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作文复习2

2020-03-02 00:18: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考复习之作文一

心事”话题作文创新导写

创新作文,就是能够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作品),以显示出作者的个性特征。也就是所说的风格。风格对于杜甫来讲,是厚重;对于苏轼来讲,是豪放;对于李白来讲,是飘逸;对于柳永来讲,是凄婉„„而对于崇尚个性,张扬个性的初中生来讲,它或是鲜活的表达;它或是独特的视角;它或是真切的情感;它或是精巧的结构;它或是生动的语言„„它更可以是以上几方面的完美组合。

所谓“个性化思考”就是在写作中善于寻找新颖的切入点,寻找思维的发散点。即运用发散性思维对相同的事物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这样,纵使是一个很老套的作文题目,如果 能 够 打破 传 统 思 维 模式的 束 缚,注 重 运 用 发 散 性 思 维,也 可 以 写 出 让人击 节 叫 好的文章。

如,以“生命”话题为例:

有人认为生命是一轮太阳,要耀眼夺目;

有人认为生命是一颗树,要长得枝繁叶茂;

有人认为生命是一条溪流,要流得无怨无悔;

有人认为生命是一首诗作,要含义隽永;

有人认为生命是一首歌 ,要唱尽风花雪月;

有人认为生命是一出戏,要尽显悲欢离合„„

可以供我们选择的切入点很多,而还有的人借助新巧的比喻,另辟路径,展现出其独特的写作角度——把生命比作一枝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铅笔——让细长、挺直、沉默、舒展在案头,为读者诠释生命的诗意,解读生命的内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思维的发散点越多,对主题思考得越深刻,同时就更有可能通过随机组合碰撞出许许多多独具个性色彩的创新作文。

怎样才能做到在作文创作中指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那我们以“心事”为话题,从“文体”与“从称”两方面与同仁进行交流。

一、以“文体”为 发 散点,探索 独 特 新 颖 的个 性 样式

我们都知道,对于同一个作文题目或话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文体加以表达。但我们应该突破传统的写作样式,眼光不能单单局限简单的记叙文、议论文上,而要突出文体的多样性,大胆采用有独特个性、有创新特色的文体进行写作。只要你进行多元的思考,你就会发现可以供我选择的文体是多种多样的。

以“心事”为话题,根据立意的不同,我们可以采用的文体形式有:

(一)、日记体——我们可以对自己倾诉心事。

采用这种形式写的作文一般由几则日记连缀而成的,几则日记之间应在内容上相互关联。此外,还可发挥这种文体特有的结构特点,在时间和天气上做文章,如天气的阴睛可以代表作者的心情,甚至还可能在写作中设计一些夺人眼球的亮点,如加上心情指数等等。

(二)、书信体——我们可以对自己或别人(别物)进行倾诉心事。

Fighting 1

这种文体在运用时,不仅可以以单一的的一封信的形式,需要时可以两封书信套用。

——以上两 种 文 体 会给人真实 亲 切的 感受。

(三)、蒙太奇,即片断组合。可以将作者的心事(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像电影镜头一样组合在一起,进而引起读者共鸣。除此以外,还可以跨越时空,把古人的心事与令人的心事组合,让意境叠加,交相辉映,突显主题。

(四)故事新编,即对文学作品或历史上已有的故事进行创造改编,以突显话题的内涵。如,我们可以使用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祥子这一角色,把“祥子”最初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一辆人力车的心事表现出来;《西游记》中猪八戒一心想早点散伙,回高老庄娶妻,这成了他去西天取经路上的心事„„

除了以上介绍我们常见的几种“变式”立体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采访记、戏 剧、童话、小 标 题式的片断组

合(小 标 题 要 做 到 新 颖 别 致)等很多独具特色的文体作为发散点,进行 思 维的发散训练。如果单一的文体使用灵活后,还可以把几种文体组合后综合使用。如以“祥子的心事”为例,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新编+日记体、故事新编+书信体、故事新编+蒙太奇等不同的组合形式。

