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2020-03-03 11:50: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2011级

222011318011143 姓

芮小亮

指 导 教 师

肖永康 宗会明

2015 年 5 月 20 日

今昔解放碑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任何一个标志性建筑都是一个城市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如北京的**、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西安的钟楼等。在山城重庆最能体现重庆人精神, 最具代表性,则数人民解放纪念碑,所谓“八百年重庆府,一百年解放碑”。因为它特有的历史内涵,仍牵动着人们景仰的目光,在海内外具有非凡的影响。1940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定重庆为陪都,更在重庆树立起一座代表民族抗战必胜的纪念性建筑--\"精神堡垒\"。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决定在原\"精神保垒\"的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战胜利。\"抗战胜利纪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动工,1947年8月竣工,解放碑碑高27.5米,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的交汇处。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当时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如图1:解放初期的解放碑)。 [1]

图1:解放初期的解放碑

“进城逛解放碑”是上个世纪重庆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那时,渝中半岛还叫做市中区。居住在市中区的人常称自己是住在“城头”,而将包括沙坪坝、观音桥和杨家坪在内的其它区域归为郊区。当然,这种划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当时除了市中区没有与农村相连外,其它区都能在各个季节看到大片长势喜人的农作物。上世纪80年代重庆人逛解放碑大致有三种目的:一是购物,二是看热闹,三是打望。关于“打望”,是重庆人对饱眼福的又一说法,当然指向性也更明确,“打望”一般用于男性看美女或女性看帅哥(如图2:20世纪80年代初的解放碑)。解放碑作为重庆商业最发达的地方,靓女帅哥自然很多,尤其是周末和礼拜天。无论是在拥挤的人流,还是在重百、群林等购物场所,打望者的期盼都不会落空,甚至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曾经听一位美院的同学说,他在三

八商店门前站着喝瓶汽水的工夫,就碰见了主演《红牡丹》的姜黎黎和出演《小花》的刘晓庆两大明星美女。 1997年,重庆市、渝中区政府投资3000万元,以解放碑(抗战胜利纪功碑)为中心将解放碑大十字地区(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的共2.24万平方米面积)改造成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如图3:解放碑新貌)。

[2] 图2:20世纪80年代初的解放碑

如今的“解放碑”是解放碑中央商务区(CBD)的代名词,有“西部第一街”美誉,渝中区解放碑CBD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地标商务区(如图4:2012年的解放碑)。解放碑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CBD(北京CBD、上海浦东陆家嘴、重庆解放碑CBD)

渝中区副区长邓开伟介绍,2012年前三季度,解放碑CBD销售总额、社零总额分别达到150亿元、75亿元。而第四季度是商贸业传统的旺季,预计到12月中旬,“双百亿”目标即可提前实现。“销售总额突破200亿,是严格按照现行统计制度统计出来的,是经得起检验的。”邓开伟介绍,解放碑区域内商业网点达4482个,营业面积共121万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超

图3:解放碑新貌 过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场有20多家。各商家按月上报销售额,渝中区每季度公布一次。

图4:2012年的解放碑

六十八年过去了,解放碑设有变,它只是越来越矮,不矮的是人的梦想和春草般疯长的欲望。周边的建筑在横冲直撞地集体拔高,越来越高„像繁花般把解放碑包围着,而解放碑就像花蕊,像花蕊中最有历史感的那枚叶片,仔细听,也许会有往事的足音跫然远来。在一些漫长的下午,钢铁和水泥的线条在阳光中落下来一些阴影,慢慢地落在它身上,你会感觉解放碑其实是一张时光流逝中的黑白照片。

但它又是那么的现代。在任何时间段,解放碑都在举行着一出永不散场的华丽歌舞剧,所有的人和建筑都是演员,他们要让这出盛大的歌舞剧不舍昼夜,蜿蜒着和时间并行。尤其是夜色越来越深的时候,牵着身边的人,你会感觉晚风中的这出歌舞剧甚至还有那么一些狐媚,而蟋蟀低鸣,眩晕的灯火亮起来一街的矫羞。事实上,这座山水城市所有关于繁华和富饶的词语,都是从解放碑开始的。[3]在更多的时候,它替代着时尚的每一次华丽转身,所有斑斓的色彩和线条,都从这里出发,再慢慢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心底。

市场经济带来的变迁其实设有消解它原本的人文精神。在这座山水城市,解放碑一直代替着一个区域的名称,也一直被更多的人看作城市的灵魂和心脏。有意思的是,它甚至在很漫长的某个时间段内代表了“进城”,仿佛除解放碑而外的其他主城区都是郊县.当你说出你所在位置是解放碑的时候,就会有人晾叹:进城哦!这种局面一直要维持到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就像一树一树的花开,市场经济解放了更多人的生活,也解放了解放碑,当它终于成为西部第一街,当它终于从计划的平民变为市场的奢城。解放碑就已经不在意于自己的低矮,也没有必要去费一嶙高和重建.因为它已经深入到所有人的骨头和记忆。而在精神上,属于心灵的东西不在于它的实际海拔;在物质上,它所起到的意义也早已超出了原有的高度。

其实解放碑正在告诉我们:真正的高度不在空气中,它只在人民心里。 然而解放碑作为重庆市的地标建筑,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全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重庆城市精神的最佳体现,最响亮的城市名片,最具代表性的重庆标志。因此解放碑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但是近30年来,解放碑周围的建筑越建越高,已经大大超出了解放碑的高度(27.5米)。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对旅游资源的观赏效果会造成影响,在旅游地理学上这属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怎样减少这种影响才是我们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历史沿革:解放碑中心商务区[EB/OL]http://www.daodoc.com/.[2] 文林 1980年代的解放碑[J]-城市地理 2014(11):139.[3] 李海洲 解放碑的往事和解放[J]-重庆旅游 2012(3):006.[4] 最美地标:解放碑重庆的精神堡垒和烫金名片[J]-重庆旅游 2012(6):09-12.

[4]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doc》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