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贮藏保鲜操作规程

2020-03-02 17:33: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苹果贮藏保鲜操作规程

苹果属温带水果,主要在我国北方栽培,南方也有一定的栽培。全国分为四大优势产区:渤海湾苹果产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黄河故道苹果产区和西南高地苹果产区。渤海湾苹果产区和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属于我国苹果生产的适宜区,主栽品种为红富士、乔纳金、嘎拉、新红星、小国光等。2012年,全国种植面积约3347万亩,产量3849万吨。

一、苹果贮藏特性

苹果属于仁果类水果,晚熟品种较耐贮藏,生产中贮藏量大,贮藏时间也长。但不同品种间耐贮性差异较大。

(一)成熟期和成熟度。晚熟品种比中熟品种耐贮,早熟品种一般不作贮藏;拟长期贮藏的苹果应在8.5-9成时采收,此时果实种子已变褐,风味品质基本形成。

(二)品种及其耐藏性。红富士、小国光、秦冠等晚熟品种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和品质变化比较缓慢,而且抗病性强,适合长期贮藏。红星、新红星、乔纳金、北斗等中晚熟品种在贮藏过程中易后熟发绵,要求贮藏条件比较严格,一般作为中短期贮藏,但采用气调贮藏可使贮藏期大大延长;早熟品种一般只进行周转贮藏。

(三)贮藏中不同品种易出现的问题。金冠(黄元帅)苹果贮藏过程中果皮易失水皱缩,更应注意相对湿度的保持;红富士苹果贮藏过程中易遭受高CO2伤害,采用气调或塑料薄膜小包装简易气调贮藏时要谨防CO2伤害,一般将贮藏环境中CO2浓度控制在2%以下。

(四)贮藏病害及其防控。苹果贮藏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原性病害是由青霉菌和绿霉菌引起的青霉和绿霉病,轮纹病也是贮藏期间较常见的病害。良好的果园管理、精细采收分级和处理减免机械伤、入库前贮藏场所消毒、控制适宜的贮藏温度,是防控病原性病害的最重要措施。生理病害主要是低氧和高二氧化碳伤害以及贮藏后期发生的虎皮病。

二、参照贮藏条件

果实温度:-1℃-0℃;环境相对湿度:90%~95%。

气体成分:红富士系:O23%-5%,CO21%-2%;元帅系:O22%-4%,CO23%-5%;金冠系:O22%-3%,CO26%-8%。

三、贮藏场所和方式选择

苹果品种较多,贮运特性各有差别,贮藏场所和方式可灵活选择。

简易贮藏场所贮藏。在自然冷源比较充沛的地区,对富士、小国光、秦冠等品种,可因地制宜、科学使用简易贮藏场所,如通风贮藏库、土窑洞、山洞等。

机械冷库。机械冷库加简易气调贮藏即塑料薄膜袋包装冷藏,是我国目前苹果贮藏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气调库贮藏。我国目前应用还不普遍,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高档市场和国际市场需要的高档苹果,不作为重点。

四、贮藏场所温度、湿度调控

(一)温度设定和融霜操作。小型或微型冷库一般采用氟利昂制冷机组,温度的设臵是通过温控仪人工设臵。以-50/100℃“小精灵”温控仪操作为例,设臵贮藏温度为-1℃-0℃,应设臵-1℃,幅差值1℃,设备即在-1℃-0℃区间运行。温控仪上具有融霜时间设臵功能,一般融霜时间设臵25-30分钟,融霜间隔的设臵原则是:苹果入库初期间隔短(约10-20小时融霜1次),温度稳定后间隔时间加长(几天至十几天),冬季制冷机运行少时融霜间隔会更长。准确的融霜间隔必须根据人为观察蒸发器的结霜情况而定,当蒸发器上有白色霜层但是没有明显阻挡出风时即应除霜。所以,应根据使用阶段及时调整融霜时间,方可达到及时融霜,又不出现无霜或少霜频繁加热导致库温波动。

(二)湿度保障。微型库内相对湿度低于75%时,可以通过地面洒水或加湿器加湿的方式提高湿度,但是地面不能因洒水出现“明水”聚积。产品相对湿度的保证主要靠冷库设计时适当增加制冷系统的蒸发面积、控制好果实预冷终点温度、库温恒定和塑料薄膜袋包装来解决。

