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调试方案

2020-03-03 20:36: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弱电系统调试方案

系统调试

一、调试阶段的主要要求

弱电系统进入系统调试的阶段,对于本阶段,要注意以下内容:

1、认真制定各自系统调试方案,明确调试步骤,并出具调试时间安排计划,提交相关专业;

2、整理各个子系统需要各专业配合的要求,以书面形式提交甲方、监理及相关专业;

3、按照调试步骤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自检,确定所有末端设备的完备性,安装正确,端接无误;

4、首先进行各子系统末端设备调试,保证所有末端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5、根据提交的时间计划以及专业配合要求,落实调试环境,进行各子系统整体调试;

6、形成系统调试报告。

二、调试方案

1、综合布线系统

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的要求,综合布线线缆进场后,应对相应线缆进行检验。具体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下 :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线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技术指标。

电缆的电气性能抽验应从本批量电缆中的任意三盘中各截出100m长度,加上工程中所选用的接插件进行抽样测试,并作测试记录。

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光缆时,应检查光缆合格证及检验测试数据,在必要时,可测试光纤衰减和光纤长度时,测时要求如下:

2 1) 衰减测试:宜采用光纤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超出标准或与出厂测试数值相差太大,应用光功率计测试,并加以比较,断定是测试误差还是光纤本身衰减过大。

2) 长度测试:要求对每根光纤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一致,如果在同一盘光缆中,光缆长度差异较大,则应从另一端进行测试或做通光检查以判定是否有断纤现象存在。

光纤接插软线(光跳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光纤接插软线,两端的活动连接器(活接头)端面应装配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2) 每根光纤接插软线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完毕后,对硬件安装质量进行检测: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应符合GB/T 50312中第5.1.1、6.0.

2、6.0.3 条的规定,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测:

1)缆线的弯曲半径; 2)预埋线槽和暗管的敷设;

3)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4)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 5)对绞电缆芯线终接; 6)光纤连接损耗值。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敷设电、光缆的检测要求应按照 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执行。

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的检测,除应符合GB/T 50312第4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卡入配线架连接模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3 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T568A或T568B)之一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

信息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时,接线盒应严密防水、防尘。 缆线终接应符合GB/T 50312中第6.0.1 条的规定。 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GB/T 50312中第6.0.4条的规定。

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除应符合GB/T 50312第4.0.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机柜不应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上,应按设备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高度应与活动地板高度相同,然后铺设活动地板,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

2)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预留有800m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600mm;

3)背板式跳线架应经配套的金属背板及接线管理架安装在墙壁上,金属背板与墙壁应紧固;

4)壁挂式机柜底面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 5)桥架或线槽应直接进入机架或机柜内; 6)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信息插座的安装要求应执行GB/T 50312第4.0.3条的规定。 光缆芯线终端的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采用专用仪器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系统性能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并对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进行评定。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时,光纤布线应全部检测,检测对绞电缆布线链路时,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抽样点必须包括最远布线点

系统性能检测合格判定应包括单项合格判定和综合合格判定。 1)单项合格判定如下:

4 对绞电缆布线某一个信息端口及其水平布线电缆(信息点)按GB/T 50312中附录B的指标要求,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该信息点判为不合格;垂直布线电缆某线对按连通性,长度要求、衰减和串扰等进行检测,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判该线对不合格;

光缆布线测试结果不满足GB/T 50312中附录C的指标要求,则该光纤链路判为不合格;

允许未通过检测的信息点、线对、光纤链路经修复后复检。 2)综合合格判定如下:

光缆布线检测时,如果系统中有一条光纤链路无法修复,则判为不合格;

对绞电缆布线抽样检测时,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不合格点(线对)必须予以修复并复验。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大于1%,则视为一次抽样检测不通过,应进行加倍抽样;加倍抽样不合格比例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如果不合格比例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不通过,应进行全部检测,并按全部检测的要求进行判定;

对绞电缆布线全部检测时,如果有下面两种情况之一时则判为不合格;无法修复的信息点数目超过信息点总数的1% ;不合格线对数目超过线对总数的l%;

全部检测或抽样检测的结论为合格,则系统检测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系统监测应包括工程电气性能检测和光纤特性检测,按GB/T 50312第8.0.2条的规定执行

测试仪器采用专用的电子仪器FLUKE。

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的电缆测试要求如下: 接线图的测试,主要测试水平电缆终接工作区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及交换间配线设备接插件接线端子间的安装连接正确或错误。

