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设计

2020-03-02 08:50: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找规律》教学设计

太和县坟台中心小学:陶艳

2011年5月13日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24页、25页)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二年级表内乘法基础上的。鉴于此,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本班学生特点,我对本课做出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环节旨在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初步感受规律的存在。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计算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反馈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分为基础性练习、提高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旨在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4.畅谈收获,关注情感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成功体验中,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创设的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积的变化规律,发展抽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有探索生活中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计算方法,找出计算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进行乘法计算并能用所掌握的计算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

谈话:我知道咱们班里的孩子有个特点——上课的时候不仅是带着眼睛和耳朵,还带着聪明的脑袋和勤劳的小手,是吗? 我今天就来测试一下,咱们比赛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的孩子最聪明。

①、小组比赛填数字。

1、

2、

3、

4、()、()、

7、

8、9„„

2、

4、

6、()、()、

12、14„„

5、

10、

15、20、()30、()、()、45„„

师:为什么要这样填呢?相差

1、

2、5,就是这些数的“规律”(板书“规律”二字)

②、激发兴趣、调动情绪。 师:其实在数学的王国里,还有许多的规律。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认识了这些规律能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学习,更快乐的计算。这节课我想带大家去神奇的数学王国里找一找,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吗?(此时板书一个稍大一点的“找”字 )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交流算法、探索规律。

来到数学王国的门口,发现贴着一张启示——“只要闯过以下几关,儿童可以免票进入数学王国”。 第一关:

①、课件出示“5×1=?”

师:还记得乘号两边的数字叫什么名字吗?(乘数)乘得的结果又叫什么?(积)这个算式的乘积是多少呢? ②、出示“5×10=?” 师:这个呢?

③、出示“5×( )=”

师:猜猜这个算式是?(生:5×100=500)你怎么想到的?(生:有规律)哟,咱班的孩子果真聪明!能从这些算式中找出规律。你们还能按这个规律继续往下写一些算式吗?看谁写的最多!(学生继续王下写)

师:写完了吗?(可指名汇报写的算式,同时教师板书。) 生:写不完。 师: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写不完的意思。

师:那么你能在咱们写的这些算式中,从因数和积中找到相同的地方吗?(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的规律。) ④、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师:在第一关中,三个算式都是一位数乘多位,如果出现两位数乘多位数呢?你们还能计算吗? 第二关:12×4 12×40 120×40 ①、教师提示:先观察因数的变化。 ②、学生独立试做后指名汇报答案。 ③、重点交流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明确可先算“12×4=48”,再看因数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几个0。

④、强调算法:出示“小马虎弟弟”的计算结果,让大家判断。 师:小马虎弟弟可没有你们幸运了,他上次去数学王国时,走到这的时候就被门卫给挡回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3×20=6 12×40=48 30×20=6000 120×40=480 师:谁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班级的孩子都不犯这个的错呢?(学生如果不能给出好的方法,教师介绍“用画线数0的方法”或者先写出积末尾的0,再把0前面的数相乘。) ⑤、归纳总结: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我们找到的规律呢?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要添上几个0) 第三关:自主编题。

师:你们真聪明!已经顺利通过两关,有没有信心继续创过最后一关? 课件出示要求: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规律,编几道题目考考大家吗?

2、尝试练习。

①、课件出示“试一试”第1题

师:恭喜大家顺利通关,神奇的数学王国欢迎你们这些聪明、爱思考的孩子。你们想先到哪个地方去逛逛呢?要不,我们先去小买部买点饮料,边喝边逛吧? ②、“试一试”第2题(课件设计成一种食物覆盖一道题目,选哪个食物就回答哪道题目)

师:买了饮料,索性再来点吃的吧。你想吃什么,随便点。

三、巩固反馈。

1、“服装店”(课本第25页“练一练”的第4题)

师:食品店的旁边是一家服装店,大家能解决服装店里的数学知识吗?

2、“养鸡场”(课本第25页“练一练”的第3题)

师:瞧,我们又来到了数学王国的的养鸡场,这里也有数学问题呢?谁能解答呢?

3、“机敏抢答”(课本第2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师:逛了这么久,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吧。

4、“猜猜我是谁”(课本第25页“练一练”的第2题) 本道题目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做适当提示或组织小组讨论。

①、先考虑( ?)×( ?)=8 ②、在因数中添上省略的0。

5、课本第25页“练一练”的第5题。留为课后作业。

四、畅谈收获,关注情感。

师:大家今天在数学王国里玩的开心吗?你觉得你有什么收获呢?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 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doc》
《找规律》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