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有感

2020-03-02 21:12: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爱与恨的交织

——观《傲慢与偏见》有感

在初次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感受到的只是男主角达西的傲慢与女主角伊丽莎白的偏见(大多数人的看法),不过这跟书名倒挺符合的;但是当看完整本书及多次阅读后,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伊丽莎白对达西起初的厌恶到憎恨和达西对伊丽莎白无尽的爱。

恨,让伊丽莎白变得盲目与草率,差点儿就毁了这段幸福;而爱,让达西改变了他一贯待人处事的态度,造就了一段美丽似童话的爱情婚姻。而对于我而言:恨,使我看得揪心与可惜;爱,使我看得感动与羡慕。

“恨”的可怕

这是前半本书所大幅描写的内容,也是后半本书所要体现“爱”得伟大的反村与铺垫,并且这也是 “傲慢”与“偏见”所酿成结果。

那么就有必要来提前说明一下男女主角“傲慢”与“偏见”的表现了。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傲慢是达西的代名词,偏见是伊丽莎白的代名词;但在我看来,达西是“偏见”的,伊丽莎白则是“傲慢”的。更准确一点表述:达西的傲慢来自他对下层阶级或不熟悉人的偏见,伊丽莎白的偏见来自她本身个性的倔强与独特甚至是“傲慢”(对待达西)。那我来一一例证一下我的看法吧!

达西的偏见表现有“达西先生只跟赫斯脱太太跳了一次舞,跟彬格莱小姐跳了一次舞,此外就在室内踱来踱去,偶而找他自己人谈谈,人家要介绍他跟别的小姐跳舞,他怎么也不肯。”,“我(达西)绝对不跳。你知道我一向多么讨厌跳舞,除非跟特别熟的人跳。在这样的舞会上跳舞,简直叫人受不了。”,“眼前我可没有兴趣去抬举那些受到别人冷眼看待的小姐。”等等。这就是作者对达西出场时的描写。这就导致了他给其他人留下了傲慢的印象,如文中所说的“大家都断定他是世界上最骄傲,最讨人厌的人,希望他不要再来。”

那伊丽莎白的“傲慢”呢?例如文中所提及的“她比她姐姐的观察力来得敏锐,脾气她没有姐姐那么好惹,而且她胸有城府,决不因为人家等待她好就改变主张,她不会对她们发生多大好感的。”;“要是他(达西)没有触犯我(伊丽莎白)的骄傲,我也很容易原谅他的骄傲。”;“我可不信我的手指不及那些比我弹奏得高明的女人。”以及之后产生偏见后的行为。

正如每个读者所想的:伊丽莎白的偏见是来自于达西的傲慢。她对他的态度是因情节的发展步步加深,层层演变恶化的,从冷淡、不理睬变为厌恶甚至演化到憎恨。从这一过程中,我发现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尤其对达西而言,他是一个多不会与人交流,展现自己的人啊,他太单纯,太严肃了!以至于伊丽莎白在之后好一段时间都处于对他厌恶、不满的“传播”啊!再加上别人的添油加醋——诋毁、恶意中伤达西,她那种态度就更加的“有凭有据”了!直到得知,达西是破坏她姐姐幸福生活的刽子手时,她愤怒极了,对他就上升到“恨”的地步了。那是如此的可怕呀!正在她对他的态度坏到极点的情况下,恰逢达西向她告白,她就将整个火山要喷发的岩浆覆盖到了达西身上。“从开头认识你的时候起,几乎可以说,从认识你的那一刹那起,你的举止行动,就使我觉得你十足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看不起别人,我对你不满的原因就在这里,以后又有了许许多多事情,使我对你深恶痛绝;我还没有认识你一个月,就觉得象你这样一个人,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愿意嫁给你。”,这是多么决绝、残酷的回答啊,她对待那个“自以为是”表哥的求婚也没到这种“无礼”的地步!

