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办周报的

2020-03-04 09:09: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是这样办周报的

我是从2012年开始办周报,陆陆续续大概出了近两百期。办周报的过程,是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我要选作文、上讲评,就要先研读学生的作文,研读学生的写作状态,坚持几年,我也长大了。

我为什么要办周报呢?在座的肯定这样想:你们跟着管大,近水楼台先得月。还真是,“月亮”从苏州吴江这里升起,我们第一时间被照耀,自然成了追随者。现在,月亮照到了这里,像我这样的草根教师就有了希望。向着太阳奔跑,你将看到光明;跟着月亮散步,不仅能看到光明,还能感受到诗意的幸福,所以,我们一起跟着“月亮”散步吧。

当然,仅仅是这样,我是坚持不下来的。我之所以坚持几年,并准备一直办到老,源自于,我真心想跟着管大的步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改善当下学生的写作过程品质。人,都有一种情节:发表力。这个发表,不仅仅是在公开的期刊杂志刊登自己的文字,是一种广义的发表,还包括在任何平台展示自己的文字、图片,人有发表力,是为了表达自己,是为了表示存在,是为了得到认同。发表力,有些人天生强烈,我个人觉得,大部分人需要激发。(讲讲自己做梦都想发表文章的事)

管大说:写作,本质上上一种公众的言说。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主要问题在于,学生把写作当作一项作业,而不是内心的真实地表达,因为,他们的写作是封闭的,读者只有一个,而且还一直批评。我也算一个写作人,深深地知道写作的痛苦,如果还一直受人批评,我是学生,我会疯掉的,学生没有疯掉,比我坚强。

有个比较著名的教育家,叫阮真。我发现自己读书真少,最近读了他的《作文研究》才知道这么一个大家,有这么一批大家:梁启超、章衣萍、胡怀琛等等,对作文教学都是很有研究的。阮真,在语文教育史上是具有突破精神的大家,在批评中学现行作文教学法错误中提到,一些从举人出身的中学国文教师,教作文能注意笔法篇法,但太注重形式,专在“起承转合”上做工夫,教一些空文章,写一些空文章,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阻塞学生的思想,一方面桎梏学生的发表力„„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这些老迂腐过分强调古文的形式,让学生读一些空洞的文章,写一些空洞的文章,导致学生失去公开表达的兴趣。我看到“发表力”这个词,忽然发现,这不就是管大说的“公众的言说”吗?除却一些隐私的表达,现在,没有一个人的写作是封闭的。公开发表的文字,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当下热门的博客、微博等网络表达,热度不减,就是因为有“粉丝”关注。很难想象,缺少读者的表达,有何存在意义?作者有何动力能持续写作下去?

现在流行微博、微信,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读读微信朋友圈,看看别人的八卦。我发现,自从有了微信,人人都是诗人、都是哲学家、都是社会学教授。因为,在朋友圈里的文字、图片,是公开的,是有读者群的,这就使人有存在感,能不断激发人表达的潜能。“太阳,远远滴看着地球自转一圈,我,默默地看着原盘旋转一圈。”这句话,很有哲理吧。不是诗人写的。(介绍我们那里的羊毛衫产业。)这是一个不知道有没有读完小学的外地女孩,在微信圈里表达自己工作的枯燥。我们发现,一旦写作,成为一种公众的言说,人的表达欲望就会被调动起来。要知道,人的言语潜力都是无限的,缺少的只是一个表达的途径。大人,有博客、微博、微信等,小孩子,当然也可以有,但电子类平台,一定不是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你看到自己读小学的孩子,一天到晚刷着微博,写着微信,你一定会着急坏的。

怎么办?作文周报,成为我们班级孩子的最为喜欢的发表平台。这个平台,对每个人都开放,而且门槛和这些电子类平台一样,非常低下,机会平等。最为重要的是,孩子身边的人,如老师、同伴、家长都能读到,这无疑增加了他发表的欲望。作文周报,让学生有了呐喊的声音,有了存在的感觉,有了发表的快乐。

