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氧疗法

2020-03-02 11:40: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氧疗法

【目的】

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 【用物准备】

1.中心供氧吸氧用物 氧气装置一套(流量表、湿化瓶、橡胶管),一次性吸氧管,鼻导管,胶布,棉签,接管,安全别针,用氧记录单,根据不同用氧方法增加鼻塞、漏斗、面罩、氧气枕、氧气帐等。

2.氧气瓶吸氧用物 扳手,其余同“中心供氧吸氧法”用物。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中心供氧吸氧法

(1) 携用物至病人床前,核对床号及姓名,做好解释工作。 (2) 将流量表及湿化瓶安装在墙壁氧气装置上,连接橡胶导管。 (3) 用湿棉签清洁鼻孔。

(4) 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流量,连接鼻导管,确定氧气流出通畅。 (5) 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至鼻咽部(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固定。

32(6) 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7) 停止用氧时,拔出鼻导管,擦净鼻部。关流量表,取下湿化瓶及流量表。 (8) 整理用物。 2.氧气瓶吸氧法

(1) 在氧气瓶上安装氧气流量表。 (2) 接湿化瓶及橡胶管道。

(3) 核对床号及姓名,做好解释工作。 (4) 湿棉签清洁鼻孔。

(5) 打开总开关,再打开流量表,调节氧流量,连接鼻导管,确定氧气流出通畅。

(6) 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至鼻咽部(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固定。

32(7) 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8) 停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关闭流量表开关,然后关总开关,再开流量表开关放余气,关流量表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9) 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氧气筒放置阴凉处。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

2.持续吸氧病人鼻导管每日更换2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和压迫。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保证用氧效果。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空,至少保留5kg/cm压强,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筒内,再灌入氧气时引起爆炸。

5.对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悬挂“空”的标志。并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 6.用氧过程中,准确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判断用氧效果,做到安全用氧。

1.缺氧程度的判断

(1)轻度低氧血症:PaO2>50mmHg,Sa O2>80%,无发绀,一般不需氧疗。如有呼吸困难,可给低流量低浓度吸氧(1~2L/min)。

(2)中度低氧血症:PaO230-50mmHg,Sa O260~80%, 有发绀,呼吸困难,需氧疗。 (3)重度低氧血症:PaO2〈30mmHg,S a O2

2.氧疗的副作用:当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h,可能出现氧疗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

(1)氧中毒:其特点是肺实质的改变,主要症状是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干咳。预防措施是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及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肺不张:主要症状是烦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昏迷。预防措施有: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多咳嗽和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应加强湿化和雾化吸入。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以减轻刺激作用。

(4)呼吸抑制:见于II型呼吸衰竭者(PaO2降低、PaCO2增高),由于PaCO2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因此对II型呼衰病人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1~2L/min)给氧,维持PaO2在8KPa即可。

三氧自体血疗法

三氧自血疗法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

7厌氧性细菌练习七

活动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

疗法介绍

民间疗法

作业疗法

《7 氧疗法.doc》
7 氧疗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