“爱”的伟大

从来都觉得爱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它究竟有多大呢?看到了达西因爱的改变,才切实感受到它力量的强大。

那么,达西先生,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不善于交谈,因为他的个性所致,不习惯在陌生人面前炫耀或夸夸其谈,就如他自述“我的确不象人家那样有本领,遇到向来不认识的人也能任情谈笑。”及他奴仆描述的“我所谓达西先生跟人处熟了也就好了,并不是说他的思想和态度会变好,而是说,你同他处得愈熟,你就愈了解他的个性。”这就注定了爱情矛盾产生的必然,也注定了他会对爱情专一。

他,处事谨慎仔细,因此他才会内心矛盾,一直在衡量爱情与名声的轻重,才迟迟不向伊丽莎白吐入他的爱慕之情。书中有对本人的矛盾提及“他又在她身上发现了几个同样叫人怄气的地方。他带着挑剔的眼光,发觉她的身段这儿也不匀称,那儿也不匀称,可是他到底不得不承认她体态轻盈,惹人喜爱;虽然他嘴上一口咬定她缺少上流社会的翩翩风采,可是她落落大方爱打趣的作风,又把他迷住了。”,也有对她家族的矛盾(主要的)的描述“他觉得她出身低微,觉得自己是迁就她,而且家庭方面的种种障碍,往往会使他的见解和他的心愿不能相容并存„„”在他自己不确定他能克服这些矛盾之前,他一点也没有透露自己的情感。我被他的负责的态度所感动,为他的真爱所“征服”,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他,为人单纯直接,因此他痛恨虚伪假装、一昧恭维别人,如他所说“我不会像人家那样随声附和,假意关切。”,以及他过于直接的告白“无论是什么样的装假,我都痛恨。我刚才所说出的这些顾虑,我也并不以为可耻。这些顾虑是自然的,正确的。难道你指望我会为你那些微贱的亲戚而欢欣鼓舞吗?难道你以为,我要是攀上了这么些社会地位远不如我的亲戚,倒反而会自己庆幸吗?”看看,一个狡猾的人,谁会说出如此毫不掩饰的话呀! 他,爱得深刻,因此他包容了她那方面的所有缺点,全身心地来爱她。这一点毋庸置疑。后半本书都是他这个特点的证明。

他,爱得透彻,因此他为她的拒绝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渐渐改变了已有的待人处事中包含的偏见。正如在彭德里意外碰见伊丽莎白和她的舅父母的时表现,他对此改变的解释是“我当时的用意,是要尽量做到礼貌周全,让你看出我气量颇大,不计旧怨,希望你知道我已经重视了你的责备,诚心改过,能够原谅我,冲淡你对我的恶感。”由此可见他对爱情的正确态度。这是我再次“爱上”他的原因。

他,爱得无私,因此他默默地帮她解决她家的丑闻,只是为了不让她“受累”“难过”。 他爱她到了只考虑她的幸福——不管这个幸福中有没有他的位置。这是爱情的最高境界,我想这种也只有书中和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吧!这也是再次打动我,触动我心灵的地方。

只有这样如痴如醉的爱着,他才会在她还没接受他之前,不做任何表示,不再去打扰她,令她反感和痛苦;只有这样时时刻刻的爱着,他才会在她表现出倾心于他时,立刻马不停蹄的赶来,向她道出了他心中无尽的爱,并且保证这爱从未消失且与日俱增。

一步一步爱的深入,一层一层爱的付出,一丝一丝爱的升华,无不体现着他对她伟大的爱。这些都是爱的直接而真挚又无私的表达,是每个读者都显而易见的,也是人人羡慕的。

总之一句话:没有体会过“恨”的可怕,就显现不出“爱”的伟大。而给予伟大的爱最好回报就是成就一段美满的婚姻:女方从容活泼,可以把男方陶治得心境柔和,作风优雅;男方精明通达,阅历颇深,也一定会使女方得到莫大的裨益。当然,作者设计的结局也是众望所归。这就是作者自己对爱情的诠释:爱情是可以放弃一切社会力量而独立存在的,并非只有门当户对的恋人才可以得到幸福。而婚姻和爱请可以是两回事。爱情加上婚姻无疑是最理想的,如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婚姻。而没有爱情的婚姻似乎也在说明,真爱是同社会阶层毫不相关的一种力量,有了它,一切疑难都可以迎忍而解,任何事情都会趋于美好的。 “爱”的伟大,那么就让我们在未来社会上构建这般美满幸福的婚姻。

《傲慢与偏见》有感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推荐)

《傲慢与偏见有感.doc》
傲慢与偏见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