关于班级周报的操作策略,管大的书里有详细的描写,大家可以购买阅读,把经验移植过来。我也是这样一路走来,一边阅读,一边摸索。我身处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的素质、家庭的条件、家长的文化等,都无法与城市里的相比,一边实验,我需要一边调整,挑选一部分与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是作文的投稿选稿。当我在班里宣布以后周报出版的事之后,带来的是写作目的的改变和作文呈现方式的不同。原来,写作是作业,给老师看,现在,我是在投稿,有发表的可能;原来,作文是组长、课代表拉着苦瓜脸收的,都要提醒吊胆的,现在,我是每天向班级周报投稿,有写作的动力,不用看这些班级小领导的脸色。

我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原来都是周末写好作文,周一早上班里四人小组修改。经过大半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作文不好,主要是态度的问题。举个例子,开始带四年级,我不规定作文字数,学生就偷懒,写一点点;后来,到了五年级,我强行规定字数,四百字,一般两页左右,学生真是天才,大部分学生写两页,一个字也不多,也不少。有一天,我火了,这次必须每个人写三页,到了周一,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写了三页,还是一个也也不多,一部分同学,苦着脸和我说,徐老师,我实在写不下去了。五年级的孩子,写三页,难为他们了。尽管字数不是作文好坏的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当他们的态度不好时,写作质量肯定不好。我就固定写作时间,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写。这就很好的解决了一个写作态度的问题,那么,周末怎么办?布置一些抄写、练习册等作业。量还是这么多,换一下顺序,效果会很多,这就是“田忌赛马”。

再则是周报作文写什么。先交流一个观点,写作,不仅是观察,更是发现。《莫泊桑拜师》里,福楼拜教写作,就是要坚持观察,才气就是坚持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要仔细的观察,发现不同之处。这就是“发现”。学生写作,最大的烦恼就是不知道写什么?他有眼睛,为什么看不到呢?不会发现。有一个办法,就是在班级里设立一本“素材本”。每天记录生活中一件最值得记录的事,几行而已。学生觉得几行简单,上了这个“贼船”之后,写着写着,一年之后,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可写。曾经教过一个班级的,有个小姑娘,特别喜欢写,每次素材,写的比别人的作文还长,还要好,我告诉她,不用这样的,简单的一点。但是,没有效果,我也索性不说了。现在,这个小姑娘回到安徽家乡去读了,据说成绩遥遥领先。一个星期,我一班让学生写五篇素材,周五下午这个课,学生自觉拿出来,开始选择其中一间,安安静静地写作文,老师不去也行。

周报上的作文,大部分就是自由作文,学生就是记录生活中发生的真事。也不能作假,学生都盯着。素材本,就是打开了他们的生活,让学生发现更多可以写作的事情。自由写作,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时候的那种酣畅淋漓,才能从本质上优化些写作过程。

当然,我也会用点计策。首先,树立一个典型。(马小跳的故事)班级里的一些有特点的学生,我就利用不断地制造“故事”,人为地在强化他的特点。如我们班级的陈怡,一米65,体重160斤,自称“小天使”,臭美,乐观,什么时候都是笑呵呵。最关键的是,他还喜欢鹿晗和王俊凯。我在课上不断地挖掘她的故事,现在,她成了我们班级的明星,其他人都是狗仔队。(出示一篇王子安的作文。)其次,就是挑起男女生的矛盾。到了高年级,你会发现,男生和女生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就挑起他们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产生表达的欲望。如,男女生吵架了,明明女生不对,我就批评男生,男生向我诉苦,我说,写。男女生同桌,我还让他们写写同桌。更厉害的是,我会提个要求,让男生写写女生的不好,发一期周报;让女生写写男生的不好,出一起周报,你发现,以后,这样的作文就会不断的涌现。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针对性的训练。要训练学生的说话力,我就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写争吵现象;让学生写外貌,我就出示各国人的头像,抓住特点写;要写心理描写,我就组织相应的活动,如闷声不响走三圈、猜字游戏、吹球游戏、蒙眼画鼻子等等。

从写作规律的角度说,命题作文是不符合写作状态的。人,因为有情感冲动才要写作的。老师出题目,让学生去找情感冲动,其实的本末倒置的,这是八股文考试。作家发表的文章,除了约稿,都是自由写作的。但是,为了应付考试等一些应试活动,我也会组织一些命题写作,编入周报,给他们取个题目:考试专刊、同桌专刊、感动专刊、实验专刊„„这些专刊一般是一个月有一次,期末的最后三周几周出,中间不定期出,没办法,必须要应试。

