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 北 京 考 察 报2

2020-03-03 17:41: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校园文化建设考察学习体会

侯营联校李明旺

2010年11月27日--11月28日,教科所邱主任带领部分分管教科研校长去济南参加了“山东省区域推进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现场研讨会,我们一行40余人,通过认真学习与考察研讨,圆满完成学习考察任务,虽然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但学习的感动仍如热血沸腾着。

一、学习考察的内容:

1、听了2场学术报告。分别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全国百所特色高中项目主要策划人陈如平研究员做的《学校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著名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专家彭刚研究员做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听了2场经验介绍。分别是历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培成做的《区域推进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的实践探索》,历城二中李新生校长做的《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讨会上还听取了专家的点评及省教科所所长做的工作报告。

2、参观考察了4所学校。分别是:济南历城二中、历城区董家中心小学、历城区王舍人中心小学、历城二职专。不仅参观了校容校貌、校园文化建设,还参观了这几所学校的师生才艺展示的形式并与学校的有关人员进行了沟通。

这四所学校的总的特点是:

1、先进的办学理念是这些名校的共同之处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它是一所学校奋斗目标与发展方向。参观学习中让我们首先体味到的是四所学校的校长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长期]稳定的教育个性特征,并能够保持下去,形成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办学理念,体现在办学方针、办学宗旨、办学模式之中,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是指引学校发展的灵魂,实践证明,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学校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我们常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实际上是说,校长一定要有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目标。目标就是追求,目标就是理想,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无目标,就无所追求,无所追求,就会无所事事,无所事事,

就会一无所成。

2、重视良好校园文化的创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主导着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思维与行动。这四所学校都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人文气息浓厚,大到整个学校的布局、各种色调的搭配,小到教室及走廊每一个角落的布臵,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每间教室、每个走廊都能给人以全新的不同的启示和熏陶。历城二中无论是校史展览室,还是学校的每一栋教学楼,学生的泥塑手工室等处处体现着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积淀,厚厚的底蕴让人不知不觉的受到熏陶。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才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次考察中,我对历城二中印象颇深,他们的校园内,处处体现着教育思想,处处展现的是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校园内处处都能受到熏陶和教育。。

二、下面以历城二中为例谈谈对四所学校考察后的体会:

历城二中坐落在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故乡。作为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在“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发展阶梯”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历城二中以独特的“勤文化”熏染每一位二中学子,以科学规范的管理赢得家长认可,以特色教育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形成了“精细管理、师者在勤、生生互补、特色培养、全面提升”的发展模式。”人生在勤、志达天下”的立校之魂引领师生和学校发展。稼轩广场、”明月亭”及辛弃疾铜像,使人生在勤的精神潜入文化氛围。

历城二中校园中,有园林花香,有假山水池,有景点精致。艺海拾贝、陶吧、璞石成器、中华文明长廊,让人回归经典,沉醉其间。

陶艺、科技创新‘毽球已经成为历城二中三大特色,这三大特色有一共同点:全员参与。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捏泥巴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由此可以看出,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其实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亲和力、渗透力和创造力的总和与根本概括。学校文化不仅是凝聚和激励学校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精神力量,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立校之魂和向上之根。没有文化品味的学校,不可能成为高质量的学校;没有文化品味的学校,其实是另类的薄弱学校。我们要充分认识学校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通过选择、整合与创新,确立合宜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体系和方略,全员参与,长期实践提升,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富于时代气息的现代学校文化。

考察学习总的体会就是放宽了眼界,提升了理念,学到了经验,得到了内化。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反映着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着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榜样的激励,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尊老爱幼、明理诚信、团结友爱、笃实宽厚、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

三、考察后自我反思

1、要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校的墙壁会说话”。的确,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思想的校长,就会有什么特色的校园文化,打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既是学校育人的必要,也是学校精神风貌,校长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体现。从现在起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打造书香校园,让学校的角角落落,甚至空气都弥漫着教育的芬芳。

2、要在学校管理上做文章。

必须要重视精细化科学的常规管理。真正做好一日常规、一周常规的工作的细化。通过进一步完善各类人员的工作常规的过程,提高他们精细化、常规化工作的意识,同时应当认真研究校园文化对教师发展的影响,让管理早日步入人性化。建立切合学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管人、制度约束人,使学校工作中真正能够做到政令畅通,精细化管理。

考察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名校名师的形象历历在目,将激励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永远前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赴北京考察学习反思

赴内地考察学习报1

赴北京大兴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赴北京等地考察学习报告

赴北京和天津保税区考察

赴北京、上海考察学习心得(修改)

大安市农业局赴梨树县学习考察报

赴北京、山西等地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赴北京上海杭州考察社区卫生汇报

赴北京大兴区考察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赴 北 京 考 察 报2.doc》
赴 北 京 考 察 报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