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2020-03-01 18:59: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章信用合作社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世界第一个信用合作社的诞生。世界第一个信用合作社于1849年在德国诞生,它的创始人被称为“实践家”的威廉雷发巽(xun),当时他任某市市长,当时德国农民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农民问题,他在当地组织了60多家比较富裕的人,创立了“清寒人救助社”,为穷困农民提供比较低利息的资金,帮助农民购买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当时它的目的就是反抗高利贷,以后逐步发展和规范,1872年在德国莱茵地区第一个农民信用合作社创立,后来在德国称之为“德国雷发巽银行”。

第二节我国第一个信用合作社的诞生。最初合作思想是在“五四”运动传人我国,1923年6月在河北省香河县我国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诞生,它当时是雷发巽式的信用社试点。

第二章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变迁

第一节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

1、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创建

(1)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的创建。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一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应本质“集中统

一、城乡兼顾、减少层次、提高效率、力求精简”的方针创建金融机构。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农村金融方针。1951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合作银行正式成立,当时没有设立分支机构,1952年7月撤销,后来创立了农业银行,建立了省、市、县级分支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真是雨后春笋。村镇银行、农村财务公司等等。

(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试办和初步发展。

旧中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种种原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金融体制,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村有“三社”即人民公社、供销社和信用社,但是现在只有信用社不断发展壮大,人民公社已经不存在,供销社在大部分农村也是没有声音。只有农村信用社一社继续生从在农村,但是正在改革之中,就是我们现在称呼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我们现在有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也有农村信用合作社。195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的形势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的决定》,实行了所为的“两放、三统、一包”,人民银行的农村营业所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组成了人民公社信用部,这样农村信用部就成为“所社合一”和“政企合一”的特殊单位。农村信用部受上级人民银行和人民公社管委会双重管理。1959年人民银行农村营业部由人民银行收回,农村信用部下放给生产队管理,生产大队建立起了信用分部。(当时没有成立农业银行,农业银行的前身就是人民银行农村信用部)。

1962年11月人民银行根据《关于农村信用社若干问题的规定》,全国各地试行恢复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质,明确了信用合作社组织独立,是国家银行的助手,在业务上受人民银行领导。哪些信用合作社的机构设置可以按人民公社和经济区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生产大队设立信用站。现在我们全市没有农村信用站(于2004年整顿农村信用站工作时,全部撤销)。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推荐)

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发展

农村金融改革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1]

农村金融改革调查报告

民间资本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浅析[1]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中的问题研究

深化南宁市农村金融改革

037中国改革与发展参考答案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doc》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