心一次次升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舍笔下的草原那如诗如画的意境,品读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草原风光图画,引读第一自然段。在优美的旋律中再现草原美景,一定能牵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这一整体回读,也将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蓝天共碧草一色,牛羊与骏马齐飞的美丽画卷。在此意境中,学生定能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草原的无限热爱。

就当学生沉浸在此意境中时,我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互相交流学文后的收获、感触并走上讲台朗读课文、赞美草原的诗歌或展示亲自去草原拍摄的照片(课件),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个性再次得以释放,此时的课堂也将再次涌动着创造的生命力。 4.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授课至此,我小结过后,以布置下节课的任务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美丽的地方,又孕育着怎样的民族呢?老舍先生又是如何表现草原的人情美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体会草原上鄂温克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总之,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体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导。谢谢!

(四)尝试运用,注重积累、迁移。

1、我能找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能说一说句子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2、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观察一处景物,写一段话,用上打比方的表现手法。

《草原》说课稿

《草原》说课稿

《草原》说课稿

草原说课稿

说课稿(草原牧歌《牧歌》)

五年级语文《草原》说课稿

草原教学设计、说课稿

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

草原说课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草原的早晨》说课稿、设计、反思

《《草原》说课稿.doc》
《草原》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