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工作讲座

2020-03-02 16:27: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秘书长

仲兆隆

我在党委办公部门工作了二十多年,看《督 查工作专题讲座》这又一本秘书类专业书出版感 到由衷的高兴。

督促检查历来是党政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但我们现在所说的督促检查,从含义和范围上较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省建立专门机构和队伍从事这项工作,是1990年全国党委秘书长座谈会后才开始的。几年来,在省委和地、县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办公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督促检查工作发展很快,经过打基础、上路子,进入了完善、提高、发展的新阶段旷各级督查部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紧贴党委工作思路,既抓中央、省委和本级党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又督促办理以领导批示件为主的专项查办,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而赢得了各级党委领导的重

视和支持。实践表明,督促检查工作的开展,不但有利于党委领导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而且为办公部门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层次,进一步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和决策的实施服务开辟了新的天地。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督 促检查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建设一支与新的形 势和任务相适应的督查工作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加强督查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就现 实地摆到我们面前。督查部门的同志要求从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上开展专业培训的呼声越来越高。 省委督查室的同志从这一实际需要出发,在认真 总结几年来督查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艰

苦的努力,编撰了《督查工作专题讲座》一书,做了一件十分有益的事。这本书的出版,既是督查工作实践的呼唤,也是督查工作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该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督促检查工作的作用、特点和主要内容,对督查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网络、制度及人员素质等基础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研究。还用较大篇幅提供了一些典型范例,使得这本书的参阅性、实用性更强,既可作为各级党委办公部门开展督促检查工作的业务用书,又可作为专业培训的教

学参考书。尽管书中一些观点和认识还有待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吾,但它毕竟已以成果的形式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这是应予肯定的。

为了更好地适应党的工作需要,认真落实中 央和省委对督查工作的指示精神,还需要进一步 提高对督查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对督查工作的 领导,真正把督促检查摆上党委及其办公部门的

重要位置来抓。要继续搞好督查工作的基础建设,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提高督查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把我省的督查工作搞得更好。借此机会,我也衷心祝愿从事督查工作的同志们,能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更加主动地协助党委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当好参谋助手,不断开创督查工作的新局面。

1995年3月2 8日

序 言 „„„„„„„„„„„„„„

仲兆隆(1) 第一讲 对督查工作的再认识 „„„„ 郭方忠(1)

第一节 督查工作的内涵 „„„„„„„„„

(1)

第二节 督查工作的历史发展 „„„„„„„

(5)

第三节 督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

(10) 第二讲 督查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李天昌(15)

第一节 坚持按领导授权开展工作的原则 „„

(15)

第二节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19)

第三节 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 „„„„„„„

(26) 第三讲 督查工作懿主冀特点 „„„„„

张宝文(30)

第一节 权威性 „„„„„„„„„„„„„

(31)

第二节 服务性

„„„„„„„„„„„„

(37)

第三节 实效性 „„„„„„„„„„„„„

(44) 第四讲 督查工作的内容 „„„„„„„

李维平(47)

第一节 督查工作内容的发展和完善 „„„„

(47)

第二节 督查工作内容的分类

„„„„„„

(49)

第三节 在督查工作内容把握上需要注意的几个

问题 „„„„„„„„„„„„„„

(54) 第五讲 督查工作的方法 „„„„„„„„谢承旭(59)

第一节 研究督查工作方法的必要性 „„„„

(59)

第二节 督查工作的主要方法 „„„„„„„

(61)

第三节 督查工作方法的运用

„„„„„„

(61) 第六讲 做好专项查办工作

„„„„„ 任淑芬 (69)

第一节 专项查办工作的重要性 „„„„„„

(69)

第二节 专项查办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

(73)

第三节 做好专项查办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76)

第七讲 适时有效地开展督查调研 „„„ 张永贤 (79)

第一节 开展督查调研的必要性 „„„„„„

(79)

第二节 督查调研与其他调研的异同 „„„„

(82)

第三节 督查调研对决策实施和再决策服务的有

效性 „„„„„„„„„„„„„„

(86)

第四节 怎样进行督查调研 „„„„„„„„

(90) 第五节 督查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 „„„„„ (93) 第八讲 办好《督查专报》 „„„„„„ 张宝文 (98)

第一节 专报是什么 „„„„„„„„„„„ (98)

第二节 为什么办专报 „„„„„„„„„ (98)

第三节 专报报什么 „„„„„„„„„„„ (102)

第四节 怎样报专报 „„„„„„„„„„

(l05)

第五节 专报的写作要求主要有哪些 „„„ (109) 第九讲 重视督查网络建设„„„„„„„谢承 (112)

第一节 督查网络的涵义 „„„„„„„„ (112)

第二节 督查网络的地位和作用 „„„„„

(112)

第三节 督查网络高效运转的基本要素„„„ (119) 第四节 督查网络建设的发展趋势和进一一步

加强必要 „„„„„„„„„„„

(124)

第十讲 督查工作的制度建设何谋保(128)

第一节 督查工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

(128)

第二节 督查工作制度的制定原则 „„„„

(131) 第三节 督查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 „„„„

(133)

第四节 督查工作制度的生效、补充和完善 „ (137) 第十一讲 督查人员韵鬻业素养 … 王培尧 (142)

第一节 提高督查人员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142)

第二节 督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144) 第三节 提高督查人员职业素养的基本途径

„„„„„„„„„„„„„„„„

(151) 第十二讲 县级督查工作 „„„„„„

戴治安(154)

第一声 县级督查工作的地位 „„„„„„„(154)

第二节 县级督查工作的特殊性 „„„„„

(156) 第三节 怎样做好县级督查工作 „„„„„ (159)

附 录

第一部分 有关规定性文件 „„„„„„„„

(169)

甘肃省党委系统督促检查工作细则(试行)

„„„„„„„„„„„„„„„„„„„

(169)

甘肃省党委系统专项查办件办理暂行办法

„„„„„„„„„„„„„„„„„„„

(177)

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督促

检查工作的意见 „„„„„„„„„„„

(182) 第二部分 督查掇告(案例) „„„„„„„ (192) 关于检查贯彻落实中发(1989)12号和

省委发(1990)15号文件情况的报告 „„„ (192) 关于检查各地州市贯彻落实中央6号文件和

全省经济情况通报会精神情况的报告 „„

(205) 第三部分 督查情况反馈(实例) „„„„„ (222)

(一)决策落实情况专报 „„„„„„„„ (222) 甘肃省认真贯彻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坚持把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

(222)

甘肃省采取积极措旋做好化肥管理销售工作

„„„„„„„„„„„„„„„„„„

(229)

(二)工作情况报告汇总„„„„„„„„

(234)

全省贯彻中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情况汇总

„„„„„„„„„„„„„„„„„„ (243) 省直部门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

的情况汇总 „„„„„„„„„„„„

(250)

(三)催办落实情况回告 „„„„„„„ (250)

关于阎书记在定西地区检查农村工作时讨论

几个具体问题的催办落实情况„„„„„ (256)

关于李铁映同志和省上领导对敦煌莫高窟

有关问题批示的办理情况„„„„„„„

(256) 第四部分 督查调研报告(实例)„„„„„

(259)

在国有小型商业企业中实行国有民营是个正

确选择„„„„„„„„„„„„„„„ (259) 我省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不可放松„„„„ (272) 第五部分 督查情况通掇(实例) „„„„„ (282)

关于各地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对督查工作重要批示

情况的通报„„„„„„„„„„„„„

(282) 关于省直各部门向省委、省政府报送落实领导责

任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报告情况的通报 „

(292) 第六部分

督查公函(实例)„„„„„„„„

(294)

(一)督查通知 „„„„„„„„„„„„ (294)

(二)催办通知 „„„„„„„„„„„„ (297)

(三)转办通知 „„„„„„„„„„„„ (300) 后 记„„„„„„„„„„„„„„„„„ (307)

