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课教案

2020-03-02 00:22: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体育理论课教案

授课年级: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

课题:常见运动创伤的预防及对运动创伤的简易处理 教具:教科书、教学笔记本、粉笔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运动创伤

2、对常见运动创伤的简易处理

3、提高认识,防范于未然 。 教师导语:

1、

常见运动创伤有哪些?

2、

怎样预防运动创伤?

3、

怎样处理运动创伤? (请学生回答)时间:5——7分钟。 教师切入:

一、

运动创伤的预防;

同学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其身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但是,如果锻炼方法不科学,不注意安全,不讲究运动卫生,也容易发生创伤,对学习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有效防止发生运动创伤,了解其发生的原因是必要的。

发生原因:

1、生理上的结构薄弱部位,易受伤,如:踝、膝关节。

2、运动动作本身的技术特点的特殊要求,而引起的运动创伤;

3、机能状态不佳、疲劳、病后初愈就勉强参加运动往往因体力不足,意力不集中而引起运动创伤。

4、局部负担过重,又缺乏保护、帮助、往往会发生运动创伤。

5、气候、环境,如:雨后地滑,光线不足,气温过高或过低,场地、器材的安全性,都易引起运动创伤。根据“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在体育运动中,我们应该积极地预防运动创伤的发生。在运动时,应注

意以下几点:

1、服麻痹思想;

2、运动前要认真检查场地、器材和着装;

3、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4、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负荷;

5、要明确动作概念,掌握动作要领,不盲目练习;

6、注意运动卫生(饮水、更衣、冲凉、保暖、暴晒)。

二、运动创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1、擦伤; 轻度:不需包扎;重度:洗净涂药包扎。

2、挫伤; 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按摩、理疗。

3、韧带扭伤; 暂停锻炼1---2周。

4、肌肉拉伤; 轻度:与处理扭伤类似;重度拉伤,送医院治疗。

5、脱臼;

保持部位不动,送医院治疗。

6、骨折;

轻度称骨裂;明显骨折:伤部变形,肢体活动功能丧失,剧烈疼痛,内出血严重。

急救方法:将伤者的身体放平,在移动伤者时,动作要缓慢轻柔,注意身体的饱暖。可给伤者喝茶水

7、脑震荡;

头部受外力打击或遭碰撞,颅腔内组织的神精细胞和神精纤维受到过度震荡所至。 根轻度:受伤后,只有短时间的(有时仅几秒钟)头晕眼花,眼前发黑,没有其它不适的感觉。

中度:受伤后发生数分钟、甚至一小时左右的昏迷。清醒后有头晕、头痛现象,并持续数日或更长一点时间仍不消失。

重度:昏迷的时间在一小时一上,有时甚至持续数日不得清醒。清醒后有严重的头晕、头痛现象,记忆力下降。

急救方法:对轻度患者,应立即停止锻炼,卧床休息

一、两天后无其它异常(头晕、头痛等),即可参加学习,但在受伤后1周内最好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对中度及重度患者,如其处于昏迷状态,应使患者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微垫高,并尽快地请医生急救处理或送医院诊治。在运送途中要避免患者身体受到剧烈震动。

8、鼻出血; 鼻部在运动中受到对手撞击或其它物体碰撞而引起鼻粘膜破损出血。 处理方法:伤者改用口呼吸,用消毒药棉塞入鼻孔,再用拇指和食指在鼻翼两侧相对压迫数分钟。额头冷敷也有助于止血。

9、重力性休克;

参加运动者心血管系统暂时性机能失调。症状是头晕、胸闷、恶心、,严重的会发生晕倒。

急救方法: 轻度的,可搀扶其走一走,不正常的症状很快就可消失;较重的,要让患者躺下,把下肢抬高一点,如气温低,注意保暖,过不多久症状就可消失。对症状严重者,应急时请医生急救或送医院诊治。

10、中暑; 体温调节发生障碍。

处理方法:对轻度的,将其送至荫凉通风处,喝点凉开水,服用人丹、十滴水等药物,一般很快就会消失;对伴有高热者,应迅速将其移至荫凉通风处,安静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冷敷额部,用酒精擦身,喝冷开水、淡盐水等。对昏迷不醒者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结束语:提高认识,防范于未然。

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翻阅体育教科书有关章节。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游戏理论课教案

高一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1

《体育理论课教案.doc》
体育理论课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