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飞说课稿(优秀)

2020-03-03 07:34: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各位专家好:

我是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孟娟,抒情歌曲的主要特点是气息宽广、曲调优美流畅,善于揭示内心世界,多表现对人物和大自然的赞美。今天,我要说的《雁南飞》就是一首优美婉转、经久不衰的抒情歌曲。(ppt)下面我将从说课程、说教学内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效果预测五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课程

声乐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中专业技能平台的单项技能训练课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专业技巧课。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共开设5个学期,78学时,通过五个学期的学习及半年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演唱能力和歌曲教学能力,掌握声乐教学理论及基本技能;通过歌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完成中等以上音乐作品的演唱,具备一定的教学和辅导能力,胜任小学音乐课教学和课外以及社会音乐活动的辅导工作。

依据以上论述,我将紧紧围绕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声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二、说教学内容 1.内容分析

《雁南飞》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声乐实用基础教程》一年级作品中的一首抒情歌曲,电影《归心似箭》的插曲。作品将音乐发展与情绪变化紧密联系,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男女主人公依依惜别的内心情感。(ppt)

歌曲为降E大调,2/4拍,两段式结构,旋律采用弱起的创作手法写成,歌词从“看雁”—→“听雁” —→ “盼春”—→“等春”—→“盼归” —→“心揉碎” —→“且等春来归”将女主人公对忠贞爱情的坚定地守望细腻地表达了出来,体现了中华民族内敛、含蓄的情感审美取向。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和教学方法,歌曲中“言前辙”、“梅辙”的咬字吐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发声练习、作品分析和演唱,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内容,深刻理解抗战期间普通民众质朴的爱国情怀和对忠贞爱情的坚守。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保持声音的贯通,在气息的支持下准确把握弱起节奏和 “言前辙”、“梅辙”的咬字吐字方法以及表达作品的内在情感。

难点——弱起节奏演唱时既要保持声音的连贯性又要注重气口的处理。 4.学情分析

我们音乐教育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授课形式为一对六,此阶段的学生在发声技巧方面对于打开喉咙、呼吸支持已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歌唱状态,选择本首歌曲,一方面作品音域较窄可以很好的保护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发声位置和状态,另一方面学生积累的作品较少,正好以此作品丰富的表现来挖掘和提升学生对歌曲情绪的表现及内容的诠释。作品共分为两课时来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因此从教学内容上更侧重于音乐本体内容和歌唱发声位置的讲授,从教学模式上则更侧重于集体练习解决共性问题。

三、说教学方法(ppt)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采用交融并用的方式,运用启发、示范、讲授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与学习热情,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唱作品环节中,我运用表演示范法和对比演唱的方法,提出问题进行设疑,让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教。

又如对弱起小节的解决环节,由于学生对简单乐谱已具备一定的识读能力,我把听唱、跟唱、识读乐谱歌唱相结合的综合法作为这一环节的重要教学方法,同时运用柯达伊和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方法在多元化的背景下给学生多种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掌握唱的技能及教的方法,为他们日后从事基础教学做有力的铺垫。

时间原因,我所运用的其它教学方法,这里就不再一一论述,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会完整的呈示出来。

四、(ppt)(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练声导入,巩固技巧;歌曲分析,感受作品; 演唱歌曲,表达情感;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一)练声导入、巩固技巧

练声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发声练习,使学生在准备练习中解决难点,为顺利演唱作品打基础。 1.哼鸣练习(半音上移) 2/4 12 34| 54 32|1 - ‖

m 要求:气息均匀流动,嘴唇放松,喉咙吸开,调动鼻咽腔的共鸣。(用扔粉笔头的方法提示学生旋律走向 ) 2.ei母音练习(半音上移) 2/4 5 — ︳3 — ︳1— ‖ Wei 要求:学习“梅辙”的咬字吐字,做到“字正腔圆”。 3.弱起练习(半音上移)