变换一个角度或高度,你的眼前就会出现另一番景象。正如古人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不同。”一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是许多因素的结合体。同样,个性作文的创作不单单只靠对“文体”与“人称”的发散思维就可以达到创新的理想境界,它应该是在此基础上与独具特色的语言、灵活多变的结构、新颖别致的材料的完美组合,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象。而个性作文创作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生活体验、思想认识、情感流程,运用好发散思维,可以让我们不断的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抒发新感悟。把写作当成一快乐,让写作成为一种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那么,我们的激情之火就会被点燃。自然,创作者就可以达到“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文抒我情”的境界。那么一篇篇精彩的个性化作文就在你的笔尖如潺潺流水舒缓流淌。

一、写作指导

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话题作文都有一定的文字来引出话题,但这段文字并不是用来限制考生的,它是话题的一个引子,只提供一定的思维启发,并不是要让考生从中提炼出作文的主题。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

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

第三,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在以上三个主要特点中,最主要的是“范围宽泛”这个特点。由于“范围宽泛”,给写作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写作者表现个性特征,有利于选拔人才。可以说,以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主要题型之一,是高考作文命题成熟的表现。

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

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拿2000年高考作文来说,要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大范围“化而小之”,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可以写“生活态度”方面的,可以写“辨明是非”方面的,也可以写“意识转变”“思维方式”“教育改革”“道德修养”“人物评价”“历史反思”“职业选择”“个性发展”等等方面的,这样,“化大为小”,“化空为实”,文章才能“出彩”,才能出现题材多样、迭彩纷呈的好局面。

再拿下面一个话题作文为例:请以“压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善于“以问领写”“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等等,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达到“化大为小”的目的。可以写压力来自过重负担,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责任感;可以写压力的从无到有,也可以写压力的从有到无;可以写压力来自外界,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自身;可以写在重压下喘不过气来,也可以写变压力为动力;可以写要善于自我减压,也可以写“把压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不要贪多,否则会造成东拉西扯,空谈漫议。

提醒同学们注意: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要求作者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

(一)写前 的 准备工作

1、自我提问,如:写写你有哪些方面的心事?你最近最大的心事又是什么?做这件事是为了了解自己的思想状况,为在课堂写作时能很快地整理自己所需要得材料。

2、确定重点。“心事点点”这个题目比较能让学生叙说心里话,叙述和描写就可以作为主要的写作要求,要求在叙述中能有生动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二)课堂的指导

1、怎样审题?

首先分析“心事”,可以考虑:谁的心事?(建议同学最好写自己的心事,这样比较有真情实感。)

什么方面的心事?(可以是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可以是与同学之间相处的困惑,还可以是自己无法满足的一些愿望等。)

再来考虑:“点点”有何含义?是“一点点的心事”还是“心事的点点滴滴”?抑或是“萦绕在心间

的几点心事”?总之,“心事点点”应该是反映生活中的感到为难的事,要表现的是内心的一种渴望。通过审题确立自己的写作方向。

2、怎样立意?

让同学明确要多角度立意,善于化大为小。明确立意贵在有新意,能写出独特感受,并且是打动别人

的真实感受,让读者产生共鸣。比如说在本单元谈到了代沟的问题,怎么去看待它,怎样去表现那种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少年的呼声。

3、怎样选材?

多方面联想: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选取最熟悉、最动情、最能表现同龄人共同心声的材料。

4、怎样构思?

“是什么时候有了这个心事的?是什么原因引发这个心事的?当时在哪里,有哪些人,事情的经过是怎

样的,结果又如何?”“你准备用什么作线索把这些内容贯串起来?”“把心情变化的过程详细描写出来。”

5、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紧扣“心事”两字,不至于离题。话题作文给出了你写作的话题,但话题不是题目,同学们需要重新拟一个新颖的题目。

(三)话题作文的题型

1.单一话题:即只提供一个中心话题,如“心事”。

2.对立话题:提供了不同的观点,即针对一个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网络的利弊”。

优秀作文展示:

梦里花落知多少

喜欢一个人走在湖畔。喜欢流传千古,有着淡淡墨香的古诗词。喜欢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的美丽。或

许正如那些伤感的诗人,在心底又埋下多少思绪。

梦之一:习惯于醉酒吟诗的李白,又怎能想到自己会沉浸在酒中“解脱”自己。不过他选择了一种自己的方式去摆脱“心事”,仁途上的不顺利让他乘船归乡,让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寻求快乐,这或许就是心事的一种寄托方式吧。

梦之二:柳永的词可称得上“婉约派”的代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他的压抑,只得在烟波中消散。孤独、寂寞萦绕心头,即使有良辰美景,可那满腹的心事更与何人说呢!

