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利(教案)

2020-03-02 15:17: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课题】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提高消费者权利意识。 (2)增强法制观念。 2.能力目标

(1)掌握一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有效方法。 (2)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3.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消费和消费者,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2)知道消费者需要保护,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

(3)明确要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 (4)了解维护权益的途径。 【学情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门口的小店里购买到三无产品,说明学生的维护意识不强,很有必要加强消费者权益意识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如何练就一双慧眼。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从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的角度全面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实现专有权以经营者认真履行义务为前提。另外,就消费者本身而言,在享受权益的同时,也要履行维护市场秩序的义务。通过事例,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掌握几种途径,结合具体情境去理解运用,让学生消化吸收。通过展示一些消费者上当经历以引起学生警觉,教给学生防止上当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案例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P85-98课文,预做课本问题。 【课时计划】共3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课题:

《燃气炉爆炸,消费者烧伤毁容》给我们什么启示?引导思考问题,自然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问题导学:

(1)什么是消费?消费的内容有哪些?

(2)对于经营者来说,顾客就是上帝,你怎样理解? 学生阅读P86-87课文后概括出结论。

活动与探索:P87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顾客就是‘上帝’”,经营者本应尊重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是真是假? (2)为什么图中的厂家和店家如此对待“上帝”?

小组发言后教师归纳: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情景体验:P88 活动。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各种消费经历。 (1)上面两个场景中,消费者处于什么地位?会有何感受? (2)填写表格。

教师归纳:个别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诈、坑害,在使消费者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也使消费者觉醒起来,向不法经营者奋起反击,以维护自身权益,争取社会公正。于是,消费者运动应运而生,并形成一股世界性潮流。

自主学习,阅读P88 了解《保护消费者准则》及“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小组合作学习,P89 探索消费者在社会生产的地位及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意义。 (1)消费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2)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有什么意义?

教师归纳:消费者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是重要的参与者。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回答:我国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九项权利。

接下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着重理解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案例分析:假药致人丧命;假酒致人中毒;劣质刹车器导致车祸;劣质热水瓶爆炸伤人。探究下列问题:

(1)这些商品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危害? (2)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3)要避免对消费者的这些危害,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

归纳:消费者应当享有安全权。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接受的服务,不能危害生命和财产安全。

案例分析:食品过了保质期;主要成分为玉米的“强灵助长晶”;塑料做的“高级照相机”。探究下列问题:

(1)买了这样的商品,我们会有什么感受?

(2)要避免糊里糊涂被欺骗的情况发生,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

归纳:消费者应享有知情权。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人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案例分析:动手摸了商品就得买;还了价就得买。探究下列问题: (1)你有过被迫买自己不想买的商品的经历吗?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2)要避免这种情况,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

归纳:消费者应享有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报务。

案例分析:缺斤短两;以假充真。探讨下列问题:

(1)如果买东西或接受服务时被无端地多收钱,你有什么感受? (2)要避免这种不公平交易的发生,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 (3)你认为消费者还应享有哪些权利? 归纳:消费者应享有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人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消费者还应享有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

自主学习P91最后一段,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问题探究:P92“上帝”是这样子的吗?

归纳: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 课堂小结:

通过本知识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消费者消费者权利方面的一些知识,懂得了我们要增强权利保护意识和能力。还要履行作为消费者应尽的义务。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后作业

背诵记忆下列知识点:

(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 (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预习P93-97 【板书设计】

第一框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1.我们都是消费者

(1)消费者需要保护

(2)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意义 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1)安全权

(2)知情权 (3)公平交易权 (4)自主选择权 其他权利

3.消费者也要履行义务 【教学反思】

课前的调查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实践能力。本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有效地组织了课堂的活动,系统了知识脉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几个活动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个体到整体,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大量的现实材料增强了学生的感悟,但个别环节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要注意协调。

第2课时 引入课题

复习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提问,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怎样维权?导入新课“维护消费者权益”。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P93五花八门的有奖促销。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看待五花八门的有奖促销活动? (2)你怎样甄别以下非法的有奖销售?

○采用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抽奖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知识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十三条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五千元。 归纳:

(1)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广告的宣传、熟人的推荐、街头的流行等。

(2)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从而充分行使消费者的权利,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合作探究学习:P94《如此广告》,思考问题: (1)分析商家打折的种种动机。

(2)面对低价和折扣,你怎样判断以决定是否购买?

归纳:消费前,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还需要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以便我们依法维权。

案例分析:P95《拔牙》,探究下列问题: (1)这个情景反映了什么问题? (2)患者应作出什么反应?

归纳:在侵权行为发生以后,我们则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景体验:P96 若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办?请选出你会采取的行动。

(1)在饭店吃饭后结账,账单上收费多了数十元。服务员解释说误写菜单,用了昂贵的材料烹制,所以价钱贵,并要求你照单付款。你会——

(2)你买了一台电脑,回家后发现机器有毛病,但发票上写在货物售出,恕不退换的字样,你会——

归纳:自认倒霉,会助长不法经营者的违法行为,所以要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自主学习:阅读P96最后一段,回答问题: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正当、合法途径有哪些? 归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树立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知道了:消费前,要炼就一双“慧眼”;消费中,要会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当我们的消费者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课堂练习

P97王先生购买的家具虫蛀,家具店负责人拒绝赔偿。请你给王先生出主意,如何维护其合法权益?

提示:通过正当、合法途径依法维权。 课后作业

(1)熟记本课知识 (2)预习P97-102 【板书设计】

第二框 维护消费者权益

一、炼就一双“慧眼” (1)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比较、鉴别、选择。 (2)消费前要学习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和维权的法律知识。

二、维护权益的途径

协商、调解、申诉、仲裁:诉讼。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说明了在生活中存在着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教学比较成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第3课时

一、知识点回顾

1.保护消费者权益有什么重要意义?(p89)

保护消费者权利,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其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9项)(p9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9项权利。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权。(各权利的含义见课本及笔记)

3.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履行哪些义务?(p92)

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费者(态度谦和、说话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

4.作为消费者应该这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避免上当受骗?(p93--94共5小点)

炼就一双“慧眼”,要求我们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5.当消费者的权利受到侵犯以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维权?(p96)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略,详见课件)

(二)非选题

1.

(1)漫画中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写出三项即可) (2)消费者主要应该依据哪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该消费者处理这件事可能采取多种方式,请写出两种并予以简要评价。 2.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一段对话: 同学甲:“怎么回事?刚买的圆珠笔没写一会儿就不出油了!” 同学乙:“我也一样,刚买的书包还没用一星期,背带就脱线了。后来,我找商店要求更换,但由于买时没有索要发票,人家不予理睬。”

这是不是同学们常遇到的现象呢?某班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就此问题在校内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后的统计数据如下:

分析上述统计结果,请回答:

(1)根据①的统计结果,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2)比较②、③的统计结果,你认为同学们在“想”和“做”方面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3)你认为购物时索要发票有什么好处?

(4)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怎样依法维护自身的消费权益?

三、课后反思

学生的认知过程,总是从感觉是什么开始,激发兴趣,探索为什么,进而引导学生行动,知道怎么做。这就是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教学活动也必须要符合这一认知规律。

思想品德: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第八课)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短文教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期中考试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利(教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利(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