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开展民情调查工作纪实

2020-03-02 01:01: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常宁市开展民情调查工作纪实

彭小冬 阳明勇 唐敬明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湖南省委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党委民情调查制度,并成为全省各级干部摸实情、解民意、促落实、考干部的“法宝”。2008年11月,省委书记张春贤,事先没有向当地“打招呼”,轻车简从奔赴宁乡、湘阴县农村,在一天半的时间里随机抽样进行民情调查。今年6月29日,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一行轻车简从,冒着酷暑,深入常宁视察调研,谈到常宁工作比较实在,他说“这个民情调查表值得推广总结,这个表把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具体化了”。常宁市认真落实省委民情调查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建好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情调查

当前农村工作发展难,信访难,维稳难。其实千难万难,做好群众工作就不难。做群众工作,首先要知道群众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做到心中有一本帐。那么,如何建立一本帐,建立一本怎样的帐呢?常宁市委书记胡丘陵在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设计一份民情表,要求包村干部对村里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及时登记,动态跟踪反馈。”

为此,常宁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作风办在去年底乡镇干部作风督查的下村入户工作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征求了部分乡镇一把手的意见,并到实地解剖胜桥镇官陂村,收集了民情调查的一手资料,拟制了民情调查台帐表,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修改审定后,分发到乡镇,由乡里每个包点干部填写。运行一段时间后,对台帐表又进行了修订,新增了安全隐患排查处置情况和粮食生产情况两张表。

随后,又要求各乡镇将所有表格统一汇总,打印汇编成册。一份民情台帐,6张表,75个细项,详实记录每家每户的冷暖凉热,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5月下旬,全市706个村、73个居委会的民情调查台帐已基本建立,并分乡镇装订成册,常宁市主要领导的电脑上也都安装民情台帐信息电子档案。

民情台帐突出扶贫帮困、计划生育、综治维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农业生产等重点工作,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村情民意的“明白帐”,如表一的基本村情表,表四的计划生育“三查四术”情况表、表五的安全隐患排查处置情况表,表六的粮食生产情况表,这些表再细化为村组干部、党员姓名、村内资源、耕地面积情况,“三查四术”对象落实时间、地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坐落地及责任人等子项目,对村情民意心里有数,了然于胸。二是联系百姓的“感情帐”,如表二的特殊人群情况表,分为需提升幸福指数类、计划生育类、社会稳定类3类,其中需提升幸福指数类包括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特困党员、困难老村干,囊括的内容全面实在。三是发展经济的“致富帐”,通过民情调查掌握的信息,去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如表三的在外学习、工作或务工知名人士和返乡创业潜力人群表,实际也是落实常宁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到三个地方去”的思路(即到买常宁产品的下游企业去、到用常宁原料在产品终端做得最大最好的企业去、到常宁籍在外面做得最大最好的企业老板那里去)。通过调查摸底,掌握了50多名常宁人在外经商成功人士,经他们牵线搭桥,常宁今年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项目建设为增强财政实力,落实免费公交等惠民政策夯实坚实基础。由此看出,这些台帐,完全融会贯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管好帐,让民情调查彰显责任

一是防止民情“假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为确保民情帐的内容真实、鲜活,常宁市将调查任务分解到乡镇包村干部,要求他们自己去走村串户,深入开展调查,直接摸底造册,走进百姓家,听到真心话,记百姓事,暖群众心。

二是防止民情“呆帐”。民情是动态的。常宁市将民情调查作为一项日常性、经常性的工作,要求乡镇干部下村入户去掌握情况,熟记于心,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解决民难。当然,村里有些基本情况在某一段时期内大体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对特困户、计划生育、粮食生产、安全生产隐患等方面的情况,必须要动态跟踪反馈。常宁市委办下通知要求各乡镇每季度更新一次,对安全隐患等紧急信息要随时随地更新和处置。

三是防止民情“坏帐”。常宁市做到了“帐以致用”,以帐管人,以帐理事,分阶段、分门类对民情台帐收集到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及时分析归纳,掌握面上情况,找准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组成督办小组,采用“听、查、看、访”的方式,定期督查各乡镇包村干部民情掌握情况,对建帐不及时、不规范、不全面、不真实的,予以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并按考核制度作相应处理。

