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立意拟题 (yong)

2020-03-04 01:41: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与拟题扣题

一.审题技法

材料作文的审题: 1.文字材料

古语说,审题如审贼,讲究一个“细”字。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没有读懂材料,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住一处就写,结果往往偏离题意。审题应按步骤操作,材料作文的审题程序是:

①概括材料明要点。看材料涉及哪些人或事物,如果是多个人物,确定材料的主人公;写了主人公的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抓关键词语或句子,明确材料从哪个角度说明道理。

②确定性质和倾向。根据事件的结果确定事件的性质和命题者的倾向性。如果是好的结果,材料的性质就是正面的,命题者的倾向性就是赞成;如果是不好的结果,材料的性质就是反面的,命题者的倾向性就是反对;如果材料没有结果,材料的性质就是中性的,应辨证分析其说明了什么道理。

③关键词语抓得准。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吃透材料的基本意思,是文字材料作文审题的最基本要求。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后,要注意语言的转换,可用“只有„„才„„”的形式把关键词语变成一个有倾向性的观点。如关键词是“适度”,就可以转换为“只有适度,才能事遂人愿”。

④筛选观点定主题。根据事件的结果推出原因,认真筛选材料中体现的各种观点,联系现实生活,确立第一主题。与材料的性质、出题者的倾向性一致的观点肯定是第一主题。主题可以作辩证分析的要进行辩证分析。一定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含义多角度分析材料,结合现实生活,列出两到五个观点,再从中选出第一主题。罗列观点的过程就是对材料全面分析的过程,也是防止跑题或偏题的好方法之一。

示例:(2010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1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步骤:

①概括材料明要点。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浅阅读行为的利与弊。 ②确定性质和倾向。甲、丁反对,丙、乙赞成。所以材料的性质是中性的。 ③关键词语抓得准。浅阅读、简单轻松、实用有趣、失去、怀念。

④筛选观点定主题。既要看到浅阅读的优点,又不能丢失传统的“深阅读”。 2.图片材料

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要看图画或照片来写文章。要使文章能准确地反映图意,看清画面是不可忽视的。要想看清画面,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总观全图,看全貌,并有步骤地进行观察。二是观察背景和人物,如画面的背景反映了什么,近景和远景怎样配合,它们和画面上的人物有什么关系,还有人物的身体、年龄、活动情况等。三是观察细节,如人物的表情、服饰、用具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什么能流芳百世?除了画面上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在同进最后的晚餐那动人的情景构成画面的整体美以外,恐怕还在于这幅画的细节特别感人,尤其是那个出卖耶稣的叛徒犹大的面部细节画得格外传神。绘画是如此,看图作文也是这样。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看清画面上有哪些细节,想一想作者画这些细节的目的。四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一幅画的主题抓得准,看图作文才能写得好。这样,我们就要细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他(她)在画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颂扬什么,批评什么?他要说明什么?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意图融化在画面之中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看图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变式。它与材料作文的不同,只在于看图作文提供的是图画材料,材料作文提供的是文字材料。所以看图作文的审题思路与材料作文的审题思路大同小异。具体审题步骤如下:

①概括画面内容和要点。看图中画了哪些人物或事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上面有哪些文字,文字的表达指向是什么。要找全,找准,不要遗漏。

②确定画面主体和性质。依据事件的结果,判断图画的性质是正面的,反面的,还是中性的。

③确定命题者的倾向性。即命题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或者要说明什么道理。 ④分析原因找说明道理。即分析命题者为什么提倡,为什么反对,如果命题者的倾向性是中性,要辨证分析,找出命题者要说明的道理。

⑤根据性质倾向定主题。根据画面的性质、出题者的倾向性确定第一主题。确定主题时,考生要联系头脑中储备的材料,联系现实生活

二.立意技法

(一)“大题小做”立意法

大题小做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宽题、虚题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高考作文命题,面对的是全国(或全省)所有的考生,要让所有参加考试的学

2

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理可议,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因此,命题往往是比较宽泛的。考生在构思的时候,如果直接以大写大,很容易泛泛而谈,不着边际,应围绕作文中心,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分解出许多具体的题目来,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化大为小,大题小做。短小的800~1000字的文章,从一个具体的、小的角度切入,文章就容易写深,写透,写实。

所谓大,指题目中的概念太抽象,内容特别多,可写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空间距离大,可写的人、事、物、理很多。一方面,这类题目为考生提供了张扬个性、驰骋笔墨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这类题也使考生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即难于把握,落笔时不易集中,容易失去方向,无法驾驭。大题小做,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题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小”的扩写,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大”。在这里,这些“小”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精髓。立意上的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小”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联想上的化大为小,指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似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这里的“小”大多指细节性的。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小”为角度写其“大”。

