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败原因及对策

2020-03-03 06:12: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双学位)专业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行政伦理研究》课程结业论文

题目:当前我国国家机关人员腐败原因及对策 学院:机电工程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091

学生:乐建

学号:06

任课教师:陈华平

时间:2011年12月 26日

腐败在历史上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腐败发生较多较频的地域国家,往往是新旧体制并存交错,制度不完善,腐败的滋生、蔓延繁殖空间较大的国家。在我国,此现象发展势头迅猛,并且危及和破坏着法制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动摇我国的社会政治基础和伦理道德基础,又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污染社会。腐败不仅极大的扰乱了市场次序,而且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违背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腐败问题能否有效的解决,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把发生腐败现象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首先,对于腐败的定义:腐败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其核心就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就目前而言,要综合考虑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阶段.。所以说,如同在任何存在财产私有制的国家中一样, 在我国, 腐败现象将长期存在, 反腐败的斗争将是长期的, 严峻的和复杂的。这使得腐败成为了当今中国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次,我国当前党内腐败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有:第一,腐败的群体性特征明显,涉案人员众多,并且他们在政治上丧失党性原则,形成了具有紧密人身依附性质的关系网,同时在经济上互相利用,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第二,“一把手”腐败非常突出,党政“一把手”的腐败行为又导致其下属各个部门负责人的违纪违法。第三,“外向型”腐败日趋明显,都形成了国内犯罪,国外洗钱的链条。第四,资本积累型腐败日益显露,腐败分子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生活上的富有和享乐,违纪违法的目的从追求消费享乐型向资本积累型转化。第五,腐败的规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我国的腐败已经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时期,出现了笑廉不笑贪的社会风气。第六,腐败分子的“抗药性”在不断提高,腐败的手段更狡猾、更隐蔽。第七,腐败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地域特征,西北部和中东部地区都有明显的区别。

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很多,根据公权力的不同性质,腐败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官员的腐败,比如行政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

员损公肥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部门的领到行贿卖官、学术造假、挥霍浪费、腐败堕落等等。二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司法机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办“人情案”,在案件审理中收取利益等。三是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索取贿赂、拿取回扣等。另一种腐败类型是,指非公职人员或党政领导干部的人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非法谋取利益的腐败现象。非公共权力型腐败包括一下三种类型。一是职业腐败,如一些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侵吞或挪用公款、工人工资、非法收取或索取“红包”等。二是新闻腐败,如一些新闻媒体或记者为了获得高额的回报或个人利益,发布“假新闻”和“有偿新闻”,利用新闻线索迫使其他组织或个人与其进行金钱交易等。三是学术腐败,学术腐败主要发生在高等院校,比如学位的审批,项目的审评,职称的评定等过程中发生的钱权交易或其他利益的交易等。

现今中国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与腐败有关的社会组织和力量也比较强大,对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危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祸国殃民的现象呢?以下就对腐败产生的原因作深入的探讨。

腐败现象的出现有其社会历史根源, 又有多种多样的现实原因。大体说来有这样几以下个方面。

1、我国曾经是一个被封建阶级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国家, 这在世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还在影响着很多人,而且,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不断侵蚀着人们的思想, 因而在许多人的思想里存在滋生腐败现象的思想基础,比如私有观念和特权思想。

2、体制上的漏洞和机制的不健全。我国目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都还处于改革完善的过程中,许多新建立的制度还不成熟,有些制度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这在客观上难免会出现制度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从而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

3、市场经济特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腐败现象产生重要因素。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的竞争性、重利性、等特性,这既有积极的一面, 同时也有消极的—面, 其消极的一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滋生腐败现象具有很大的

诱发力。

总的来说,腐败现象是剥削阶级私有制的的产物,也就是说,私有制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腐败的本质就是剥削,腐败的实质就是一种权力的蜕变或异化。腐败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第一,由于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滥用职权、权钱交易等造成政策执行偏差,导致国家管理的混乱。第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一定程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长治久安构成巨大威胁。只有消灭私有制及是由观念,才能最终先灭腐败现象。

