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学设计与案例

2020-03-02 16:05: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三字经》教学设计

巡检镇甘溪完全小学

李珍

一、教材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较代表性的一种,它流传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相传是宋朝末年大学问家王应麟编撰的,流传中后人又不断作了增补。《三字经》被誉为“千古一奇书”,何谓此书奇之?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14句三字经。

三、教学重点:

1、识记积累《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知经文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内涵。 教学难点:

1、经文句意的理解翻译及相关故事的收集。

2、正确认识《三字经》的精华与糟粕

四、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五、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跟我学。 请你跟我眨眨眼; 请你跟我拍拍肩; 请你跟我拍拍手;

请你跟我来吟诵——《三字经》,从“人之初 性本善”到“人不学 不知义”好吗?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不知义”1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1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14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

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7、请学生思考问题:

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说明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是儿童,早上八九点中的太阳,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三)、扩展活动:

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七、板书设计:

《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三字经》教学案例

——《三字经》“窦燕山——名俱扬”教学片断

巡检镇甘溪完全小学 李珍

一、主题与背景

《三字经》是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校本必修课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是《三字经》中的内容。教学本句时,我把“揣摩此句,感悟内涵;诵读此句,学得心声”作为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因为《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们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教师在教学《三字经》时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其韵味,揣摩其道理的同时,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三字经的理解,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片断描述

师说:以上通过故事我们对三字经的内容有所了解。三字经的诵读,学生们读得朗朗上口,韵味十足,你们真像是一个个刻苦用功的小古人。 (设计意图:适当的表扬能够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师说:窦燕山给他的五个儿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你们是否钦佩?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得到的教育不同,能说说你接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吗?

生1:我妈妈会给我买好多书,让我读,有时还会和我一起读课外书。妈妈说“读书能够使我有学问” 。

生2:放学回家,妈妈让我先写作业,写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

生3:周末,爸爸带我去爬山,爸爸说要劳逸结合,放松有利于更好的学习。 师说:说得真好!我们的爸爸、妈妈费尽苦心,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你们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满意吗?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师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生说:满意(大多数学生回答)。 生说:不满意。 生说:我也不太满意。

(设计意图: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一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了解本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间接了解学生在家里接受学习情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帮助。)

师说:你能说说为什么不满意吗? 生1:我在写作业的时候,爸爸经常看电视。

生2:爸爸、妈妈带我出去吃饭很晚才回来,我来不及写完作业就困得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老师批评了我(学生感到很羞愧)。其实,我是很想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生3:我妈妈经常在晚上打麻将,弄得我睡不着觉,以至于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听讲。

师说:看来不是每位同学都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通过本节课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老师为你们得到这样的家庭教育感到遗憾。我知道每位同学都想学习好,考第一名,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一现状,为我们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

生说:可以给爸爸、妈妈提建议。

师说:这个提议好(同时引起全体学生的共鸣)。那么,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对父母说?

生1:让爸爸、妈妈不要在我们写作业时看电视。 生2:让爸爸、妈妈按时睡觉。

生3:我要把“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更好的教育我成才。 生4:我也要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多学习知识,好好教育我考好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

设计意图: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把“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这说明学生对三字经的内容了解透彻。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三字经内容的理解。

师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给爸爸、妈妈提的建议都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不良家庭教育问题。我们交流了很多,可是在课堂上爸爸、妈妈听不到,建议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想不想,把建议带回家?(生答想)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就在身边,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生1:爸爸,你以后不要很晚再带我回家了。

生2:妈妈,不要打麻将了好吗?这样影响我的学习。

生3:爸爸,在我写作业的时候,不要看电视好吗?这样会影响我的学习。 生4:爸爸、妈妈感谢你们对我的教育,我爱你们。

生5:爸爸、妈妈你们教育我是为我好,我以后一定听你们的话,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 (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提高学生语言的完整性。给父母提建议的语气要平和、有礼貌,锻炼学生的胆识。)

师说: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课后我们把“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同时感谢他们对我们的教育,鼓起勇气给爸爸、妈妈提出自己的建议好吗?看谁能够成功,一定要把你们的成功的消息告诉我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给爸爸、妈妈提建议的勇气,让学生懂得感恩。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在这里教师留了一个让学生与父母交流的空间,既让学生与父母一起感受家庭教育,也让父母参与了孩子学习《三字经》的活动,改正不良的家庭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三、教学反思

本节小学二年级校本课上讲的是《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内容,使我在教学中获得双赢。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诵读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能够懂得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影响,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他人的家庭教育情况,与自己的家庭教育进行比较,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家庭教育如何,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对自己有利,每位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良好家庭教育的准则。由于这一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容易理解,自主学习积极性高。交流时,学生能够有勇气地说出自己的家庭教育情况,指出对自己家庭教育的满意和不足之处。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抱有期待的目光,倾听同学们的家庭故事,当听到老师说,“我们对父母不满意的教育方式可以借助这节课提出建议”时,学生兴趣高涨,愿意给自己和学生的家长提意见,可以说这节课后全体学生会受益。

三字经教学案例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与案例.doc》
《三字经》教学设计与案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