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

2020-03-03 12:29: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Only” 的一代----独生子女

河北乐亭第一中学聂艳红

简介:

在当今的社会,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only ”的一代人,在心理、人格、独立、责任等方方面面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让社会各界有着喜忧参半的看法。那么,如何把握独生子女的状况,使他们健康成长,驾驭未来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 独生子女关注教育父母

一. 独生子女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发生了两件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一是改革开放,二是人口控制。20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已使整个中国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人口控制也有效地降低了中国人口的增长率,减缓了人口急剧膨胀的速度。正是在这样两种背景中,产生和成长起来了一代新人——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有较强的亲和需要、持久需要和扶助需要;大部分独生子女能很好地接纳自己;独生子女的社会道德素质好;独生子女的学习需要中,报答需要和自我提高需要较强烈;独生子女兴趣爱好广泛;但同时,人格需要中,较多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较多的独生子女成就需要较低,少部分儿童有较强烈的谦卑需要;有些独生子女在自我接纳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在个人道德方面,主要是在创造性、独立性和勤劳节俭方面,独生子女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学习需要中,认知需要较强烈的独生子女较少。

二.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

1.独立性差

由于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的过度保护,除学习活动之外,孩子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动手机会。

2.耐受挫折性差

独生子女,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赞美声中成长的,很多家长把“宝宝你真棒!”挂在口上,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无原则地护着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

3.精神孤独

现在的孩子,物质上极为丰富,但精神上更加孤独。由于家庭结构简单,没有兄弟姐妹,缺少同龄伙伴,独生子女容易陷入孤独之中。他们从小就习惯与电视、电脑相伴,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玩,到了现实生活中,就缺乏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

4.自我中心特点显著

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那是绝对一个中心,众星捧月之势尤为显著。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是再自然不过的。

三. 如何塑造未来的一代独生子女

1.家长的做法

1)繁忙不是忽略孩子的借口

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家长,应多创设一些良好的亲子氛围,给孩子一个充满温情的生活。谁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加上独生子女没有伙伴,缺乏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因此他们很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2)“身教”胜过“言传”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为要自慎,要处处给孩子作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

孩子单纯得像一张白纸,父母的言行就像一支笔,随时可能在这张白纸上添上一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善于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体察孩子的需要,要有一颗孩子似的心去进行亲子间的交往。

3)平衡“接受”和“给予”

对独生子女来说,比起“只得到不给予”,“给予并得到”是一个更好的准备。最后,父母可以坚持跟孩子公正公平地交换,为他做事,也让他为父母做事。因为小孩子需要靠父母给予物质、照顾和许可,所以他们可以延迟提供这些,直到小孩子充分地跟他们合作。如果独生子女一直以来都接受太多的话,最终他会要求得到他预期的回报,这样你就会养出一个典型的、急躁的、宠坏了的独生子女。

为人父母者,理应尽教导子女之责,通过言传身教给子女一个好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很难免出现不良的言行,作为父母应该对自己的过错向孩子解释甚至道歉。然而,这也是一个使独生子女形成良好性格的过程。父母们应该改变不良的习惯和嗜好,注意对独生子女的身教和言教,让他们身心轻松、快乐成长。

2.孩子的做法

1)承担责任

未来社会的竞争不会减小,只会变得更加激烈。独生子女能不能再未来的竞争中获胜,才华与天赋并不是最重要的,有勇气能承担责任才是关键。在平等而充满变数的机会面前,能承担责任的孩子会一往无前,懦弱的孩子会退避三舍。

父母要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 不要轻易原谅他,让他负起责任,去弥补自己的过失。还要让孩子经常有“被需要”的感觉,这样他们就会变得积极,充满精力,关注自己周围的人,会为亲朋好友付出,能够主动承担责任。

2)学会感恩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很不容易的;让他知道,他吃的每一粒米饭,都包含农民的汗水;他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别人辛勤裁制的。

不懂感恩的孩子,是自私狭隘的;他们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回报。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让孩子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在人生旅途中,将会更加充实,更加美丽。

3)学会失去

父母应告诉孩子,有些失去,其实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得到。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柳暗花明,失去的已经无可挽回,但是前面还有很多机会。正如古语所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让孩子从小就理解这句话,就不会再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失去而颓废,就会在失去之后更积极地去争取。

4)为自己的人生喝彩

欣赏自己、接纳自己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自我接纳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与儿童的早期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如果要想使独生子女充满自信、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从他出生之日起就要让他相信自己魅力无穷。

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人的成功有三个因素,即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机遇。自我接纳是一种非智力因素。这种需要程度高的孩子往往相信自己的心智能力,他们很少否定自己,总是从心里认为自己很重要,因此在各种活动中总是跃跃欲试去表现自己和证实自己。他们的表现常常使他们周围的一些人也这样看待他们,并主动地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由于自我接纳程度高的孩子有更多的向别人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他们常常能抓住身边的一些机遇,有信心、有勇气地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 这种孩子敢于接受来自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挑战,在挑战中证实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父母不可能永远为孩子的人生掌舵,只有能承担责任,懂得感恩,的独生子女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疾风劲驰,一展自己的风采! 参考书目:

《独生子女就是要这样教》方若茵

《独生子女的幸福未来》皮克哈特

《拯救独生子女》张振鹏

《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孙云晓卜卫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张振鹏

《中国独生子女群体》实证研究郝克明

《健全人格塑造》陶来恒

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证明

独生子女证明

独生子女证明

独生子女证明

独生子女津贴

独生子女证明

离婚协议书(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doc》
独生子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