梦之三:“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愁苦始终徘徊在易安的心头。一个迷茫的女子,在当时的境地又如何摆脱忧愁,她只得用《漱玉词》去“消磨光阴”,那或许是在“藕花深处”摆渡的最好方式,她的心事也便寄予其中了吧!

梦之四:我没有多少心事,因为我会选择一种方式摆脱心事:我会讲出来。因为我的身边有很多爱我的人。或许我没有文采去用诗词寄托情感,但我依然会微笑着去看待世界。

当我如梦初醒,依旧一个人走在湖畔时,或许我的心事早已飘到九霄云外去了。轻轻地,我拾起那散落的花瓣,悠悠地投入水中,看心事漂到对岸„„

【简评】中考满分作文大都是匠心独运的佳作。作者思接千载,将三位文人与自己并列引出,用四个梦境构布局出了一个漂亮的结构;为增添梦境的文化内涵,作者又巧妙地引用诗词,用前人面对心事时的不同心境与处理态度,为文章抹上了靓丽的一笔。当然,梦之四似乎略显不够。

成长中的心事

童年时代,那是一个纯真的世界。我们在父母为我们撑起的广阔蓝天下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但随

着年龄的增长,一串串的心事使我们沉思,使我们变得成熟。

心事仿佛是我们通往成熟大门的一座桥梁,在这座桥梁上充满了喜悦、疑惑、愤怒、忧伤„„心事更像一个个困难,刚了却一桩,想舒缓一口气,可又有一桩心事压在心头,令人沉思难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而心事又会萦绕在心头久久不肯离去。我也不例外:

那一次,记得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提着一张沉重的成绩单失落又担心地向家中走去。这一次的成绩很不理想,我担心回家后会被父母严厉批评,也怕自己的成绩从此会一蹶不振,再也考不好了。身旁的树木在风中吱吱作响,仿佛在讥笑我的无能;风在耳边呼呼怒吼,仿佛在斥责我的愚笨;连平日里被我踢的石头也跟我过不去,差点令我摔了个嘴啃泥。望着远方的树林,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他们似乎都在嘲笑我,讥讽我。

回到家中,我把成绩单交给父母,原以为一场狂风暴雨已经压在身上,却不知是一股温暖的春风吹透我的心底。唤醒了我坚忍不拔的信心。母亲温和地鼓励我不要气馁,以后要努力学习。我在母亲面前立下“军令状”:下次一定努力。

以后的日子,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得很稳定,考试考差的心事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人人身上都有一个结,这个结就是心事,个人解不开的疙瘩就让别人来启发,困扰我们的心事就会远离我们。当然,在心事的历练中,我们的道路将走得更坚稳。

高三心事

放月假,一路踩着斑斑驳驳的阳光回家,我的心就像我的皮鞋一样,久不擦拭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

四月份飞似的过去了,又到了打点行装回家休整的时候了。我不是原来的我,与我的梦想,在玩心理游戏。

本来想趁此机会去溜冰的,可怎么也找不到同盟,没人相伴,我也只好放弃了。于是便拖着重重的心

事回家,爸爸正在家里练字,我躺进沙发里,顺手喝了一点放在茶几上的酒。接下来便望着天花板�;�;上面停着几个黑点,大概是苍蝇吧。再下来我便觉得我的胃火辣辣的痛。

到现在我终于悟出了高三的滋味,“就像三伏天,在一个坡度至少有60度的陡坡上,拖一辆残缺不全,接口生锈的载重板车”,欲罢不能,日子一天天的流逝了。我总在繁忙中妄想:如果现在还是98年�;�;可是没有如果。

顺手拿起那本《我的帝王生涯》,写的是一个帝王的一生,写他无力拯救自我,只能以虚妄的救赎面对自己的沦落。那么,文中那只在现实中折断了羽翼的鸟,还有展翅飞翔的希望吗?我想我很大程度上象那只停下了飞翔的鸟,沿着那一句精彩的对白走了很久却依然没有接近梦中的花园:“少年为王,既是你的造化,又是你的不幸”。我想,在七月之前,无论怎样,我都只有沿着现在的道路走下去的。永远不能回头!

