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初二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

2020-03-01 23:44: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期中综合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归省(shěnɡ) 羁绊(jī) 缄默(jiān) ...B.行辈(hánɡ) 晦暗(huì) 翩然(piān) ...C.凫水(fù) 家醅(pēi) 心旌(jīnɡ) ...D.旺相(xiànɡ) 棹船(zhào) 蓦然(mù) ...导析:B A项,“省”应读作“xǐnɡ”;C项,“凫”应读作“fú”;D项,“蓦”应读作“mò”。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C ) A.嘲笑

严竣

渺远

瑕疵 B.踊跃

酬谢 挑衅

殒石 C.撺掇

瞳仁 纨绔

追溯 D.皎洁

元霄 萌发

两栖

导析:C A项,“竣”应写作“峻”,B项,“殒”应写作“陨”;D项,“霄”应写作“宵”。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D ) A.他胆大心细,每一件事都做得天衣无缝。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C.雄伟的万里长城令游人叹为观止。 ....D.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导析:D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不能形容脚步。 4.(2017庆阳)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D ) 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导析:D A项,语意重复,“至少”和“余”重复,删掉其中一个;B项,前后表述不一致,去掉“坏”;C项,动宾搭配不当,去掉“的能力”。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C )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导析:C 解答时,要认真推敲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第④句承前解说张元济先生话语的意思,注意“的确”二字;第①②两句从个人到国家层面依次展开,具体说明读书的作用;第③句总结放最后。 6.(2017德州改编)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 A.“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B.金承志先生创作了诸如《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等合唱作品,内容贴近当下生活,形式新颖别致,引起了广泛共鸣。

C.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D.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该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导析:A 顿号应为逗号。 7.默写。(5分) (1)(2017安徽)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2)(2017福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3)(2017福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2017黄冈)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8.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2分)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答案: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请以“母爱”为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3分) 答案:(示例)①课文题目:《金色花》 ②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3分) 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示例一)我认为不必苛求于此。并不是所有的嘉宾都是播音员或者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一篇文章最能打动听众的是真挚的情感,如果朗读者通过深情演绎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我觉得读音不准、吐字不清都可以忽略不计。(示例二)我认为嘉宾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读,既能体现文章的美感,还能推广普通话。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4分)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9.诗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并运用“比”的手法点出恋爱的主题。

10.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换了几个词语,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案:这样写,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体现了诗人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越来越强烈。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1~14题。(13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①,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②;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③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④;至寒至腴,可拊⑤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 ①其为正也间也: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②岚:林中雾气。③箨(tuò):竹笋皮,笋壳。④纨:白色的丝绢。⑤拊(fǔ):抚摩。

1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2)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3)至寒至腴(达到) .(4)乃悟世间真有碧色(明白)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 (2)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

译文: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他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

13.在【甲】文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2分) 答案:【甲】文作者的心情由乐到忧,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

14.【甲】【乙】两文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分) 答案:【甲】文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乙】文用“秋天”“晓岚”“舍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舍烟新柳”“脱箨初篁”“玉纨”和水进行比较)

参考译文:【乙】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他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唯独水的颜色最为奇特。大概世间的颜色,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的,这是我所知道的,我唯独对碧(青绿)色却不太理解。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这种颜色。它如秋季的天空,如早晨林间的雾气;比起农家的炊烟、新发的柳枝显得有些浓,比起刚脱皮的竹笋、新竹显得有些淡;比玉更温和,比白色的丝绢更滑润;达到清冷丰腴的极致,可以抚摩食用。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9题。(16分)

极光形成之谜

①1950年的一个夜晚,北极夜空上方出现淡红和淡绿色的光弧,时而像在空中舞动的彩带,时而像在空中燃烧的火焰,时而像悬在天边的巨伞……它轻盈地飘荡,不断变化着自己的形状,持续了几个小时。它多彩多姿,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绿,一会儿紫,变幻莫测。这就是美丽的极光。 ②极光是太阳风将带电粒子吹到地球两极上空,被地磁俘获产生的一种特殊光学现象。

③极光在很多地方出现过,但“极光之源”到底在哪里呢?极光是如何形成的呢?极光现象为什么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太阳活动是极光之源。极光出现的频率与太阳活动有很大关系,极光就像太阳发出的电。太阳是一颗恒星,不断放出光和热。其表面和内部进行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产生出强大的、内含大量带电粒子的带电微粒流。这些带电微粒射向空间,和地球外80~1 200千米高空中的稀薄气体的分子碰撞时,由于速度快而产生发光现象。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大约11年。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有人发现当一个“大黑子”经过太阳中心的子午线20~40小时后,地球上一定会出现极光。

