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集体协商

2020-03-02 22:58: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和方法

一、组织学习和培训,大力宣传平等协商和工资集体协商。

二、产生协商代表,成立协商小组。要规范协商主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协商代表、建立双方协商班子。已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双方代表可由集体合同的协商代表担任。协商代表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三、收集资料,征求意见。企业职工方要广泛调查了解。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内部、外部资料和情况,认真研究测算;同时要充分听取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企业行政方应向职工方提供与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四、拟定方案,提出意向。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协商方案,其中职工年度工资水平及其增长幅度是协商的关键,应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和比较测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双方事先均应确定好协商的力争目标和确保目标,准确好有关意见和资料。提出方应书面提出具体的协商意向书。

五、进行协商,拟定草案。要规范协商过程,进行充分协商,并认真做好协商记录。协商达成一致后,应按规定制作工资集体协议草案。

六、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工资集体协议草案须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并通过。

七、签字盖章。工资集体协商经双方达成一致后,由双方首席代表在工资集体协议文本上正式签字盖章。

八、报审备案。企业工资集体协议应按规定报送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经审查同意后报同级工会组织、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备案。报审材料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职工人数及工资水平状况、企业签订的工资集体协议、签订协议的说明(包括协商代表及其产生的说明、协议主要内容的说明、协议签订程序的说明等)、协商记录、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的决议、上年度工资集体协议履行情况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及时出

1 具《工资集体协议审查意见书》。

九、公告并实施。工资集体协议生效后,应及时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告。双方应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全面履行工资集体协议规定的义务。可建立由双方代表参加的工资集体协议履行情况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工资集体协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协商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基层工会要积极配合、协助企业实施协议,并对企业工资实际发放和行政方履约情况进行调查、跟踪、验证。

青海第一汽车修理有限公司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方案

为促进公司发展,提高企业职工收入水平,使企业形成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协调增长的长效机制,保障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考虑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培训、服务等措施多管齐下,为企业顺利启动工资集体协商创造良好条件,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搭建坚实平台。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维护企业与职工双方利益,促进企业发展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原则。

(二)坚持循序渐进、有序开展、不断深入的原则。

(三)坚持企业行政、工会双方合作、协同开展的原则。

三、组织领导

为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公司成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 担任,副组长由 担任,成员单位包括:一车间、三车间、五车间、分公司、备品部、

2 轿车中心。

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公司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协调解决工资集体协商中的重大问题。 公司综合管理部、工会是推动公司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部门。劳动关系双方协调委员会要制定年度工资集体协商推进的工作安排,按各自的职责共同推动。

四、工作内容

(一)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表彰奖励制度。

出台鼓励政策,凡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协议并经开发区劳动行政部门审查通过的企业,开发区管委会按该企业工资协议确定的一线职工工资增长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奖励。

开发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末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企业予以表彰。凡获得表彰的企业,对其双方的协商代表予以奖励。

(二)组建工资集体协商。

组建目的:为各级工会及有关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专业指导、服务或参与协商谈判。

职能:可接受企业或企业工会的书面委托,作为工资集体协商的协商代表参加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同时可受区劳动行政部门、区工会委托依法指导企业、企业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对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咨询、进行调解并提供专业支撑,避免突发事件和冲突事件的发生,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及时发现和研究工资集体协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人员选择:劳动经济、劳动保障、财会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或专业人士。 管理:劳动人事局和区工会对其进行人员的选聘、培训和业务指导,以及人员派遣和考核。

(三)开展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为开展协商奠定基础。

每年定期组织企业工会主席、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劳资管理人员、工资集体协商领导小组成员、顾问团成员进行培训。

3 1.工会主席、工会代表、职工代表培训班。培训目的:加强对有关协商代表及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协商技巧的掌握,提高其工资协商专业水平和谈判能力。培训内容:劳动工资法律法规、国家工资税务政策、企业薪酬设计、企业相关资产运营和财务管理、工资谈判技巧、工资谈判案例分析等。

2.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培训目的:使其正确认识工资集体协商的作用和重要性,明确有关法律规定。培训内容:《劳动法》、《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

3.企业劳资人员培训班。培训目的:加强有关专业技能的补充性培训,特别是工资集体协议文本的草拟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内容:侧重于工资集体协议文本的草拟,以及社会平均工资、行业工资指导价格等。

4.对领导小组成员、顾问团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目的:了解工资集体协商的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以便对基层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培训内容:《劳动法》、谈判技巧、社会平均工资、行业工资指导价格等。

(四)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督查。

工资集体协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的、长期的工作。劳动人事局、工会联合会将对企业行政及企业工会签订、履行、续签等各过程进行全程督查,特别是将加强对各企业工会向企业行政发出工资协商“要约”情况的督查,并对出现的问题随时给予帮助和解决。

(五)开展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等问题的测算研究。

开展区域性最低工资、工资指导线等问题的研究、测算,及时了解企业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难点和问题,收集国家或天津市的有关政策资料,以保障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五、资金保障

组织推动工资集体协商以及奖励表彰所需资金从泰达职工发展专项金中列支。

4

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会议记录

工资集体协商意向书

工资集体协商材料

工资集体协商讲稿

《工资集体协商.doc》
工资集体协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