第 一 讲

对督察工作的再认识

郭 方 忠 第一节 查工作的内涵

(一)什么是督查工作

如何定义督查工作?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督促检查工作就是对领导决策、工作部署和领导批示事项的督促。催促办理包括发通知、打电话、开协调会,这是一种督促,必要时派人下去检查,也是一种督促。

督促检查里面有没有监督的意思,有。温家宝同志讲:“督促检查,从根本上说,是对各级领导工作作风的监督和检查。”我的理解,温家宝同志这一论断是从实质上、从宏观上讲的。这里说的监督同监督部门的监督不同。我国的监督体系,从大的方面说,有党的监督、国家的监督、

群众的监督,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部门的法律监督、检察院对其他部门的司法监督,有政府部门上级对下级的行政监督、党委系统纪检部门对党纪的监督,其他还有财政、银行、税务、物价、审计、工商、海关等部门的监督。这种监督中也有检查,通过检查进行监督。如党的纪

检部f、了的主要任务,党章规定,各级纪检部门要“维护党 的章程和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 风,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关于

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必须采取自下而上和 自上而下相结合、党内和党外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党组织 和群众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监督。要监督他们是不 是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不是坚 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 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 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彳二部”。这里讲的党纪监督中,从 内容看有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项任 务,似乎同督查工作促使党的路线、方‘铡“、政策落实的职 责有交叉,实际上侧重点截然不同。纪检部门:陨9重于、检查 处理违纪方面的问题,而督查部门则把侧重点放在反馈 决策实施情况和问题,推动决策的落实上。所以,督促检 查中有监督,但以督促为主。

(二,)督促检查的主体

督促检查是领导的职责,所以督查的主体应该是各

级领导。管理、指挥不麓没有决策,决策不能不实施。实施、落实是决策必不可少的环节。列宁曾要隶各级苏维埃

领导机关“把实际监督中央政府和地方机关的决议实际 执行情况的工作放在首位”(《列宁全集》第2 8卷3 2 9页)。 斯大林同志指出,保持正确的领导要做到三条,其中一条 就是组织对决策执行情况的检查。毛泽东同志1 93 3年在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指出:“首先各级政府的主席 团、国民经济部和财政部的同志,要把发行公债、发展合 作社、调剂粮食、发展贸易这些工作,经常地放在议事日 程上去讨论,去督促、去检查”。40年代毛主席要求各级党 委建立报告制度,他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中要 求“从今年起,全党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改正对上级事先 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不良习惯”,规定“各中央局和分 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 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建国以后毛主席和中 央一再强调加强纪律性,加强检查、巡视,实行具体指导。 1 9 5 1年2月2 5霞毛泽东同志在转发罗瑞卿同志考察广 东、广西、江西镇反工作报告的揽语中,要求各中央局、各 省派得力领导同志对所属地区的镇反工作进行巡视,加

强具体指导。同年】乏,月3 0日中央关于中央、大区、省市三 级„切工作部门向中央主席稀军委主席作三反报告的批

示中再次要求e中央、大区、省市„一一级的„切部门均应分 别向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作关于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 义的报告,“以便中央有所比较看蹬各级领导对这一场严 重斗争哪些是积极努力的,哪些是消极怠工的„„。以便 实行奖励和惩处。:不作报告酌以违纪论,须推迟时闻作报 告者须申明理由。这些报告各级党委应负督促之责。” 195&年罨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再次强调:“工, 作检查s党委有责”,要求“一年至少,检查四次,中央和省 „级,】,季度要检查„次,下面各级按情形办理,重要的任 务’在没有走上轨道之前,要每月检查一次。这也是掌握时 机的方法,是就一年内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同志多次针对“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 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邓小平文选>第1 41 页)的情况,多次强调要建立责任制,狠抓落实,多办实 事,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务求实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 三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也强调“上级要加强对下级的督 促检查,下级要定期向上级如实汇报情况。”在党的十三 届八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号召各级领导“下决心扭转 许多工作往往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的不良风气。,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中央《关于 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还指出:中央和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需要向各地、各部门派出巡视 工作小组,授以必要的权力,对有关问题进行督促检查, 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党的十三届八中 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在 讲到农业问题时说:“地县委更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 放在农村工作上,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调查研究、安排部 署、督促检查。”上述这些论述虽然都是针对某一个问题、某一项工作讲的,但是联系起来看,足以说明督促检查是 领导的行为、领导的职责,是领导工作不可铗少的组成部 分。

(三)办公部门的督查是协办

各级办公部门的根本任务是为领导决策和决策的实 施服务。所以,办公厅、办公室的督查工作从总体上说是 为领导的督查工作服务的,是协助领导办理这方面的日 常事务,根据领导授权,按照党委要求开展工作,反映情 况,积极提出建议,推动决策和工作部署落实,除授权外, 不直接处理问题。所以,督查的主体是领导,秘书部门的 职责是协助办理,辅助领导,而不是相对独立的职能部 门。这就是办公部门督查工作的“度”。我们只有在工作中 很好地把握这个“度”,做到既要工作到位,又要防止“越 位”,才能够在协助党委抓落实方面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卜扣

一门

督查工作的历史发展

督促检查古已有之。但我国古代的稽查制度在含义 和范围上都和现在的督促检查制度不同。

关于督查工作的起源,众说不一,有的论者认为从黄 .帝时期就开始了。黄帝是个传说中的人物,这一时期缺乏 文字资料,从社会发展阶段上说尚处于原始社会。所以, 此说的依据不足。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始于秦比较可信。

秦汉时期,为督查的形成阶段。秦代的御史大夫为副 丞相,兼掌监察。西汉初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之下有御史 丞、中丞。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1 5员,受公卿奏 事,举劾按章,察举非法。在地方,秦置监御史,以监郡为 主要任务。汉初一度停废,由丞相遣史去地方作临时监 察。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部,每部派一刺史,在御史中 丞领导下按“六条”对所属郡国进行监察,罔时督促文书。 这标志着我国监察制度的建立。同时置司隶校尉作为皇 帝的专门监察机关,御史台掌图书之职交给尚书令,只剩 监察职能,成为中央监察机关。这一时期的御史台长官兼 有行政、监察的双重职责,御史还兼有治安、司法之职(如 武帝时派侍御史以;肃衣直指身份出讨奸猾、治大狱)。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督查的确立阶段。其主要标志

是:

一、组织独立,御史台不再属少府;

二、职权扩大;中央 不定期地派御史巡察地方,对地方官吏进行监察。监察富 有权纠弹皇太子、王公百官,有权对行政、军队首领进行 监察。

唐宋时期,督查制度日趋完善。隋代,负监察之职的 是御史台、司隶台。唐废司隶台,御史台(后改肃政台)总 监察之职,御史台下设三院:侍御史属台院,掌邦国行宪 典章之政令,又分东推主管纠督京城百官,西推督纠诸州 地方官;殿中御史属殿院,主管宫廷礼仪、皇帝巡幸之举, 巡察两京,纠察违失;监察御史属察院,分掌百僚、巡按州 县,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贞观8年唐太宗遣萧弱、李 靖为风俗使省天下,了解民情,整肃朝纲。唐在中书、尚 书、门下三省还设置催驱房、开拆房,负责考督文牍的稽 违。唐律规定:“诸公事应行而稽留,及事有期会而违者, 一日笞三十,三日加一等。”宋代,设一台三院,分察六曹 及百司之事。凡朝政缺失,大臣及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 百司有违失,皆得谏正。在地方设监司;督察富由皇帝委 派。路一级设经略安抚使、粮草运转使、提典行狱使、提举 常平使,分别就民政、财政、司法、商贸进行督查、监督。州 一级设通判(监州),有指导、监督、协调、催办州内政务之 权。公文的催查,也有严格的制度。中书省下设八房。元

