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电站锅炉原理学习指南A34》

2020-03-03 08:49: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电站锅炉原理-学习指南 一.填空

1、点火前吹扫的目的是防止。

2、定压运行是靠改变来适应外界负荷变化的;而变压运行是靠改变压力来适应外界负荷变化的。

3、锅炉通风过程包括过程和过程。

4、为防止炉膛出口结渣,炉膛出口烟温不得高于灰的。

5、影响强制流动蒸发受热面热偏差的主要因素有。

6、锅炉尾部受热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7、当锅炉负荷变化时汽温特性曲线变化比较平稳的受热面是

8、汽包内的汽水分离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二阶段为细分离阶段。

9、锅炉按燃烧方式分有层燃炉、室燃炉、旋风炉、沸腾炉。

10、烟气成分一般用烟气中某种气体的分容积占干烟气容积的百分数来表示。

11、锅炉容量越大,q5损失则越小,对于同一台锅炉,负荷越高q5则越小。

12、煤粉在炉内的燃烧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和燃尽阶段

13、对流式过热器和再热器按照烟气和管内蒸汽的相互流向可分为和合流三种传热方式。

14、高压及以上锅炉几乎全部采用喷水减温调节过热汽温。

15、蒸汽再热的目的是提高循环热效率和保证气轮机末级叶片处蒸汽湿度。

16、锅炉按排渣方式分有固态排渣炉、液态排渣炉两种。

17、强制流动蒸发受热面中脉动可分为。

18、型布置锅炉是由炉膛、水平烟道、垂直烟道三部分组成的。

19、对于固态排渣炉,当燃料折算水分增大时,炉膛出口烟温排烟热损失大。

20、汽水机械分离的原理,除利用重力外,还利用和

21、升压过程中汽包热应力是由上下壁温差和内外壁温差引起的。

22、影响锅炉受热面布置的因素主要有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

23、影响积灰的因素主要是烟气速度、飞灰颗粒、管束结构特性。

24、锅炉负荷越高,蒸汽带水能力越强,蒸汽品质越差。

25、自然水循环锅炉的蒸发受热面中,受热存在不均匀现象,受热强的管子易发生沸腾传热恶化,受热弱的管子易发生循环停滞和倒流。

26、锅炉按工质流动方式分有两种,而后者又可分为

直流锅炉、多次强制循环锅炉、复合循环锅炉三种。

27、负压运行的锅炉,烟气飞灰浓度沿着烟气流程的变化是,空气侧过量空气系数α是逐渐减小。

28、煤粉制备系统可分为和两大类。根据磨煤机与排粉机的相对位置不同又可分为正压和负压系统。

29、不同的燃料,其活化能E不同。E越大,反应速度就越。

30、不同的燃料,着火温度不同,烟煤的着火温度要比无烟煤的。

31、联箱的作用是

二.判断题

1、循环流速是指上升管入口处的水流速度。(×)

2、过热器热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并列管吸热不均和工质流量不均。(√)

3、自然循环锅炉中,在一定范围内,循环倍率越大,水冷壁工作越安全。(√)

4、风扇磨煤机不能采用中储式制粉系统。(√)

5、锅炉蒸发量越大,其散热损失q5则越大。(×)

6、电站锅炉型号中蒸发量的值常用最大连续蒸发量表示。(×)

7、在电厂中实际能够利用的煤的发热量是低位发热量。(√)

8、在同一煤种成分中收到基的含量等于可燃基的含量。(×)

9、当α=1时,燃料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烟气容积是相同的。(×)

10、排烟热损失是指排出烟气和飞灰显热所造成的损失。(√)

11、旋流燃烧器烧烟煤时,扩散角应比烧无烟煤时的扩散角小些好。(√)

12、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制粉系统适用于贫煤和烟煤。(×)

13、强化煤粉燃烧阶段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氧的扩散速度。(√)

14、电厂锅炉在燃用无烟煤的中储式制粉系统中,常采用乏气送粉。(×)

15、烟气成分分析中,RO

2、O

2、CO等分别表示这些气体的容积占全烟气容积的百分数。(×)

16、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煤粉炉的q4是大于q2的。(×)

17、煤粉的经济细度是指q2+q3+q4之和为最小时的细度。(×)

