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员工作总结

2020-03-03 14:08: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潘王平下派指导员工作总结

河口塘社区

我有幸首次作为第八批农村指导员下派到仙岩街道河口塘社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为此我十分珍惜这次农村基层锻炼学习的机会,严格按照区组织部和农办有关要求,深入学习有关农村指导员的文件精神,扎实开展社区相关工作。平时结合自身旅游业务工作实际和消防业务特长,利用仙丽组组长的便利,积极和其他社区指导员沟通了解情况,多方收集意见,尽最大努力发挥自身正面(积极)作用,为社区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现经总结汇报如下:

一、下派期间的(主要工作)做法及一点成绩(工作开展情况要补充)促进农民增收

仙岩街道河口塘社区社区创建于2011年,总面积约110公顷,地处瓯海最南端。社区由河口塘村、罗垟村、秀垟村、盘垟村、派岩村等5个村组成。据最新统计,现有户数1412户、人口5309人,基本为汉族。社区有130名党员,居民代表163人。其中除了河口塘村地势较平,经济比较繁荣,呈华侨多、店铺企业多、新温州人多“三多”现象,是仙岩街道机关所在地,居民收入主要靠店铺店租、华侨外汇、企业加工等,村集体资金和人均收入相对较好,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他四个村均是山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大罗山西南面,呈田地少、店铺企业少、原籍原地居住工作人员少“三少”现象。

社区现内设党总支、居委会、议监会、其“两委员一代表”办公室、调解室、社区办公室、财务室、议事厅、图书阅览室、档案室、健身活动室、器材室基本齐全。社区班子基本由原优秀村干部担任。他们能够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爱乡创业,坚持“为民服务,以人为本”,按规范制度办事,公开办公,积极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在努力完成“三分三改”、“四边三化”和农房集聚等重点工作任务方面力争走在全区前列,群众对我们班子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态度评价是亲切、热情、满意。

二、发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及分析

经过深入调查走访发现,农村改社区后,近年来虽然表面稳步发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村都呈现出一些共性困难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条件差,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城乡一体化水平低,产 1

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群众增收乏力。我以“五员”(方针政策宣传员、生产发展服务员、社情民意调研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基层组织建设督导员)

由于地理地势制约、加上历史规划和资金困难等因素,社区道路狭窄,基础设施滞后,山区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原盘垟村至今还没有象样的公路和路灯,缺乏自来水,没有专用办公楼。由于田地少,当地种植业、养殖业很零散,农业生产属粗放式的,几乎没有深入农业加工和产业化经营。除了原河口塘村居民居住相对集中,已经积累一定的村集体资金外,其他几个村集体资金严重缺乏,人员实际居住地分散,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主要收入靠在出村之外发展。一些群众下山投亲靠友,现在连象样居住的住房都还没有。虽也有少数人在当地从事新兴的第三产业,出现了一些乡村旅游发展苗头,出现个别农家乐服务项目,但规模小,发展很慢,还很难形成产业化。加上近两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在外华侨外汇收入增长速度减慢,小微企业发展受各种因素制约陷入困境,群众增收难度加大。另外,社区劳动力文化素质仍偏低,发展大局观念仍然缺乏,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制约进一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因素之一。如我们当前的边远社区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很少留在当地工作和发展,坚持在当地发展的基本上属于“九九”(老人)部队,他们基本上满足于守住门内院落屋后小打小闹,难主动走联合发展之路。

三、对今后社区发展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实现新社区全面繁荣、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真正建成全面富裕的小康社会,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当前这些历史上的农村转型过来的新社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继续发扬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带头人,真正了解掌握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对症下药,积极寻求突破,走符合自己的可持续建设发展之路。我结合多方调研走访情况,就如何进一步促进新社区和谐发展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强两委好班子,发展培养领路人。

必须不断教育、监督和强化社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区的前沿堡垒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带领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重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执政为民,保证党在农村各项富民政策落到实处,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现在有些地方党员倚老卖老,讲待遇,比资格,放松学习,优良传统褪色,公心斗志减弱,禅让不够,不仅影响党员形象,更难以胜任发展领路人。

当前组织要不断加强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学习,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拢络和发动群众,将真正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公心的各方能人选进社区居委会,并吸引发展成为党员。提高两委人心号召力、政策执行力,使基层组织真正能团结广大群众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众观各地发展好发展快的社区,无不都有一个或几个发展领路人。像我们河口塘社区书记曾金洪,曾带领群众开工厂,办市场,为村集体竭尽精力,代领群众共同致富,成为大家公认的的好书记好人大代表,在群众中拥有崇高的威望。这样的党员多几个,那当地就更和谐,问题就容易解决,群众就更有福气。所以,要解决发展,首先就要不拘一格,发现和培养能担当肯担当会担当领路人的人才。今后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决定性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重视解决好发展培养领路人的问题。个人之见,建议多举办领路人培训班,开展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培训,多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培训学习,以提高带路人的水平。