再说一个问题,修改。又要办周报,又要精批作文,打死我,都不干。但是,学生总是要发现作文中的缺点。我成立了四人小组,由负责组长组织。批改方式是自主修改和交换修改。这两种方式都是调动起学生的修改意识,培养修改能力,最终,走向的必然是自主修改。为什么是四人小组呢?每个小组里总会有人写作水平较好,遇到问问,可以把把脉。修改的时间我也是给他们的,一般是周一早上,十五分钟时间。在第一个学期,我和学生明确说,录取的一个标准是“修改”,不修改,一票否决。修改好了才能投稿,五十人初用一半,继续请他们回去修改,最后选择18篇左右。从初用到录用的 过程,最关键,因此,学生会拼命修改,不然功亏于溃。学生把作文输入电脑的过程,也是一个调整的过程。等到周报的样刊出来,最终定稿之前,我还会把周报剪成小块,让学生最终确认。这样一来,不录用的文章,至少修改了一次,初用的文章修改两次,录用的文章修改4-5次。这个修改的过程,对学生很有帮助,这是一种反促进。会修改作文了,在写作中,他会琢磨遣词造句,会琢磨如何构思?当然,总有学生偷懒,偷懒之心大家都有,人性,都一样。就像腐败之心大家都有,做的好的国家,主要是监督制度的问题,我就不相信美国人不喜欢钱。怎么办?发表之后的找茬。在一个阶段,我已发表字数为积分,给学生奖励,被别人发表你作文里的错误,就要扣分。(PPT出示)也可以参考管大的书,我这里不详细展开,我也这么做的,很有效果。

值得说说的是,学生把作文发给我的方式是:QQ群。三四年级时,都是家长的号码,有问题,家长可以直接咨询我,方便家校联系。后来,高年级学生都有自己的qq了,也行。学生把作文发在群里,不会遗漏,一目了然,我有空就可以去下载,很方便,晚点也可以,也方便同学监督,可以百度别人的作文。我让学生上传作文,规定时间。主要是现在的孩子活跃,在群里刷屏,不规定时间,找的你眼花缭乱。当然,发在群里有缺点,提前泄露秘密,周报没有神秘感。后来,我想一个办法,就是每次多录用几篇作文,进行小差额录用。即可督促学生认真打作文,又可以让学生猜猜谁的被踢了,保持一些悬念。

这些,都是我在出版周报时的简单的做法,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发表力,让学生乐于写,有表达的欲望;乐于修改,有作品的意识。但是,仅仅靠这些,学生的没有办法持续下去的。

关于周报出版的动力系统,学着管老师的做法,我也尝试很多。如,在四年级,我也采取发奖状的形式,评选班级的写作新秀、写作能手、写作高手、小小作家、班级矛盾奖、班级诺贝尔奖。(出示PPT)四年级的孩子,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对于奖状,充满了敬畏感。当一个孩子拿着一张奖状回去,爸爸妈妈就会非常的高兴,表扬孩子。你要知道,乡下的父母又不会看,奖状敲得是什么图章?他们不懂?而且,我还利用职务之便,敲上了学校的章,教导处的章,使得奖状在小升初的时候,也派用场。这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有太大的诱惑力了。我记得自己小时候,拿到一张奖状,就会干一件事,就是把它贴起来,贴在别人看得到的客厅。乡下人看到这么多奖状,就会表扬我,觉得光荣。除了发奖状,我还会到去买点学习用品。钱怎么来?逢教师节,总有几个熟悉的朋友要意思一下,推脱不点,正好取之与民,用之于民。