18、为了提高自然循环锅炉运动压头,上升管中含汽率越高,对水循环越有利。(×)

19、运行中为了减少工质和热量损失,减少补充水量,在保证蒸汽品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连续排污量。(√)

20、自然循环锅炉上升管含汽率大于界限含汽率范围内具有自补偿能力。(√)

21、对于亚临界压力大容量锅炉,第一类沸腾传热恶化比第二类更容易发生。(×)

22、煤的挥发分越多,则其发热量越高。(×)

23、燃用烟煤时,与无烟煤相比应降低一次风温和一次风速。(×)

24、烟气露点是指烟气中的硫酸蒸汽开始凝结时的温度。(√) 25蒸汽空间负荷的大小,只与锅炉负荷有关,而与蒸汽压力无关。(×)

26、电厂锅炉烟气和空气的流动阻力较大,一般都采用自然通风。(×)

27、自然水循环锅炉循环水速的大小是判断循环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循环水速越大水循环越安全。(×)

28、热风再循环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

29、煤的收到基水分Mar

越大,则该煤低位发热量越低。(√) 30、电站锅炉型号中蒸汽压力值常用绝对压力表示。(×)

31、煤的挥发分多少,基本上能反映煤燃烧的难易程度。(√)

32、固态排渣煤粉炉炉膛出口处的飞灰浓度大于空气预热器前的飞灰浓度。(√)

33、当前火力发电厂普遍采用反平衡法计算锅炉热效率。(√)

34、蒸汽湿度随汽包蒸汽空间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采用大的汽包尺寸是必要的。(×)

35、高压以上锅炉均采用非沸腾式省煤器。(√)

三.简答题

1、说明锅炉排污的种类及各自的目的和位置。 答:种类: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两类;

目的:定期排污是排除锅水中的不溶性水渣,连续排污是排除锅水中溶解的部分盐分,以维持锅水一定的含盐量和碱度。

位置:定期排污位于水冷壁的下联箱上。连续排污的位置在汽包蒸发面附近含盐浓度最大的地方,一般在分离器筒体底部。

2、从燃烧的角度考虑,一个良好的炉膛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1)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工况。使火焰不贴墙、不冲墙,均匀的炉墙壁面热负荷,较好的火焰充满程度,这是保证燃料充分而又完全燃烧,水冷壁又不结渣的重要条件。

(2)有合理的炉膛截面和合适的炉膛温度,以布置必须的受热面,又保证使炉膛出口受热面不结渣。 (3)有良好的燃料适应性。

(4)炉膛结构紧凑,产生单位量蒸汽所耗钢材少些。

3、提高锅炉热效率时为什么不能把排烟温度降得很低?

答:降低排烟温度可以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节约燃料消耗量,但降低排烟温度必须增加尾部受热面,增加了锅炉的金属消耗量和烟气流动阻力。另一方面,由于烟温太低会引起尾部受热面酸性腐蚀,特别是燃用硫分较高的燃料时,这种腐蚀更为严重。因此提高锅炉效率不能把烟温降的过低。

4、请给出锅炉可能有的受热面并说明其作用。

炉膛水冷壁用于吸收炉膛内火焰热量,保护炉膛。若锅炉为蒸汽锅炉,水冷壁主要为蒸发受热面;若锅炉为热水锅炉或超临界压力锅炉,则水冷壁主要为加热受热面。 凝渣管束可以保护后面密集的过热受热面不结渣堵塞。

锅炉管束,对于低压锅炉,由于汽化所需焓增较大,仅布置水冷壁还不足以满足需要,还要布置对流蒸发受热面。

过热器的作用是将锅炉的饱和蒸汽进一步加热到所需过热蒸汽温度。

再热器,蒸汽初压的提高虽可提高循环热效率,但过热蒸汽压力的进一步提高受到汽轮机排汽湿度的限制,因此采用再热器可提高循环热效率及降低排汽湿度。 省煤器的作用主要为:(1)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料。(2)充当部分加热受热面或蒸发受热面。 空气预热器的作用:(1)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2)改善燃料的着火条件和燃烧过程,降低燃烧不完全损失,进一步提高锅炉效率。对于着火困难的燃料,如无烟煤,常把空气加热到400℃左右。(3)热空气进入炉膛,提高理论燃烧温度,强化炉膛的辐射传热,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4)热空气还作为煤粉锅炉制粉系统的干燥剂和输粉介质。

5、简述脉动产生的根本原因、表现形式和防止措施。 答:脉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汽水存在比容差。 表现形式为:管间脉动、管屏间脉动、整体脉动。 防止措施: (1)提高工作压力 (2)增加热水段的阻力 (3)提高质量流速 (4)加装呼吸箱

6、煤粉燃烧器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其射流的一般特性怎样?