测试长度应在测试连接图所要求的范围之内。 如下测试参数应该符合FLUKE对六类线的测试要求。

5 衰减(Attenuation)近端串扰(NEXT)

传输时延(Propagation Delay) 回波损耗(RL) 衰减串扰比(ACR) 综合近端串扰(PSNEXT) 等效远端串扰(ELFEXT) 综合等效远端串扰(PSELFEXT)。

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光纤链路的测试方法:

测试前应对所有的光连接器进行清洗,并将测试接收器校准至零位。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对整个光纤链路(包括光纤和连接器)的衰减进行测试; 光纤链路系统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光缆布线链路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量出的最大光衰减(介入损耗)应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完成以上工作后,填写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和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并提交相关单位给出检测意见及签章,完成该部分工作。

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

本工程建筑监控系统主要对大楼的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冷热原系统、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进行监控。系统调试是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完成设备安装及相关软件安装、应用程序编制,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进入系统调试阶段。进入系统调试阶段需要满足的条件为:

(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全部设备包括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传感器、变送器等安装完毕,线路敷设和接线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受控设备及其内部控制系统不仅设备安装完毕,而且单体调试结束,其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满足设计工艺要求。如

6 空调系统中的冷水机组其单机运行必须正常,其冷量和冷冻水的进出口压力、进出口水温等满足空调系统的工艺要求。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动信息传输、线路敷设等满足设计要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系统调试流程见图一。

调试前准备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调试前准备工作为:

(1)图纸的检查。调试前必须提供必要的设计图纸和资料作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调试依据。

(2)基本软件编程、组态、系统各单元的逻辑与地址,包括图形制作、网络各结点的名称、地址与代号等设定基本完成。

(3)负责调试工程师熟悉本工程的全部图纸、资料及相关系统工艺,并向参加调试人员进行技术沟通/ 交流。调试人员在负责调试工程师的指导和组织下按相应规范和调试大纲要求完成工程的调试准备工作。

(4)设备外观和安装状况的检查。设备外观良好,安装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5)调试环境条件的检查。系统的调试环境、工业卫生要求(温度、湿度、防静电、电磁干扰等),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如无规定则至少满足如下条件:

◆ 主控设备宜设置在防静电的场所内,现场控制设备和线路敷设应避开电磁干扰源与干扰源线路垂直交叉或采取抗干扰措施;

◆ 环境湿度在10%~85% 之间,并无结露现象; ◆ 环境温度在0~40℃之间。

(6)电源检查。检查系统供电电源和接地情况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电压波动<± 1 0 % 。

(7)被控建筑设备专业调试完成,调试记录完整。

(8)检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各设备之间连接线的施工质量,确保每根连接线全部导通,安装质量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92)的规定要求。

空调系统单体设备调试 新风机单体设备调试: 设备外观和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调试前准备环境温湿度、卫生及供电电源检查接地系统检查系统及设备间连线检查现场控制器功能测试受控设备单体动作和功能测试系统调试包括(软件功能测试)调试完成申请验收(1)检查新风机控制柜的全部电气元器件有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是否正确无误,严防强电电源串入现场控制设备。

(2)按照监控点数表及工程设计要求,检查安装在新风机上的温/ 湿度传感器、电动阀、风阀和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及接线是否正确,输入/ 输出信号类型和量程是否符合要求。

(3)在手动位置确认风机在现场操作控制状态下是否运行正常。 (4)确认现场控制器和I/O 模块的地址码设置正确。

8 (5)确认DDC 供电符合设计要求后,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现场控制器和各元件状态是否正常。

(6)用笔记本电脑或手操器记录所有模拟量输入点送风温度和风压的量值,并核对其数值是否正确;记录所有开关量输入点(风压开关和防冻开关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强置所有开关量输出点开/ 关状态,确认相关的风机、风门、阀门等工作是否正常;强置所有模拟量输出点输出信号,确认相关的电动阀(冷热水调节阀)的工作是否正常,位置调节是否跟随变化。

(7)启动新风机,新风阀门应连锁打开,送风温度调节控制应投入运行。

(8)模拟送风温度大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3 ℃左右),热水调节阀应逐渐减少开度,直至全部关闭(冬天工况),或者冷水阀逐渐加大开度直至全部打开(夏天工况)。模拟送风温度小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3 ℃左右),确认其冷热水阀运行工况与上述完全相反。

