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复习19章详细摘记

2020-03-02 13:40: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0.1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1建筑的多样性:南方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下层用柱子架空,上层作居住用,认为是由原始社会的巢居发展而来)

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

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房屋

黄河中上游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全国大部分地区则使用木构承重的建筑

2建筑的主流:木构承重建筑——优点:a取材方便b适应性强c有较强的抗震性能d施工速度快e便于修缮搬迁

缺陷:a木材稀少b易发生火灾c用量大d难以满足大空间需求

0.2 木构架的特色

1穿斗式木构件:(或称“串斗”式,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区)

构架用料小,柱子排列密,用于空间尺度不大的室内

特点:a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

b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

c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2抬梁式木构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

可采用跨度大的梁,取得较大的室内空间

特点:a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梁总数可达3-5根)

b柱上采用斗拱时,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我国北方屋面设保温层(一般用土加石灰构成)

3斗拱:

定义:主要由斗、拱、昂构成。一般使用在高级官式建筑。最早形象见于周代铜器

命名:宋代称“铺作”,清代称“斗科”或“斗拱”,江南称“牌科”

分类:柱头上的斗拱称为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是承托屋檐重量的主体

两柱之间置于阑额(清称额枋)称为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起辅助支撑

角柱上的称为转角铺作(清称角科),起承托角梁及屋角作用

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唐宋前重结构,明清以后重装饰。

(注意斗拱的命名)

4其他:

叉手:

台基:

柱础: 0.3 单体建筑的构成

1单体建筑的特点:

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

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结构的暴露:a表现木材力学的性

b改善木材通风条件

c便于及时维修

有机:室内空间的灵活分隔

另一个特点:平面、结构、造型三者不可分割性

2屋顶的命名和识图 0.4 建筑群的组合

1庭院:

概念: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围合方式:a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

b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称之廊院)

c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三合院)

形式:北方开阔的前院、南方的“天井”等

2中国古代建筑群艺术手法:

a沿着一条纵深的路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物,烘托出种种不同的

环境氛围。例如:a北京故宫b曲阜孔庙c苏州留园

b在中国古代,当一座大建筑群的功能多样、内容复杂时,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将轴线延伸,并向两侧展开,

组成三条或五条轴线并列的组合群体。但其基本单元仍然是各种形式的庭院。

c另一种总平面形式是纵横轴线方向都作对称布置,常用于最庄重严肃的场所。如天坛、社稷坛等 0.5 建筑群与环境

1善择基址:卜宅、相地

2因地制宜:“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其中因其地是关键

3整治环境:如开池引流、修筑堤堰、植林造桥、兴建楼馆

4心理补偿:文学和风水(两汉到明清流行于南北各地)的手段 0.6 建筑类型

1居住建筑

2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帝王宫殿、政府部门等

3礼制建筑(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重要类型建筑):以天神为首的坛殿(如天坛);以地神为首的坛庙(如地坛);

以祖先为核心的建筑(如太庙);各种圣贤庙(如孔庙)

4宗教建筑——佛教寺院、道教宫观

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商铺、会馆、旅店酒楼、作坊

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国子监、书院、戏台

7园林与风景建筑——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家园林

8市政建筑——为全城报时的鼓楼与钟楼

9标志建筑——风水塔、牌坊门楼等

10防御建筑——城楼、墩台

0.7 工官制度(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控者和实施者)

自周至汉,国家的最高工官称为“司空”,汉代以后,代之“将作”。秦至西汉,称为“将作少府”,东汉以后改

称“将作大臣”,唐宋称“将作监”。大匠和监的副手叫做“少匠”和“少监”

著名工官:隋代宇文恺(隋都大兴城,后即唐长安城,他还用1/100比例制作“明堂”的图样和木模型)

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明代蒯祥、徐杲

中国古代建筑实际上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在工官掌管下建造的官式建筑;另一种是各自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重点唐宋元明清)

