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灵魂——《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读后感

2020-03-02 07:19: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拷问灵魂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读后感

我常常以为,一篇篇文章就是一面面镜子,我们可以在这些镜子里读到社会,读到人生,读到人性,读到我们自己。

而马克·吐温的许多小说,就不仅仅是镜子,更是洞烛幽微法力无边的照妖镜。我以为,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就是这种典型。

哈德莱堡本来是四里八乡最诚实最正直的一个镇子,他们把这种名望保持了三辈,成为了拒腐蚀抗诱惑的典型。为此,他们把诚实正直的美名看得高于一切,教育也从小孩子抓起。但是,由于无意中得罪了一个过路的外乡人,哈德莱堡的三世英名就毁于一旦了。

呜呼哀哉,哈德莱堡!呜呼哀哉,哈德莱堡的公民!

哈德莱堡的几世英名是被那个外乡人毁掉的吗?是,但又不是。说是,是因为败坏哈德莱堡几世英名的一系列事件的的确确是那个外乡人一手精心策划的,他实际上就是败坏哈德莱堡美名这出闹剧的总导演。说不是吧,是因为哈德莱堡还不是名副其实的诚实正直,还不是名副其实的拒腐蚀抗诱惑。当然,不是说哈德莱堡一点诱惑都不能抵抗,不过他们只能抵抗那些小打小闹的诱惑,至于面临巨大的诱惑,他们就纷纷落马了。因此,哈德莱堡和别的镇的区别仅仅在于,别的镇是抵抗不了芝麻的诱惑,哈德莱堡则是抵抗不住西瓜的诱惑。仅此而已。

那个外乡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哈德莱堡的阿喀琉斯之踵。当然,更准确地说,是他异常洞悉人性的阿喀琉斯之踵。

应该说,只要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阿喀琉斯是神,尚且有致命之踵,更何况我们这些凡胎肉身的俗人?所以,我忽然觉得就是那个一手导演这场闹剧的外乡人,也未必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能够彻彻底底地抵抗一切诱惑。由此看来,我们许多可爱可敬的高官显爵正在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踌躇满志之时突然坠落地狱,就丝毫不足为怪了。他们先前的荣耀盛名未必就是假,但他们后来的堕落也未必就不是真,区别仅在于致使其堕落的诱惑是否足量够份而已。

更何况,很多人追名是假,逐利才是真,追名是手段,逐利才是目的。就像人们信奉上帝,你以为他们是真心实意?其实,他们不过是想从上帝那里贪得无厌地捞取好处。他们那信誓旦旦的虔诚,何曾遮掩住他们那追腥逐臭的贪欲?

因为人人都有人性的弱点,所以,当那个外乡人冷酷无情地拷问哈德莱堡人灵魂的时候,当无数哈德莱堡人痛快淋漓地竭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地拷问那十九家大户的灵魂的时候,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笑不出声来。我知道,我们都该拷问自己的灵魂;我担心,我自己的灵魂恐怕经受不起这种拷问。

不过,我很快就发现,除了理查兹夫妇,没有谁主动地拷问自己的灵魂。即使被人严酷拷问,他们也无不百般狡辩百般抵赖。这是不是小说揭示的另一个更加悲哀的人性: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而更为高超的是,被人拷问时不仅负隅顽抗,还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把坏事变成好事。当地两大富豪之一的哈克尼斯本来也在被拷问之列,但他很快就发现有机可乘,于是花巨资买下那袋假币,然后利用它来参加竞选,结果轻而易举就击败了参加竞选的对手,另一富豪平克顿。

这就令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厚黑学》。在现实世界里,真正能活得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八面威风的人,是要精通厚黑学的,是要擅长厚黑之道的。有个大名人在他的遗言里就曾不无调侃地写道,假如有来生,他希望自己能够脸厚一点,心黑一点。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间正道是厚黑!

我从小说里读出这一点,可不是哗众取宠耸人听闻,而是有前车之鉴的,那就是理查兹夫妇。

理查兹夫妇是小说中唯一不断地接受别人拷问灵魂而自己又不断地自我拷问灵魂的人,结果呢,也就是小说中唯一为这场闹剧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我认为,与其说他们是被人拷问而死的,还不如说是他们自我拷问而死的。那个对落难的外乡人伸出援手的人说的那句话,可以说一语成谶:总有一天你得死,不是去地狱,就是去哈德莱堡——还是想办法去前一个地方吧。理查兹的自我拷问,使他再也没

有希望在哈德莱堡活下去了。理查兹能怪谁呢?似乎只能怪自己脸不够厚,心不够黑,人太善良老实了。老实岂止是无用的别名,简直就是自戕的罪魁祸首!还是那句俗语厉害,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

所以,小说结尾处哈德莱堡的官印就很有意思了:

原官印:引导吾等免受诱惑

现官印:引导吾等受诱惑

那么,小说是否在引导吾等拒绝拷问自己的灵魂?对不起,这恐怕对吐温先生就很不恭了。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读后感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读后感

谁败坏了赫德莱堡

哈德施林克《朗读者》读后感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读后感(小作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读后感(小作文)

《拷问灵魂——《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读后感.doc》
拷问灵魂——《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