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缺什么

2020-03-02 17:26: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国教师缺什么》读后感

在暑假读书活动中,我选了黄燕编著的《中国教师缺什么》来读。带着“中国教师缺什么”这一问题我看完了全书。真如序言中所说:这是一本对教育充满着现实关怀的书。这还是一本用心来倾听与叙说的书。本书以师缺乏爱、缺乏服务意识、缺乏生命意识与等待意识、缺乏理想与激情、缺乏创造、缺乏健康与关怀等几部分进行叙说,在打动人的心灵的同时,唤起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思考,从而由感悟直到有所行动。

我觉得书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没有办法改变,只是,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在当前的教学生活中,其实我们众多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工作着。我觉得我们老师大多具有爱心、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只不过很多时候其做法可能不是很好。

反思日常教学,我觉得我们老师缺乏等待的耐性,特别是我们的课堂缺乏等待。平常被我们所忽视、甚至认为是一种课堂“浪费”的“等待”,有时也能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我认为我们先要“在课堂中学会等待”。

首先,“等待”给思考以时间

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真正能对学生起作用的课,应该是 “不温不火”的课,整个课堂里思维暗暗涌动。思维的引发者是教师,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活动与评价可让思维活跃。正因为如此,课堂中需要 “等待”,这种“等待”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充分地思考问题的本质。有时我们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马上要求学生作答,由于问题本身或学生的学力水平等原因,学生在没有作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基本上是答非所问或哑口无言。这样的问题再精彩、再切合课堂教学,也是无效的问题。所以,在一个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综合观察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并对此作出判断——是有意继续“等待”,还是给予适当 “提示”,从而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引导与分析。

其次,“等待”给监督以方式

在课堂上,当我们发现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走到该生身边,并且停止讲解。此时,教师“等待”的作用甚至比语言的监督更有效,学生往往能从教师的“等待”中醒悟过来,从而迅速地调整学习状态。

最后,“等待”给尊重以桥梁

当一位学生因为特殊原因还没有准备好上课用的学习用品,这时,我们有意的“等待”,一方面能给该生以适当的“压力”,使他知道教师在“等待”他快速准备好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也是对该生一种无形的尊重,即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的,不容许有一个学生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进入学习状态,致使该生有掉队的可能。

让我们学会等待,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

当然对于被家长缺理解,被学生缺认同等观点我也是比较认同的,如何被别人所接受和理解,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做到家校的良好沟通才能更好的作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中国的大学缺啥

中国夫妻缺五样东西.doc

中国孩子最缺的是阅读

浅谈中国企业文化的缺失和构建

缺材料承诺书

消缺管理办法

缺岗检讨书

房屋缺角

房子缺角

连环画缺本

《中国教师缺什么.doc》
中国教师缺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