(9)新风机启动后,送风温度应根据其设定值改变而变化,经过一定时间后应能稳定在送风温度设定值的附近。如果送风温度跟踪设定值的速度太慢,可以适当提高PID 调节的比例放大作用;如果系统稳定后,送风温度和设定值的偏差较大,可以适当提高PID 调节的积分作用;如果送风温度在设定值上下明显地作周期性波动,其偏差超过范围,则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到系统稳定为止。PID 参数设置的原则是:首先保证系统稳定,其次满足基本的精度要求,各项参数设置不宜过大,应避免系统振荡,并留有一定余量。当系统经调试不能稳定时,应考虑有关的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妨碍系统稳定的因素,应作仔细检查,排除故障。

(10)需进行湿度调节,则当模拟送风湿度小于送风湿度设定值时,加湿器应按预定要求投入工作,直到送风湿度趋于设定值。

(11)如新风机是变频调速或高、中、低三速控制时,应模拟变化风压测量值或其他工艺要求,确认风机转速能相应改变;当测量值稳定在设

9 计值时,风机转速应稳定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 0 %、5 0 %、9 0 %风机速度(或高、中、低三速)时相对的风压或风量。

(12)新风机停止运转时,确认新风门、冷/热水调节、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置。

(13)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功能和调试大纲规定的其他功能和连锁、联动的要求全部实现。

(14)单体调试完成时,应按工艺和设计要求在系统中设定其送风温度、湿度和风压的初始状态。

空调箱单体设备调试

(1)按“新风机单体设备调试”中(1)~(6)子项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与确认。

(2)启动空调机时,新风门、回风风门和排风风门等应连锁打开,各种调节控制投入工作。

(3)模拟送风温度大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3 ℃左右),在冬天工况下,热水调节阀开度应逐渐减小,新风门开度增大;在夏天工况下,冷水阀开度逐渐加大,新风门开度逐渐减小。模拟送风温度小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3℃左右)时,确认其冷热水阀运行工况与上述情况正好相反。

(4)按“新风机单体设备调试”中(9)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与确认。

(5)空调机启动后,回风温度应随回风温度设定的改变而变化,经过一定时间后应能稳定在回风温度设定值的附近。如果回风温度跟踪设定值的速度太慢,可以适当提高PID调节的比例放大作用;如果系统稳定后,回风温度和设定值的偏差较大,可以适当提高PID 调节的积分作用;如果回风温度在设定值上下明显地作周期性波动,其偏差超过规定范围,则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到系统稳定为止。PID参数设置的原则是:首先保证系统稳定,其次满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各项参数设置不宜过大,应避免系统振荡,并有一定余量。系统经调试不能稳

10 定时,应考虑有关的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妨碍系统稳定的因素,应作仔细检查,排除故障。

(6)如果空调机是串级控制,内环以送风温度作为反馈值,外环以回风温度作为反馈值,以外环的调节控制输出作为内环的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内环为PI 调节,不设置微分参数。

(7)风机停止运转,新风机风门、冷热水调节阀、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置。

(8)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和调试大纲规定的其他功能和连锁、联动程序控制的要求均可实现。

(9)变风量空调箱应按控制功能满足变频或分档变速的要求。确认空调箱的风量、风压随之变化,其风机的速度也应随之变化。当风压或风量稳定在设计值时,风机速度应稳定在某一点上, 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记录3 0 %、5 0 %、9 0 % 风机速度时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变频、调速),分档变速时测量其相应的风压与风量。

(10)按“新风机单体设备调试”中(13)~(14)子项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和确认。

(11)如果有需要可模拟控制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回风风门的开度限位设置,使其满足空调工艺要求所提出的最大、最小开度值。

VAV末端装置单体设备调试内容包括:

(1)按设计图纸要求确认VAV 末端、VAV 控制器、传感器、阀门、风门等设备安装就位和VAV控制器电源、风门和阀门的电源的正确。

(2)按设计图纸检查VAV 控制器与VAV 末端装置、上位机之间的连接线(包括各种传感器、阀门、风门等)是否正确。

(3)用VAV 控制器软件检查传感器、执行器工作是否正常。 (4)用V A V 控制器软件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

(5)测定并记录VAV 末端一次风最大流量、最小流量及二次风流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确认V A V 控制器与上位机通信正常。