-6- {右后增设催驱、免检二房。尚书省设左右司郎中、盔右司 员外郎,各司其职,有关开拆、制敕、御史、印房则共同研 究。有稽滞,则以期限举催。

元明清,督查得到进„步发展。元监察地位提高,监 察机关为三大府(中书省、枢密院、御吏台)之一。全国分 为二十二个监察区,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并一改秦 汉以来台谏分立之制,归权于御吏台,实现台谏合一。至 元8年(公元】.2 7 1年)确立行移公事程限和催办制度,三 催不报即问罪。大德四年(.公元]一2 9 7年),在中书省下设 检校官四员,书吏六人,掌六部公事程限、文牍稽失之事。 明代,罢御史台置都察院,废中书省升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为}甘制六部,设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与都察 院不相隶属,可相互弹劾。六科给事中掌稽查六部百司不 法、不公、不聪者。地方监察分三大系统,十三道提刑按察 使负司法监督;十三道监察御吏(巡按)掌政务督察;都御 史加衔出巡的督抚承办专项督查,如成祖1 9年(1 4 1 2年) 派尚书。等26人分巡天下,问民疾苦,查奏文武长史扰民 者。监察御史在内两京照刷文卷,对各衙门文卷如刷出卷 内事无违枉,俱已完结,批以照过;若事已施行别无违枉, 未可完结,批以通照;若事已行,可宪而不完,则批以稽 迟;若事当行不行,当举不举,有所规避,则批以埋没。在 外巡按,师行则监军,公文催查,也较规范。六科接到各衙 门题奏本章,逐日抄写成册,五日一送内阁。后五日,各衙 门具发落日期,赴科注销,过期延缓者参奏。大明律规定: 官文书稽程者,一日,史典笞一十,三日加一等。清代,都 察院下设十五道监察御史分管地方督查事务,同时地方 还有督抚一按察使一巡道三级督察系统,分级负责,与御 史台十五道监察御史并行不悖。六科给事中归‘隶都察院, 实现台省合一,负责皇帝朱批题本抄送督催,自身并接受 内阁督查,同时都察院内设督催所,督催备厅、各道、五城 承办事项。康熙9年(】6 7 0年)改三院为内阁,设一厅五房 六处七馆。五房中有稽查房,专司催办御旨执行情况。雍 正5年(1 7 2 7年)令各衙门将每日所奏之事,按已结、未结 两项,说明理由交内阁稽查房按月记注,月终汇总奏报。 雍正8年又设“稽查钦奉上谕事件处””总司稽查督促之 责。总体来看,清代公文督查有四种情况:一是备部院衙 门办理的传抄谕旨折件、遵旨议覆折件的办理情况,由内 阁稽查房稽查;二是备部院衙门以奉到特交上谕、八旗都 统衙门奉到特交上谕和奏折的办理情形,由稽查钦奉上 谕事件处稽查;三是各部院衙门办理的自身的公文,由本 衙门督催所或专管人员稽察催办,造册送备科、道衙门注 销;四是由都察院各科、道对各项公文统一进行稽查注 销,月终将中央各衙门公文办理情况向皇帝奏报,逾隈或 遗漏承办者提出参奏议处。

纵观我国古代的督查制度,应该肯定它在维持封建 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方画发挥过不同性质的作用。但是 应当指出的是,在中央集权封建专制制度下,督查缺乏制 度保障,一切以皇帝的意志和好恶为转移,加之长期以来 督察与监察事权交织,职能混合,吏治腐败,这必然影Ⅱ向 督查效能的发挥。

近代中国,从北洋军阀到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虽也先 后设立肃政厅、审计院、监察院,督查职能由监察系统履 行,但在政局动荡、政治腐败的情况下,监督、督察只不过 是军阀专制统治的点缀品,实际上不起多大作用。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党的优良传统和 作风。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方法论应用 于实际工作,创造性地解决了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创 立了一套科学的领导方法,从而为督查工作提供了科学 方法。建国后,各级领导工作中普遍采用巡视组、检查组 和其它形式的督促检查方法。在文书处理部门从上到下 设有专职或兼职的文件催办人员,建立了催办制度。随着 事业的发展和机构的扩大、分工的细密,催办的任务愈来 愈重。1 98 3年9月,中央一位领导同志要求开展查办工 作,把看到、听到的重大而急待解决的问题,责成有关地 区和部门解决。经过几年的实践,收效明显。1985年全国 党委系统秘书长会议把这项工作正式确定下来,要求加

强“查办”工作。1 9 8 8年9月,备省区党委秘书长、办公厅 主任座谈会提出“各级党委办公厅(室)秘书部门的查办 工作,应当在继续抓好对领导同志批示事项落实的同时, 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到对党委重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的督 促检查上来"。这是首次把查办工作称为督促检查工作。 嗣后,一些省组建机构,一些省着手筹建。1 9 9 0年1月全 国省、区、市党委秘书长座谈会正式规范查办为督促检 查,并提出了这项工作的原则、重点和工作方式,把督查 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节

督粪工作的熏囊意义和作阕

督促检查是领导的职责,也是各级办公厅(室)一项 经常性的重要任务。抓好督查,对推动决策落实,改进机 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一再强调抓落实的号召下,一些工作、一些事情、„些问题仍然是不落实。有些问题一拖就是半年,甚至时 闻还要长些。决策的落实、实旋成为工作中„个突出的薄 弱环节。重决策,轻实施,重一般号召,轻具体指导,重形 式,轻实效,重唱功,轻做工,以致于许多事情满足于文件 发了+,会议开了,任务布置了,似乎工作做到这一步就算 完成了任务。殊不知这仅仅是走了第„步。艰巨的工作还 在后头。从决策的步骤和程序来说,也没有走完全过程。 决策扶确定目标开始,历经拟定各种可能行动方案、选择 评估方案,到决策的实施与追踪检查,才算结束。如果决 策不实施、不落实,即使决策再好,那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再从领导工作过程来说,决策、实施、指挥、控制、协调,其 中督促检查是把决策化为实际行动的一个不可少的环 节。江泽民同志说:“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部署,事情 还只是进行了一半,还有更重要的一半就是要确保决策 和部署酌贯彻落实。为此,督促检查工作十分必要。开展 督促检查是一个重要的领导环节和领导方法,此事切不

21—

负担减不下来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及时向中央作 了反映。朱镕基等中央领导同志作了批示,李鹏总理同 意。这次调研活动为中央形成《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 紧急通知》提供了第一手情况。“先停后清”的政策决定为 真正减轻农民负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大农民的 拥护。这些事例说明,在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策的过程 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再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依 据,就能卓有成效地促进决策的贯彻落实。

其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督查人员必须具备的 政治素养。督促检查是领导行为,我们办公部门的督促检 查就是替领导办事,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向党委领导反 馈决策落实情况。要在工作中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地反 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情况,也就是我们通 常说的反映情况一是„、二是

二、不夸大、不缩小,有喜报 喜,有忧报忧。正是由于督查部门是替领导检查工作,所 以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是我们于F展督查工作的生命。如 果我们反映的情况不真实,甚至是虚假的,不仅会使督查 部门和党委领导的威信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给党的事 业带来损失。我们从事督查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有实事求 是的作风和精神,要在工作实践中注意磨炼,加强对马克 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 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相一致,注意克服主观主义的错误倾 向。同时,在全体督查人员中倡导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坚持实事求是 的政治素养。