⑤那为什么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原来,地球本身是个近似以南北两极为地磁两极的大磁石。太阳送来的粒子流接近地球时,以螺旋形的运动方式飞向两个磁极。事实上,磁极不能完全控制所有的带电粒子流,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也能在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观察到极光。因为空气成分非常混杂,不同气体成分如氧、氮、氦、氖等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会发出不同的光,所以极光看上去多彩绚丽。有人从地球磁层的角度考虑,认为地球磁层包裹着地球,就像地球的“保护网”,使之避免遭受到太阳风辐射粒子的侵袭。但在南北极的上空,这张“网”并不结实,有较大的“间隙”,通过“间隙”,部分太阳风便会侵入地球磁层。由于南北极上空有“间隙”,因此极光现象多发生在两极地区的上空。

⑥但是,上述观点虽较好地解释了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却无法解释近地面附近出现的极光现象。一些人认为这些极光是由于地面附近的静电放电所产生的。据史料记载,离地面1.2~3.0米都出现过极.....光。有时人们在出现近地极光的地方,还能闻到臭氧的味道。

⑦因为许多极光现象与彗星明亮的尾巴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极光现象与彗星联系起来,这对认识极光有一定好处。尽管极光之谜还没有完全揭开,但人类对它已经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也许很快科学家们就能告诉我们极光真正的奥秘。 15.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描写了地球北极神奇而绚丽的极光现象,引出说明对象“极光”,语言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下定义,科学、准确、严密地揭示了极光的本质特征。 17.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⑤段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4分) 答案:第④段写太阳活动是极光之源及极光形成的原因,第⑤段写极光多出现在南北两极的原因;第④⑤段的内容分别与第③段内容一一照应,结构严谨,所以不能调换。

18.选文第⑥段的加点词语“据史料记载”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分) 答案:“据史料记载”表明下文的内容有科学依据,起到限制的作用,说明离地面1.2~3.0米出现过极光的现象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主观臆造的。“据史料记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特点。 19.选出下列内容与选文不符的一项(3分)( C ) A.极光看上去绚丽多彩,是因为空气中含有的氧、氮、氦、氖等不同气体成分在带电粒子流作用下,发出了不同的光。

B.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但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也能观察到极光。

C.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为11年。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

D.极光形成之谜至今还没有完全揭开,启示我们科学探索之路是永无止境的。

导析:C 其周期大约为11年。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2分)

闲敲棋子落灯花

①一直喜欢一句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道是“最难风雨故人来”,朋友的失约让诗人略显沮丧,但这沮丧随即便被他的闲情逸致所冲散。聚会下棋本是消磨时光,没什么功利与目的,来与不来本就无碍。于是,他开始闲敲棋子,自己玩味起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自在怡然。这种“闲”字当头的处世态度与生活方式,实在令人敬佩。 ②其实,宋朝诗词里有很多关于“闲”的诗句,表现出宋人对生活纤细入微的体验与开掘,愈简愈美,愈淡愈真。内心里生出喜乐与趣味,才会“画屏闲展吴山翠”;内心通透圆润,才会“宝帘闲挂小银钩”。这样看来,闲敲棋子,敲出的是一份超然与平和。

③想来现实生活中的“闲”,多是忙里偷闲。是否能化为澄澈或隽永,只在一念之间。

④《闲情记趣》里也有一段很喜欢的情节:“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这里记叙的是作者沈复和妻子芸娘的日常生活,将茶叶放在荷花心,以泉水烹,虽没有《红楼梦》里妙玉的文雅别致,却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小乐趣。平凡而和谐,虽家长里短,亦是绮丽流光。

⑤庆山在新书里有句话:若能在万事小物中得到诸般乐趣,又何必再远游呢。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彼此的这份天长日久。

⑥北京小暑过后异常炎热,对于我这个在海边小城长大的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⑦“那周末去郊区山里吧,看山看水看星星。”他说。就这样,周六他真的带我开了一天车到山脚下。傍晚坐在小凳上吹着凉风吃着烧烤,别提多惬意舒心了。

⑧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进山,一路上层峦叠嶂,鸟语花香。傍晚时分,山里的景色更美了。正应了那句“

