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说课稿

2020-03-03 22:23: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嫦娥奔月》说课

大庆一中机关附属小学

张荣霞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嫦娥奔月》。

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作业设计这七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适时引领学生形象思维和形象的表达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教材的感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我的教学一直遵循“读中感悟,情感熏陶,提升语感”的教学理念。通过想像感悟文章的意境美人物美培养思维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感悟文本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说教材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这是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主要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不让奸诈之人成仙称霸,吞下了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从此夫妻分离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感人,让学生通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的好文章。据此,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AABB和ABAB的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3、学会5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多音字“济”,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嫦娥的品质。

情感目标

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二)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意境美,感受嫦娥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三、说学情

学习这类课文,绝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喜爱,学习兴 趣非常高,而且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四、说教法

在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模 式,来进行教学。采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能力。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五、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剖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节课,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将以读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在朗读中自主、合作、探究,在朗读中思考、感悟。

六、说教学流程

语文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依据这一理念,我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初探文本,欣赏嫦娥奔月之美

教师引入:提起“嫦娥奔月”,你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后出示课件嫦娥奔月图,引导学生说图上的内容并感受图画的美。教师接着问: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感受一下,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飘飘悠悠、碧蓝碧蓝”来感悟意境之美,如果把把这两个词换成“飘悠”和“碧蓝”可以吗?对比着读一读,体会不同的用词效果。这样设计,既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二)走进文本,品析人物性格特征

“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有目的的去朗读,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借助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文本的能力。抓住“接济”这个词语,引导学生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穷人的。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中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在第5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是这么创设问题情境的:逢蒙是一个奸诈贪婪的小人。“奸诈”体现在哪儿?“贪婪”又体现在哪儿呢?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请你们读一读,画一画相关的句子 。在学生找出句子,找准关键词语后,让学生演一演逢蒙的“威逼”和嫦娥的“周旋”,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适时与扮演嫦娥者交流:你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想”)当周旋失败后,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步强化“心想”)在这个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接着,引导学生再次回到嫦娥奔月的文字描写中,再读此段文字,感悟这段文字不仅是画面美,还衬托出嫦娥的心更美。教师引导:嫦娥的心是美的,当她飘出窗外,越飘越高,此时她的内心你能体会到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感受嫦娥可能会有的内心情感:欣慰、遗憾、留恋、不舍等情感。这时学生的情感被完全调动起来,充分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三)回归文本,感受嫦娥奔月之美

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哪里体会到的?读一读。

文章的第7自然段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当后羿回来没看到嫦娥,他是什么反应?你从文中哪些细节读出来了?” 通过再次的朗读嫦娥奔月的画面描写,与文本形成情感的共鸣,感受到嫦娥奔月不仅仅是画面的美,更是心灵的美。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画面描写这段话,你的心情怎样?学生交流内心感受后,教师继续引读: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这段话吧,从而感受这凄美之情。

最后齐读“期盼想念”一节,读出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然后让学生说说人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这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和感悟。

(四)、展开想象,拓展思维

引导学生为故事编个圆满的结局。旨在发展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同时也达到练笔的目的。

七、说作业设计 本课作业布置:

1、复述课文,用上以下词语。 远古 昆仑山 后羿 逢蒙 嫦娥

敬重 奸诈 贪婪 接济 宝剑 时值中秋 迫不及待 威逼 翻箱倒柜 洒满银辉 焦急 树影婆娑 企盼

2、《嫦娥奔月》还有其他版本,请同学们课下读一读。 这两项作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谢谢大家!

《嫦娥奔月》说课稿

《嫦娥奔月》说课稿

说课稿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说课稿

嫦娥奔月说课稿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说课稿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说课稿.doc》
嫦娥奔月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