(二)在督促检查工作中怎样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一,要在工作中提高认识实际的能力。所谓实际, 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真实的情况。同时也指人们的实践 活动。我们从事督查工作的同志,只有在工作中努力提高 认识实际的能力,才能全面、真实、准确地了解和反映工 作情况,才能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马克思主义 认为,人们从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改造 世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晃。如果不是客观地认 识世界,又妄欲改造世界,必然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 池”。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实事求是, 干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督查人员所 承担的工作,正是对贯彻落实决策这个实际的认识和了 解,即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把握和验证。那么,呈现在我们 面前的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千姿百态的,而这些往往 是一种现象,有的甚至是假象,这就需要我们去鉴别,去 粗存+精,去伪存真。对客观实际把握得准确与否,认识的 深浅程度如何,反映了督查人员认识实际、把握事物本质 的禽旨力和水平。要提高认识实际的水平和能力,须有一个 老老实实承认实际的态度和勇气。在认识实际的过程中, 人们往往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个人感情的好恶,甚至个人 剩益的左右,常常出现与实际有出入的情况。因此,我们 在督查工作中必须要有坚决按客观实际的本来面目反映 情况的态度,这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也 是我们正确认识实际的前提。但是,有了正确的态度,并 不等于就具备了分清真假情况的能力。在我们的实际工

佟一;j“j窖≦餐囊’手;篮曩豳的。藩援当锋真实’隋况.t- y的惰‘形,造 威.j蔓萝!y翳况鳆i襄圈。商、两令’方面:„一是我嬲并刁::是有‘意这 棒激?丽怒、般瀚/ l.醇未被识别;二是有些情况我们本来已 经认识清楚。可能是出于种种原因不敢说真活。前者属于 提高能力的问题。而后者则是要端正态度的闯题。当然,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由于种种非正常关系的限制,我 们在反映情况时难以做到恰如其分。但只要我们在工作 中注意深入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就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 实际,或接近实际、符合实际。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是永无 完结的循环过程,我们只有努力提高自己鉴别真伪、认识 实际的能力,就可避免在工作中少出差错。

第二,要在工作中坚决按实际处理问题。我们在督查 工作中把握和认识实际的目的,就是要把真实的情况反 映给领导,为领导正确指导决策的实施和再决策提供依 据。从这个意义上讲,督查人员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我们 直接向领导负责,更重要的是向人民负责,向实际负责。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不能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凭主观臆 想、本本条条和个人利害关系处理问题,就是没有尊重实 际,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势必给党的工作造成难以挽 回的损失,也就违背了替促检查工作的初衷。应当说,不 坚持按实际处理问题的督查人员是根本不合格的。要在 工作中坚决按实际处理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坚定 立场。立党为公,站在党的事业的立场上,应当是督查人 员开展工作的正确立场。如果站在小集团和个人的立场 上,就绝不可能坚决按实际处理问题,反映情况。在这一

点上,要求杆查,J、员必顶具i簖一定110币。-t Ri律啸‘i¥l”,iN 为.鲫确停在着有些川末盎_L托中戢! 4^许姒-一f.按奠际 办事而受荆冷遇的情况,晰以-在,、疑遥『、i有种精神 准备,那就是为坚lr原j}:4偶”蹦代衍,姐Jt¨始终州佶出 实不会水远被霄认、EL鲜盘《发,i∽t米}{蛭找们坚决按 照实际处理问题‘『点播蛮富求耻粥匣州,尼终会得到领导 的肯定,群众的支持。

第三,噩在工仟中分清两个界线。芹先,分清紧跟领 导思路与“唯上”的界线。找们在督查工作中经常强埘,要 紧贴党委J.作思路,围绕党委的中心I.作开展督促榆盎, 要紧贴党委的思路,在很夫程度上取决十我们对党委领 导工作思路的理解和领会.由于簿个领导的]‘作习惯、领 导方法不辟相同,作为为党委领导亢接服务的督奄人员. 就要没法适应领导的工作方法和习惯准确把握领导列

决策落实的意图。所有这』啦,都是找引做好骨杳工作所必 需的,绝不是“唯上”的表现,这个界线.扎『,J从耵督查' I- 作的同志一定要分清楚。当然我们也决不是说跟上领导 思路·就是领导再说一句话.或者是个很不成熟的想

法,都要求作为“圣旨”去办.这就需要找¨督查人员去队 真领会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实际„以贯彻,其次,分清 按文办班与“唯书”的界线。督查工作的内容规定.中央和 同级党委的文件是督蠢T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我们党各 个阶段的方/[l.、政策·都是通过文件和会议等形式F达 的,巾央文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令性,要求符级党委 都要无条件地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执行。同时,我们现有

25 的体制是分级负责制,对于贯彻中央文件,要求从各地实 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督查人 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文办事。凡是中央文件规定的, 必须促其不折不扣地落实,特别要纠正那些违反中央文 件规定的做法。对那些“打擦边球”、“绕红灯,,等暗中违背 中央规定的做法,也要认真加以鉴别,如实向党委报告。 这样做,绝不是生搬硬套、“唯书”,而是督查人员必须具 备的素养。从目前的情况看,“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情 况比较严重。为保证政今畅通、令行禁止,维护党的高度 集中统一,有必要提倡督查人员坚决按中央和同级党委 文件办事的精神,以促进决策的贯彻落实。

一—卜扣

~一

坚持分缀负责的原剿

一门

所谓分级负责,其主要的含义是:在督促检查工作 中,督查部门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在检查落实中央和同 级党委的重大决策的工作中,与下级党委和督查部门所 形成的一种共同负责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具体指向是,涉 及哪一级的事,就由哪一级负责督促检查,催促落实。这 是督促检查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很 好地坚持。

(一)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要明确督促检查是各级 党委的共同职责

在党委工作中,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进 行督促检查,从未都是各级党委的共同职责。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 也有决,不离原则;督促检查,党委有责”o目前,我们的决 策体制是分级决策制。这种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党委 的积极性,也使决策更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有利于把中央 的精神与本地区具体实际相结合。由于实行这种分级决 策的体制,也就决定分级负责督促检查。因此,分级负责 督促检查的原则,不是由哪一级、哪个领导规定的,而是 我们现行领导体制的客观要求。实行分级负责的原则和 方法,有利于发挥职能部门和各地方党委的作用,变一个 积极性为多个积极性,增强落实决策的责任心。但是,在 实际工作中,对这个原则的认识未完全解决,致使有的部 门和地方领导工作中的督查职责被削弱,如“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等现象的滋生,妨碍着督促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着 中央和各级党委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针对这种情况,我 们强调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有必要在思想上首先明确, 对上级党委和同级党委重要工作部署的督促检查,是各 级党委及其职能部门的共同职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决 不允许搪塞应付,更不允许顶着不办。要把这个问题摆在 党性原则和组织原则的高度来认识。同时,还应砑究一些 切实可行的,制约措施,保证中央的重大决策和各级党委 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要进一步密切上下协同 关系

各级党委办公部门开展督促检查工作,主要是对本

缓i≧‘。。。?:霉i

_p、。鎏_。i“曩t Z.≥蚕尊≤≥一。

.’

i

一。?。≧!?’誊,羡!

r j一鼙j.≧爨i j i.i’警j;

j≦!喾i令ij≧}≤二r、j.曩j.i-,l,

:_,i,!ij爹蒡逻釜等攀 闻遴-,:凌鹭蠢?‘j魏一臻冬一j≧:鞭、羔÷象∥≧㈡。:!囊÷、_j:、

?j鼗泰缀爨

霉亨自勺:受毒接斋p鬻v-举囊番..菱鞠兰。.学j黉降;,,≥jj交。,≥:

:妻?誊;麓爱,j笮落实

情况。但是,j塞静§缀负责的原套j。筹誓。i磐鬣o F督查部 门之}鞠就各鑫兹故。互不往来c.l‘.Z-.-好褪发,随着督查工r洚 深入’歼.袋。:为了适应新形势对督查1:俸提蹬的新要求,我 们认为,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更要密切主,„级之闯的协 作关系。首先卜E级党委按照中央重大决策作出工作部 署,下级党委在结合实际作出安排的同时,向上级党委报 告督促检查和落实情况,是下级党委的份内工作。那么, 作为本级党委的督查部门,必然有向上级督查部门反馈 决策落实情况的责任;上级督查部门则根据党委的意图, 进行分解立项,分流查办,必然要向下级督查部门催要情 况,转办查询,工作上的联系甚为密切。因此,部门和地区 对待上级督查部门下达的督查辜项,不能简单地看作是 上级部门某处室的具体工作,采取应付搪塞,你不问我不 报的态度。其次,上下业务指导关系,要求督查部门上下 级之间加强协作。这一点大家在工作中都有体会,从年初 督查工作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下发要点到分阶段《督查专 报》的报送内容提要,再到督查工作会议落实情况的检查 指导、经验交流、理论研讨、跟班学习、业务培训,应该说 上下之间联系是频繁而紧密的。现在反映出的薄弱之处, 主要是上级业务部门由于人员紧,工作忙,常常在业务指 导上显得力不从心。随着督查工作的发展,督查部门上下级之阚l稳联系会更热l密切,涤作会进„“步加强。只要上下 更好地物,作配合,我ffj的督查工作就一“定能够搞得更好。 (撰稿人系省委副秘书长)

^▲卢≧——.

