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建设情况

2020-03-03 15:32: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如何培育壮大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实现我区财政状况的根本性好转,为新区全面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结合实际调查,就下一步全区财源建设工作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一年来财源建设取得的成效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财税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两个确保”,立足服务于“振兴洛龙经济,建设洛龙新区”的总任务,以开源节流为基础、以强化征管为保障、以制度改革为动力,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步步为营,不断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其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一宽、一小、一新”:

1、通过发展传统产业,拓“宽”了财源建设收入渠道。 鉴于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产业基础薄弱,我们今年仍然把财源建设的重点放在三大传统产业上,着力培育传统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税收渠道。在工业上,通过企业改制,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促使现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市场竞争力普遍增强。枣园炭黑厂、郊区磷肥厂等35家停产半停产老牌企业恢复了生产,正逐步摆脱困境,洛阳大华机器厂等一批骨干企业的销售收入、企业利润、上交税金同比均呈增长态势。今年前十个月,全区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0400万元,仅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就完成增加值9868万元,同比增长13.3 %;乡镇企业完成入库税金5544万元,同比增长23.6 %。同时,新上拟上的伊高高尔夫训练场、福达美生物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洛阳海龙麦精粉有限公司等105个项目,必将给我区带来了新的财源。在农业上,成功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截止十月底已完成561万元,占全年任务的96.6%,为去年同期的247.1%;突出龙门西山万亩绿化工程和隋唐遗址农业高效园区两项重点建设,重点扶持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税源结构。在第三产业上,重点发展以关林市场为龙头的商贸业,年初安排的10个商贸市场建设项目中,新村花卉交易市场等四个市场已建成运行,另外6个市场正在建设。

2、通过强化税收征管,缩“小”了财源建设流失漏洞。 上半年,区发展工商指挥部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对全区工商企业现状和纳税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摸底调查。调查了解到,全区852家企业有123家在纳税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个体工商户、房屋租赁户、私营医疗机构等行业也存在漏税现象。据此,我们区别不同情况,加大了扭税力度。对123家企业中已注销、停产、破产、迁出或属于不具纳税法人资格、享受免税的80家进行了核查落实,已扭为正常纳税的39家,另有4家正在争取中,并调整了一些不合理税赋。同时,个体工商户的扭税也取得了较大成效。其中,李楼乡清查漏税个体户54个,补交税款5.56万元;关林镇对8家个体诊所实行定税,对两个村新开征个人房屋租赁税,每年可增收50万元;安乐镇今年仅对300家个体工商户税赋偏低调整一项,就可增税50万元;龙门镇对寺沟村塑料加工个体户漏税进行了专项治理,补收税款8.1万元,罚款4.05万元,并通过调整定税方式,仅国税一项每年就可新收20万元。据统计,在整个扭税过程中,全区增税总额为538万元,其中安乐、古城均达到200万元。预计年底全区增税可达600万元以上。

3、通过改革财政制度,更“新”了财源建设管理体制。 通过改革,我区改变了九八年分税制以来实行的“递增上交”或“补助递减”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目前实行的是“划分收入、核定收支、定额上解、增收分成、自求平衡”的财政体制。按照财政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从有利于乡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出发,将适合于乡镇管理的收支划归乡镇,做到乡事乡办,乡财乡理,调动乡镇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在保证乡镇既得利益的基础上,从增量中调剂财力,保证区乡两级政权正常运转,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区乡两级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同时,今年以来,我区围绕建立公共财政的目标,制定下发了《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调控资金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办法》、《政府采购制度实施方案》、《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单一帐户集中支付分户核算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以实行收支两条线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成立会计核算中心等为内容的财政支出制度“四项改革”,为财政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前十个月,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241万元,占全年预算7297万元的85.5%,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同期5130万元增长21.7%;按目标口径计算完成6953万元,占目标的86.9%,比去年同期5668万元增

长22.2%。其中,增值税完成1480万元,占年任务的83.6 %;营业税完成1614万元,占年任务的68.2%;个人所得税完成432万元,占年任务的74.5%;房产税完成398万元,占年任务的99.3%;城建税完成333万元,占年任务的92.5%;企业所得税完成280万元,占年任务的107.7%;教育附加收入完成190万元,占年任务的84.8%;工商税完成93万元;农业税完成561万元,占年任务的96.6%;罚没及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754万元,占年任务150 %;排污费收入完成 74万元,占年任务的92.5%。全区财政收入整体上运行情况良好,达到并超过时间进度2.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39.8%。