乡镇干部变群众上访求助为主动下访服务,将所有农户的动态情况记录在册,及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进行梳理分类,落实帮扶措施,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常宁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作风办定期督查各乡镇民情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跟踪反馈。同时实行“三定”措施,加大民情办结力度。一是定责任人。实行“重点问题领导包案,疑难问题部门联调,一般问题包村干部负责”。二是定办理要求。要求包村干部在开展民情调查活动中,对群众提出的诉求和愿望,能够当场答复或解决的,要现场及时处理;对自身不能

解决的问题,由调查人及时向乡镇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或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集体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三是定办结时限。对重大民情的处理情况建立限时销号责任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做到“发现一个,办结一个,销号一个”。全市共填写《民情调查表》9839多份,梳理出10大类共330个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已经解决300多个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现在乡里干部对包点村的村情民意个个如数家珍,对答如流。

用好帐,从老百姓的笑脸上看成效

通过建立市、乡两级民情调查帐,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更加具体化,既是一次社情普查,又是一本乡镇干部的工作指南;既让领导摸准实情,运筹帷幄,也让乡镇干部沉到村里,基本掌握了村情民意,深入基层排忧解困,开展工作有的放矢,推动了“三农”工作高效开展。

5月27日,常宁市委常委会在听取市作风办关于乡镇干部作风督查情况汇报时,要求乡镇要采取召开工作讲评会、民情汇报会、群众评议会等形式,既建帐又用帐,加强干部管理,改进干部作风,推动各项工作。6月13日,市委书记胡丘陵亲自签批的乡镇干部作风整改通知书上要求:“要开展回头看,并组织乡镇干部进行自我讲评”。7月,柏坊镇率先举办了一场由所有镇机关干部向该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述职的民情汇报会。常宁的民情调查和柏坊民情汇报会被人民网、新华网、网易、新华报业网、中国廉政周刊和中国纪检监察报、湖南日报等各大媒体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对此作了重要批示。

民生是一杆标尺。政绩要从老百姓的脸上看。民情帐上的事,件件事关老百姓,即使是“小题”,我们也“大作”,采取过硬措施,逐一抓落实。2006年

来,我市作出了“围绕民生抓财政、围绕财政抓项目、围绕项目抓招商、围绕招商抓服务”的“四个围绕”决策,把有限的财力重点用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方面,主要就是给老百姓“还情”。近几年办成了实行免费公交、代交农业灌溉水费、率先试行免费高中等13件实事。今年来,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保、教育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民生工程上累计增加投入1.17亿元,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民情台帐的建立,促使了干部作风转变,融洽了干群关系。在衡桂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常宁市市、乡、村三级干部联动,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宣讲政策,从5月8日到5月18日,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87个村463个组6400多亩的征地任务,真正做到了不出现一次阻工,不拖延一天时间,不上交一件矛盾,被誉为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历史上的“常宁速度”。乡镇进村入户帮助群众打井、修沼气池、买农资、为蔬菜水果找销路„„宜潭乡一些农户今年蔬果销售渠道不畅,得知这一情况,乡里组织30多名干部和农技人员组成帮扶小组,为农户找市场、联系商户、拓展水果销路,并通过民情调查了解到群众粮食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及时组织乡干部进村入户宣传粮食生产奖励政策,并采用租赁承包、承包权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使全乡群众从“要我种”变成了“我要种”。目前全乡土地流转面积达到耕地总面积的40%,涌现出5个100亩以上的耕地经营大户和20个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洋泉镇种粮大户胡荣琪从镇里民情帐上获得对各村有多少土地待流转的情况,主动联系,承包了300多亩水田,如今获得丰收,获利颇丰,整天乐呵呵的,连连称赞“这个民情帐搞得好”。

如今,乡镇干部骑辆单车下村,揣个本本入户,挽起裤腿下田,坐在田坎论事,进村狗不叫,出户狗相随,这已成为常宁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作者通联:湖南常宁市委办公室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纪实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纪实

民情调查心得体会

民情调查体会

常宁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

常宁市打造印文化产业的调查

124、开展优质服务工作纪实

信用社开展优质服务工作纪实

家访调查纪实

民情调查简报1

《常宁市开展民情调查工作纪实.doc》
常宁市开展民情调查工作纪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