答:煤粉燃烧器可分为直流式与旋流式两种基本形式。出口气流为直流射流的燃烧器称为直流燃烧器;出口气流中含有旋转射流的燃烧器称旋流燃烧器。

直流射流的一般特性是:没有中心回流区,卷吸能力小,射流速度衰减慢,扩散角小,射程长,对后期混合有利,对高宽比较大的截面喷口,短边方向刚性差,一次风气流易偏斜;几股射流平行或交叉喷射时,动量大的射流对动量小的射流要产生引射。

旋转射流的一般特性是:具有内外两个回流区,卷吸能力大,射流速度衰减快,扩散角大,射程短;旋转强度太大时,易发生“飞边”现象。

7、煤粉良好燃烧(迅速又完全)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相当高的炉温;(2)合适的空气量;(3)良好的混合;(4)足够的燃烧时间。

8、说明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及降低排烟热损失的措施是什么?

答:影响q2的主要因素是排烟焓的大小,而影响排烟焓的主要因素是排烟容积和排烟温度。 措施:(1)选择合理的排烟温度及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尽量的降低排烟温度及排烟容积。(2)运行中尽量减少炉膛及烟道漏风。因为漏风不仅会增大排烟容积,还可能使排烟温度升高。(3)运行中应及时对受热面吹灰打焦,经常保持受热面的清洁。因为受热面积灰和结渣会使传热减弱,促使排烟温度升高。

9、什么是结渣?并说明结渣有哪些危害?

答:具有粘性的灰渣,粘附在炉膛或高温受热面上的现象称为结渣。

其危害是:炉膛受热面结渣,使并列管受热不均,将导致水循环故障及过热器热偏差大;使炉膛出口烟温上升,锅炉蒸发量降低和过热蒸汽超温;炉膛上部结渣,渣块掉下来可能砸坏水冷壁管,冷灰斗严重结渣,将堵塞排渣口,使锅炉被迫停炉。对流受热面结渣,使传热减弱,工质吸热量减少,排烟温度升高,锅炉热效率降低,将堵塞部分烟道,增加烟道阻力,使引风机电耗增加,甚至造成引风机超载。

10、什么叫最佳过量空气系数,如何确定?

答: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最少,即燃烧效率最高时的过量空气系数,称为最佳过量空

气系数。最佳的α值和许多因素有关,如燃烧种类,燃烧方式以及燃烧设备结构的完善程度等。运行锅炉的最佳过量空气系数,是通过燃烧调整试验确定的。试验时选用不同的过量空气系数,求出对应的各项热损失,然后作出过量空气系数与热损失的关系曲线,曲线的最低点应的即为最佳过量空气系数。

11、简述热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减小措施。 答:产生原因:

(1)热力不均:由炉膛中热负荷、温度不均匀造成的。

(2)水力不均:平行管流阻、重位压头不同及沿进出口联箱长度压力分布特性引起的。 减轻措施: (1)加装节流圈。 (2)采用较高的质量流速 (3)蒸发受热面分成若干并列管屏 (4)装设中间联箱和混合器

12、比较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的作用的异同。

答:相同点:均利用锅炉尾部烟道内烟气放热加热介质(给水,冷空气),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从而节约燃料。

不同点:(1)省煤器加热给水,(a)提高了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减小了因汽包壁与给水之间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延长了汽包寿命。(b)省煤器代替了价格昂贵的蒸发受热面,降低了锅炉造价。

(2)空气预热器加热冷空气(a)提高进炉膛的热空气温度,强化燃料的着火和燃烧过程,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b)提高炉膛烟气温度,强化炉内辐射换热。(c)排烟温度降低,改善了引风机的工作条件,降低了引风机电耗。

13、试述锅炉Ⅱ型布置的优点。

答:(1)锅炉排烟口在底层,送、引风机和烟囱可安装在地面上,减轻了厂房和锅炉构架的负荷。

(2)锅炉构架和厂房建筑可较低。

(3)垂直烟道中,烟气与工质逆流,换热较好。 (4)尾部受热面检修方便

(5)机、炉连接管道不太长,节约金属。

(6)除灰方便。

14、影响积灰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减轻积灰?