督查工作的主要特点 张

所谓督查工作的特点,就是指属督查工作自身独特 的地方,或者说督查工作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某些主要特 征。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讲督查工作的特点,主要是“三 性”,即权威性、服务性、实效性。

督查工作的这些特点,是由督查工作的本质属性、基 本内容和目标要求决定的。近几年来,我省的督查工作, 在省委领导和中央办公厅的指导下,发展形势是好的Q各 级督查部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紧贴党委工作思路,既抓 中央、省委和本级党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 的督促检查,又督促办理以领导批示件为主的专项查办 事项。在推动面上工作落实、组织重点检查、进行督查调 研、汇总反馈情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 成效,赢得了党委的重视和支持。督促检查工作已在党委 的日常工作中摆上了位置。,有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同志 确信地说:“现在抓工作落实已经离不开督查部门了”o一 个呼唤督查工作、支持督查工作的局面正在形成,督查工 作的特点也随着督查工作的深入发展更加充分地显现出 来。这里,我们把督查工作的特点也作为一个专题,加以 研究,进行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有着深刻的现实意 义。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督查工作的本质属性,有助 于我们不断地加深对督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我 们自觉地掌握督查工作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开展督查工作。

—H卜

-邢

权威性

权威,是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是在处理一切所属 问题中起支配作用的意志,它是以使人服从为前提的。任 何一项有组织的活动都需要权威。督查工作从开始产生 就与权威紧密相关,这不是由其外在条件决定的,而是由 其内在要素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权威体现了整 个领导机关(包括领导者个人)的权威。

(一)为什么说权威性是督查工作的一大特点

首先,督查工作自身具有权威。我们知道,督查工作 的任务就是促进党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得以贯彻 落实。而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个重要的工作部署,都是 由与之相应的领导班子成员经过充分酝酿后形成的,或 者由这个领导班子中的成员主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酝酿 讨论后形成的。就省、地、县三级党委来讲,有常委会、全 委会、书记办公会和党员代表大会等,形成的决定、决议, 都是领导机关和领导者拍板定论的工作任务,或者是必 须解决的问趣。一般情况下,决策一旦作出是没有再商量 的余地;是必须服从和贯彻执行的。领导班子(包括领导 个炎)1豹权威,就是通过这个班子集体决策的实旋速度和 效果来体现的。i拜为促进决策顺利实施的催化剂一一一督 促检查工作,是根据这个领导班子(包括领导者个人)授 权进行的,代表着相应的领导机关和领导者个人的意志, 同领导行为是一致的,或者说也是领导行为。江泽民总书记 记讲:“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部署,事情还只是进行 了一半,还有更重要韵一半就是要确保决策和部署的贯 彻落实。”对于重大决策来说,开会、发文只是完成了第一 步。由于领导同志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决策后的实施情 况都逐项进行督促检查,这就不得不依靠职能部门发挥 督促检查作用,及时协调各方,协助领导抓好落实工作。 从而说明,督查部门所进行的督查活动,并不单纯的是这 个机构本身的活动,而是一级党委意志的体现,是站在党 委的角度,对党委所属单位、部门贯彻党委决策的情况进 行监督、督促,,其活动是党委整个领导活动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尽管日常的督促检查工作主要地依托督查部门 进行,甚至也由一般工作人员负责进行的情况,但其工作 性质决定,这种由督查部门负责或由一般干部所担负的 督查工作,也是党委领导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祥 具有权威性。更何况,党委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贯彻 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通常都是由党委统一组织安排、领 导亲自出征挂帅进行的,或授权督查部门协调组织的督 查活动。这样的督查工作理所当然地具有权威性。

其次,督查工作客观上需要权威。督促检查是自上而

下运行的,主体一般是领导机关或领导机关授权行使督 促检查职能的机构和人员。这个主体,对执行部门应当具 有较强的约束力。失去了约束力,就失去了领导机关的权 威性,也就失去了领导的职能。试想,一级党委的决策被 置若罔闻,丽没有什么手段促其服从和执行,这个党委还 有什么权威性可言?督促检查工作作为党委推动工作落 实必不可缺的辅助手段,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 性。特别在现阶段,我们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决策 多、落实少,群众对此很不满意。出现这种状况,有多方面 的原因。一是来自领导工作作风方面的,有的领导机关工 作不那么深入,重决策,轻落实。有的认为“会议开了,文 件发了,事情就算了结了。”有的领导整天忙于“文山会 海”之中深入不下去;二是来自体制方面的,有些部门之 间的职责不清,推诿扯皮、“踢皮球”现象比较严重;三是 来自思想认识方面的,人们执行决策过程中的惰性和“中 梗阻”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jo,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督促检查工作没有跟上去0 1 9 9 0年1月,江 泽民总书记在接见全国党委秘书长座谈会与会同志时指 出:“我们各级领导机关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比较薄弱的环 节,就是布置多,检查少,或者说得更严重一点,兢是有布 置无检查。我们应该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做到布置一项 工作就要把它落到实处,抓_件是一件。我看办公厅应该 发挥这样的督促检查作用。”于是各级党委办公部门相继 建立了机构,党委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工作有了依托。督查 部门在协助党委抓好工作落实的过程中,从外部对决策

的执行者施加力量。这种力量,是一个矢量,既包括力的

大小,又包括力的方向和着力点。说白了,就是对各级领

导干部工作作风进行监督和检查。如果督查部门实施的

监督和检查没有一定的权威,就很难督得动、查得下去,

督查工作就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尽管督促检查的权威

是有“度”的,权力不可能也不能够无限扩大,但的确需要

进行有效工作的权威。关于需要权威的问题,现在的实际 .情况是,督查机构每向下延伸一级,权威性与级别的反差

则相应拉大。明确地说,越到基层,越感到权威性的重要。

这是因为,基层领导行为直接,指导实践具体,工作成效

直观,督和查的特色浓厚,督查人员越要象个“钦差大

臣”,而秘书成份则相对减弱。这就是说,越是基层越需要

权威。需要权威,不是督查工作者个人的欲望,也不是督

查机构的部门意志,而是督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实际

需要和必备条件。

(二)怎样才能树立督查工作的权威

督查工作权威的确立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党

委领导的重视程度;二是督查部门的工作质量;三是有无

相应的制约力度。这三个方面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

相促进的。

1、从党委领导方面讲,’要使督查工作有权威,重要的

是党委要给予重视和支持,这是做好督查工作的关键.也

是树立督查工作权威的重要条件。从督查工作搞得好的

一些省份和地区看,党委对督查工作都很重视,摆上重要

议事日程来抓,注重加强对督查工作的领导。党委每当作

出一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之后,都对督促检查工 作作出安排、提出要求。有些省市和地区明确党委一把手 抓督查,或确定一名副书记具体分管,经常给督查部门交 任务、压担子,亲自听取汇报,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最近一 个时期,我们在学习贯彻江泽民、温家宝同志对督查工作 重要批示的过程中,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省督查 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其中成立了以省委常委、秘书长仲 兆隆同志为组长,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委有关部委负 责同志参加的督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 调对省委重大决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协调解决 那些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的督查事项,定期研究督查工 作。有些地区和县上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象类似这样的 举措,无疑地说,体现了党委对督查工作的重视,对督查 工作的权威性起到了强化作用。