回到我那间蓝色的屋子,按下键,潮水与海风的声音在一瞬间湮灭了我所有的不快乐和那些隐隐的烦忧,那是张惠妹的一首很老的歌《听海》,“听,海哭的声音,叹息着谁又被伤了心,却还不清醒,一定不是我,至少我很冷静„„”我就想,一定不是我,因为我很冷静。

这段日子以来我的恋海情结越来越明显示,博大、深邃、含蓄的惬意。好友中有个远走海南去当兵,寄了些照片回来,背景是繁华的军港,海美得健康舒服。前不久找跑遍了整个小城终于买了一本黄磊的《我想我是海》的磁带。那声音不加修饰,平直,我觉得他最可贵的一点在于他的歌的确让人觉得是“从海底升上来的绿藻„„天要它漂多久,就多久。”

坐在一堆书砖中间,我有时就止不住的幻想,我还一动不动的静坐在深蓝的海底,四周是游动的小鱼和流动的阳光,海水轻轻的舔着的皮肤,没有声音,没有时间,没有距离,也不去管海风往哪一个方向吹;

这种幻想不止一次的占据着我的头脑,这未免有些显得有些太过情绪化了,但这是我真实的部分,是我和这个世界的距离,谁也无法改变。

前几天坐着没事打开了电视,《荧屏歌声》里正好放送着《阿甘正传》的片头曲,我感到我的心情也在随着那片洁白的羽毛飞升与飘落,那么纯净与空灵,那么宿命与简单,或许,未来是个美丽的新世界,像伍佰坐在那废弃的工厂外一个又大又老的木箱上深沉的唱出的那一个,像阿甘执著着追求的那一个,像我们大家祈盼的那一个。

在这个春天将尽的时候,我不知道七月之后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上苍会在某一个夏日的天空中,启示我们答案的。”我相信这句话,但愿吧!

「简评」

“上苍会在未来某一个夏日的天空中,启示我们答案的。”这是《高三心事》带给我们的心情感悟。“用心品味,生活总是有滋有味。”

高三,是一个承接意义上的年龄,一面是陌生的神秘的未知的梦想在一层一层的涌起,另一方面是生活中平民化色彩日益浓重的无奈与悲哀�;�;这是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显著心理特点。

面对高三沉沉的压力,在“一切为了高考”这一指挥棒下,这些可爱的少男少女们不得不放弃了生活中一些闪光的部分而挤在“高考”这条“独木桥”上。而七月也似乎是所有高三学生的一场梦魇,可能是一个梦的开始,也可能是一个梦的结束。

本文挑选了一个放假的日子来展示作者的心情,随着一个个精彩的片断的铺开,让我们随作者典雅别致的叙述去看一本书,听一支歌,然后看一段电视,“生活是一粒五味果”,具体个中滋味,尽在不言之中。全文语言空灵,为我们营造了一种透明的淡淡惆怅的氛围,“天要它漂多久,就多久„„”这句话又是作者的一句心灵独白,将文章推向了另一个清晰的层面。

刘勰曾说过:“寂然凝思,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逼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本文不愧为一篇舒卷自如的作品,令人击节赞叹。

少年心事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烦恼和心事,当然,像我们这个年龄段被别人称为花季少男、少女的也不例外。以前人总说,我们这个年龄是天真烂漫,没有心事、烦恼的人。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现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我们这些花季少男、少女的烦恼与心事也随之而来。——题记

一看到这题目时,一幕情景便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是

五、六年前,当时我还是一个幼稚的小孩,虽然已经上了小学,但仍然天真淘气。

有一年暑假,父母带我去母亲的故乡:宁波。那时,我住在哥哥家。每当我起来时,总能看见哥哥坐在写字台前不断地做作业。

当时,我还没有那么多作业可做。稚气未脱的我总是天天坐在哥哥旁边看他做作业;当我等得有一段时间时,我便会一个劲地问哥哥:“你怎么有那么多作业可做啊!”但得到的回答就是哥哥淡淡的微笑和一句:等到你到我这个年龄时就知道了。而每当我等得不耐烦时,我便会扯着哥哥的衣服说:“陪我出去玩嘛!”但哥哥却把一大堆辅导书和作业往桌上一放,说:“你能帮我完成这些,我就陪你玩。”当时我就被这些书的架势所吓倒,这个印象就在我心中印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幅情景消失了,又浮现出另一幅场景:同样是一个画面,一个学生在做作业与辅导书。但这次的“主角”不是哥哥,而是我自己。自从踏进上外双语学校以来,作业量迅速上升。一开始,我还受不了这压力,