11 送/ 排风机单体设备调试内容包括:

(1 )按“新风机单体设备调试”(1)~(6)子项要求完成测试检查与确认。

(2)检查所有送排风机及相关空调设备,按系统设计要求确认其连锁、启/ 停控制是否正常。

(3)按通风工艺要求用上位机监控软件对各送排风机风量进行组态,确认设置参数是否正常,以确保风机能正常运行。

(4)为了维持室内相对于室外的一定正压要求(按设计要求,一般为+20Pa 左右或-20Pa 左右),先进行变风量送风机的风压控制调试,使室内有一定的正压;然后进行变速排风机的调试。模拟变化室内压力测量值,风机转速应能相应改变。当测量值大于设定值时,风机转速应减小;当测量值小于设定值时,风机转速应增大;当测量稳定在设定值左右时,风机转速应稳定在某一点上。

(5)变频调速排风机启动后,大厦室内风压测量值应跟随风压设定值的改变而变化,当风压设定值固定,经过一定时间后测量值应能稳定在风压设定值的附近。如果测量值跟踪设定值的速度太慢,可以适当提高PID 调节的比例放大作用;如果系统稳定后,测量值和设定值的偏差较大,可以适当提高PID 调节的积分作用;如果送风温度在设定值上下明显地作周期性波动,其偏差超过范围,则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到系统稳定为止。PID参数设置的原则是:首先保证系统稳定,其次满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各项参数设置不宜过大,应避免系统振荡,并有一定余量。当系统经调试不能稳定时,应考虑有关的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妨碍系统稳定的因素,进行仔细检查,排除故障。

(6)按“新风机单体设备调试”中(13)~(14)子项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和确认。

风机盘管单体设备调试内容包括:

(1)检查电动阀门和温度控制器安装和接线是否正确。 (2)确认风机和管路是否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12 (3)设置风机高、中、低三速和电动开关阀的状态,观察风机和阀门工作是否正常。

(4)操作温度控制器的温度设定按钮和模式设定按钮,风机盘管的电动阀是否正确动作。

(5)如风机盘管控制器与现场控制器相连,则应检查中央监控站及操作员站对全部风机盘管的控制和监测功能(包括设定值修改、温度控制调节和运行参数)

空调冷热源单体设备调试内容包括:

(1)按“新风机单体设备调试”(1)~(6)项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与确认。

(2)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确认制冷/ 热主机、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和电动蝶阀等相关设备单独运行正常下,在现场控制设备侧或制冷/ 热主机侧检测该设备的全部AO、AI、DO、DI 点,确认其满足设计和监控点数表的要求。启动自动控制方式,确认系统各设备按设计和工艺要求顺序投入运行和关闭。

(3)增加或减少空调机运行台数,增加其冷/ 热负荷,检验平衡管流量的方向和数值,确认能自动调整冷热源机组的台数,以满足负荷需要。

(4)模拟一台设备故障,确认系统是否自动启动一个机组替代投入运行。

(5)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规定,模拟冷却水温度的变化,确认冷却水温度旁通控制和冷却塔高、低速控制等功能,并检查旁通阀动作方向是否正确。

(6)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功能和调试大纲的规定的其他功能和连锁、联动的要求全部实现。

给排水系统单体设备调试内容包括:

(1)检查各类水泵的电气控制柜,确认按设计监控要求与现场控制设备之间的接线正确,严防强电串入现场控制设备。

(2)按监控点数表的要求检查安装于各类水箱、水池的水位传感器或

13 水位开关,以及温度传感器、水量传感器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是否正确,其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确认各类水泵等受控设备,在手动控制状态下运行正常。 (4)在现场控制设备侧或上位机侧,检测相应设备的输入、输出点功能,确认其满足设计、监控点和联动连锁的要求。

各设备单体调试结束后便可进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系统调试。系统调试主要是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系统设备及各设备之间的联动进行调试。调试内容包括:

系统的接线检查

按系统设计图纸要求,检查监控计算机与网关设备、现场控制设备、系统外围设备(包括电源UPS、打印设备)、通信接口(包括与其他子系统)等之间的连接、传输线型号规格是否正确,通信接口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格式、速率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通信检查