党委的重视和支持还表现为领导直接进行督促检 查,这是督查工作最有权威的体现。因为领导的职责是既 制定决策,又监督决策的实施和执行。辩证唯物主义认 为,权力和服从是领导关系永恒的属性。领导者在直接进 行督促检查的活动中,在处理和对待所属问题中起支配 作用的意志(集体的或者个人的)就能比较全面地体现出 来。在党委根据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作出噩要部署之后, 组织由领导同志挂帅的高层的督促检查活动,检查面广, 影响面大,震憾力和权威性固然也就最强。

2、从督查部门的工作方面讲,要使督查工作有权威, 就要着力提高督查工作的质量。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提 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即对决策实 施进程施加更大的力量,使督查工作对于促进决策落实 产生更强的震憾力和推动力。在当前督查任务重、头绪 多、督查人员少的情况下,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把握住 督查力量的正确投向,即把有限的力量用在最关键的部 位上,使督查力量的使用和上级决策的目标、下级执行决 策的积极性相一致。一般说来,督查力度与决策实施进程 成正比,力度越大,督查的效果越明显,决策落实的步伐 也就越快,督查工作的质量就越高,当然也就越有权威 性。这个权威不是上帝恩赐的,而是靠实践获取的,是通 过督促检查工作在促进决策落实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和作 用而建立起来的。

督查工作的质量还取决于督查人员的个人素质。更 多的事实说明,有什么素质的督查人员,就有什么样的工 作质量,个人素质和工作质量也成正比。这就要求我们必 须把队伍建设作为督查工作最基本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在严格把好进入关的同时,采取措施,加强培训,并注重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使每个督查人员都具有与决策落实 要求相适应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3、从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方面讲,督查工作要有权威, 就要建立督事、考人、查纪三者融合的激约机制。这不是 说要在督查部门内部自戍体系,而是督查部门与有关职 能部门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为更好地推动党 委工作落实创造一种合力0 1 9 9 3年全省党委系统督查工 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把督查事项的办理情况,纳入组织人

事部门干部考核的内容,随后写进了省委办公厅印发的 《甘肃省党委系统专项查办件办理暂行办法》(省委办发 [1993182号)。到1994年8月份,省委督查室催报综合省 直部门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情况时, 又提出要制定领导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 况的考核办法,把落实结果同干部的使用挂起钩来,并纳 入组织人事部门日常管理工作的“记录册”,得到了省委 书记阎海旺同志的充分肯定。在这一段的工作实践中我 们体会到,督查工作这种激约机制的逐步形成,不但加大 了抓工作落实的制约力度,而且有助于考察干部政绩,为 省委领导评价、使用干部提供依据,这对强化督查工作的 权威性是十分有效的。这方面的工作我省还处在探索研 究阶段,随着督查工作的深入发展,还将不断地总结完 善。

一叫H卜

3842 五

痰耄t辫髓党委领导进行工侔款„一/l

1、重要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全国各项工作的各个方

萄都在发生耨的变,一;E。由此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及时 检查鼹决,以改进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建 设事j隧不断向前发展。这„一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办公部门 酶查办工作提出了薪的要求,需要拓宽查办工作职备毫,除 了’查处解决以领导批示件为主的具体问题以外,还要开 展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季疆党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 署的督促检查。1.9 9 0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委秘书 长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办公厅要发挥好参谋助手、督 促检查和协调综合这三个作用,明确指出:“我们各级领 导机关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就是布置 多,检查少,或者说得更严重„点,就是有布置无检查。我 们应该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做到布置一项工作就要把 它落到实处,抓一件是一件。我看办公厅应该发挥这样的 督促检查作用。如果这样,我们机关的效率就会高得多。” 在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鼓舞下,全国督查工作发展很 快,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转变,这个转变不是别的,就是 查办工作的重点转移,即由单纯抓以领导批示件为主的 专项查办转移到重点督促检查贯彻落实党的踣线、方针.、政策和党委重要工作部署上来。这个转变,是督查工作从 指导思想到工作任务的一次深刻转变,标志着督查工作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督查工作内容随之得到扩充 雕寒 溶开 翳嘬 地载 关黔 有佟 一一 海匙

耕雕

千s 澎黼 ‘10睫 裂组 垂雕澍 o莎 爨黟 嚼理 渺冀上诊 窿,查 糕捡

翻完善,绝大多数省、疆i、自治区党委办公;专=开始餍文件 等形式把督促检查工作的内容确定下来。我省罄予码9 1 年5月以省委办公厅正式文件。向各地、市、舀治州党委 和省赢备部门党委、党组印发了《甘肃省党委系统督促检 查工作细则》(见,附录),从七个方面对督查工作内容作了 规定。到1 9 9 2年4月,中央办公厅在海南召开的十省区党 委办公厅督查工作座谈会上,把督查工作的内容概括为 两个方面,一是决策督查,二.是专项查办。随着督查工作 实践的发展,督查工作的具体内容也日渐清晰和明确,并 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督查工作内容的确定和完善,不但有力地促进了督 查工作的自身发展,而且有利于党委领导改进工作作风, 抓好工作落实,还为办公部门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层 次,进一步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和决策 的实施服务提供了条件。

一叫H卜

一册

督查工作内容的分类

(~)决策督查

决策督查是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重大决 策、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主要包括以 下四个方面:

1、对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党和政府 的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通常是以文件形式为载体向下传 达发布的。对全局具有指导性。适时地对文件糟神贯彻落 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是督查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不同 层次的督查部门,文件督查的范围不同。对省级督查部门 来说,主要指以中央和省委名义下发的文件,也包括中央 办公厅和省委办公厅下发的文件;作为地、市、州委的督 查部门,除了对中央、省委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 促检查外,还要对本级党委的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进 行督促检查;对县级督查部门来讲,中央、省委、地州市委 都是上级党委,因而要担负上级党委和本级党委文件精 神贯彻情况的督促检查。不管哪一级党委的文件,都有涉 及全局工作决策的,有涉及一个时期中心任务的,也有行 业性较强的专项工作。尽管文件涉及的内容不同,但对文 件精神的贯彻落实都应该列为督查工作的运行范围,只 不过进行督促检查的方式方法不同罢了。有的需要督查 部门直接立项督查;有的通过分解分流分头办理,除了组 织必要的高层次大范围的督促检查以外,一般情况下由 督查部门运用催报检查的手段督促落实;对某一个方面 的行业性工作,一般由业务职能部门负责检查落实,督查 部门按规定时限催报情况。,

2、对会议决议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通过会议 形式制定决策或研究实施决策的措施和办法,是我国现 行领导体制中基本的工作方式。就党委来说,有党的代表 大会、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党委工作会议、书记办公会 议等。这些会议形成的决定和决议,有涉及对中长期工作 的安排规划,如一个五年工作计划、一届领导班子施政方 案等,也有对一个时期的阶段性工作打算和安排,还有对 一些具体事项经过讨论研究作出的决定。督查部门对会 议决议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根据任务完成的时间 跨度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对中长期的分阶段分步骤督 促落实,对时限要求紧迫的拿到手上马上就办。

3、对党委年度工作安排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不管是哪一级党委,都要对本年度的工作作出安排打算, 以便于党委有计划地指导工作和实施有效的领导。党委 的安排往往是从全局上作出的,不但涉及方方面面的工 作,而且要求既有任务目标,又有保证措施。抓住对党委 年度工作任务的督促检查,是督查部门的常规性的工作。 从1 9 94年开始,省委从抓落实省直部门领导责任制和工 作目标责任制入手,促进了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省委督 查室通过催报落实情况,督促各部门把工作任务层层分 解下去,并落实到每个领导头上。这一做法,在社会上产 生了积极反响。有相当一部分县、区、市,也把落实领导责 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作为督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o如: 兰州市西固区委督查室围绕区委全年工作部署,实行五 级目标管理,年初建帐,年中检查,年底考核,在推动工作 落实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所以,抓领导责任制的落实,也 是督查部门年度工作的重要任务。