,

”。幽幽树林,山鸟时鸣深涧,清泉石上流。让人不禁感叹,不出来走走,真的体会不到大自然的乐趣。 ⑨回想留学那几年,整个美东都遭遇了暴雪。有一次,我抱着一堆资料到图书馆后,突然收到了学校群发的一封邮件,大意如下:今天下雪,封校一天,临时举行堆雪人大赛,奖金300美金,在保证个人安全的情况下,请出门享受下雪的乐趣吧! ⑩那一刻,我才想到学校“Study Hard.Play Hard(努力学习,尽情嬉戏)”的校训是多么动人。同学们几乎是同时放下手中的书本,回家穿好衣服出门玩雪。短短几个小时内,一群工科生居然在草坪上还原出了城堡式的活动中心,那精致又宏大的雪中城堡,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我们游园赏雪拍照,虽然天气寒冷,心中却兴奋异常。

有时候,恶劣的天气带来的并不全是负面消息,以一颗玩味的心去对待,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还有一次,下午本来和几个朋友约好去山上野餐。清新的桌布已铺好,正准备摆放食物时,突降大雨,我们赶忙收拾,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了最近的一座教学楼里避雨。

大约过了半小时,雨停了。不过草地太湿,继续回去野餐已不太现实。这时,一个朋友提议:“天快黑了,山上刚下完雨,空气也湿润,说不定会有萤火虫!”一听到萤火虫,我一下子开心起来,完全忘了刚才的一场狼狈。

就这样,我们约好先下山各自拿相机和设备,再一起上山拍萤火虫。那个傍晚,我们看到了绚丽的晚霞和火烧云,萤火虫易发现但不易捕捉,我们两两一组,边打着手电筒吸引萤火虫边用相机拍照。本是一次没有实现的野餐,却转化成了一场流萤飞舞的精彩。那天,偶然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歌里有句短诗,听一遍就记住了: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

第一感觉,这就是爷爷奶奶生活的写照。奶奶前不久在门前的小院子里栽了两棵紫薇,一棵是她,一棵是爷爷。现在爷爷树上的花骨朵多些,但她的树型耐看,听着听着,我突然很感动。头发花白之时,至少依然有人陪你看门前亭亭如盖与满树花开。

其实,珍贵的东西一直都在,从未远离。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找个能与你一起玩味与欣赏的人,生活才会有乐趣。

这样看来,闲敲棋子落灯花,并不是明月清风在前,鲜花美酒在侧时你懂得利用与欣赏,而是,当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颗玩味与欣赏的心,化劣势为优势,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

就像张岱,明明是富贵公子,却称自己“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为死老魅也已矣”。下雪了,就去湖心亭看雪,友人没来,就自己赏完景安然归去,依然心存欣喜。就这样,他将自己的小品文侍弄到风华绝代,耐寂寞而不热衷,处繁华而不没落。

也像《记承天寺夜游》中所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至于到底有没有趣味,多为外人的评价,不足为据。只要对自己而言,深得其趣足矣。所以,在庸常的生活中,做个力所能及的享乐主义者,没什么不好。

(选自《哲思》,有删改) 20.把下面的诗句填入第⑧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B ) A.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D.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1.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本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答案: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一听到萤火虫,我一下子开心起来,完全忘了刚才的一场狼狈。 ......答案:写出了“我”由失望到惊喜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了本文“化劣势为优势,活出生趣”的主旨。

23.“闲敲棋子落灯花”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案:当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颗玩味与欣赏的心,化劣势为优势,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

24.本文的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足见作者的文化底蕴深厚。可现在有的人往往会熟练地敲击键盘,却不会书写漂亮的汉字;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却不会吟诵唐诗宋词……针对这种现状,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示例)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现今,世界各地都掀起了“汉语热”的狂潮,甚至《中国诗词大会》都有不少外国人参加。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学好中国古典文学,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写作(50分) 25.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我们仰慕古圣先贤,追寻他们的济世情怀;我们崇拜英雄伟人,追寻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感恩父母师友,追寻他们的感人一幕……生活中,这些人的优秀品质影响并帮助着我们。请你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 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④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

部编版下册5数人教版 期中检测卷

部编版人教版2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

部编版人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跟踪检测卷

期中检测卷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卷(含答案)

期中过关检测卷

《好卷》期中检测卷

期中跟踪检测卷

《部编本初二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doc》
部编本初二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