监控计算机及其相应设备通电后,启动监控程序,检查监控计算机与各设备之间通信是否正常,确认系统内设备无故障。

回路调试

回路调试在系统投入运行前进行,调试前应具备下列条件:回路中的现场检测设备、装置和现场线路、管道安装完毕;组成回路的各设备的单台调试和校准已经完成;检测控制设备的配线和配管经检查确认正确完整,配件附件齐全;

回路的电源已能正常供给并符合运行的要求。回路调试应根据现场情况和回路的复杂程度,按回路位号和信号类型合理安排。回路调试应做好调试记录。

控制系统可先在控制室内以与就地线路相连的输入输出端为界进行回路调试,然后再与就地检测控制设备连接进行整个回路的调试。

检测回路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在检测回路的信号输入端输入模拟被测变量的标准信号,系统显示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规定要求。现场不具

14 备模拟被测变量信号的回路,应在其可模拟输入信号的最前端输入信号进行回路调试。

控制回路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控制器和执行器的作用方向应符合设计规定;通过控制器或操作站的输出向执行器发送控制信号,检查执行器执行机构的全行程动作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执行器带有定位器时应同时调试;当控制器或操作站上有执行器的开度和起点、终点信号显示时,应同时进行检查和调试。

报警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系统中有报警信号设备的报警输出部件和接点,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的设定值进行整定;在报警回路的信号发生端模拟输入信号,检查报警灯光、音响和屏幕,显示应正确;报警点整定后宜在调整器件上加封记;报警的消音、复位和记录功能应正确。

程序控制系统和连锁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程序控制系统和连锁系统有关装置的硬件和软件功能调试已经完成,系统相关的回路调试已经完成;系统中的各有关仪表和部件的动作设定值,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进行整定;连锁点多、程序复杂的系统,可先进行分项和分段调试,然后进行整体检查调试;程序控制系统的调试应按程序设计的步骤逐步检查调试,其条件判定、逻辑关系、动作时间和输出状态等均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在进行系统功能调试时,可采用已调试整定合格的仪表和检测报警开关的报警输出节点来直接发出模拟条件信号。

调试中应与相关的专业配合,共同确认程序运行和连锁保护条件及功能的正确性,并对调试过程中相关设备和装置的运行状态和安全防护采取必要措施。

系统监控性能的测试

(1)在监控计算机侧按监控点表和调试大纲的要求,对系统的DO、DI、AO、AI 进行检测,检查是否与监控点数表相符,地址码对应关系是否正确。

(2)系统具有热备份时,检验热备份系统的工作情况。人为制造主设备故障,确认其备份系统运行正常并检查运行参数变化,确认现场运行参数不丢失。

15 (3)按要求在监控计算机侧监测单机设备的运行状态,核对现场设备的实际运行数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4)系统联动功能的测试。

◆ 按系统设计要求检测各单机设备之间的联动功能是否完善; ◆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其他弱电系统采取干接点方式联动时,按设计要求全部或分类对各监控点进行测试,并确认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 本系统与其他弱电系统采取通信标准接口方式连接,则按系统集成、联动要求进行测试。

(5)系统功能测试:按工程设计要求测试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整体功能(包括功能的实现、响应时间、可靠性要求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其他子系统参照以上各子系统调试步骤进行调试,记录详细调试过程,报请相关单位进行验收工作。

3、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系统的调试:

(1)检查相关的全部电气元器件有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是否正确无误,严防强电电源串入现场控制设备。

(2)按照设备点数表及工程设计要求,检查已安装各种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3)采用专用设备对系统中的各种线缆进行检测,保证每一根线缆符合施工规范,并且不出现接地、短路、断路。

(4)监控系统,对每个末端分别进行调试,直到在中空室得到清晰的图像为止,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每个末端的调整方案,并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解决,对于B、C栋由于外在原因引起的信号干扰问题,采用增加抗干扰设备进行解决。

(5)门禁系统,通过设置卡片的权限,对系统需要达到的效果,进行逐门测试。

(7)广播系统,通过对各种媒体的播放,实地体验效果,并做出调整,保证系统能够达到设计功能。

16 (8)有线电视系统,对卫星接收机及相关设备的连线进行检测,保证连线正确,并对系统设计的节目进行接收调制,并在大楼各处进行抽样测试,确定能够对设定节目进行接收。

调试方案

调试方案

弱电施工方案

弱电施工方案

弱电系统集成方案

弱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弱电工程施工方案

弱电方案专题

弱电施工方案

vrv调试方案

《弱电调试方案.doc》
弱电调试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