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 (37)

2020-03-03 23:52: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课堂实录

建议教师将激发学生探究星空的兴趣作为课前引导的主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长期不懈地探究星空的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课前观察活动虽然是自由的,建议教师还应把握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观察北斗七星,二是让学生能够将相邻的几颗星进行组合,想象成某个图形,使它们组成一个星座,为学生以后自己选定观察对象作铺垫。 教师最好准备一些秋季星空的资料,如北斗七星、仙后座的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等,辅助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活动。活动过程: 教师可以采取谈话法,以人们对星空探究的历史或星空之谜等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果准备了有关星空的录像资料,可先播放录像,让学生感知星空的美丽与神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活动一:可以先让学生自主交流课前的观察和发现。在交流中教师主要把握两点: 一是在观察中要明确自己观察时所处的方位及星座所在的方位,如对北斗七星的观察。汇报中应提示学生表明观察时是面朝北的,往“天顶”处可视为南方,往地平线处为北方,此时人的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北斗七星是属于北天的一个星座。 二是使学生能将相邻的几颗星组成一些便于记忆的图形,使之成为“我的星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可以启发学生为自己选定观察研究的对象。 组织本活动时,教师可以将此活动分成二个层次:先让学生自由汇报,让学生充分汇报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可以模拟当时观察星空时所处的方位,便于学生加深对方位的认识;再让学生画出北斗七星及自己根据想象组成的星座的样子。在纸上画星座时,应先在纸上定出方位,一般应与实际观察的方位相对应,如观察北天时,纸的上方为南,下为北,左为西,右为东。观察南天时,纸的上方为北,下为南,左为东,右为西。并要求学生在纸上标明方向及观察的是南天还是北天。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学习与借鉴。资料卡的内容可以穿插在学生的汇报交流活动之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北斗七星。活动二:建议分三个层次进行活动: 一是先让学生提出自己乐于研究的问题。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开展活动,教师在巡视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恰当评价。对一些不太可行的问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恰当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研究,不致于使学生的问题成为空想而不能落实。 二是让学生自己制定观察计划。因观察星空独立性较强,可以让学生制定各自的观察计划。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最好引导学生长期观察两个以上的星座,一个是北斗七星,一个是自选的“我的星座”,便于今后掌握星空变化的规律。 在学生制定完观察计划后,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与补充,教师可在此对学生的观察计划进行恰当的评价。自由活动: 制作观察箱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象:如果要长期观察一个星座,借助什么样的观察工具比较好?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想象。然后教师可以展示观星箱,让学生了解观星箱的作用,再让学生开展制作活动。 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一定采取教科书中提示的方法,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教师也可以提供其他方法来制作观星箱。如,利用透明的盒子,在盒盖上用笔画出大小均等的网格,将盒的周边及盒底用纸糊住,使其不透明,在盒底部一角打一观察孔即可。如果利用教科书中的制作方法,也可以将其方法改进,如不用胶带固定线,而是用针在盒子边缘穿孔,将线穿过,在外面打上结固定住。 制作完毕,可以让学生试用观星箱来观测某一物体,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与记录的方法,还要特别强调在观测自己选定的观察对象时,要选择最佳观察点并且观星箱的位置应固定不变。同时也提醒学生,因自己选定的几个观察对象在天空的位置不同,所以每个观察对象要分别用一个固定的观星箱才能准确观察星座的变化。本课的课堂评价活动可以穿插在活动之中,进行随机评价。拓展活动: 建议让学生课后至少再制作一个观星箱,分别用来观察北斗七星及自己选定的星座,坚持不懈地进行长期的观察,发现星空变化的规律。

四、参考资料 1.秋夜星空

学习辨认秋夜的星座,最好先从在东北方的银河中的仙后座开始。仙后座是一个可与北斗星媲美的星座,有3颗二等星和2颗三等星构成一个明显的英文大写字母“w”的形状,开口朝向北极星,这是识别仙后座最主要的标志。仙后座也可以这样寻找:把北斗七星的“天极”和北极星的连线向南延伸约相等的长度,即可到达银河“岸边”的仙后座。