到十月底,全区累计支出9135万元,占年预算12612万元的72.4%,比上年同期7508万元增长21.7%。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深入分析当前财政形势,感到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收入稳定性差,个别税种进度缓慢,非税收入比重大,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财政形势还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

1、缺少骨干企业,工业的主导财源地位尚未确立。 一方面我区工业企业大部分是

七、八十年代由国营大厂和科研院所带动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随着形势的变化已逐步失去了竞争力和活力,除了勉强维持生计的老企业外,缺乏真正象新安、伊川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深加工、低投入、高产出的企业,可谓“星星多月亮少”,形不成骨干支撑性财源。一些原来的骨干财源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下滑势头,原纳税大户白马寺炭黑厂改制前处于停产状态,关林市场、古城机械厂与前几年相比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另一方面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招商引资新上的项目,大多是中低水平的一般加工性项目,高水平、上规模、精加工的项目少尤其是高新技术项目更少,难以形成足够的后续财源。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在发展上存在“三缺”:一是行业缺支撑。使我区应有的优势和能量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二是产品缺名优。全区目前在区外、省外市场打得响的工业产品很少,绝大多数只能内销且价格高。三是发展缺资金。由于国家实施了收紧银根的金融政策,对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加之过去企业长期靠向银行贷款维持生产,发展壮大十分困难,导致工业企业呈现出严重的“贫血症”和“虚脱症” 。

2、农业产业规模效益尚未充分显露,农业对财政贡献力较弱。 从今年前十个月的税收比例看,农业方面的收入同其它产业相比所占比重最低。究其原因,一是作为实际意义上的农业区 ,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推广的步伐还不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低,传统农业在农村财源中仍占据主要地位。二是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低。近几年,我区虽然强力发展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但是产业布局还比较分散,产业重点还不突出,产业孕育还比较稚嫩,多数乡镇没有形成农业产业规模效益。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农业龙头企业,一方面其自身产品转化增值率低,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经营效益不佳;另一方面在对农业龙头企业税收征管缺乏依据和有效的手段,导致农业财源增收缓慢。

3、经济发展粗放,财源建设质量不高。 一是今年以来,小城镇建设、平坟扩耕、新区规划、合点并校等重点工作很多,导致乡镇主要领导投入财源建设和税收征管的力度不足。二是监管力度不强,税收仍然存在“跑、冒、滴、漏”等流失现象。据了解,龙门风景区有60户工商户没办理营业执照,不纳税,有60余家石灰窑由市沙石办征收,另外在一些乡镇的不少企业存在着定税以及异地纳税等现象。三是个别单位和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培植涵养税源观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强,“四乱”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区委、区政府虽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由于个别乡镇贯彻落实的还不是很到位,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调动的不够,使这些政策措施在促进企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方面的作用还发挥得不充分。五是在财源建设的具体抓法上存在着重当前轻长远、重骨干轻一般、重开发轻管理、重索取轻给予的“四重四轻”现象。

三、对解决当前问题和困难的思考

下一步,在财源建设上的基本想法是:坚持税收征管和涵养税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洛南开发建设为契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突出农业基础产业、二三产业、工业园区和改进税收征管措施四个重点,力求在壮大基础财源,振兴主导财源,培育新兴财源,挖掘现有财源上实现新突破,促进我区财政形势的进一步好转。

1、大力建设支柱农业,壮大基础财源。 针对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农业财源建设的重点应放在调整产品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和完善征管措施上,使农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能力随综合

效益的提高同步增长。一是积极调整农产品结构。就我区而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农业用地必将迅速减少,追求粮食总量已没有太大的意义,农业生产的思路应随城市需求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近年来我们在政策引导、规划调整、技术服务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启动了龙门西山万亩退耕还林绿化工程、隋唐遗址7000亩观光农业项目、通道绿化、村庄绿化等农业开发工程,已经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些措施不仅没有受到粮食问题的影响,相反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大力响应和支持。因此,我们确定的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要在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肉蛋禽奶方面继续狠下苦功,使全区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二是随着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着重培育更多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增强龙头公司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促进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三是在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注意健全和完善对这类企业的税收征管措施。当前我区的农业龙头公司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各级各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在信息、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更加周密完善的服务,促其上规模上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想方设法改变在发展农业企业中政府“得势不得分”的现状。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税务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企业的税收征管,探索建立适合区情和国家税收政策的税收模式,真正把农业的发展体现在财政收入上,实现富民和壮大财政收入“双赢”的目标。