五、苹果贮藏简明工艺流程

(一)冷库贮藏简明工艺流程。冷库及包装物清洁、消毒→冷库提前降温→8.5成熟时精细采收→果实分级并严格挑除病虫机械伤果实→装入包装箱内垫衬的塑料袋内→快速预冷→扎口封箱→合理堆码或上架→控制适宜温度(温度应控制在-1℃-0℃)→适时通风排除库内乙烯→适时出库销售。微型冷库贮藏的红富士苹果推荐贮藏期为7个月以内)。

(二)简易贮藏场所贮藏简明工艺流程。土窑洞入库时再打开封闭的窑门(入贮时温度最好在8℃以下,最高不应超过12℃)→烟雾剂或液体消毒剂消毒→采收8.5成熟的果实→果实分级并严格挑除病虫机械伤果实→装塑料保鲜袋装周转箱或筐装→合理堆码或上架→科学通风引进自然冷源→尽力维持最长-1~0 ℃的时间→适时通风排除库内乙烯→适时出库销售。

(三)注意事项

1.冷库及包装物清洁、消毒。常用消毒杀菌方式有:①果蔬库房消毒烟雾剂进行熏蒸;②4%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或用0.5%~0.7%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喷洒消毒;③臭氧发

生器消毒,每100立方米配臵5克/小时产量的臭氧发生器,库内臭氧浓度达10 ppm左右。

2.冷库提前降温。果实入库前2天开启制冷机,将库温降至-2 ℃。

3.8.5成熟时采收。拟长期贮藏的苹果应在充分成熟前采收,可通过果实硬度、生长天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多个指标综合判定采收期。由于品种不同,上述指标也不同。只能给出笼统的定性8.5成成熟度,此时果实种子基本变褐,果实内淀粉基本消失,但是具有良好的硬度。

4.装入包装箱内垫衬的塑料袋内。冷库贮藏时,红富士苹果宜用微孔袋扎口或地膜在箱内垫衬折口,防止二氧化碳伤害。元帅系苹果、乔纳金苹果、金冠苹果、嘎啦苹果可用苹果专用硅窗保鲜袋扎口贮藏,但是装量需要试验,以满足袋内氧不低于5%,二氧化碳不超过5%为宜。简易贮藏场所贮藏时,红富士苹果用微孔袋折口贮藏,防止二氧化碳伤害。元帅系苹果、乔纳金苹果、金冠苹果、嘎啦苹果可用苹果专用透湿调气保鲜袋。一般装量在5~

7.5公斤。

5.合理堆码或上架。塑料周转箱热量交换好,码垛密度可适当大些;纸箱包装时,箱上必须设计通气孔,垛间和箱间留有通道和间隙,并考虑纸箱的承重,防止下层箱内果实被压伤或踏跺。如果是具有货架的冷库,果箱可直接放在货架上。

6.科学通风引进自然冷源。科学通风引进自然冷源是对简易贮藏场所而言的。从入库到场所内的温度降至0℃为降温阶段,要不断地利用外界低温,并相应地降低场所内土层温度,主要是夜间打开窑门和通气孔,白天外界温度低于窑内温度时也可通风;从窑温降至0℃到翌年春天窑温回升为蓄冷阶段,外界温度不低于-5℃时,可开启窑门和通气孔,将外界冷量引入蓄积在窑内土层中,低于-5℃时关闭窑门和通气孔,保温防冻,贮期管理的好,低温土层蓄冷就多;春天外界温度回升使窑温回升阶段是保冷阶段,应严格关闭窑门和通气孔,尽量减少人员进出,维持窑内已经降低的温度,可做到冬冷春用;待全部果品出库后,要清扫窑洞并进行消毒处理,用砖或土坯将窑门封严,堵塞通气孔,以备下次再用。

7.适时通风排除库内乙烯。苹果贮藏期间,自身会释放出大量乙烯,乙烯是一种促进成熟衰老的激素,会加速果实的衰老,也会诱发和加重虎皮病的发生。因此,要适时通风排除库内乙烯。

8.适时出库销售。冷库贮藏的红富士苹果推荐贮藏期为7个月以内,一般在翌年5月份前后出库;简易贮藏场所贮藏的红富士苹果推荐贮藏期为5个月以内,一般在翌年3月份前后出库。

苹果贮藏保鲜

柑橘类水果贮藏保鲜操作规程

杏贮藏保鲜技术规程

苹果贮藏文档

《农产品贮藏与保鲜》教学大纲

花椒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

水果 蔬菜 花卉贮藏保鲜技术

葡萄贮藏保鲜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果蔬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教学大纲

果蔬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教学大纲

《苹果贮藏保鲜操作规程.doc》
苹果贮藏保鲜操作规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