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行镇残联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20-03-03 23:08: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杨行镇残疾人联合会2008年工作总结

及2009年工作计划

2008年,杨行镇残疾人联合会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区残联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和落实上海市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和宝山区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紧紧围绕2010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以上海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为契机,结合杨行镇的实际情况,团结一致、锲而不舍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一年来,镇残联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实事项目

镇残联本着“代表、服务、管理”的工作职责,奉行“想残疾人所想,为残疾人所为”的工作理念,在确保政府实事项目顺利实施,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提高康复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

一是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全覆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残疾人基本生活的基础。按照市政府“推进残疾人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做到全员覆盖”的工作要求,对农村重残无业和符合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的家庭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参保对象共226人,给予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补贴,从而使我镇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养老和合作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

二是完成“残疾人万人就业实事项目”。解决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家庭脱贫的根本保证。2008年5月,根据区残联的工作部署,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程序,在全镇范围内公开招聘了5名残疾人工作助理员。现在全镇共有18名助残员辛勤地工作在全镇各个居(村)委,将残疾人工作覆盖到全镇的所有居(村)委会,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残疾人工作网络,解决了部份残疾人就业矛盾和家庭困难,为残疾人工作者走向社区、走向残疾人家庭、走向残疾人身边奠定了基础。

三是完善智障人士“阳光之家”。建立和完善智障人士“阳光之家”是市、区政府实事项目。针对智障人士认知水平不足,交际能力受限,教育、培训、就业困难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通过了市残联“阳光之家”指导中心组织的验收。

四是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服务。重残者是残疾人中的特殊群体,特别是重残无业人员,因生活陷入困境,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今年上半年,有1名重残无业人员入住养护机构,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养护服务;为6名重残人员办理了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助,满足了贫困残疾人的需求,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

五是为听力、语言和视力障碍者提供信息服务。对于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人朋友和盲人朋友,同样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关爱。镇残联认真理解把握相关文件精神,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在工作中认真审核材料,及时申请和上报,上半年共为28名听力和视力障碍者办理了聋人信息卡和固定电话优惠话费,为51名残疾人办理了优惠装宽带,为3名盲人办理了免费乘车卡,为残疾人朋友与社会交流搭建了平台。

六是对7岁以下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极早干预,提前预防,是改善或减轻残疾症状的有效手段。镇残联通过发动助残员上门调查摸底,积极宣传有关政策,及时对残疾儿童进行评估,对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今年以来,已完成对5名新发现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顺利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为残疾儿童的康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扶贫帮困,残疾人救助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镇残联奉行“以残疾人为本,为残疾人解困”的宗旨,坚持为贫困残疾人“雪中送炭”。有效的救助,使残疾人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无限关爱之情。

一是加大助医力度,扩大助医覆盖面。镇残联认真落实有关助医政策,今年以来,已有14人享受到医疗救助,为2名城镇重残无业无保障人员办理医疗卡,使贫困残疾人得到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二是加大助困力度,保障特困残疾人家庭基本生活。从新年伊始,每逢重大节日,镇残联通过开展访贫问苦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困难残疾人家庭,半年来,受益残疾人达30人次;对享受最低社会保障的特困残疾人家庭,发放助残实物帮困卡共计108张;对2个一户多残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家庭每月发放助残金。适时的救助和服务,使困难残疾人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三、依托社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发展之源。本着“真心为残,真诚服务”的理念,动脑筋,想办法,挖掘就业资源,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促进在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

一是开展职业培训。为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积极与区残联加强联系,动员和推荐残疾人参加区残联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今年以来,已有5人参加了区残联举办的计算机操作初级和中级培训。

二是落实残疾人就业工作。劳动就业是根本的保障,镇残联认真学习贯彻有关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的相关法规和办法,经过艰苦努力,在社会各界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共积极推荐41人次,安置残疾人就业16人次。

四、以人为本,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镇残联本着“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市政府

办公厅批转的市卫生厅、市残联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围绕到2010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奋斗目标,真情服务,真心助残,建立以社区为载体,以家庭为依托,以康复机构为主体的康复网络。

一是开展社区康复示范达标创建工作。镇残联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目标,以2008年“上海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和创建“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示范)达标镇”为契机,有计划、按步骤地扩大残疾人康复受益面,实现了康复服务工作进入基层、走进家庭的工作目标。在社区卫生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与49名重残无业人员签订了上门服务约定书,提供“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为33名重残无业人员办理了医保;为11名贫困残疾人办理了医疗补贴券,为他们提供医疗优惠服务。

二是脑瘫儿童康复成效显著。在区残联康复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并提供康复训练经费,为他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精神支持和经济资助。共有3名脑瘫儿童在市、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是免费配发残疾人用品用具。一年来,共免费配发残疾人用品用具209件,有效地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五、加强领导,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镇残联奉行“以改善残疾人社会环境为中心”的理念,着力于基层组织建设,筑桥梁,建纽带,残疾人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残疾人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一是改造完善服务环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学习和宣传,目前,镇残联已成为为广大残疾人服务的文明窗口和名副其实的“残疾人之家”。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镇残联以村(居)委残疾人协会和镇残疾人服务社为工作平台,以残疾人“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有没有得到实惠”作为衡量村(居)委残协和镇残疾人服务社工作的标准,大力加强残联组织建设,牢固树立服务观念。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真情为广大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半年来共处理来电来访330人次,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三是重视宣传工作。重视残疾人宣传工作,围绕“全国助残日”和“国际残疾人日”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各界扶残、助残意识进一步增强。

六、多方协作,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镇残联本着“以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理念,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市、区举办的各项娱乐、体育活动。杨行镇的残疾人在参加上海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田径比赛中,获得了3枚金牌、1枚银牌的好成绩。通过各项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残疾人身心健康,找到了自信。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残疾人事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社会对残疾人的容纳接受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带领残疾人共同奔小康的目标任重道远;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培育;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的加以解决。

为了更好地体现残联工作职能,加大为残疾人服务力度,制定2009年工作计划如下: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工作目标。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求进,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为抓手,以全面落实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工作为重点,在巩固2008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为要求,以加快实现残疾人共同奔小康为根本,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积极有效地做好残疾人工作,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树立“以残疾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工作精力放在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切实维护好残疾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实实在在地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推动杨行镇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杨行镇残疾人联合会

2008年12月 20日

杨行镇残联工作总结

某镇残联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镇残联工作计划

杨庄残联工作总结

镇残联工作总结

镇残联工作总结

镇残联工作总结

区残联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县残联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杨

《杨行镇残联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
杨行镇残联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