4、对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督促检查。达里所说的 热点问题,是指在全局工作上引起领导重视和关注的突 出问题。不论是上级党委领导,还是同级党委领导关注的 问题,都有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反映到督查部门来。一般 情况下,上级党委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往往通过电报或 电话通知下级督查部门进行督促办理和综合反馈’隋况; 同级党委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时领导给督查部门直 接交办,有时则安排督查入,员参加研究问题的会议,从中 接受工作任务。不论通过哪种方式获得或接受的热点问 题的督查任务,其时效性都是非常强的,要求督查人员进 行及时有力的督办和准确迅速的反馈。对这个问题,督查 部门匣该反应灵敏一些,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思想上、行 动上进入应急状态,在有效的时间内使问题得到较好的 解决,把需要领导知道和领导需要知道的情况及时地搜 集起来并反馈上去。这个问题是督查工作从属性、被动性 和工作内容不预测性的集中反映,也是督查工作成效易 于显示的重要方面。

(二)专项查办

专项查办是指对个别、具体事项的督促办理。„般有 以下几项内容:

1、对领导批示交办件的督促办理。党委在实施领导‘ 的过程中,领导同志对实际工作中某个方面的问题要表 明态度或提出要求,即作出批示。督查部门对领导批示进 行适时有效的督促办理,有利于促使问题的解决,推动决 策的全面实施。这是督查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专项查 办最主要的内容。在督查部门开展查办工作的过程中,大 量的经常性的是来自同级党委领导的批示交办件,也有 上级党委甚至中央领导财涉及本地区工作问题的批示 件,由督查部门逐级转办。这类批示转办件尽管数量少, 但查办要求高,时效性强,办理结果都要以正式报告进行 反馈。;对于,重要的、办理周期长的转办件,„般都要分阶

段掇,告办理情况。因此,对、领.浮嚣锄错鼬勺督促办理是督查 部门量大面宽、经常性的工作。

2、对通过新闻媒灸“曛。j.突囊勺突出问题和工作建议、批 评意见的督促办理。党报、党蛩、j和广播电视都是党的喉 舌,发挥着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某些地区和单位工作存 在的突出问题或者基层群众的批评意见和建议,有的登 在党报党刊上,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和重视。有的通过 内参等形式向领导反映。不论是公开曝光的,还是内部反 映的,都有可能进入督查部门工作的视野。对那些影响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影 响党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督查部门 认为应当进行督促检查的报经主管领导同意后立项督

办。这些内容,尤其是那些比较重大、性质严重、久拖不决 的问题列入主动查办的内容之后,督查部门应抓住不放, 追踪督办,力求使问题得到解决,取得实效。

3、对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的督促办理。人大代表和政 协委员通过人大、政协会议反、映人民群众和民主党派的 意愿,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人民群众 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权力的体现,表现了对党和国家各 项事业的关心支持。党委和政府有责任对人大议案、政协 提案研究办理。这些议案、提案涉及的方面很多,也很具 体,一般由业务职能部门直接承办。党委督查部门除了对 本级党委及其办公部门受理的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具体 负责办理外,主要是对党委其他部门承办的议案、提案进

行督促落实,这也是专项查办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予 足够重视。

4、对其他方面一些具体事项的督促办理。在开展查 办工作的过程中,常有办公部门的领导直接交办查询某 个方面的工作落实情况或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也有督 查人员从其它文件、材料上发现需查证核实的情况和问 题。这些也可作为专项查办工作内容,立项督促办理。

=d 在督查工作内容把握上需要

一翔

注意的几个问题

督查工作的内容是根据督促检查的目标和督查部门 的职责而确定的,量大面宽,非常丰富。但是,现在各级督 查部门的力量与督促检查工作的任务相比还显得薄弱, 在这种情况下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为使督查工作 既能全面开展,又能取得实效;这就需要合理地选择督查 内容和正确地使用督查力量。这里就督查工作内容的把 握上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一)紧贴中心

经济建设是党的工作的中心。党委督查部门要协助 党委在推动工作落实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紧贴、服从 和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党委重大经济决策和保 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政策措施开展督促检查。只有这 样,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才禽邕真正 为党委的工作出上力,使上劲。

党委的工作是总揽全局的,党委对经济工作的决策 也具有总揽全局的特点,一般侧重于经济建设的大政方 针、发展战略和重要措施的制定,侧重于调动各方面的积 极性,为重大经济决策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作为党委 督查部门,要从党委总揽经济工作全局这一特点出发,紧 贴党委工作思路,在督查内容的立项上,要充分体现出对 经济建设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把主要精力放 在对中央和省委在有关会议上作出的重大经济决策的督 促检查上,加大对经济决策督查的份量。这要作为督查工 作的一个指导思想确立起来,并坚持下去。

近年来,随着督查工作的重点逐步由专项查办转移 到决策督查上来之后,对经济决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 检查活动越来越多。有涉及宏观的大政方针的督查,也有 对微观的实施办法的督查,有对长远的发展规划落实情 况的督查,也有对短期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查。比 如,1 9 92年中央下发了关于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2号 文件,全省上下认真贯彻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抓 住时机,力争使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上一个新的台阶,省 委、省政府制定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速经济发展的一 系列政策措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省委督查室按照 省委的统一部署,协助组织联合检查纽,开展了高层次、大范围的督促检查活动,从面上推动了中央精神和省委 政策措旋的贯彻落实。1 9 93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 经济情况通报会,对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措施的6 号文件精神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随后、义.徂织了一次 大规模的督促检查活动。对推动备,地把中央6号文件秘 全省经济情况通报会精神贯彻好、落实好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实践证明,督查部门只有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抓住重大经济决策开展督促检查,才能有力度和深度,才 能有所作为。

(二)突出重点

党委的决策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抓落实的工作也 就繁重而艰巨。督查部门要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就要对督 查工作的内容进行选择,有重点地开展督促检查。如果事 无巨细,全面出击,不仅力不从心,而且容易流于形式,很 难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越是任务繁重,就越要抓住重点, 力求从深度上突破。只有这样,才能紧跟领导工作的步 伐,积极协助领导推动工作落实。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某些工作或某些部位的问题 往往在一个时期突出地表现出来,成为全局工作的重点。 重点工作是领导最为重视和关注的,必然要制定相应的 对策措施,使之在全局上突出出来,重点抓好。督查部门 就要及时地跟上去,紧紧扭住重点工作的落实不放,按照 党委领导对重点工作的决策要求,即以党委有关文件、会 议决议和领导讲话或指示精神为依据,准确立项,提出重 点督查的工作计划,集中调配和使用督查力量,力求在重 点地区、重点问题、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上实施突破,推动 决策揩施步步到位,把工作落到实处。

在督查部门开展工作的实践中,把握和确定重点是 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问题。因为,重点既是确定的又是不

确定的。有时候年初工作安排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工作,随 着时间的迁移和形势的变化,有可能成为一般性的问题。 有些本来是日常性的工作,在特殊的环境气候和条件下, 又会突出地表现出来,成为重点问题。有时候一个突发性 事件,也有可能牵动领导的主要精力,需要作为重点闾5:羔 对待并加以解决。督查部门能不能抓住重点,不仅仅是个 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指导思想问题,反映了督查人员对 政策的领会和敏感程度,以及服务领导的意识和抓工作. 落实的责任心。