答:影响积灰的因素主要是烟气速度、飞灰颗粒、管束结构特性。

减轻积灰的方法:(1)定期吹灰;(2)选择合理的烟速;(3)采用错列布置

15、简述减轻过热器热偏差的措施。 答:(1)烟气侧:

(a)保证燃烧温定、烟气均匀充满炉膛,且沿炉宽烟气温度和流量分布均匀。 (b)避免出现烟气走廊

(c)健全吹灰制度,防止积灰、结渣

(2)蒸汽侧

(a)受热面分级、级间混合

(b)沿炉宽两侧的蒸汽左右交叉流动,以消除两侧的热偏差 (c)对流过热器中间与两侧分为两级并进行交换

(d)连接管与联箱之间采用多点引入和多点引出的连接方式

16、什么是第一类沸腾传热恶化?什么是第二类沸腾传热恶化?在现代电站锅炉中常见的是哪一类?为什么?

答:在核态沸腾区,因受热面热负荷过高,在管子内壁上形成一层汽膜而导致的沸腾传热恶化,称为第一类传热恶化。

因水冷壁内质量含汽率过高,使管子内的水膜被蒸干而导致的沸腾传热恶化,称为第二类传热恶化。

在现代电站锅炉中常见的是第二类传热恶化。因为在现代大型电站锅炉运行中,第一类传热恶化发生时的最小热负荷即临界热负荷要比受热面最高热负荷还要高,故一般不会发生第一类传热恶化。而国产压临界压力自然循环锅炉,其水冷壁的实际含汽率接近于临界含汽率,故可能发生第二类传热恶化。

17、分析强化对流受热面传热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1)增加工质和烟气间的平均传热温差:

(A)尽量采用逆流布置 (B)把受热面布置于高烟温区 (2)增强对流换热系数:

(A)增加烟气侧放热系数,可提高烟速及采用横向冲刷错列管束 (B)减少受热面积灰,可定期吹灰 (C)增加工质侧放热系数,可提高工质流速

18、简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

答: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烟气、空气交替流过受热面,当烟气与受热面接触时,烟气的热量传给受热面,蓄积起来;当空气与蓄热的受热面接触时,受热面就将蓄积的热量传给空气。通过受热面周期性的加热和冷却,热量就周期性地有烟气传给空气。

19、过热器按照传热方式可分为哪几种?它们是如何布置的? 答:过热器按照传热方式可分为对流式、辐射式和半辐射式三种。

对流式过热器一般布置在锅炉的对流烟道内,水平烟道内采用立式布置,垂直烟道内采用卧式布置,主要吸收烟气的对流热。

辐射式过热器的布置方式很多,除布置成前屏和大屏外,还可布置为顶棚过热器、墙式过热器,主要吸收炉膛辐射热。

半辐射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出口,作成挂屏形式,既接受炉内的直接辐射热,又吸收烟气的对流热。

20、煤中灰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

答:(1)煤中灰分的存在,使煤中可燃质减少,降低了煤的低位发热量; (2)在燃烧过程中,灰分防碍了可燃质与氧的接触,不利于燃烧,使燃烧损失增大;

(3)燃烧后使烟气中含灰量增大,使受热面积灰、结渣和磨损加剧; (4)原煤含灰量增大,增加了开采、运输和煤粉制备的费用; (5)灰分排入大气,造成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 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电站锅炉原理知识点

电站锅炉原理模拟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定(修改)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招生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报名准备

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质量规范(整理)

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工趣味运动会比赛项目

西安翻译学院教育学院召开级专升本新生见面会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电站锅炉原理学习指南A34》.doc》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电站锅炉原理学习指南A3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