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之声教学设计

2020-03-02 15:32: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情感之声》教学设计

课 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选用教材:音乐鉴赏课(花城版)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2.能听辨出音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

3.主动搜集一首或几首表达不同情感的乐(歌)曲,向同学推荐介绍,愿意用口头描述与同学交流鉴赏音乐的心得及见解

4.熟悉并能哼唱歌曲《母亲教我的歌》《欢乐颂》的主旋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熟悉并能哼唱《母亲教我的歌》《欢乐颂》主旋律。

2.引导、培养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领会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三、教学方法:

引导体验,启发思考,关注参与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师: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善于表达人类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漫漫人生中,音乐以其独有的方式抒发着人类不同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变化。 思考:人类的情感有哪些?

亲情、友情、爱情、思乡情、爱国情等 【讲授新课】

(一)《母亲教我的歌》

师:在亲情之中,有一个人的爱最为伟大,从我们出生之时就时刻萦绕在我们身边。没错,那就是母爱。母亲把她所有的爱与奉献都慷慨地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这种情是每个人都为之动容的。同学们能说出几首歌词母亲的歌吗?(《烛光里的妈妈》《母亲》《我的好妈妈》等等)

在捷克,有一位非常优秀的作曲家,他叫德沃夏克。他从小非常喜爱音乐,但是家庭穷困加之父亲的反对,小德沃夏克总是在母亲的掩护下偷偷的学习音乐,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当德沃夏克长大成人,母亲也离他而去。于是他便创作了这首《母亲教我的歌》,用它来寄托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之情。

1、欣赏《母亲教我的歌》和小提琴曲《母亲教我的歌》感受两首不同风格的作品。

2、对比讨论:这两首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小提琴的音色缠绵哀伤,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对比声乐曲的带歌词演唱,更似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3.学唱歌曲的旋律,体味歌曲的情感特征。

(二)《阳关三叠》

师:除了亲情时刻伴随我们左右,还有哪一种情时刻伴随我们成长? 是的,是友情。(英国)培根曾说过:友谊不但能使人生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而走向阳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

1、欣赏歌曲《阳关三叠》

(1)、朗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与友人的离别之情。 (2)、欣赏作品,体会古代歌曲的旋律特点。

2、思考: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是表达友情的歌曲或者乐曲?跟大家一起分享。

(三)《沃尔塔瓦河》

师:有一首诗是这样念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每一个爱着自己家乡的人,都会对家乡有着别样的情感。思乡的感觉象喝茶,幽香中含着淡淡的苦涩;思乡的感觉象品酒, 醇香中藏着浓浓的辛辣。思乡,是身处异乡的我永远也不挥之不去的情思......

1、对比欣赏:马思聪《思乡曲》和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片段《沃尔塔瓦河》思考:

(1)、两部作品的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

(2)、两部作品有何共同之处?结合音乐要素分析两部作品又有哪些不同之处?(速度、力度、旋律、体裁、演奏形式等)?

(《思乡曲》速度舒缓,就像是一位老者对故乡的思念娓娓道来。力度适中,旋律优美动情,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沃尔塔瓦河》速度)(与学生一起填写表格的形式ppt展示)

2、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1)、介绍作者 (2)、学生哼唱歌曲

(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师:在中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采用了越剧优美的旋律写成。是一首表现爱情的音乐作品。 1.欣赏《梁祝》片段:同窗三载并思考: (1)、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作品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梁祝二人的读书生活?(从速度、力度、旋律来分析)

(3)、乐曲表现了梁祝二人怎样的读书生活?

(情绪是欢快活泼的;速度较快,力度轻快,旋律跳跃流畅;表现了梁祝二人天真、无忧无虑的读书生活。) 2.作者简介:陈钢、何占豪

3.对比聆听:呈示部“爱情主题”与副部主题“同窗三载”,分析两段旋律有何不同?给你带来怎样的音乐感受?

(五)《欢乐颂》

师:音乐总是给我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是有一个人,他一生都没有得到过快乐,但他却把快乐给了全人类。他就是贝多芬。 1.作者介绍(ppt展示)

2.欣赏《欢乐颂》播放音乐,让学生完整聆听、感受贝多芬的伟大思想。 3.学唱《欢乐颂》的音乐主题,体验合唱的情绪与表达的感情。 4.音乐评价

a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b 评价罗曼〃曼兰说:“贝多芬没有享受过欢乐,但是他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了所有的人们” 【拓展与探究】

1、怎样理解“音乐的语言”这句话?

2、思考:音乐是通过什么的变化来表达不同情绪的?

(音乐要素:速度、力度、旋律、节奏、织体等等) 【课堂小结】

音乐艺术的感染力首先来自于情感的力量,这是音乐美最本质的特征。

五、课后反思与建议: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深厚的力量,在丰富形象的音乐旋律下,学生更好的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通过欣赏《母亲教我的歌》《欢乐颂》《梁祝》更好地去领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2.课件结合视频内容丰富,用情感之声贯穿几首不同体裁的曲目,点明课题。但应再注意细节,语言组织方面应再严谨些。

3.本节课的重点是欣赏学唱《母亲教我的歌》《欢乐颂》《梁祝》主旋律,要让学生注意把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高一情感之声音乐教案

《世界民族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节选)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合唱课)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节选)》教学设计1

《色彩的情感》教学设计

《情感之声教学设计.doc》
情感之声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