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设计院生产实习报告

2020-03-03 05:08: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生产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学习土木工程的大学生来说,只是在学校学习书本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院给我们下达了这次生产实习任务,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理性认识,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实习时间:

2007年7月10日 ~ 8月25日

二、实习地点:

**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三、实习内容:

****路工程。

(一) 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的交通性质和组成比较复杂,尤其表现在行人和各种非机动车辆较多。各种交通工具和行人的交通问题都需要在横断面设计中综合考虑予以解决,所以城市道路路线设计中的横断面设计很重要,一般在平面和纵断面之前设计。

城市道路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和影响,其宽度和位置的安排必须首先保证饿量和行人的安全 舒畅,其次,要与道路两侧各种建筑物及自然景观相协调,并满足地面,地下排水和其他各种管线埋设要求。横断面设计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原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某些规划远期管线横断面位置。根据车行道的分隔情况,城市道路常分为单幅路 双幅路 三幅路 四幅路 和不对称路5种形式。双幅路用分隔带将对向行驶的车辆分开,减少了对向行车的干扰,提高了车速,分隔带还可以用做绿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他主要用于机动车辆较多非机动车辆较少的道路。本设计根据上述使用要求和用地的限制选用双幅路形式。

(二)车道 1.行车道宽度

车道是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行车道的宽度根据设计车辆 设计速度和交通组成等情况来确定。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规定的机动车宽度,本设计行车道宽度为3.5m。 2 .平曲线车道及加宽 (1)加宽值计算及其过度

平曲线加宽值包括静态和动态加宽两部分。汽车外行驶在曲线上,各轮半径不同,其中一内侧后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在平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的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和原直线路段相比有同样的侧向安全净空。

(2)加宽值的过度方式

为了使路面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度到平曲线路段加宽后的宽度,需设置加宽缓和段。过渡的方式有直线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回旋县过渡,改进直线过渡。根据使用要求和实际用地条件,本设计采用抛物线过渡方式。

(3)加宽缓和段的长度

对于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因采用和曲线相同的长度;对于不社缓和曲线,但设有超高缓和段的平曲线,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的长度;既不设缓和曲线,又不鹅超高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按简便率1;15且长度不少于10的要求设置。

(三) 路肩 分车带 路侧带和路缘石 1.路肩的宽度

本城市道路的设计行车速度大于 或等于40km/h,应设置路肩。路肩的宽度根据条件采用1.0m。 2.分车带的宽度

中间带的宽度是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的护栏和防眩网,相交道路的桥墩等所需的设置带宽度而定的。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规定中间带的最小宽度为2.0~3.0m,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0.25m或0.5m。本设计中间带采用2.0m .。侧路缘带度为0.2

5m。

3.路侧带的组成及宽度

城市道路行车道边缘至红线间的范围叫做路侧带,包括人行道 绿化带、公用设施带等。行车道行道树株距为4m,树池采用正方形。设施带宽度为:护栏为0.3m,杆柱1.5m .。路缘石采用立式,高出路面15cm,厚度为10cm。

(四)路拱及超高

1.路拱及路肩,路侧带的横坡度

路拱的坡度取决于路面的类型及当地的自然降水条件,设计可参见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路拱采用抛物线形,见《路基路面工程》。土路肩排水远低于铺装层的道路路面,起横坡度较路面大1.0%。为了保证行车的稳定,城市道路的最大横坡度比公路小,详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

(五)横断面的设计方法 1.横断面的组成

路基横断面设计,必须结合地形 地质 水文等条件,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选用合理的断面形式,一满足行车顺适、工程经济 路基稳定且便于施工和养护的要求。

城市横断面设计图采用比例尺为1:200,在图上绘出红线 行车道 绿化带等宽度,同时需要标明新建筑和改建的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和宽度以及排水方向,路面横坡等。为了提高绘制图的工作效率,可利用路线大师或道路CAD绘制图形,但对于横断面图绘制完后应进行修改,因为道路CAD不能准确绘制。

(六)平面线形设计 1.路线

道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附属设施所组成,是一条带状的三维空间的实体。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形称为道路的平面线形。无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其路线平面位置受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设计顺序上,一般是在尽量顾及到纵`横断面填挖平衡的前提下先定平面,沿

这个平面线形高程测量和横断面测量,取得地面线和地质`水文及其它必要的资料后,再设计纵断面和横断面。

2.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 (1)适应汽车行驶轨迹

只有当平面线形与汽车轨迹相符合或相接近时,才能保证行车的顺适与安全。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对汽车行驶轨迹的研究尤其重要。

(2)合理确定平面线形要素

与行车轨迹相适应,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道路平面设计过程中,只要各要素使用合理`配置得当,均可满足汽车行驶要求。有关各要素的技术参数则要视地形情况和人的视觉`心理`道路类别等条件来确定。

a.直线

直线在公路和城市道路中使用最为广泛。因为两点之间距离以直线为最短,因此在选定和定线时,只要地势平坦,无大的地物`地形障碍,选`定线都会首先考虑使用直线,在美学上直线也有其自身的视觉特点。当设计车速V>60km/h时,直线的最小长度宜满足下列要求:

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宜>6V,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宜>2V。当设计车速小于60km/h`地形条件困难时,直线长度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足设置缓和曲线或缓和段的要求。

b.圆曲线

城市道路的平面线形中,不论转向角大小均应设置平曲线,而圆曲线是平曲线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圆曲线具有很好的地形适应性`可循性好`线形美观`易于侧设等优点,运用非常普遍。在与地形等条件相适应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但半径大到一定长度时,其几何性质与直线已无很大的区别,容易给驾驶人员造成判断上的错误反而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不便于测设及道路养护维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道路平面线形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c.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

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当设计车速>40km/h时应按要求设置缓和曲线。

道路弯道在一般情况下是由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缓和曲线的长度不能小于规范对其最小长度的规定;中间圆曲线的长度也宜大于3s行程。当条件受限时,可能两端缓和在曲率相等处直接连接。

(七).纵坡及坡长设计 1.纵断面设计一般要求

为使纵坡设计经济合理,必须在全面掌握勘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竖向规划意图,经过综合分析/反复比较才能设计出较好的道路纵断面。一般要求为: (1) 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2) 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利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3) 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因素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合理处理道路。管线。地下水位等的高程关系, 2.纵断面图的绘制

纵断面采用直角坐标,以横坐标表示桩号,为了明显地反映沿中线的地面起伏形状,通常横坐标比例尺采用1:500~1:1000,纵坐标采用1:50~1:100。纵断面图是由位于坐标系内的图形和位于图形下的注解栏两部分组成。图形部分主要用来绘制地面线和纵坡设计线,另外,也用以标注竖曲线及其要素。注解栏主要用来填写有关内容,自下而上分别填写:直线及平曲线;里程桩号;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填挖高度;坡度;土壤地质说明;设计排水沟沟底线及其坡度标高平面设计的原则。

(1) 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即平面设计应遵循城市道路规划。

(2)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起来进行,并应符合各类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3) 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合理地确定行车视距并予以适当的保证措施。

(4) 应根据道路类别`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

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5)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使远期工程尽可能减少对前期工程的废弃。 3.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快速`经济和舒适是道路设计的总目标,平面设计也将围绕这个总目标来进行。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1)平面线形设计,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各自的设计及其组合设计,同时要考虑行车视距问题。

(2) 沿线桥梁`隧道`道口`平面交叉口`广场和停车场等的平面布设,还有分隔带及其断口的平面布置`路侧带缘石断口的平面布置`公交站点的平面布置等。

(3) 道路照明及道路绿化的平面布置。

道路城市平面设计图的比例尺,可根据需要定,通常为1:500~1:1000。

四、实习心得:

这次在设计院实习的收获很多,不仅仅在专业知识方面,而且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上。我深深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性,某位伟人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说得很正确。然而,要想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世界上获得一席之地,光光靠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本领,这在这次实习已深深体会到。下面谈一些这次实习的体会:

第一:真诚待人.我刚来报到时,遇到很多新的面孔,由于和他们未熟悉,所以不敢和他们说太多的话,而且对工作未曾了解,开始觉得不太适应.后来我慢慢发现,只要真诚待人,虚心请教同事,他们也很乐意和我交往.还教会我一些技术,由此我深感真诚的重要性,在公司里不但要学会如何做事,而且要学会如何做人.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关系到你能否开展工作.孤芳自赏并不能说明你有个性,过于清高是很难融入大集体的.

第二:不要偷懒.刚来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每天都在画图,在熟练了之后,有些骄傲了,便放松了自己,院长特别给我们开了会,教导了我们,把我从松懈

里又拉了回来。从此我时刻提醒自己,来这里是来实习学东西的,不是来玩的,不能因为一点的自以为是的成就,就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在学习的领域里,只有勤学好问。

第三:勤学好问.刚来到单位时,我对很多方面都未熟悉,这就需要我勤学好问.因为经验对于新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不过能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讲究条理.年轻人刚到工作单位时往往会表现急躁,这是正常的,但最好不要急功近利,急于表现自己可能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我们要抱着踏实的态度来做事,虚心点往往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其实我发觉前辈做事有一点很值得学习的,就是他们做事很讲究条理,他们遇到问题会一步步去解决,而不是惊慌失策。

第五:多和同事交流。同事们都有工作经验,多和他们交流,能从中学到不少社会经验,也可避免走一些弯路。

这次的暑期实习带给我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更可喜的是我在实习期间还结识了一些好朋友,他们给予我不少的帮助.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是学得不深刻的.当今大学教育是以理论为主,能有机会走进设计院去实习,对我来说是受益不浅的.我就快毕业走向社会了,相信这次实习对我日后参加工作有帮助。

感谢院长对我们的教诲。感谢在这期间帮助过我的人。

设计院生产实习报告

设计院生产实习报告

设计院生产实习报告

设计院实习报告

设计院实习报告

设计院实习报告

设计院实习报告

设计院实习报告

设计院实习报告

设计院实习报告

《市政设计院生产实习报告.doc》
市政设计院生产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