(二)健全发展好制度,鼓励为民利路人

我讲的这个制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党委政府要多给好政策,帮助指导健全和完善基层社区的各项制度,以创造良好的发展创业氛围和环境,另一方面社区干部要结合自身实际,用心研究总结,制定符合自身社区和谐发展,加强有利于和谐发展的人和事。用严格的考核和监督制约机制来保障职责履行和纪律执行。要给与带路人创业人应有的权利和放手发展的自由空间,并对他们开展引导和鼓励。同时也要规范权利运作,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俗话说“筑巢引凤”,不但要在硬件上筑巢,在健全制度和激励机制上也要“筑巢引凤”。现在农村,群众民主意识比较强,不服权,不服威,就服一个理,一个公。制度好,好执行,能执行,这样既能让能者上,又能吸引、培养、留住人才,更可以创造人人上进的和谐发展欣欣向荣的氛围。

(三)运用政策好机遇,转型升级为后人

我认为,加强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熟悉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吃透国家惠民便民和产业转型或提升发展的相关鼓励政策,抓住机遇,提升和转型经济发展,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当前的历史课题和必修之课。在我们河口塘社区,工矿企业普遍低、小、散,技术含量低,还多属于劳动密集性及高能耗生产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安全隐患多,违章现象多,甚至很多生产给当地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破坏。如果仅满足于现状,这些本就经济基础不牢固的社区,很可能被经济发展浪潮吞噬,被时代无情淘汰。

所以,上级党委政府要注重规划、教育和引导,当地相关负责人一定要积极学习,舍得割爱,敢于经受手术阵痛,及时转型,全面提升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发展以高科技引领的新生产力。比如,要整合资源,提倡走产业集聚化道路,给优惠政策,鼓励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方向的企业及早走出家庭式作坊模式,提前建设各类标准厂房给小微企业入驻,鼓励强强联合。学习借鉴各地好的公司管理制度,走现代化公司管理发展之路。鼓励科技兴农,质量强市。要严格消除安全隐患,不以牺牲环境和生命为经济发展代价。这样,各地的企业才能安心生产,并能不断做大做强,更有利于后人。

(四)突出休闲旅游业,经济环保有特色

我们瓯海区自然山水风光秀丽,人文历史丰富,是温州的花园区域。河口塘社区的大部分区域位于大罗山景区,地理环境等条件制约不适合搞工业发展,也不利于规模化农牧养殖业。但是,当地风景资源丰富,华侨多,与外界联系多,信息畅通,非常适合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要突出发展休闲旅游服务业。近几年,如区里加大派岩化成洞景区建设和开通体育健身游步道后,当地人气就越来越旺盛,相关的农家乐产业就相应的受带动。但是,这种发展还远远不够。一是基础服务设施落后,没有给游客住的客栈设施,也没有包装整合精品线路,游乐设施和项目相对还比较缺乏。

一个地方要发展休闲旅游业,必须要分析当地的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提升品质和线路吸引力。这一是要保护好旅游景区景点和历史文化古迹,二是要积极开发新项目,积极包装宣传好产品,三是要积极整合和完善基础硬件设施,四是要热情诚信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舒适度。在保护景区环境方面,一些地方的造坟、随意挖山开垦开路现象必须制止。现在我省有个别地方,农家旅游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我们要多组织去取经,但更主要的还是要有懂行的人才和资金项目引入。

(五)城乡待遇一体化,文明成果共同享

经多方调查走访,边缘社区很多群众抱怨,他们没有享受到城乡一体化的好处,反而感觉被歧视。一是反应在户籍户口问题上。他们在改革开放后,年轻人纷纷出去投亲靠友,打工创业。虽然有少数人挣钱后,在城市买了房子和户口,但是大多数,他们还多留恋家乡,户口在家乡,特别是很多人长期在山下亲戚处工作居住,但户口还是留在山上农村,这给他们的子女就学带来很大的实际难题。另外他们在执行农房集聚工程上也很困惑。由于城市统一规划的原因,他们长期在外租房打工创业的,山上老家房子历史原因没有办证,也不给批准新建翻建房屋,而山下或城市的房子他们买不起,这事实上就造成他们成了无房户,在子女就读和享受住房保障优惠政策方面甚至不如新温州人。而这种长期不给审批私人建房的政策也严重制约了当地人回乡投资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时至今日,这些仍热爱家乡的群众,内心盼望党委政府能给予政策照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得到在农房集聚工程上考虑无房户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能享受国家的文明成果,盼望在子女医疗教育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享受实际长期居住地和创业工作地的科技医疗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保障待遇。特别是要政策鼓励群众回乡投资建设发展。建议给予回乡投资发展的,给予积极引导,优先审批,并灵活的执行其户口和子女教育问题,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一些优惠待遇。

(六)社会事业同发展,社会和谐有保障

实现物质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社会高度和谐稳定,是我们党员干部为之奋斗的目标。衡量一个地方文明程度,不仅看当地经济繁荣度,更要看当地社会事业发展程度,看群众享有的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保障程度。而一个地方是否真正和谐,需要解决贫困问题、更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繁荣公益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比如,加强统筹规划,加强教育设

施,保障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使之和城区一样。巩固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社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拓宽信息和政策服务渠道,帮助解决就业、实行快速医疗救助。大力继承并发扬社区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优良传统,建立健全社区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大力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使新社区的居民能真正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全区新社区全面富裕,群众安居乐业,社会高度和谐繁荣稳定。

指导员工作总结

指导员工作总结

指导员工作总结

指导员工作总结

指导员工作总结

新农村指导员工作总结

新农村指导员工作总结

社区指导员工作总结

新农村指导员工作总结

党建指导员工作总结

《指导员工作总结.doc》
指导员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