现在,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但是腐败成为了我国最大的社会污染,他它不仅造成各种经济损失,而且还构成了对我国共产党及其政府的合法性的严重挑战,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注和忧虑,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有的还日趋严重,所以,我们必须从腐败现象当下的特点入手,把防腐败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面,尽最大的努力来降低发生腐败现象的可能性,提出可行的政策,使有关人员无空子可钻,达到让其不想腐败,不能也不敢腐败的目标。

防治我国的腐败现象,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同时也要将传统文化的影响考虑在内,从其内部特点和规律以及原因入手,提出可行性防治对策。

首先,进一步完善首长负责制。在发挥首长负责制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一把手”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在强调其权力的同时,明确其责任,堵塞漏洞,防止滥用。对凡是因为领导工作失职发生重大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腐败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对子女、配偶、身边工作人员管理教育不力,造成严重违法乱纪的;对责任范围内反腐败工作敷衍塞责,不抓不管,以致屡屡发生大案要案的;违反干部政策,用人失察,造成恶劣影响的;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等等,都必须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坚决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决不能以“集体负责”、“班子讨论决定”为由推卸应负的领导责任。其中的关键是,形成法律条文,明确权责,形成硬约束。

其次,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使政府行为法制化,规范化,可推行道德立法。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政府审批行为。要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资金监管,规范收费行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公务

员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政府行为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发展。道德立法是指对公共行政部门人员的职业道德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加以确定和强化,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强化道德内约。政府机构是一个代表人民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机构,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比其它职业更高的道德水准,通过把职业道德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保证员工身体力行地执行,保证公共权威机构的纯洁性。我国的反腐败也可以考虑道德立法,把这种职业道德明确化、制度化,以提高官员的道德内约,使政府人员对腐败产生免疫力,构筑反腐败的钢铁长城。

再次,强化监督机制是反腐败的重要途径。法律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不应兼任政府机关、司法机关的职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应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政府机关与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力度,形成对行政权、司法权的有效监督制衡。政党监督,中国共产党要对党内干部和党员是否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行纪律监督;民主党派要通过民主协商会议等形式,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群众监督,群众通过舆论、信访等形式,可以起到揭露腐败等不正之风的监督作用。行政监督,政府机关内部自上而下的监督系统,对防止各级、各部门的腐败起到监督作用。在强化监督机制时,一定要注意制度创新,追求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另外,国外的“高薪养廉”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这是从生活上给公务员提供依法行政的保障,防止腐败犯罪的有效方法。但是,我国借鉴这一方法,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国情,使之发挥最大效用。

最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培育市民社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政府的权力应适当下放,把一部分权力返回社会,提高市民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使众多的矛盾在基层就得到解决,这样政府与人民之间就有了一个缓冲地带,政府就不再直接面对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这样一来,不仅政府的权力小了,而且社会的权力大了;政府直接插手的事务少了,自然腐败的机会也就少了,而且社会力量的增大也对政府权力的滥用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和抵制,增加了腐败的成本,使其“不能为”,“不敢为”,形成硬约束。

近期,政府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来防止腐败,用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防腐败政策。例如加强官员的功能工资申报;对裸官现象进行严查,官员家属出国都要经过严格审批,对有在国外定居家属的官员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其家属为其洗钱;另外,我国的各省市针对本省市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对策。

总的来说,我们要想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胜利,必须深入研究腐败问题的根源,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改进反腐败斗争策略,必须不断地学习先进文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反腐败斗争才能够胜利,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不断发展,我们自己才能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干才.腐败现象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原因[J].理论探讨,2002,(4).

2.新闻报刊。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

当前“村官”腐败的主要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推荐)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难点原因及对策

试论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DOC)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现状及对策研究Z

浅议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当前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败原因及对策.doc》
当前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败原因及对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