大题小做的具体方法如下:1.为动宾短语构成的题目加具体的内容。如2010年江西卷“找回童年”,立意要具体指出找回童年的什么。是要找回童年的自由快乐,还是要找回童年的无忧无虑,或者是要找回童年的敢想敢做、百无禁忌。又如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立意时要弄清楚“仰望星空”具体指什么,“脚踏实地”具体指什么。

也可以为动词性的题目填宾语。如2009年山东卷“见证”,可以写见证了奥运的成功举办,也可以写见证了四川大地震,还可以写见证了爷爷奶奶越老越甜蜜的爱情。2009年四川卷“熟悉”,可以写熟悉了农村田园生活的美,也可以写熟悉了城市的高楼大厦,还可以写熟悉了老师饱含真情的甜美的声音。

2.为题目中名词性词语的范围作限定。如2010年江苏卷“绿色生活”, 可以限定为一种乡村宁静自然静谧的田园生活,也可以限定为一种健康朴实平和的生活,还可以限定为一种淡泊名利充满真情真爱的美好生活。又如2008年天津卷“人之常情”,可以限定为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也可以限定为热爱祖国是人之常情,还可以限定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人之常情。一定把题目具体到一个小的角度才能写得生动,写出文采。

3.将题目中的喻体还原成本体。如2009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还原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自信”,也可以还原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亲情”,还可以还原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书籍”。

4.将题目中的代词具体化、确定化。如2010年广东卷“与你为邻”,“你”可以具体指微笑,也可以具体指梦境,还可以具体指小鸟等动物。如2008年上海卷“‘他们’是谁?”“他们”应该是某一个群体,或某一类人,可以指农民工,也可以指革命老前辈,还可以指父母、老师等。考生一定要把“他们”具体化、明确化,才能写好这类考试作文。

总之,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力求用800字的篇幅将属于这个文题范围内的某一点、

3

某一侧面、某一感人片段写得深刻一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如椽大笔,不一定篇篇都是妙文华章,倒是一些日常凡人小事,能让人领略生活的况味

(二)小题大做立意法

小题大做,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有的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作文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生活中有些材料看似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中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窥一斑而见全豹”“一叶落而知秋,一芽绿而示春”的艺术效果。如2010年全国卷I,我们可以把它称做为“小题”,这一类作文往往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材料提供的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生活故事,让考生“从一件小事谈起”。面对这一类题目,如果就事论事,就会使之肤浅、平庸;这时候,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以小见大,小题大做,要从现象到本质,作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开掘,从小事情中开掘出大道理来。小题大做,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琐屑小事,俯拾皆是,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小题材照样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大”和“小”是对立统一的,“小”是“大”的一部分,“大”必须通过无数的“小”才能体现其本质特征。“小题”如何“大做”?

1.有独到眼光。如《“七·一”记事》,单记“七·一”这天的活动和事件,容易停在一个平面上,尤显单薄;再如《劝君莫酗酒》,单议酗酒对人体的危害,似乎囿于个人的圈子,缺少些社会性。小题的取材,依题撰文,难以写出分量和厚度。因此要学会细腻观察,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

2.能小中见大。并非随意捡来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这里还有一个深入开掘和精心加工的问题,即要从本质上把握住“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在构思中要审度小处,着眼大处。虽然笔下处处是“小”,但眼中时时是“大”。比如《压岁钱》这个作文题目,可以展开这样的联想:身为大款的表叔给压岁钱时的神态,人们对他恭敬的态度,自己的感受;贫困的外婆给压岁钱时真诚而窘迫的神态,人们对她鄙薄的态度,自己的感受。最后结论是:真情是金钱不能替代的。这样联想构筑全篇,便由围绕“压岁钱”叙写一些小事而表现出了一个大的“本质”。

3.善引申开拓。要有开阔的思维,丰富的联想。一滴露珠,能想象出黎明的清新;一颗寒星,能想象出夜空的宁静;一朵浪花,能想象出大海的浩渺。能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能够一粒沙里见世界,一句话中见真情。要尽可能开发“材源”,串起那些相关内容,丰富文章的容量。例如,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切入重大而严肃的主题,《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文题是够小的,但却可以切入“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的大问题;再如还可以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文题中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的普遍感情和抽象道理。同时,还可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放在时代的高度,使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

4

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当然,小题大做应有个限度,不能任意拔高和扩大。

(三)顺向立意法

顺向立意法,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如:“宋国有个富人,一天下大雨,他家的墙被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依据“智子疑邻”的故事,提出自己的主张:不能凭感情亲疏远近认知事物,感情阻碍人对事物的认知。

