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进农村心得体会

2020-03-03 14:20: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进农村心得体会

今年寒假社会实践,我来到了泸州市泸县牛滩镇赵湾村。这次农村之行,我了解了农村村民的生活现状,农村的经济状况,农村和城市的文化差异。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看到了村村通公路,马路基本上通到了家门口。看到了村中基本上家家都是小二楼,户户都有摩托车,部分家庭还连上了互联网,村民的致富路连上了信息高速路。在这次农村之行中,还看到干旱在田土里留下的印记,也看到了农民不屈不挠,干田里种植适合生长的小麦等农作物,了解到了外出务工人员的艰辛和留守儿童的艰苦生活。感受颇多,在体验到了新农村农民的幸福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农村农民的困难艰辛。

新农村,新面貌。在小时候,曾听长辈描述过农村的苦生活,农民住的是大瓦房,耕种田地靠水牛,实实在在靠力气生活,大部分农民过着艰难困苦的日子。在我心中一直摆脱不了旧农村的旧面貌形象。来到牛滩镇,在转车去赵湾村的路上,看到了与我想象截然相反的景象,车窗外周围全大部分是绿油油的冬小麦,在路旁不时地坐落着漂亮的小二楼,车内的人们也在闹哄哄的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和置办年货的事,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结束的十多分钟的车程,来到了赵湾村。在路上的所见所闻使人耳目一新,在村内的实地体验是我大吃一惊。村民的房子一家比一家漂亮,部分家庭的房子达到三层甚至四层,屋顶镶有漂亮的琉璃瓦,似小别墅一般。进到屋内,村民屋内装修的很现代,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上铺着好看的地板砖,屋里摆着沙发,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家里配有电脑,连上了互联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村民们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村民们过上了好生活,与交通便利有很大的关系。据村民们回忆,以前人民出行十分不方便,由于交通不畅通,村民出行可谓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后来村民向上级反映,镇党委、政府了解后高度重视,采取镇政府补助,村上出一点,群众集资、投劳、老板捐资的方式,加大力度搞好交通。在村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公路通到家门口的景象,根据现在村民的反映来看,村民们相当满意。交通搞好了,经济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随着公路基本上已经通道了家门口,为了更加方便出行,有些村民买了长安车,摩托车,电动车,方便了出门赶集。在党的热切关怀下,村民们过上了出行畅通无阻的生活。

为村民保健康。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政府也对村民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了。县政府也出台政策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制度,发挥新农合制度互助共济的作用和镇村两级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功能,扩大受益面,引导参合农民有病早治,就近合理就医。县政府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出台了《泸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方案》。出台的方案规定,经医疗机构申请,所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站和卫生院联合考核验收,确定泸县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其中,赵湾村成立了三个村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在党的好政策下,村民们过上了健康长寿的生活。

为了村民的疾病能够更好地得到诊断治疗,除建立村卫生室外,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大医院还成立义诊服务队,在牛滩镇党委、政府邀请下,到牛滩镇开展义务就诊活动。据村民们回忆,义诊服务队的白衣使者们为牛滩群众开展义务就诊活动时,前来就诊的群众多为中、老年人。一大早,群众们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义诊,义诊一开始,义诊台前就挤得水泄不通。泸医附院康复医学科以“白衣天使进社区,健康走进千万家”为主题的义诊活动主要针对骨关节肌肉疾病和伤残、神经系统肌肉疾病和伤残、神经系统疾病和伤残、慢性疼痛的康复诊疗、老年病康复等病症进行义诊。值得一提的是,有多位专家教授参加了义诊队。医学院到家门口来看病,不用挂号、不用花钱就能为老百姓就诊,及时为村民解决了一系列的疑难杂症。义诊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评价,镇政府和社会真正做到了为村民的健康保 1 驾护航,真正为村民的健康生活提高了质量。

新农村,好环境。在赵湾村生活期间,每天清晨起床便能听到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声,树上的小鸟不时地在空中自由的飞来飞去。山坡上有绿油油的农作物和一些常青树,有些村民还承包有鱼塘和果树,每年增加了不少收益。田间清新的空气,土里生机盎然的农作物,,水中无忧无虑的鱼,空中自由的小鸟,显示出了赵湾村的优美环境。好环境得益于政府的合理治理。每年政府对环境工作高度重视,加大督促力度,狠抓环境工作,分别对一些养殖场和公司的节能减排以及镇饮用水水源等的水污染情况进行查看,听取了相关单位对《水污染防治法》工作的汇报。确保对《水污染防治法》的落实工作深入、扎实。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重要区域、重点位置设立警示牌,提醒群众注意。政府有力有效的工作为村民创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让村民过上舒适的生活。

抓生产,降损失。中国是农业大国,其中水稻是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由于干旱,村民们种植的水稻产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干旱给村民带来了损失,但是政府前些年已经做好了应对干旱的准备,加上今年及时采取了一些措施,把农产品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种植的水稻均已按时收完,只是由于干旱,稻谷颗粒不够饱满,降低了预期的产量。早在2009年,政府启动了牛滩镇小型灌渠渠系配套工程,总投入1480余万元,渠道全长165公里,涉及牛滩镇16个行政村,该灌渠建成后灌溉了2.8万亩土地,在这次干旱中为解决农作物的缺水问题发挥了极大地作用。一直以来,镇政府把杂交水稻制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助农增收,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重要项目之一,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此外,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如搭建专合组织平台,搭建就业平台,搭建信息平台,搭建科技平台,全方位为农民服务,把干旱给农民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赵湾村的大部分的水田里现在都没水,不过村民们在干田里种上了冬小麦和胡豆等农作物,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体现了村民们的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增多。过年了,外出务工的大部人都回乡过年,也有部分人在外过年。从村民口中得知,赵湾村的大部分家庭都有人外出务工,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乡,随之引来了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在读书学习的同时还要帮着家里做农活。通过交谈和了解,发现一些留守儿童的不爱学习,不清楚学好知识的重要性,在校期间甚至有打架斗殴的现象,家里人也不会加以管束,极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家长忙着出去挣钱而疏忽的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没有负起应该负的责任。我觉得学校、家庭和政府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学校和家庭对留守儿童多一些关爱,政府采取一些有用的措施来关爱留守儿童,让孩子们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在短短的赵湾村实践活动结束后,我看到了和学到了许多。我在赵湾村的所见所闻改变了我对农村的印象,看到了村民的辛勤劳动和村民们幸福的生活,感受到了在党的新政策和领导关怀下,村民们的幸福快乐。感受到了新农村美好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社会实践,将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社会实践活动给我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能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真实的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的确,主观感性认识要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检验才知道其正确与否,同样,只有在实践中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大学生寒假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

三进三同农村体验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农村体验心得体会

大学生寒假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廉政文化进农村

电子商务进农村

某年大学生寒假农村实践心得体会

寒假工作进行时

寒假农村社会实践

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规划

《寒假进农村心得体会.doc》
寒假进农村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