但是,到了五年级,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大了,因此,要改变。五年级是逐渐培养学生修改的年龄。 那我记录的方式发生变化,以录用文章的字数为准,发表一千字,一千分,一百分为一元稿费。我会固定一段时间发稿费,在班级里贴一张字数统计表,让学生非常直接看到自己的稿费,还能产生竞争的习惯。我也是和管老师一样,以发书的形式。一来,淘宝上买书便宜,一本书二十元,实际价值或许只要10元,二来,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因此,每个月的月末,是发稿费买书的激动时期。书,我都是放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只能望,不能动。有些学生发现了一本喜欢的书,就是有写作的动力。那时,乡下的人还不知道有当当网,只知道淘宝网,淘宝上的书盗版,而且儿童文学书,那时也是很少的。镇上没有新华书店,加上是老师买的书,对他们的吸引力自然很大。有一个学生看重了一本书,拼命地写作。一天,他的妈妈告诉我,孩子的作业怎么这么多,写到十一点没有完成,我一翻作文本,写了三篇自由作文。原来,她看中一本书,还差一点积分,她想,写三篇,老师总会录用我一篇吧。的确,你想,我写了论文,投稿的时候也这样,同一杂志社,我会一下投好几篇,编辑看我这么努力,一般都会用一篇的。人,都一样,我也录用了,让她拿到这本书。

当然,发表的作文,我还会让学生找问题,发现问题要扣除的。四人一个小组,组长带领,分数平均分。这些策略,我这里不具体展开了,管老师有更加精细化的操作方式。

后来,有一个班级的学生,我曾经发过真正的稿费。那么这个钱怎么来?这个班级比较特殊,关系户班级,老板多,和我熟悉的有几个。我动员他们捐款,一百、五十都行,为了激励孩子写好作文。其次,我带《吴江日报》社的小记者,有发表作文的途径,稿费我不给学生,充在里面。最后,我自己垫出一部分。实验了一个学期不到。开始,学生很好奇,兴奋,拿到真的稿费了。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弊端,所以,后来取消了。一是资金量太大。二是学生对几元钱不稀罕。三是总觉得班级谈钱不好。

现在,我带着六年级。这帮孩子不稀罕奖状,也不稀罕几本书,现在家庭富裕了,买书都是小事。那怎么办?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作业量特别多,作文里不断的抱怨。于是,我采用特权卡的形式,而且是周期要短。我就是以发表两篇,可以换一张免作业卡。但是,如果没有时间期限,学生就会想,慢慢来好了,反正以后有机会发表的,积极性就差了。因此,我会设里一个期限,还会把回家作业纳入进来。(PPT出示)一个月之内,发表两篇文章一张免作业卡,每天的回家作业认真完成,积一个章,十个章也能换一张。一个月之内有效,可叠加。

每个人都有收集的习惯,有邮票、古董等。我班级原来有五个学生,经常不做作业,其他学生,每到做灵活的题目,也经常不做,少做。自从有了积章卡,作业的问题,居然不治而愈啊。能不能积章的权利在于我。我发现学生批分数的格子没画,不能积,一个星期之后,就全好了。有些学生题目老是漏做,严查一个星期后,也好了。尽管不是很认真,回答的不到位,也算动过脑经了。什么原因呢?1.学生有游戏的心态。学生觉得新奇,好玩,参与其中,就像打游戏一样,不断的通过难关,有一种愉悦感。2.免作业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现在的孩子,金钱的诱惑对他们不起作用,他们的条件太好了。作业是他们最大的痛苦,能免除作业,那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而且,这张卡可以随时用,不用老师审批。3.学生都有从众的心理。看到别人拿到卡,乐滋滋的,心里总是想拿,而且对他们来说,非常简单。在开始发免作业卡的时候,一定要门槛低,而且多方面开拓。比如,我还鼓励学生阅读,每月读六本书,漫画书除外,可以领一张,由四人小组的组长把关。至于读的如何?不管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一个月大概21天,积满了10个章,再积十个章,实在太难了,你要允许学生在一个月里犯点错误,人,都不是完美的。怎么办?“第二杯半价”,只要积满五个章就行了,特权卡也是,再发一篇作文。一个月四个星期,发三篇作文,太难了。学生只要发现还有机会,就会拼命的干,这样反而促进学习、写作的质量。

