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初中物理教学

2020-03-03 09:29: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初中物理教学

[摘 要] 物理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而言,物理是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是学习的重难点所在。现阶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素养,以教书育人为目的,提倡在教学生知识、使其掌握一定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同时健全其人格,使其拥有优秀的意识及观念。结合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应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注重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各项优秀能力及学习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学生的核心素养分为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及文化与社会三个层次,随着素质教育在各个教学领域的推广,其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教师开始注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教学。现阶段部分教师不知如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要解决当今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理念的本质内容并将其逐步渗入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

一、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学生核心素养的首要层次是基础知识,开展教学的首要目的也应为教学生知识,使其对各项理论知识有较好理解与掌握,帮助其提高成绩。对学生而言,高中阶段是其学习的黄金时期,学生在此阶段理解、记忆、思维等多项能力均处于较高水平,且此阶段的学习能为其今后走入高校打下坚实基础,故教师应有效开展基础知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试着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内容及隐藏含义。课本上的知识是由物理学家推理出的结论,若单纯让学生背诵结论则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局限于表面,过度注重学生应试能力会使其对物理学科的认识过于片面,故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知识本源,有效开展探究性教学。其次,教师应注重总结过程,定期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加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例如在教学力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将重力、弹力、摩擦力以及浮力等力归纳整理到一起,分别列出其定义、符号表示及性质,让学生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在课下予以复习,也应督促学生在今后学习到其他力的时候及时对以往笔记进行补充,形成注重积累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注重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及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必须具有的能力之一。初中物理学科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且学生个体间存在一定差异,学生的理解、认知等各项能力水平不同。若教师单纯注重课堂?v学,则会使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使其成绩不断下降,长期如此更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其拥有对待学习的良好心态。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学过程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意义,让其更加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不断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告诉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性,使其意识到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会对其成绩及学习习惯带来的不良影响,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与他人的交流探讨中,也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提倡家长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习题,背诵知识点。

(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都是科学家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得来的,开展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更能带领学生探寻知识的本质,使学生拥有对知识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其探究精神,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学习该实验。首先,教师应告诉学生实验原理及实验所需器材、实验步骤及方法,随后为学生演示一遍实验:选取电压合适的电源、阻值大小合适的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及导线若干,连接电路并将开关置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置于阻值最大处,选取正确的量程并将电流表串联连入电路中,在电流表示数稳定后读出其示数并进行记录,随后改变电流表位置并多测几组数据。在并联电路中则用电流表测量各个支路电流及干路电流,记录下实验数据并进行多次测量,最终通过观察、计算等方式得出其数量关系。在为学生演示一遍后,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其记录实验基本操作及步骤,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回顾教师演示过程,随后教师应为其强调实验注意事项,让各小组自行动手操作实验,督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纪律,并及时对实验现象及数据进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巡视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检查学生线路是否连接正确,检查线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等,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并上交。实验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其物理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物理与生活间关联度很高,许多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解释。教师应开展生活化教学,加强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运用具体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噪音,如装修、施工等等,使学生意识到喧嚣、吵闹的声音均为噪音,随后举出例子:“假如你正在家里睡觉,邻居家孩子的读书声影响到了你正常休息,那么这算不算噪声?”让学生相互交流后得出结论,并告诉学生:噪声不仅包括杂乱无章的声音,同时也包括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工作、休息的声音。教师应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各类噪声的大小,鼓励学生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噪声大小,随后教学生噪声大小的单位及噪声污染的定义,使学生对噪声这一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

(一)注重科学前沿与教学的结合

物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教师应在教学课本知识的同时引入新型科学技术,在丰富学生知识面、开拓其眼界的同时培养其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培养其创造思维,提升其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课外知识积累量,定期阅读科学类杂志或网络新闻,了解各类最新科技并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让自身成为学生的楷模,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并积累课外知识。其次,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善于将新型科学技术引入教学中,运用新型技术解决现有问题,同时采取开放的教学态度,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教师耐心为其解决问题。将科学前沿内容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能有效拓展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理解知识的同时使其拥有更加开阔的眼界,使其更加热爱物理学科。

(二)加强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联系

物理尽管是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科学领域又包括生命科学等多种分类,加强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联系不仅能使学生发现物理的魅力,意识到物理与其他学科间有一定关联,更能使其具有一定的知识框架。学生在今后高中及大学等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会遇到许多类型的科学知识,善于发现各知识点间联系也是学生应具有的重要科学素养之一。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各项优秀意识及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紧抓此阶段教学,帮助学生梳理各科学知识间关系。各个领域的科学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必须依靠各学科间联合。

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且其正在现阶段各个领域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理作为初中阶段重要学科,对学生各项能力考查度较高,且一直为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备受教师重视。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以学生实际利益为中心制定相关教学计划,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与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明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速读旬刊,2016,(7).

[2]刘玉侠.浅谈中学物理核心概念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环渤海经济?t望,2016,(10):84-85.

[3]施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 2016,(7):61.

责任编辑 李杰杰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论文初中物理问题教学论文

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电功率》教学

物理课程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立足核心素养 反观物理教学

旨向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浮力”教学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初中物理教学.doc》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初中物理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