秋夜的其他星座都不如仙后座那么容易辨认。英仙座有一半浸于银河中,它很像一个人的右手握拳并张开姆指与食指的形状。这个形状比较抽像,要记住它就得反复地观测。 仙女座在希腊神话中是仙后座和仙王座的女儿,仙女座和仙后座、英仙座排列成正三角形的位置,这可作为辨认它的线索。仙女座的西南侧是飞马座。飞马座是个大星座,但因缺少一颗可以成为主宰的亮星,辨认它并不容易。 仙女座西端的1颗2等星和飞马座东侧的3颗3等星大致组成一个正方形,称之为飞马座正方形或飞马座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相当大,如拿满月排列在它的一边上,大约可容下3个满月。这样一个巨大的正方形较容易找到,所以,如果通过仙女座找出这个正方形,就能顺藤摸瓜,认出飞马座了。仙后座的西邻是仙王座,仙王座的形状颇像一颗象棋的棋子,因此相对来说是个比较容易辨认的星座。

秋夜南方的星空是一片寂寥凄凉,天蝎座正在下沉,人马座陷落在西南方天边,摩羯、宝瓶、双鱼、白羊等黄道上的星座虽毗邻而立,奈何都暗淡无光,不易看清它们的庐山真面目。但在较暗的星星中,却有一颗耀眼的明星一枝独秀,孤独地悬挂在南方低空,它就是南鱼座的北落师门。北落师门晶莹夺目,像镶嵌在黑暗天幕上的一颗美丽的白宝石,因在它周围的广大区域里没有什么亮星,所以一目了然。我们在傍晚时看到北落师门在南天升起,就表示已到了深秋了。 2.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北极星在很靠近地球北极指向的天空。因此,看起来它总在北方天空。正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重要,才大名鼎鼎。其实,按亮度它只是一颗普通的二等星,属于“小字辈”。它离我们是300多光年。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也叫小熊座α星。中国古代称它为“勾陈一”或“北辰”。在星座图形上,它正处于小熊的尾巴尖端。 小熊星座α星永远享受北极星的尊称吗?地球自转轴的北极永远指向这颗星吗?首先应该指出,地球自转轴也是在周期性的缓慢摆动。因此,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位置自然也是变动的。可见,北极星的“皇位”也存在轮流坐庄的可能。天文学家们早已算出,4800年前,北极星不是现在小熊座α星,而是天龙座α星,中国古代称它为右枢。那时右枢获得北极星的殊荣。到公元1000年,也就是中国北宋初年的时候,地球北极指向的天空离现在北极星即小熊座α星的角距还有6度。可见,那时它还远远不能作北极星。现在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离小熊座α星的角距只有约1度。目前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正以每年15角秒的速度接近小熊座α星。到公元2100年前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和小熊座α星之间的角距最小,仅有约28角分。似乎这时它的“地位”才达到北极星的顶峰。以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将逐渐远离小熊座α星。到公元4000年前后,仙王座γ星将成为北极星。到公元14000年前后,天琴座α星即织女星将获得北极星的美名。那时人们再谈起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来,织女星“入主北极星皇位” ,身份远远超过牛郎星。地球自转轴这样摆动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6000年。这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的,静止只是暂时的,是相对的,运动变化才是永恒的。 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这七颗星中有6颗是2等星,一颗是3等星。通过斗口的两颗星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就找到了北极星。认星歌有:“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就是说初学认星者可以从北斗七星依次来找其他的星座。 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永远不变吗?它永远是找北极星的“工具”吗?当然不是。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恒星也不例外。既然恒星也在运动,那么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当然也在变化。这七颗星离我们的距离不等,在70~130光年之间。它们各自运行的速度和方向也不一样。天文学家们已经算出,10万年前看到的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和10万年后将要看到的图形,都和今日的大不一样。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美术课堂实录

劝学课堂实录

倒数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观后感

《黄河颂》课堂实录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37).doc》
课堂实录 (3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