2、搞活二产发展三产,振兴主导财源。 在工业上,可考虑实施“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好现有企业内部挖潜,一手抓好新上项目总量增加,全面振兴工业企业这一主导财源。首先,抓好现有企业的“盘活、规范、管理、提高”。当前我区263家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已基本结束,下步重点要放在引导改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来,组织人员成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组,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的《加强企业统计管理的意见》,强化对改制企业的监管和服务,确保企业生产效益和税收同步增长。要突出抓好35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扭亏增盈,建立健全扭亏增盈责任制,落实向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倾斜的扶持政策,调动企业跻身名录库的积极性,尽快扭转企业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其次,抓好招商引资和新上项目的开工,特别要抓好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月亮”型财源。

在三产的发展上,要充分发挥我区的商贸、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实施“三区五带三景点”的发展战略,整体推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三区”即以关林市场群为龙头辐射带动关林、安乐两镇建设洛南地区的物流中心区;以大学城、市直机关等教育行政中心为依托在古城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三产服务中心区;以小城镇为载体发展各类工商企业,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区。“五带”即遵循城市规划,在关林大道、王城大道、洛龙路、洛白路、洛常路五条公路两侧,进行沿路经济开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沿路经济带。“三景点”既以龙门、白马寺、关林三大旅游景点为龙头,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厚的优势,深入挖掘旅游资源,进行系列产品开发,拉长旅游业的产业链条,改变旅游业发展现状。通过“三区五带三景点”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思路,逐步形成我区各具特色,相互联接,功能完备,共同发展的第三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增加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比率。

3、以“一大四小”工业园区为平台,强推招商引资,培育新兴财源。 要转变财源建设中“星星多月亮少”的局面,实现财政收入的跨跃式增长,必须在培育新的财源上狠下功夫。首先,我们要抓住机遇,建好用好洛龙科技园和白马寺、关林、辛店、李楼等四个工业园区这个经济发展的平台。通过强力招商,优化环境,增强服务,将工业园区培育成我区新的最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发挥新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衍生的财源优势。随着洛南大开发的全面展开,我区将在今后数年内迎来一轮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热潮。这大批的建设项目是我区新的税收增长点,各相关乡镇和税务机关要抓住机遇,依法强化征管,确保重点工程各税种的足额征收。今后凡在洛南涉及占地的建设项目,必须要在妥善安置农民和按属地纳税原则交清税款后方可开工建设,以此保证重点工程税源足额收缴。 三是发挥便利的区位优势吸纳退城进郊项目。加强同市直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信息交流,掌握动向,利用“一大四小”工业园区,根据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吸纳退城进郊项目,努力扩充我区经济总量。

4、改进管理措施,挖掘现有财源。 一是落实监控促收制。经贸委等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我区关于《加强企业统计管理的意见》,深入探索对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的新方法、新措

施,尽快改变有的企业“生产红火,缴税低落”的不正常现象。二是实行重点监督促收制。积极探索财政部门监督职能发挥的新路子,每年选择若干家税利大户,进行纳税监督,督促征收机关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监督企业依法纳税、主动纳税。三是实行政策扶持制。对财政收入贡献大的企业,由各级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办法,每年评出税收贡献大的进行奖励,调动纳税大户依法纳税的积极性。四是试行财政、税务、国库计算机联网,取消税收过渡户,切实做到税款直达国库,增强税款入库的透明度。五是切实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质量,制定收入质量考核体系,实行增量和质量双档考核,按超额部分的比例给予一定的奖励。

为保障财源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由区主要领导牵头建立全区财政和税源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协调全区的财政和财源建设工作;由区财政部门牵头,成立经贸、统计、税务等相关部门和7乡镇主要领导共同参加的财政通报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全区财政收入进度,分析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制定下步工作重点,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税收奖惩激励机制,把财政和财源建设与干部政绩考核、单位年终考评等结合起来,奖优罚劣,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各部门进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和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全力抓财政和财源建设。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财政和财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财政税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干群关心和支持财政建设,努力营造全员抓财政的良好工作格局,不断开创我区财政工作新局面。

财源建设情况汇报

市财源建设情况汇报

加强乡镇财源建设

税费财源建设情况汇报

县财源建设十一五规划

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

县财源建设十一五规划

县财源建设十一五规划

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经济开发区财源建设工作总结08.19

《财源建设情况.doc》
财源建设情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