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考试宝典

2020-03-01 19:29: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谁是第一个发现藏经洞的人 ?藏经洞的性质? 王圆箓

性质:1避难说

纯粹是一次偶然因素所导致把大量的佛典等藏入此洞,那么藏经洞的性质并不明确了,只是为了躲避战争威胁而对佛教宝藏的临时处理和一时的权宜之计。

2:废弃说

藏经洞的性质即为佛教宝物的废弃处理,形同与废物的集中淹埋。

3:认为藏经洞是敦煌其中一所寺院“三界寺的供养具”。

4” 有学者认为藏经洞与佛教传统的“石室藏经”有关,即藏经洞宝物是佛教正常例行的“石室藏经”。

5藏经洞为佛教徒供养佛教法物的地 2.外国的探险者?

英国的斯坦因

法国伯希和

3:彩塑多小尊?其中圆雕多少?浮雕多少?

彩塑3000多尊;其中圆雕2000多尊浮雕1000多尊,保存古代彩塑之多历史之长,技艺之精。

4:敦煌彩塑发展史?布局,特点。

1》 发展期,包括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时代,历时180年。早期洞窟形制有三:1.禅窟,塑像在正龛;2.方形或长方形殿堂窟,塑像置于正龛或南北壁列龛内;3中心柱窟,塑像置于长方形柱四面之龛内。

2》 极盛期,包括隋唐两个时代,历时300多年。洞窟多为方形殿堂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里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

3》 衰落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回鹘、元几个时代,历时460余年。继承晚唐时代殿堂中心佛坛窟形制,塑像置于中心佛坛上。敦煌彩塑艺术风格的发展 塑像在窟内的布局方式?

一、独立式,指独立设计制作的单身塑像,与其他塑像无连带关系。

二、向心式,以佛居中而坐为中心,两侧对称排列弟子菩萨、天王和力士。相互之间有尊卑关系,是彩塑中最常见的多种组合方式。

三、多中心式,在洞窟中安置好几组塑像。

四、平列式,主要指造型一致、按纵横等距排列的影塑千佛等。指独立设计制度的单身塑像,与其他塑像没有连带关系。 5:敦煌彩塑的艺术特点?

敦煌彩塑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整窟塑像和壁画互相结合,互为一体,互相陪衬,互相补充,佛龛,佛坛上的彩塑与四壁的绘画辉映呼应,相得益彰,即达到了整窟艺术的统一和谐。又衬托出塑像在窟中的整体地位另一特点是丰富多彩,姿态各异,所塑神像在洞中重复出现,容易千人一面但古代雕塑家凭着丰富的想像力,将同一塑像造出形神风貌,性格特点各不同的千姿百态的形象,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欣赏价值。

6 什么是敦煌壁画 ?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

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敦煌壁画创作者的身份?

什么是供养人? 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9 什么是飞天?

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指苍穹,但也认为天有意志,称为天意。在佛教中,娑婆世界由多层次组成,有诸多天界的存在,如三十三天、兜率天等,这些天界的众生,中文翻译为天人,个别称为天神,常简称为天,飞天即此意。道教常称作天仙。在中文里,天人之王亦常省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等。

飞天是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

10 飞天的特点?

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彩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

11 四大石窟?

A麦积山石窟b龙门石窟c云冈石窟d莫高窟石窟

11 四大菩萨?

A观音

b地藏

c文殊

d普贤

12 中国南北窟分别是做什么的?发现了什么?

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大多都集中在崖壁靠南部的洞窟中,学术界把莫高窟分为南,北两个区。 南区从南北朝到元代,南窟是用来礼佛用的。相继诞生了禅窟、中心塔柱式覆斗顶窟、涅盘窟、大像窟、中心佛坛窟。

北窟,洞窟分布疏密不均,残缺不全,洞窟曾是僧人们居住的僧房窟。修行的禅房储藏粮食的仓库,埋葬僧侣的窟。之后一批一批珍贵的文物在北区先后发现了,窟中还发现了烟筒、烟道、还有平台,可用来放些器皿和灯盏之内的用具。

13 千年营造史

前秦

366 乐尊

开第一窟

早期

空间小 构造简单 439 带来了中原风格

557 北周代北魏

灭佛

未受破坏 589

杨坚统一

大修舍利塔

建窟近百 690

武则天登位

大造弥勒像

黄金时代

一千余龛

755 安史之乱

敦煌乱战 涅槃窟落成----望族、李明百姓 907 五代十国

宁静

914 曹氏统治 以大洞窟为主流 最后一次黄金时代 五代宋初 开凿元代止于元代 明

凋零

退出视野

20世纪初

重新被世人所知 14 藏经洞封闭的原因?

