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总结

2020-03-02 01:08: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旅游管理专业(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与实践》课题总结报告

2009年8月申报校级教改课题《旅游管理专业(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经过课题组五位老师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于2011年9月结题。

本课题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了解社会需求,不断完善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旅游企业和学生的好评。

一、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明确其指导思想。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根据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设置专业培养计划,进而制定专业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做到理论和实践双体系教学,并强调“双证制”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前两年学生主要在学校学习,以理论课程为主,辅以校内实训和生产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后一年主要在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并在实习中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学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拓展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旅游企业经营、服务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酒店、景区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确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五个原则:根据职业岗位(群)要求设置课程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的原则,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统一的原则,理论和实践课程并重的原则;“够用”“实用”和“可拓展”相结合的原则。

三、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的五个原则,以岗位需求为标准整合理论课程体系,从岗位需求出发,构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拓展能力三个层次构建“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所谓职业素质就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管理相关职业所应该具备的素质。旅游管理专业的岗位大都是以游客作为服务对象,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适宜的仪表、仪容、仪态,具有较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本层次主要开设旅游职业道德、旅游礼仪、形体训练、普通话、英语口语、演讲与口才、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课程。

所谓职业技能就是指学生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行业各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本层次主要开设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导游法规、导游技巧、导游

1 综合训练;前厅与客房服务、饭店业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综合训练等课程。

所谓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和设计完成相关的综合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层次主要通过顶岗实习,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旅游资源学、旅游景观鉴赏与导游、旅游应用文写作、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四、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外多元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由校内、外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校内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校内实训室“操练型”实习、校内“生产型”实习以及校内第二课堂学生的自主实践等;校外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企业“认知型”实习、企业“顶岗型”实习以及校外学生的自主实践等。在时间安排上,第一学期主要进行校外“认知型”实习和校内实训室“操练型”实习等,第

二、三学期主要进行校内实训室“操练型”实习等,第四学期主要进行校内实训室“操练型”实习和校内“生产型”实习等。同时,利用“国庆黄金周”“中国泰州国际旅游节”(每年四月份)两个旅游旺季安排二年级学生到景区、旅行社、酒店等实习基地实习,实行短期“旺进淡出”模式。这种短期“旺进淡出”模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和职业基本技能,为导游资格考试打下良好的实战基础,另一方面也帮助旅游企业解决了旅游旺季人员不足的矛盾。这样在人才培养的前两年,通过校内“仿真”型实训、校内“生产”型实习,实习基地短期“旺进淡出”等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和职业基本技能,确保学生能够在后一年顺利进行顶岗实习。第

五、六学期主要进行校外“顶岗型”实习,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方案,除了安排在一线岗位上顶岗实习外,重点做好学生在管理岗位上的轮岗计划,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顶岗实习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确保顶岗实习能够按照培养方案进行。09级10位学生首批试点,在泰州宾馆进行轮岗实习,他们将在前厅、客房、中餐、西餐、餐饮部经理助理、客房部经理助理六个岗位上轮岗,校企双方安排双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学校给予企业指导老师津贴,企业给予学生劳动报酬。对于成绩优异者,企业将被直接录用在相应的管理岗位上。这是我院对高职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管理岗位就业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五、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旅游企业师傅“教师化”和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化”等途径,建立一支专兼结合,老中青结合,素质高、科研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合作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所谓“请进来”就是聘请国内知名教授担任旅游管理专业引路人;所谓“走出去”就是通过出国考察、企业锻炼、学习交流等措施,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化国际化视野、具有旅游企业相关工作经历的专业带头人。并通过参加旅游高校进修、下水到旅游企业任职、赴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挂职等措施培养学校骨干教师。

所谓旅游企业师傅“教师化”就是聘请旅游主管部门的领导、旅游行业专家、旅游企业的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并对他们进行教师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

2 力;所谓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化”就是学校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六、通过建立高效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考核体系,构建“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以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作为质量考核标准,强化过程考核,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秩序、理论教学、实训实习等进行监控建立督导及反馈体系。通过成立就业单位联盟、旅游行业研究会和毕业生校友会等组织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七、通过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和动力体系构建“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涉及到学校、企业、师傅、教师和学生等多方的利益关系,因此,学校要以服务与企业合作,企业要以岗位与学校合作,学校要给予企业师傅津贴,企业要给予学生劳动报酬。通过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实现多方共赢。

2012年4月5日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认识实习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调查报告

旅游管理专业调查报告

旅游管理专业自荐书

旅游管理专业简介

《旅游管理专业总结.doc》
旅游管理专业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