(三)善抓问题

决策的实施必然对原有的工作格局进行调整,对各 方面的利益产生影响,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随之暴露 出来,增加了决策实施的难度,必须施以督促检查手段推 动问题的解决,达到工作落实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督促检查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 要把督查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上, 督查人员下去检查工作,要善于发现问题,揭露矛盾,向 上反映情况要敢于报忧。近几年来,各级督查部门从抓决 策实旋中不落实的问题入手进行督促检查,取得了比较 好的效果。不论是决策的执行者作风不实、工作不到位的 问题,还是决策本身不完善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反馈给 .领导以后,一般都能引起领寻的重视,成淑领导指导工作 和进行再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这些方面,各地都有些成功 的典型事例,也积累了好的经验。事实说明,抓住了决策 落实中的问题,督促检查就象是有了开锁的钥匙;从问题, 入手开展督促检查,督查工作就有力度;通过督查手段推 动问题的解决,督查工作的作用就能直接突出地表现出 来,也就容易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此,在督查工作 内容的把握上,要把对问题的督查作为一个主要方面着 力抓好,抓出成效。(撰稿人系省委督查室副主任)

讲 督查工作的方法

{

一节

研究督查工作方法的必要性

所谓方法,是指一种研究、解决问题的门路、秩序、技 巧,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的手段、步骤。方法是任何人、任何时候和办什么事,无论是有意 识还是无意识,都永远离不开的。方法得当,就能使问题 得到有效解决。方法欠妥,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解 决,反而会产生许多负效应。因此,研究方法问题不仅十 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从做好督查工作的角度讲,有效 的方法是完成任务的保证,不解决方法问题,完成任务就 是一句空话。我们党历来对方法问题十分重视,总是把研 究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把解决方法问题放在完成一切 任务的首位。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 就强调“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提出“我们不但 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 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 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 能瞎说一顿’’o后来在党的七届二次全会上,毛泽东同志 又专门论述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强调要“精兵简政”, 讲究工作方法,把党委的领导工作提高一步。在党的十一 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又讲了“注意工作方法,克服 官僚主义”的问题,又一次对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了论 述和强调。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十分重 视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多次强调,要实现党的奋斗目 标,必须改进工作方法,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在新的形势 任务下要继续实行两个结合,即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一般 与个别相结合,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督促检查工作,是党中央为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 作风,抓好工作落实而采取的实际措施。从这个意义上 讲,督促检查工作本身就是我党根据新时期的形势和任 务,研究改进工作方法的产物。督查工作的方法问题已成 为督促检查工作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因此,研究方 法问题是我们认识督促检查工作内在规律的一个重要方 面。另一方面,从督促检查工作的职能上讲,它本身就是 抓落实的一项工作,实效性很强,方法问题就更显得至关 重要。没有科学的督查方法,就很难有效地发挥推动决策 落实的作用。督促检查工作的实践证明,凡是方法正确 的.督查效果就明显;方法不当的,效果就差,甚至会产生 负作用。这说明,开展方法研究,是督促检查工作主、客观 提出的要求,对督查工作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必 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督查工作的主要方法

’督查工作的方法,随着督促检查工作的深化、发展而 不断更新,并不断探索完善。督促检查工作由过去专办领 导批示件的“小查办”转移到重点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和党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 查上来之后,工作内容在广度、深度、难度上都增大了,对 督促检查的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 随着督查工作实践的发展,各级督查部门积极探索,改进 督查工作的方式方法,并学习借鉴其他省区市一些好的 做法,使督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督查工作的方法也 随之越来越多,越趋向科学化,并被更多的督查工作者所 接受和运用。这里,我想重点介绍以下五种目前我们常用 的主要的督查工作方法。

(二)领导督查与专业队伍督查相结合的方法

要实现决策目标,各级领导在制定决策的同时,就必 须十分重视决策的落实。而要使好的决策在实际工作中 得到落实,以达到决策目标的要求,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 领导亲自抓决策落实的督促检查。因此,督促检查从本质 上讲就是一种领导行为,是各级领导职责范围内义不容 辞的重要工作。但是,决策落实是一项非常庞杂浩大的系 统工程,它牵涉到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事项,要求不论 事情大小都由领导同志一子包揽,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 承担日常督查事项办理的专门机构,根据领导的授权,协 助党委领导抓好决策的落实。从我们开展督促检查工作 的实践来看,只有把领导督查与专门队伍的督查有机地 结合起来,督促检查工作才既有权威,又有可靠依托,才 更富有成效。坚持领导督查与专门队伍督查相结合的方 法,是各地多年来开展督促检查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 我省在这方面总结完善的基本做法是,分层次部署督促 检查,形成全方位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即以党委的主要领 导为督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具体安排上分层次部署, 把领导督查与职能部门的督查结合起来,形成以党委领 导为主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督查工作态势。陇 南、天水两地市把分四个层次开展督查工作的方法,以党 委正式文件明确规定了下来。这四个层次是:第一层次, 对于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情况,由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牵头,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督促 检查;第二层次,对涉及几个部门的综合性工作,由分管 领导牵头,组织有关方面进行督促检查;第三层次,对职 能部门范围内的工作,由部门领导负责督促检查,定期向 同级党委报告进展情况或结果;第四层次,督查部门在对 以上三个层次的督促检查做好协调服务,包括督查后的 综合反馈以外,对某一个方面的督查事项,根据领导授权 或批示安排直按督办,或会同有关单位进行联合督查。除、此而外,领导与专门队伍督查的结合还有许多好方法,其 目标都是有效地促进决策事项的落实。作为督查人员来 讲,应当紧紧把握党委领导同志的工作思路,适时地为领 导督查搞好服务,并按照领导批示交办的要求,严肃认真

一6264667083 - 是决策不符合实际,或是决策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 督查调研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促使决策的任务目标在 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因此,督查调研也就必须紧跟决策的 实施,在有效的时间内开展;另一方面,督查调研是针对 决策实施中不落实的问题进行的,而问题往往是随着喇‘ 间的迁移而发生,又随着时间消失而消失或者扩大。问题 的解决,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j慢了,问题拖得时间 长了,就必然影响决策的落实,同时,也容易使小问题变 成大问题,使小矛盾变成大矛盾,解决起来更加困难。因 此,每一次督查调研,都必须是快节奏,在三五天,一两周 内完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督查调研的效能。

第四,督查调研的过程是对决策执行者实施监督、督 促的过程

这就是说,督查调研具有双重职能,它既有调查研究 的职能,又有督促检查的职能,而其他调研只具有前一种 职能。督查调研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督促检查活动,是带着 督促落实的任务,审视决策的执行者(单位或个人),调研 活动本身就发挥着检查、督办的作用,对客体产生一种推 动力。所以,它既是调研,又是督办落实。督查调研的监 督、督促功能,是其区别于其他形式调查研究的主要标 志。

倘若,我们把督查调研作为调查研究工作的一个组 成都分来看待的话,其共同点就更多,如客观性、全面性、发展性、准确性等等。可以说,凡是调查研究所具有的一 些基本属性、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督查调研都应当坚持 和遵循。在此,可不再细说,这里着重就督查人员在开展 督查调研过程中应予重视的两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1、督查调研的政策性。督查调研的政策性,来源于党 政机关调查研究的共性。党政机关的调查研究,代表着一 级党委、政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在对调研对象进行分 析、评判的过程中,绝不能象社会学术团体、个人所进行 的调研那样,可以按照自己的学术观点和价值观念对调 研对象进行分析评判,而是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论、方法论,按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进行调查了解、分 析研究。督查调研不但要遵循党政机关调查研究的这一 共性要求,而且要以党委的具体决策要求为尺度。这就要 求督查调研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 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并熟悉党委一个

督察工作规范化

督察工作机制

督察工作的意义

我的督察工作

市委督察工作提纲

村镇工作督察汇报

警务督察工作暂行办法

司法局督察工作实施方案

土地督察工作心得

督察部工作流程

《督察工作讲座.doc》
督察工作讲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