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实验室监测与质量控制分析

2020-03-04 00:41: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麻疹实验室监测与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的监测与质量控制状况,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2011年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麻疹实验室的监测数据,综合评价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结果 2011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数563例,采集标本670份,散发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94.7%;确诊麻疹病例49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5例, 占麻疹病例的91.8%。;实验室血清学结果7 d及时报告率为87.5%。1起麻疹暴发得到确诊。2株麻疹阳性分离物经序列测定和分析均为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质量控制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家麻疹实验室(National Measles Laboratory,NML)要求。结论 2011年贵州省麻疹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良好,具有良好质量控制体系,为消除麻疹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室基础。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inuated Live Vaccine, MV)免疫覆盖率不断提高,贵州省麻疹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12年全国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2]。目前,中国已处于麻疹消除的关键时刻,在麻疹监测系统中,保持高质量的实验室监测,是实现消除麻疹的重要内容。为评价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Measles Laboratory Network, MLN)运转情况,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信,现将贵州省2011年麻疹实验室监测数据与质量控制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病例资料来源于2011年贵州省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全省麻疹实验室网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ay, ELISA)捕获法进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血清学资料。

1.2 病毒分离鉴定 用Vero/SLAM(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ion Molecule)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小管进行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MeV)分离,阳性分离物提取病毒RNA进行产物扩增,经琼脂凝胶电泳与序列测定进行鉴定。 1.3 室内质控(In-house Control,IHC)血清制备与保存[3] ①收集新鲜无溶血、无黄疸、无细菌污染的麻疹IgM抗体阳性血清,56℃加热30min灭活;②离心或过滤除去沉淀物,将麻疹IgM抗体阳性血清进行倍比稀释并测定相应稀释度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③取OD值是本次实验临界值1.0~2.0倍的稀释度作为最终稀释倍数,用健康人麻疹IgM抗体阴性血清对原阳性血标本进行稀释;④用0.45µm滤器将已稀释的血清过滤除菌,分装成小管,注明日期及名称,置于-20℃保存。

1.4 质控统计方法 首先可采用“即刻法”室内质控,在获取足够数据后,即IHC质控血清进行20次检测后转入常规质控图法(Levey-Jennings)。

1.4.1 “即刻法”质控 “即刻法”只要连续3次质控血清测定值,就可得一组S/CO比值(S为IHC质控血清,CO为Cut off值)即可对第3次测定结果进行质控。计算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将SI上限值、SI下限值与“即刻法”质控SI值表中的数值比较[4]。

1.4.2 Levey-Jennings 将前20次IHC质控血清的OD值计算出均值( )和标准差(s)。以S/CO值作纵坐标(Y轴),实验次数作为横坐标(X轴),绘制质控图,将、、分别在质控图中标出[5]。

1.5 实验室职能考核及血清标本复核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麻疹实验室收到WHO发放的20份职能考核血清后,在7d内完成检测并上报结果;同时及时上送30份血清标本到NML进行复核。贵州省CDC麻疹实验室制备麻疹盲样考核血清,下发到9个市(州)级CDC麻疹实验室,每市在收到20份盲样考核血清后,在7d内完成检测并上报结果,同时从每市检测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中,随机抽取10%~20%的标本量进行复核。 1.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血清学监测

2011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数563例,发病率为0.141/10万;确诊49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5例,占麻疹病例的91.8%。另外,排除病例514例,100例疑似麻疹经实验室证实为风疹。采集血清标本670份(包括采集的第2份血清),散发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94.7%;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7天内及时报告率为87.5%。1起麻疹暴发得到实验室血清学确诊。

2.2 病原学监测

2011年共采集17份麻疹、风疹暴发和/或散发病例的咽拭子或尿液,用Vero/SLAM分离到2株麻疹阳性分离物,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及分子遗传特征和基因亲缘关系分析,均为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 2.3 室内质量控制 2.3.1 “即刻法”质控 对同一批号试剂,同一批IHC质控血清,前20次检测结果进行质控。判断标准:当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n2s时表示处于控制范围,当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有一个处于n2s和n3s之间时,处于“告警”状态,当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有一值>n3s时,属于“失控”状态。当判定为“失控”和连续两次“告警”,本次检测结果无效。当本次测定结果为“失控”和“告警”状态时应舍去,重新检测,其他值仍可继续使用(表1)。 2.4 麻疹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

