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教案

2020-03-02 13:26: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井底之蛙》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二课《井底之蛙》的第二课时。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12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独特主题,也就是着重点,每个单元看似没有联系,其实已经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了学生学习语文,掌握语文的能力。本单元的着重点是“大与小”,大小之间,具有一种辩证关系,本单元共有三篇主题课文,都是通过一件事或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的,本组课文题材各异,以古喻今,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大与小的相对性,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

三、设计思路:本文是根据《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改写而成的。课文讲的是住在浅井里的青蛙孤陋寡闻、骄傲自大和安于现状,把自己的一个角落当做整个世界,后来认识到自己渺小的故事。这则寓言故事被用来讽刺那些见识浅薄而又盲目自大的人。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楚的理解课文的主旨,特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了课件动画演示与课文重点段落讲解相结合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感悟,理解,进而感知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浅薄,盲目自大的人。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

2、了解井底之蛙前后感情的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浅薄,盲目自大的人。

五、教学重难点: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进而体会文章的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浅薄,盲目自大的人。

六、教学准备:教师自制课件,搜集关于本文的动漫视频;学生预习课文,自制道具。

七、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猜寓言,说寓意 《守株待兔》(自欺欺人)、《坐井观天》(没有真才实学)、《画蛇添足》。

2、出示图片,学生看图猜寓言,出示本课课题《井底之蛙》,齐读三遍。

(二)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目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青蛙住在什么地方?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语句谈谈自己的认识?

(2)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它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态度是怎样的?画出相关的语句谈谈自己的认识?

2、带着问题齐读课文。

3、学生自己先讨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解决。

4、学生戴上头饰即兴表演青蛙的快乐(一人扮演青蛙、一人学青蛙叫)。

(三)观看视频,拓展延伸

1、观看视频,体会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拓展延伸: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则寓言故事。

青蛙有青蛙的快乐,鳖有鳖的快乐;青蛙在井底很快活,鳖在大海里很闲适。青蛙不可能有鳖的眼光,鳖也不会像青蛙一样跃、攀、躲、蹦、跳。课文中写鳖不理解青蛙的快乐,而青蛙即使到了大海上也享受不了鳖的快乐。是否快乐,要看什么样的环境适应谁,也要看个人的追求。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总结全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升华主题:但愿这个故事能像一颗健康的种子,种在你心里。让你的见识更广,让你的目光更远,让你不自大,让你更谦虚,让你更好学,让你们找到属于你们自己真正的快乐。

(五)作业

八、板书设计:

青蛙:浅井(小、浅) 快活

表情:夸耀(听了鳖的话)渺小

鳖:

东海(大、深)大快乐

井底之蛙教案

井底之蛙教案

井底之蛙教案

井底之蛙教案

井底之蛙 教案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教案.doc》
《井底之蛙》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