一、1避难说;a宋曹氏归义军晚期避西夏之乱说、

b曹氏归义军晚期避黑韩王朝说

二、废弃说;藏经洞的宝物是当时的佛教或其他废弃物。

三、书库改造说、

四、佛教供养物说、

五、排蕃思想。

15 飞天的演变阶段?

1兴起时期(公元366—535)

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大体上西域式飞天。

2创新时期

从西魏到隋代(公元535—818),大约8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处在佛教天人与道教 羽人,西域飞天与中原飞仙相交流,相融合创新变化的阶段,是中西合并的飞天,隋代是莫高窟绘画飞天最多的一个时期,种类,姿态最多丰富的时代 3鼎盛时期

从初到晚(公元818—970年)贯穿整个唐代,大约300年到了唐代,敦煌飞天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达到最完美的阶段,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少有印度西域飞天的风貌,是完美中国化的飞天。 4衰落时期

从五代至元代,包括五代,宋代,西夏。元代四个朝代(公元907—1368年)大约480余年,这一时期的敦煌飞天继承了余绪,图形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以无隋代时期的创新多变,唐代时的进取奋发精神。 5.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 大势致菩萨:

敦煌壁画的主要类别:

1佛像画:

1、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

2、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

3、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

罗、迦楼罗、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

2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

懂的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

3民族传统神话题材 4供养人画像 5装饰图案画

6故事画:

1、佛教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

2、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

3、姻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

4、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王图、戒佛画等。

5、比喻故事画: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义所列举的故事。 7山水画

敦煌壁画对外来艺术的借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借鉴外来人体解剖。如果把十六国时代的墓室画与同时期的敦煌壁画相比,可以发现:墓画人物多宽袍大袖,造型简略.而对人体解剖不签注意,象征性装饰性的味道饺浓;敦煌壁画人物多半裸或裸体,描写细致,人体比例和解刘较淮确,因而真实感较强。同一时期,同为中国画家所作,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别呢?根本原因是中国绘画与以希腊罗马为中心的西方绘画,同于两个不同体系。中国以写意称著,西方以写实见长。

中阴绘画,以儒家礼教思想为基础,讲道德,尚伦理,穿深衣大袍,蔽体深远,笼形体于衣内,因而人物形象不见骨筋,不重立体感,着重表现“寓形寄意”的象征性的装饰美。魏晋十六国墓画即属于这一体系。

敦煌壁画直接受到龟兹壁画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影响,而龟兹壁疏又直接传自于印度和阿富汗。印度、阿富汗的佛教艺术里则早已吸收了西方艺术的营养。印度民族能欧善陈,因此壁画中的人物,特别是菩萨,比例适度,解剖合理,姿态优美,手式纤巧,真实地表现了人体美。这种写实手法,为敦烃画家所接受,大大地加

强了壁画人物解剖的合理性,弥补了汉晋绘画之不足,促成了新的民族风格的成长。

二、吸收了西域晕染法。我国绘画起初不事晕染,战国时代开始在人物顶部饰以红点。两汉时代才在人物面部两颊晕染红色,以表现面部的色泽,虽然有一定的立体感,但不强。西域佛教壁画中的人物,均以朱红通身晕染,低处深而暗,高处浅而明,鼻梁涂以白粉,以尔隆起和明亮。这种传白印度的凹凸法,到了西域为之一变,出现了一面受光的晕染;到了敦煌又有所改进,并使之与民族传统的晕染相融合,逐步地创造了既表现人物面部色泽,又富有立体感的新的晕染法,至唐而达到极盛。正如画史上评吴进子的壁画时所说的“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 “道子之画如塑然”。所以段成式赞叹吴退子的画是“风云将逗人,鬼神若脱壁。”这样的形象,在敦煌壁画里比比皆是。这种新的晕染法,促使壁画的写实风格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驾校考试

驾校考试

驾照考试科目三考试技巧 驾校培训细则 科目三考试宝典

驾校考试心得

驾校考试请假条

证明(驾校考试)

驾校考试秘笈

驾校考试管理制度

驾校考试3

驾校考试(材料)

《驾校考试宝典.doc》
驾校考试宝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