(四)逆向立意法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悖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如:“一个女孩趴在卧室的窗台上,她看见邻居正在埋葬一条小狗。这条小狗很可爱,小女孩平时常和它嬉戏。看见小狗悲惨地死去,小女孩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便把小女孩带到另一个房间,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从这个窗口望出去,那是一个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玫瑰园。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境顿时开朗起来。老人慈祥地对小孩说:‘孩子,你开错了窗。’”在上述材料后提出下列要求:“小女孩是不是开错了窗?请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中的“是不是”“思考”等词语,为考生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不少考生都认为这个小女孩“开错了窗”,把文章的主旨定位在“应用乐观的眼睛看世界,否则满眼都是悲惨和伤感”上,结果大同小异,缺少创意。有位考生独辟蹊径,认为“两扇窗子都没有开错”,当代少年的感情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既要用乐观的心态欣赏窗外的阳光,又要以同情的目光关注窗外的不幸;既要乐其当所乐,又要悲其当所悲。失去了对弱小者、不幸者的关爱、同情乃至哀伤,这样的感情世界是不完整的,缺少人文色彩的。这位考生发人所未发,其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五)辩证立意法

辩证立意法,即换一种眼光,变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这是一种辩证思维。它提醒我们多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思考和分析,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如论述学习“苦与乐”,一般同学会说学习是苦的,只有先吃苦然后才会快乐。“换一种眼光”呢?对“苦与乐”的认识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认为苦的事,却也有人乐此不疲;有人认为乐的事,有人却认为苦不堪言。吃不着苦的苦,比吃得着苦的苦还苦,是心灵之苦。再如“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会因人、因事、因时空等因素不同而存在各种错综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对待地震灾难,亮出“国殇是一场悲剧,然而,国殇更是一次空前的团聚”的观点„„这样认识、立意可能会更高一筹。

5

三.拟题技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会使文章生色,而拙劣平淡的标题会冲淡文章的内容。“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的拟题,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紧扣材料和要求,在准确简洁的前提下,力求生动形象、有创意,富有表现力,拟制出让阅卷者一见倾心的标题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拟好文章的题目呢?总的说来拟题要求简洁、生动、新颖、深刻、醒目。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拟题方法:

1.引用法拟题

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电影片名具有语句凝练,含义深刻,易懂好记的特点,直接引用以之为题,可以使文题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新颖生动。

引用古诗文名句来拟定文题,这样做往往能化俗为雅、化拙为巧,增强文章的文化气息,彰显作者的人文素养。如《且放云帆济沧海》《灵感与细节齐飞,心动共行动一色》《生命诚可贵,尽职价更高》等标题无一不使人耳目一新。

运用引用法拟题,通俗明了,妥帖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平时多背点古诗词名句,平时多留意歌曲、俗语、歇后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素养,而且对拟作文题很有好处

2.仿写法拟题

巧妙的仿写、借用、改写,可以使题目鲜活别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怎一个“慢”字了得》批评一味求稳、甘于求慢的传统心理,号召人们大胆创新,大步前进。该标题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名句,诙谐幽默,新颖别致。《付出未必有回报》,改写歌词“付出总有回报”;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可拟题为《生于改变,死于顽固》,写一篇议论文;谈清正廉明的文章,某生拟题为《入淤泥而不染》,改写《爱莲说》中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一字之别,真可谓匠心独具;《诚信所至,金石为开》改写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金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化用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此外,《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要留奉献满乾坤》《高高在“下”》《问世间“名”为何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给“从谏如流”上把锁》《诚信,爱你没商量》《诚信风来满眼春》《爱是怎样炼成的》《没有“异想”,哪来“天开”》《拍卖我们的生涯》《交友,让我欢喜让我忧》《岂能因“财”施教》《缘何前“腐”后继》《吴良心病历》《好人一生平安》《我心依旧》《近水楼台“贤”得月》《艺不惊人誓不休》《人生自古谁无“挫”》《诚以养德,信以修身》《都是明星代言惹的祸》《我的青春我做主》《别拿浅阅读不当干粮》等标题都很生动

3.修辞法拟题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使文题生动形象、精炼紧凑、含蓄隽永,从而使文章锦上添花。事实上,文章的题目和内容一样,需要形象生动,有文采。运用修辞手法拟题可达到熠熠生辉的效果。

①比喻。如2010年山东卷《心灵的暖春》、2009年宁夏卷《紫藤萝般的善良》等。 ②夸张。以“挫折”为话题——《你别把我看扁了》 《那个障碍粉碎了我》等。

6

③反问。如2010年全国卷Ⅰ《有鱼吃就该不抓老鼠吗?》等。

④借代。如2010年广东卷《与你为邻——我的精神邻居》,“精神邻居”代指具有真善美的人。

⑤对偶。如2010年湖北卷《幻想之树常绿,创新之花永开》等。

⑥拟人。如2010年甘肃卷《与品读相拥》、2009年全国卷I《西安的无奈》等。 ⑦呼告。如2010年辽宁卷《别了,贪婪!》、2010年全国卷Ⅱ《给阅读加点深度吧!》 ⑧对比。 通过多角度联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加以对比,使读者一见便知正误,细读便明是非。如名著《红与黑》《战争与和平》

