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廉政

2020-03-01 21:47: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廉政文化坚实的脊梁

汶上县康驿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王文哲

指导老师房茂芹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正是这闪光的文字照进了中国士子的心里,成为他们为官处事的人生坐标,造就了一位位清廉之士,成为中国廉政文化坚实的脊梁。

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汉代的杨震,通晓经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他曾推荐“贤人”王密做昌邑县县令。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上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说:“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正声而说:“岂可暗地里做些亏心事 ,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一时传为美谈。

杨震是多么清正廉洁,而有些人却和杨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东汉时候,崔烈花钱买了大官做,整天养尊处优,十分得意。一天,崔烈得意的问儿子:“我现在做了大官,外面的人都怎么说我呀?”崔烈本以为会听到一些称赞、羡慕的话,谁知他的儿子一向有骨气,一脸严肃的说:“人家都说你满身铜臭味。”崔烈羞愧的无地自容。

秉一身正气,怀两袖清风,我们的老师也是这样的人。我的爸爸是一位搞建筑的小包工头,手里有点钱,他有一样法宝,那就是“红包”。爸爸常常夸耀“只要有红包,没有打不通的关节,没有办不成的事。”我对这句话很反感。有一天,爸爸对我说:“儿子,老师对你好不好?你的坐位正不正?要不要老师特殊照顾你?趁教师节,给他送个红包。”我一听急了,赶紧说:“千万别,我们老师不是那样的人。”

“小孩子懂什么,是不是那样的人不是你说了算的,老爸比你知道得多。”老爸带着一脸高深莫测的笑,“这件事不用你管了。”

直到有一天,老爸正色给我说:“儿子,你说得对。你们的老师的确不是那样的人。有这样的老师教育你们,我放心。” 我得意的笑了,老师对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绝不是因为红包的缘故。我对老师不仅仅是本能的信任,在一言一行中,在谆谆教导下,我更看到了他纯净的内心。

正是因为杨震、崔烈之子和我们的老师这样的人存在,成为廉政文化坚实的脊梁,尚廉崇洁才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兴国安邦之源,也是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的道德规范和应当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些廉政文化坚实的脊梁,担当起祖国的繁荣富强。

l廉政

l廉政教育讲稿

l廉政学习(材料)

l廉政教育心得体会2

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l廉政)

l历险记

奋斗l

自荐信l

l练习

l劳动合同

《l廉政.doc》
l廉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