除此之外,为了更加促进学生积极性,我还要不断的加大药效,发“特权卡”。这个难度就要高点,要发表两篇作文、十个章、读三本书,还有每个单元考试要优秀,才能拿到一张特权卡。特权卡可以免作业、换位置、免考试„„只要合理的要求,我都答应。(PPT)但是,最后不要忘记补充一句,本卡解释权归徐栋所有。不然,这帮小子什么事情都想的出来。

学生有了这些卡,你还要让他们消费。你别指望他们会使用,小心思多了。他们会在周末用免作业卡,因为作业多;他们几个要好的朋友商量,换位子在一起,这样可以尽情玩。

首先,在周末,作业不变,可以故意设计一次作业超多的一天,可以布置一些抄写作业。有免作业卡的学生一般成绩都可以的,少做一次可以,即使全班都有免作业卡,不用着急,下周再布置一次。学生肯定会抗议,我故意说:“你们去投诉好了,我才不怕呢?这些要求背诵的,考试要考的,不抄写,怎么行?跟我斗,还差点。”“老奸巨猾”。这是学生对我的评价。PPT,和你们这帮小子斗,不动点脑经不行的。

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换位子,六年级学生有这个悟性了。这个方法,你对

三、四年级的学生,没有效果的,他们才不管和谁一起坐呢。怎么办?限人数。每天三个名额,每天晚上12点钟开始,QQ预约、口头告诉为准。年轻的时候,让他们疯狂,到老了,怎么疯狂。那天早上,我一看QQ,发现一名学生12点准时预约,一名12点4分,早上,门口聚集着我们班级的学生,等我的到来。PPT限时间。开始的时候,让他们消费,一张可以换一个星期,后来,要缩短时间。四天、三天、两天,甚至一天。学生肯定抗议,老师不讲诚信,我说:“这叫开业酬宾,大促销,现在生意好了,自然要收紧了。这是做生意的供求关系。”勤换位子。多换位子,才能促进消费,特别让男生和女生一起坐,越有矛盾的,就越要一起坐。还可以勤考试,一个月本来一次,增加一次,自己选一张试卷,非常简单。

此外,发的免做作业卡和特权卡,我也尽量有些花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我把“三十六计谋”引入,每半个月一发的免作业卡不一样。这半个月是瞒天过海,下个月是围魏救赵。我从网络上找来计谋,把文字压缩到200字左右,分为“计谋解释”和“用计案例”两块。一个月四个计谋,三个六个计谋,差不多九个月,正好一年,接下来,我准备引入成语故事、论语选编等,既可以学习到一些知识,又培养学生集卡的意识,调动积极性。 值得一说的是,为了把家长也进入班级周报,我后面经常设置一个家长签名、家长感言,让学生督促家长阅读,写下感受。我自己写随笔,发在上面,让学生看到老师的诚意。这个家长写感受,在四年级的时候,实行过半年,发现家长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后来就取消了。农村的家长,加上我们那里都是个体经济,我觉得也是情有可原。最近,我在周报上,不定期发表《我和儿子的通信》,主要让我儿子通过写信培养读者意识,我也给予一些家教方面的引导,想进一步把家长引入,最近发表了四期。在六年级,很多的家长都是关注学生的成绩,急功近利,家长如果通过作文了解孩子的心里,多和他们交流,增加自信,这条路真的很远。想想也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快节奏的时候,让教育慢下来,真的很难、很难。

出版周报不是最终的目的,上好讲评课才是最为重要的。

为什么我们要上周报的作后讲评课。去医院看病,医生会询问病情,开具检查单据,待所有的信息汇总之后,进行最终的诊断,开出药方。这是必要的流程,一旦颠倒了,你是病人,你愿意吗?先诊疗,再开药方,这样,就有针对性,疗效明显。作文教学课,何尝不是这样?作前指导课,无论如何精彩,都是没有目标的航行,前途如何,生死未卜。比起作前指导课,作后指导课的教学目标指向性更明确、更集中,教师针对学生作文特点,可集中发力。作后指导课,贵在“指导”上,教师要认真研读学生的作文,寻找共性的话题,辅以相应的教学策略,系统地进行教学。每一节作后指导课,都需要小步走,不停步。