2/4 05 65 | 3 — ‖ Yan

要求:学习“言前辙”的咬字吐字方法。练习激起的吸气方法,口、鼻同时吸气,吸气的同时打开喉咙,做到良好的喉、咽状态,并全面扩张胸廓,认真体会小腹的张力;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吃惊”动作来进一步体会。

此环节是教学过程的第一部分,用时15分钟左右,设计目的在于:以教学重难点为切入点整合出适用于本节课的发声训练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分步骤的解决重难点,通过扎实的层层递进式的练习,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好基础。

(二) 解析歌曲,感受作品

课下学生已经观看了电影《归心似箭》,对作品的社会背景、内容主题和表达的情感已有所了解。我将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从歌词之美和旋律之美两方面着手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对比演唱对作品进行分析。

首先是歌词之美:“雁南飞”歌词独具特色,从“看雁”—→“听雁” —→ “盼春”—→“等春”—→“盼归” —→“心揉碎” —→“且等春来归”将女主人公对忠贞爱情的坚定地守望细腻地表达了出来,体现了中华民族内敛、含蓄的情感审美取向。

然后是旋律之美:歌曲由深情的低音区“雁南飞”开始,再到“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层层递进,经过四个乐句的婉转铺垫,将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示范)尤其到“盼归,莫把心揉碎”时,巧妙的加入了一个小间奏“5 6 3”把女主人公“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之情入情入理地、细腻地表现出来。结束句“且等春来归”(示范)的高音区咏叹,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忠贞爱情的坚定信念。

此环节是教学过程的第二部分,用时10分钟左右,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分析让学生明白声乐作品是音乐与诗词的结合体,歌词美和旋律美温暖着声乐艺术的情感创作。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歌词、旋律中蕴藏的情感要素,在情感的支配下演唱作品,至始至终使学生沉浸在艺术美的表达和享受当中。

(三)演唱作品,表达情感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作品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接着我趁热打铁,带领学生进入演唱作品环节。

此环节我共分四步来完成,第一步,集体演唱,帮助学生建立对作品的整体感性认识,在演唱的过程中总结学生出现的问题。第二步,教师示范解决难点,针对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弱起小节的呼吸,和“雁”、“南”、“声”、“飞”、“春”等字的咬字吐字方法。

演唱提示:(1)咬字吐字:运用拆分方法,使学生掌握字头、字腹、字尾的连贯,达到字与字之间的连贯,从而保证乐句内声音的连贯性;

(2)呼吸时保持歌唱状态:提醒学生在演唱时,每个乐句的用声只能消耗掉气息量的一部分,较长的乐句也只能消耗三分之二的气息量,使每个乐句的句尾保持稳定和弹性,才能使句与句衔接连贯、流畅,达到句与句之间的连贯性。

第三步,个别练习,相互纠错,此时我会挑选个别同学就难点乐句进行演唱,其他同学认真听辨,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第四步,完整演唱教师总结。

此环节是教学过程的第三部分,用时20分钟左右,设计目的在于从教师范唱到难点乐句学唱,从音准节奏的准确到声音的融会贯通,从熟练演唱到情感的把握,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相信通过以上四个环节层层递进的练习,学生一定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预习儿童歌曲《小小猴真淘气》

2、课下反复练唱作品,巩固歌唱状态;上网查找不同版本的《雁南飞》深层体会情感。

此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部分,用时5分钟左右,目的在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课程资源辅助学生课下练习;提前预习儿童歌曲,容课堂课下为一体,逐步养成其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终身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五、说教学效果预测

一节课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课堂的教更决定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堂课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不但做到会唱还做到会教,整节课围绕着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应该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和内容。但是在解析作品环节的教学设计中,由于时间原因活动展开的不够,可能会造成老师讲的多学生表述的少等缺陷,在今后的设计中会尽量避免。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指导!

雁南飞(优秀)

雁南飞影评

雁南飞诗歌

雁南飞赏析

雁往南飞优美散文

从“北雁南飞”到“南雁北归”

梅州市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区导游词

作文 雁南飞·读苏武泣行图感

《雁门太守行》说课稿

南飞不需要的

《雁南飞说课稿(优秀).doc》
雁南飞说课稿(优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