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20-03-01 17:14: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两班成绩比较,5班学生平均分67.7分,优秀人数17人,

优秀率6分 ,优秀人数18人,优秀率 33.3% ,及格人数 24 人,及格率 44.4% ,从

上学期学习情况来和期末测试来看,有少数学生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成绩过硬,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能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

业都能自觉完成。相反,每个班级还有部分同学要老师监督下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不理想。要在本期获得理想发展,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

养能力。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1、有利因素: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好,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

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

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不利因素: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

种放弃的心态,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

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些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

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学生欠缺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书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科书以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为根本出发点;以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

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容易写、有趣些、鲜活些”作为本书的指导思想。

1、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体现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情况和

要求;

(1)“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掌握中学数学最基本内容,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好基础。 (3)每章内容分清主次,加强基础,增加弹性。

(4)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便于教师“教”与学生“学”。

2、教材的编写体系、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与图表系统; (1)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应用和拓展;(2)问题情境——激发动机——展现知识——实现应用。教材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

空间,其实现方式可以是:(1)改变教材中一些问题的提问方式;(2)教学内容的叙述中适当留下一些空白。

3、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重难点与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是: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全等三角形

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直角三角形、方差与标准差、初步的证明。 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1、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二次根式性质和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

2、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感

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3、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探索讨论发现解直角三角形所需的最简条件,了解体会用化归的思想方法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去解决,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情感目标:对问题情境的讨论,以及对解直角三角形所需的最简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验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

活。

4、通过计算方差,培养学生的计算精确、观察敏锐,思考细致,选择最佳方案的能力。结合实际,渗透“比较、类比、估计”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设意识。

5、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严密的思维意识、审美观、价值观.积

极组织学生参与几何课的证明,掌握规律,学会选择最恰当的方法,体会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问题的探索,领会常用的“一题多解”数学思想。

三、总体目标

1、学生基础发展目标:

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比较体会类比思想.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过程,初步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感受科学精神,养成严

谨的科学态度。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能够进行有关的推理,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能够根据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经历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感受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必要。掌握极差的概念,理解其统计意义。使学生了解方差、标准差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

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命题的真假。了解数学史.

2、学业成绩目标:

在本学期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教学成绩较上学期有一定的进

步,争取A分率达到30%,B分率到达40%,C分率少于20%,D分率少于10%.

四、教学措施

1、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认真讲解方法概念,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

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3、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

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4、加强课后总结和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耐心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

5、搞好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6、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五、周程安排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青岛版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