我上基于周报的作文讲评课,有以下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指导内容少而精

经常有人问管老师,这节课后,你希望学生的作文水平长几分?管老师一般是这么回答:“我希望学生的作文水平长进0.5分左右。”这并非是管建刚谦虚之言,而是由作文指导课的教学内容所决定的。一节课所能指导的内容非常少,贪多的结果必然是没有指导效果。

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诸多的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一节作后指导课肯定无法全部解决,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当下的写作水平,合理的选择,给予学生最需要的写作指导,逐渐形成了作后指导的训练系统。指导教学内容少,并不代表指导效率的低效,教学内容少就有更多的时间,把指导内容教透,不至于蜻蜓点水,流于表面。面对学生的作文,选择适合学生当下写作水平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具有普遍性,这样呈现在课堂上,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共鸣;其次,具有阶段性,能在学生不同的写作水平上,呈现可接受的指导,过高、过低都是不恰当的。最后,具有操作性,能以非常活泼、趣味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乐于学习,潜移默化地内化。

听过管建刚作后指导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他的课堂教学内容简约到极致,但是训练很有方法,学生很受益。我上《爸爸或妈妈关系我的一件事》,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穿透力,体会各种细节描写带来的神奇作用。

我从来不期望一节课能解决写作中的大问题,写作从来是系统工程,每节课的指导内容越精细,越能体现教师对学生写作的研判。我一直记得管老师说,要上好作后指导课,必须要潜心研读学生作文三年,这是基本功。的确,教师只有不断提升对学生作文的审美,选择作后指导课上的内容才能做到少而精。

二、目标训练趣而透

作后讲评课的内容少,并不代表训练目标的价值缺失。相反,正是讲评内容的精练,才使训练目标的定位更加精准,训练的深度才更加深厚。作文指导离不开教师创设的训练环节,训练的目标必须小,训练的过程必须深,并且有条不紊地推进,这样,一堂作后讲评课,就能带给学生写作上的收获。正如管老师说,作后讲评,小步跑,不停步,训练才能透。

训练可以是当下的,也可以课上没有训练,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的。但是一旦你需要训练,就要把把一点练习透了。如何把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眼球,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教师的智慧所在。管老师说:“教学内容不等于教学实践;教师的智慧就在于把教学内容教得有趣、生动、好玩。”上好作后讲评课固然重要,但首先要让学生爱上作后讲评课,乐意跟着教师,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来,这是每位语文教师需要努力的。

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教师机械的告诉学生,很多学生会听得云里雾里。管老师拿出一根绣花针和一把勺子,问学生愿意被那个扎一下,学生当然选择勺子。绣花针细,有穿透力,扎着疼。我记得管老师在课例里点评细节描写的作业:“针,细。细有细的力量。细节的力量,就在于此,《爱如茉莉》的背后,就是有这样的细节的力量。咱们班上已经有好些同学的作文,有这样的细节的力量。”学生通过文字体会到细节的力量。就在有趣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写作的细节描写。

三、当下评价简而准

作后讲评最大的难度就在于此。找到了学生作文的好词佳句,但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呢?恐怕很多教师不能准确说出来,更何况,在课上还要用比较直白的、浅显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对学生作文语言点评的精准与否,最能考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研读水平。

我在课上很少出现“心理描写”、“以景抒情”、“拟人比喻”等专业点评,而是把文字的技巧都融化在趣味的教学中,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中,在学生的轻快笑声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生的心理活动中“我想”多了,这叫“我想病”;学生作文里的感叹号多了,我叫“感叹病”,学生喜欢先把结果告诉别人,这叫“心直口快病”„„点评学生的作文,要一阵见血,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说到底,还是教师要研读学生的作文。

首先,教师的点评必须及时。聆听学生的想法,对话之后,必须马上表达自己的评价,这些点评有时是预设的,有时是生成的,但必须准确而到位的,而非泛泛而谈,说些套话和空话。其次,教师的点评必须简洁。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是师生双方互动的,教师拖泥带水、喋喋不休地讲述,导致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失去学习的兴趣。管老师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三言两句就能指出语言的好与不好,让学生明白写作的方向。最后,教师的点评必须有趣。点评的有趣,方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课上笑声不断,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的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 作后讲评课的点评,怎能缺少教师的表扬呢?无论是写作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当学生取得写作进步,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在表扬中,给学生指明写作方向,获得写作的激情。