2011-09,贵州省CDC麻疹实验室收到WHO盲样血清考核,在7d内完成麻疹、风疹血清标本IgM抗体检测,以满分成绩通过WHO考核。2011-11,贵州省CDC麻疹实验室以优异的成绩通过WHO及国家疹实验室现场认证。同年,上送国家麻疹实验室30份复核血清,符合率为100%。

2011年贵州省CDC麻疹实验室对全省9个市(州)级CDC麻疹实验室进行的血清盲样考核与血清抽样复核,成绩均达合格以上。 3 讨论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6]。随着常规免疫接种率的提高以及近年来贵州省2次较大的强化免疫活动,即2008-12-08/14对8月龄~6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和2010-09-11/20与全国同步对8月龄~4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贵州省麻疹发病率从2008年的3.11/10万[7],下降到2011年的0.141/10万,下降了95.5%,贵州省消除麻疹取得了较大进展。

2011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数563例,发病率为0.141/10万;确诊麻疹病例49例,实验室确诊占麻疹病例的91.8%。散发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94.7%;实验室检测结果7d内及时报告率为87.5%。1起麻疹暴发100%得到实验室血清学确诊;表明麻疹实验室在监测系统上的及时性和特异性指标上保持着较高的水平[8],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2011年共分离到2株麻疹病毒,对其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进行序列分析,证实均为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表明H1基因型为贵州省优势流行基因型,与全国其他省份流行的优势毒株一致[9,10]。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在麻疹IgM抗体检测中ELISA试验简单、快速、易于操作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LISA检测试剂本身自带的阴、阳性对照,只能证明实验是否成立,而对检测重复性、稳定性、酶标板孔间差异以及不同批号试剂差异缺乏动态观察,并且ELISA实验检测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较多,可导致检测出现偏差,因此,引入室内质控血清(IHC)对实验进行动态质控,对保证每次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意义重大。室内质控常用的是“即刻法”质控和Levey-Jennings,前20次检测可用“即刻法”质控,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前3次检测结果对后续质控影响较大,当检测次数较小,有些极端值不一定会显示失控,但随着检测次数增多时,测定值趋于稳定,以前的极端值将“暴露”出来显示为失控[11]。完整的“即刻法”质控(Grubs 异常值取舍法)是将即刻性质控方法同Levey-Jennings质控图结合起来,在不同的时间检测IHC,快速得出20次检测数据,再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持续下去,直至更换不同批号试剂或IHC质控血清,这样才能使本实验室的变异系数相对稳定,以达到室内质控的目的。该研究中2011年麻疹IgM抗体检测“即刻法”质控和Levey-Jennings质控图都符合室内质控要求,试验结果稳定、准确、可信。

另外,实验室间的职能考核、现场认证以及血清样本的抽样复核是评价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检查不同实验室间的技术差异与能力水平,通过室间质评,了解本实验室在本地区或全国实验室中的技术水平,并找出不足和差距,有利于实验室检测水平的改进与提高。2011年贵州省CDC麻疹实验室职能考核、现场认证以及上送血清标本的复核均为优秀;对全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血清盲样考核和抽样复核均为合格以上。说明贵州省各级麻疹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良好,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和可信,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 为提高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水平,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规章制度;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与校准;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检测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及程序进行操作。总之,高质量的实验室监测,是消除麻疹的重要保证。

污水监测质量控制分析的论文

实验室质量控制研究论文

年度实验室质量控制计划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及问题分析

麻疹主动监测流程

麻疹监测培训试题

▲麻疹监测要点版

贵州省毕节地区麻疹监测

麻疹AFP监测培训

广安市卫生局关于加强麻疹监测与控制工作的通知

《麻疹实验室监测与质量控制分析.doc》
麻疹实验室监测与质量控制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