4.表达式拟题

人们常说:“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考场作文中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的标题,常常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当然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的方法很多。其实,把一些现有的、精彩标题适当改动,进行套装借用作为文章的题目,不仅是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而且常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妙趣横生,所以说作文套装拟题,没有什么不可以,在此向大家推荐一些常见标题的表达方式:

①让„„在„„的天空中游走。示例:让人生在深阅读的天空中游走。 ②让„„放出迷人的色彩。示例:让坚守职责的人生放出迷人的色彩。 ③人生之树因„„而常绿。 示例:人生之树因有鱼吃还抓老鼠而常绿。 ④„„诚可贵,„„价更高。 示例:吃鱼诚可贵,捉鼠价更高。 ⑤扬起„„风帆。示例:扬起因材施教的风帆。 ⑥„„,助你成功。示例:坚守职责,助你成功。 ⑦人生因„„而精彩。示例:人生因坚守职责而精彩。

⑧让„„的果实挂满生命的枝头。示例:让因地制宜的果实挂满生命的枝头。 ⑨„„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示例: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⑩让„„在你的心田飞翔。示例:让牵挂在你的心田飞翔。 四.点题技法 1.重要性

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是全文的精神“团聚处”。 因此,作文时要特别注重运用点题之笔,“赘字冗词不能有,点题之笔不可无”。反复点题,处处强调是取得作文高分的重要法宝之一。考场作文点题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②点题,是想要获取高分的考生的妙招;③点题,是挽救离题作文的“救命之草”。有一位阅卷老师这样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点明你的行文和文题的关系,引领读者随你的思维而去。”

2.点题术

7

一要不断出现文题词语(命题作文紧扣标题、话题作文紧扣话题、材料作文紧扣主题),文中点题扣题的字眼宜多不宜少,不断地告诉阅卷老师自己的作文没有偏题。二要学会在关键处或醒目处点题。何谓关键处或醒目处?标题自然是,开头、结尾肯定不能忘,中间几段最好能在段首或在段尾分别点题,是议论文的,在事例论证后也别忘了点题,必要之时,要把点题的句子单独成段。

①标题点明题意。非命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我们就用标题来点明中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例如2010年河南一考生拟写的《恪守义务、职责》、2010年云南一考生《怀念深阅读》都是用标题直接点明题意。

②开头点明题意。例如2010年安徽一考生写的《浅议因材施教》一文的开头: 孔子被奉为圣人,不仅是因为他的言行值得后人仿效,他的教育方法更是值得我们借鉴。孔子弟子三千,他强调因材施教,即不同的人应根据其自身的长处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正是因为孔子的这种教育理念才使得其弟子都有各自的建树。因此我认为正如我们强调因地制宜一样,我们同样应推崇因材施教。

考生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而凸显文章的主旨,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③段落中立、摆、议点明中心。写议论文可以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小观点,放于每段醒目位置,强化阅卷老师对文章中心的印象。例如,2010年湖北一考生写的《幻想照亮生命》一文:

也曾有这样一朵鲜花,因心怀幻想而绽放在娱乐舞台上。(立,分论点,点题)风华正茂时他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而今却是娱乐圈的一哥。十七八岁的他怀着一个璀璨的明星幻想,奔跑在追名的路上。洗车场里有他任劳任怨的身影,摄影棚中有他台前幕后的辛劳,他穷尽心力终于站在闪耀的聚光灯下,用他的真功夫征服了无数中国观众。(摆,举例论证,围绕“现实”紧扣主题)他叫成龙,是幻想让他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议,总结点题) ④结尾点明题意。如2010年甘肃一考生写的《慢尝书香》一文的结尾:

慢尝书香,我们仿佛走进荷香四溢的湖畔;慢尝书香,我们欣赏到无限美好的风景;慢尝书香,我们走进了漫天星辰的夏夜;慢尝书香,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慢尝书香,“黄金屋”中风景独好!

文章结尾处既点明了题意,又使文章内容富有现实的针对性。

点题的方法多种多样,点题的位置自由灵活,考生要根据文章自身的特点和表达主题的需要恰当地安排。

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豹尾的说法。“凤头”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豹尾”是说作品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这要求作者要认真写好作品的开头和结尾。

作文审题立意及拟题训练

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拟题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审题立意拟题 (yong).doc》
作文审题立意拟题 (yong)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