追寻管建刚老师的课例,我们发现,一般会有三个基本教学流程:欣赏——挑刺——训练,但是,三个环节并非机械固定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调整优化,选择最适合的指导内容。

要上好这个板块,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教师要找到学生共同的写作优点是不简单的,必须有良好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眼光,否则,面对学生的作文,会束手无策。其次,在学生这么多的优点中,要选择适合当下学生言语发展的,教在当下,是不容易的。最后,怎样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转化为教学内容,而且要教得生动有趣,这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智慧。如果有些教师问,我没有作文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作文训练的体系,那怎么上作后讲评课?一个字,当你不知道这句话、这段话、这篇作文好在什么地方,那就死命地夸学生,夸得他不好意思。或者,你就大声地朗读学生的句子,甚至背诵出来,学生就会感到无限的荣誉,产生写作的动力。要知道,有了写作对象,有了写作的动力,就会有无限的写作源泉。欣赏环节上什么呢?我们以作文周报出版、讲评、训练为主线,筛选出一些共性的亮点,应该是有普遍性的。

学生的作文里存在问题是很正常的,是一个慢慢规范的过程。在作文讲评课里,我一直信奉管老师的一句话:小步走,不停步。作前指导课,也有指导训练的点,但这样的点比较空洞,像“倒叙”“前后呼应”“以景衬情”“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等,但是学生真正存在什么问题?透视到微观细节,无法这样的教学。

作后讲评课的挑刺环节,就像医生把病人看病时的开药诊疗阶段,开什么药,做什么治疗,是要有依据的,胡乱处理,那是要出大事的。我穿着大白挂在那里坐诊开药,会被病人赶出来的,我是一个大庸医,根本不会看病。因此,教师要有作文的知识体系,有作文训练的体系,再去研读学生的作文,你就会发现很多很多的问题,再选择一个常见的、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点进行。

(欣赏和挑刺里分别出示班里的典型,选择比较有趣,教师愿意看的。) 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的,有助于我们更更加认清作后讲评课的本质和内涵,也有助于我们老师今后进行教学。

1.作后讲评课的训练是有体系的。

每节作后讲评课的教学点是非常小的,但你想,一个学期二十周,每周教一个知识点,一年下来就有四十个作文教学点,三年下来,就有一百二十多个,学生带个一百多个绝招,横闯江湖,也够了,绝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写好一篇作文。

当然,这些作文训练,并非是没有目的,打一枪,放一炮,就换地方。训练点的选择是有目的的,前后有连接,形成训练的体系。这个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写作进步水平,逐步呈现,最终形成。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例,学生一开始写作,很少出现,可以慢慢渗透;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捕捉学生作文里一些心理描写的方法,加以放大;接着,可以学习连续的心理描写、大段式的心理描写、掺插式的心理描写等等,可以这样说,每一个点都有N多的写作训练,就看你怎么做?

2.作后讲评课的教学是有趣味的。

作文讲评课,上成作文知识课,那就索然无味了。且说有没有效果,学生呆在这样的班里几年,是会疯掉的。作文讲评课追求教学的趣味性,善于把有趣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点,这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以细节描写的教学为例,教学时,学生的细节描写呈现从少到多,教学是力求轻松有趣。在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时,以勺子和针刺激谁厉害,针细,有穿透力,来达到教学目标。在理解为何要写出细节描写,以盐能直接吃吗?让学生明白,盐只有溶在水里,成了盐水才能喝,同样,中心只有融在作文里,才是好作文,中心融在作文里,就成了一堆细节。

3.作后讲评课的点评是有针对的。

讲评课里,教师的点评也是非常关键,这是引导学生写作方向的,教师不可乱点评。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作文训练的知识体系,能说出学生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在第一部分里,我出示了一些点评的语言,值得大家去揣摩揣摩。

语文课,我是这样上

我是这样备课的

我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是这样背单词的

我是这样写作文的

我是这样长大的

我是这样教拼音

我的“友谊”是这样的

我理想的大学生活是这样的

我是这样爱你的诗歌

《我是这样办周报的.doc》
我是这样办周报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