但事实却让我接受了现实。记得第一次数学测验那个惨不忍睹的分数,要想改变这一结果,只有自己奋发图强:要想数学成绩提高,只有多做数学题目。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是十二分地赞同。第二天,父亲果然帮我买来了《奥数六年级》、《同步分层导学》、《同步课课练》等辅导书。而老师似乎也在暗中知道了我的想法,便让我们买了一系列像《精练与博览》、《一课一练》、《测试与评析》等书。大量的数学题目“从天而降”,开始我还依靠我的信心坚持了几天。但好景不长,有一天做题目时,我竟然困了„„

又是一张充满红叉叉的考卷,一个鲜红的分数展现在我的眼前:25分„„ 我一下子被惊醒了,方才知道刚才是在做梦。为了不让那些挤满了红叉叉的考卷成为我的“朋友”,只能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辅导书。

这一幕渐渐消失了,我眼前又浮现出了前几天的一幕。当时我们家装新空调,有一个人上门帮我们搬运空调。空调的室外机是十分重的,我们看那人搬得十分累,便问他:“为何不两个人一起搬呢?”听了他的回答之后,我们知道了送、搬一个空调只有十元钱。而两个人一起搬,各人只拿到五元钱,就不能“养家糊口”了。事后,我问父母:“他们为何不去做白领呢?”父亲笑笑说:“因为他们小时候没好好读书,所以才要做这种体力活。”看来,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必须要先读好书。

自然而然,我又想到了另一幕情景:一个学生在孤灯的陪伴下,奋笔疾书,不断地做作业。不为什么,只为了成绩手册上的一个分数,只为以后的人生道路作拼搏。

这样看来,所有的花季少男、少女都逃不过此劫,过不去此坎了。

孤灯陪伴,深夜学习,视力下降,头脑发晕,睡眠不足„„

唉!少年欢乐何处寻?少年心事何人知?少年烦恼何时了?

心事

夜,深了。

朦胧的月光透过玻璃,静静地洒在卧室的每一个角落,洒在我忧郁的面孔上,均匀的呼吸,以及翻身的响动,点缀着夜的静谧。

我拥着被坐在床上,望着天上那弯弯的新月,久久不能入眠。丝丝缕缕的月光不知不觉撩拨起我的心事„„

正午,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老师正宣读着期中考试的语文成绩,当读到“邓熠琳,95分”的时候,我的心猛地一颤,天哪!我怎么会只有95分?要知道,这个成绩在班里连前十名都排不进啊!我伤心,我气愤!为什么我那么认真地对待考试,却得到这样的回报?为了考试,我几个星期以来没有碰一下电视机;为了考试,我每天中午坚持在教室里阅读作文书;为了考试,我每个晚上在灯下一门心思地写字、复习„„ 难道,这刺眼的95分就是我这一个月付出的心血换来的成果吗?老师说过,这次考试时有始以来最隆重的一次语文考试,成绩要输入电脑,送到初中。可我偏偏在这一次发挥得不正常,老天怎么能这样不公平呢?毕竟这次考试关系到我的升学啊!

月亮把一切照得惨白,我心灵的伤口隐隐作痛,仿佛又回到了白天,又看到那个刺眼的95分!

于是,每每这个心事在我心头涌动,我便告诫自己:无论如何,我不能这样放弃,也不能这样甘心,我要对自己说:“这点挫折算什么!站起来,你还有圆梦的机会!”是的,我梦想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取得最好的成绩,因为我不想再有这样的夜晚,不想几个月后的今天再有这样一份沉重的心事。

不知不觉中,我睡了,月光下,我的梦想像一朵待放的花蕾散发着清香;我的心事如遮月的云,渐渐散去„„

初三中考作文复习(课件)

初三中考作文复习1

初三中考英语作文复习材料

中考初三英语作文复习材料

初三政治中考复习

作文(初三中考作文)

初三作文复习

初三作文复习

中考作文复习

中考作文复习

《初三中考作文复习2.doc》
初三中考作文复习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