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荣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2020-03-03 21:11: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永荣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特征,是催生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是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创建市重点中学和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质,促进学校、师生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以德立身,以学立业”这一办学理念引领下,构建不断与时俱进的、具有浓厚育人氛围和鲜明“生活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总体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以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目标,并以此铸就成优秀的永荣精神。通过生活化的校园文化阵地、活动,打造“生活教育”特色学校,营造有利于师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提高的育人环境,把永荣中学建成广大师生的“阳光校园,精神家园”.三、创建思路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环境、制度、活动为载体,以精神面貌、行为为表现形式的,具有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贯彻“文化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整合学校管理思路,调整管理模式,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合理规划校园,装饰校园建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校园环境,形成优美的环境文化;以校园文化角度设计师生校园活动,激活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通过上述活动,形成鲜明的“生活教育”特色。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以校园环境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以浓厚的“生活教育”氛围为亮点、特点。

四、实施思路

(一)、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优美的环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对师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色

1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三)、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学校人际关系和外延形态 : 学校文化实践活动、校园行为文化。

(四)学校特色:生活教育

1.含义:生活教育是用生活来教育、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需要而进行的教育。其主要包含有:

①生活即教育:教育以师生的生活为中心,以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为中心。

②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师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书本,使学校与社会、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即我们的教育资源应来自于广大师生的言行、师生的经历体验、学校校园生活、大自然乃至整个社会生活、整个人生。在生活的每个细节无声育人,让学生发现生活之美。

“到生活中去”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要以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为中心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礼仪。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方法,具备基本的生活能力,并将它们应用于社会生活,为社会服务,成为有益于社会的现代人才,从而热爱生活,快乐地生活。

③全员、全程教育。

2.办学理念、三风、育人目标、办学目标间的关系。

以办学理念为核心,以生活教育为表现形式,以三风和育人目标为基本目标,以办学目标为终极目标。

3.基本特点。

①以师生生活为中心,以生活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师生未来美好生活奠基。

②以丰富的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并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资源。

(五)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要点指导意见及步骤

1.工作要点的指导意见

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下,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和部门职责,制定具体方案。方案要能体现出办学理念、三风建设、育人

目标并彰显生活教育这一特点。现将各部门校园文化建设的要点建议如下:

(1)党政办公室:在校园生活及其历程中,加强师德建设,重塑校风。 ①在师生中评选文明办公室、先进教师、感动校园新闻人物、校园年度大事等活动,在教职工中塑造和弘扬“修身、重道、自得、尚善”的校风。

②在教职员工中开展“塑师魂、强师德、正师风、扬师品”、表彰“爱学生,乐奉献”的教职工等活动,,以校园中教职工实实在在的言行来感染广大师生,树立“厚德”的教风,搞好师德师风建设。

(2)德育处:以学生及其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等并让学生学会做人,在学生中培育良好的校风并育人。

①通过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教室”、“校园之星”等评选活动,以学生经历校园生活及社会生活为教育资源,形成生活化德育教育特色,在学生中培育“修身、重道、自得、尚善”的校风。

②利用学校师生人力资源(特别是班主任、德育处工作人员、宿舍工作人员的言行)和社会资源,以“主题班会”这一主渠道,搞好挫折教育、励志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养成教育等,并应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成人、成才、成杰”,搞好三成教育,形成“励志”这一学风。

③组织安排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

④组织心理咨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教科处:倡导“博学、善导、尚真”的教风

①组织教研组、骨干教师进一步挖掘我校“生活教育”的内涵及实施措施,特别是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

②以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以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为典型,以评选“十佳读书人”、“十佳写书人”、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建设学习型校园,形成教风中的“博学”。

③组织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交流、研讨,提高针对学生实际生活状况而采取的高效的教育教学方针,转变教学方法,要将学生视为“字纸篓”的教学方式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生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有生活力”的轨道上来,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激励、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创造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化教育情景,让学生尝试、探索、实践,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形成“善导”这一教风。

④组织课题组,对上述①②③内容认真、有效地研究,探寻教育教学规律,形成“求真”这一教风。

⑤总结上述成果,编写生活教育校本教材,提炼生活教育。

(4)教务处:加强学风建设

①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将师生的经历、体验、校园生活、大自然乃至整个社会生活资源引入到教学中去,挖掘生活化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采取小先生制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组织教师在学生中开展“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的物理”等专题讲座,以课堂教学生活化、师生关系民主化生活化等形式,形成生活教学特色。

②培养学生良好考风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勤学”这一学风。 ③评选“三好学生”、发放奖学金、让优生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等形式,鼓励先进,让大家见贤思齐,形成“尚美”这一学风。

(5)工会:创建和谐人际关系

①建立电子信箱、组织民主恳谈会等形式建立意见交流平台,增强领导、教师、学生间的交流;对生病的退休、在职教职工的慰问等人文关怀,增进相互间的感情。

②组织教职工才艺比赛、工会文体活动等,展示教职工才华,增进了解。

(6)艺体卫处:创建清洁干净的生活环境,并以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教育学生。

①抓好疾病预防工作,抓好清洁卫生常规管理,组织学生参与清洁维护和检查,以卫生检查小组或环保志愿者等形式,搞好清洁卫生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培育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意识。

②抓好课间操质量、俱乐部的规范管理,组织好群体性的学生艺体活动和专业艺体队等,让学生养成良好健康意识,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具备健康体魄,基本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康生活奠基。

③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构造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

(7)总务处: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高后勤服务育人意识并落实到具体的后勤服务中。

(8)团委:挖掘学生生活资源,以活动为载体,搞好生活教育。 ①依托学生会和组织文学类(如书友会、文学社等)、艺术类(如合唱队、舞蹈队等)、科技类(如科技兴趣小组等)、社会与管理类(如爱心社、校风监督小组等),不仅让学生展示其才华,更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律,自

我管理。

②组织学生文艺活动,活跃校园气氛,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资源。

③组织学生以社区活动、小组调查等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实施步骤

分三步走

(1)一年内,初步形成生活化教育特色(转变教学观念:教育教学生活化,师生关系生活化; 研究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从学生的体验和生活中取材,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等生活环境上的课程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生活开展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以生活教育开放周、生活教育研讨会等形式,展示生活教育的初步成果。同时积极宣传我校的生活教育,在县内有相当影响。

(2)、三年内,形成生活化教育校园文化系列,在市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3)、五年内,形成鲜明的生活化教育校园文化整体特色,在市内有较大的影响。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它需要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

1、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网络。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余晓堰,副主任李志辉、荣廷孝、肖代良,委员各科室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负责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考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校长室为主负责实施,环境文化建设以总务处、体卫处为主组织实施,精神文化建设以教科处、体卫处、教务处、德育处为主组织实施。

2、校园活动文化实施课程化。学生活动与体育俱乐部活动和学校课程相结合,将其课程化,排出校园文化课程表,各项目组订出活动计划,积累材料,撰写阶段总结,以科研的形式推进特色发展。

3、注重过程管理,尊重师生主体性。校园文化建设关键在过程,过程的关键在于广大师生参与。因此,应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体现实效,体现建设。

4、跟踪考评。根据活动文化项目特点,定期组织展评活动的考评,在滚动考评的基础上,对活动成果进行奖励、推荐。

六、近期安排

请各部门根据学校总体安排,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和工作要点,制定出本部门的年度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及时间安排,要在形式上突出“生活教育”这一特色,目标上以三风建设、,育人目标为中心),于本周内上报学校办公室。各部门要切实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照实的基础。

永荣中学

2009年3月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雨溪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方案

玉林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方案

新民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苏河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永荣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doc》
永荣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