1.1 原始社会建筑

1最早人类住所:岩洞、穴居、巢居

2氏族社会:a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b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的房屋,说明当时长江流域木结构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

仰韶文化:多选择河流两岸的台地作为基址,这种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域布局,房屋平面有长方形和圆形

两种,采用木骨泥墙

龙山文化: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呈吕字形。出现土坯砖(山西

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出现白灰墙刻画图案,是我国最古老的居室装饰。

3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西部建平牛河梁女神庙(已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 1.2 奴隶社会建筑

1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甚斗 鄩

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的面貌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走向定型。是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

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图:

2商:河南偃师尸沟乡(商灭夏后所建的都城——亳):是迄今为止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殷墟 是最重要的晚商遗址 图:

3西周:

初期:分封建国,营建洛邑,出现第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礼制的需要)

战国时期:出现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陕西岐山凤雏遗村早周遗址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日子型)实例,也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影壁

实例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4春秋:

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

瓦(筒瓦、板瓦等)已经开始普遍使用,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即台榭)也已经出现。另外,此时

已经开始有用砖的历史(主要用于地下) 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1战国:

出现城市建设高潮

高台建筑盛行,瓦在宫殿建筑上已被普遍使用,装饰用的砖也出现了,尤其在地下墓室。但统治阶级一般

仍用木材作墓室(木椁,榫卯制作精确)

《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2秦:

秦都咸阳的布局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长城起源于战国时诸侯间相互攻占自卫。

3汉:

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逐渐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

木构形式已经形成。

斗拱在汉代已普遍使用

屋顶以悬山顶和庑殿顶最为普遍,歇山和囤顶也已应用(除硬山外全部出现)

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贵族官僚们除了用砖拱作规模巨大的墓

室以外,还在岩石上开凿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此时崖墓盛行。

4三国、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在东汉初传入中国)

北魏洛阳有许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舍宅为寺,前堂改大殿,后堂改讲堂,不仅把中国的

庭院式木架建筑用于佛寺,还使私家园林成为佛寺的一部分

北魏时所建造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佛塔(属密檐塔)

石窟分为三种:a塔院型b佛殿型c僧院型

新疆克孜尔石窟——我国最早开凿的石窟

北方十六国时期,在原来汉族席地而做和使用低矮家具的传统中,又增加了垂足而坐的高坐具——方凳、

椅子、圆凳等,为宋以后废弃席坐创造了条件。

1.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1隋

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

并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

河北赵县安济桥(李春)——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

2唐

唐代建筑特点:

a规模宏大,规划严整(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

b建筑群处理日渐成熟

c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从唐代后期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大殿来看,

当时木构架结构(特别是斗拱部分),构建用料已经规格化,说明当时可能已经有了用材制度。

d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都料”

e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佛塔采用砖石构筑增多(唐代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三种)

f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现存的木构建筑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这是在宋元明清

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点

3五代

继承唐代,少有创新

4宋

建筑的发展:

a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唐以前的封建都城实行夜禁和里坊制度。到了宋朝,都城汴梁无法再采

取,但仍保留了“坊”的名称(《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

b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材分八等。

c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d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e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是我国古代最高的砖石塔。

河南开封佑国寺铁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福建开元寺东西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

f园林兴盛。奢华的苑囿“艮岳”

与唐代比较:

a在经济上,科技上有很大进步,超过了唐代的水平

b里坊制的变更

c建筑装修和色彩的变更:

一、唐代多用板门与直棂窗;宋代使用格子门格子窗。

二、唐代以前建筑色彩以朱、白两色为主,色彩明快端庄,屋顶以灰色和黑色筒板瓦为主,或配以

黄绿剪边;宋采用华丽彩画,以青绿为主。屋顶大量使用琉璃瓦。

三、唐代以前室内空间分隔主要依靠织物;宋代已主要采用木装修。

四、在宋代家具基本上废弃了唐以前席坐时代低矮尺度,普遍采用高桌椅,室内空间提高

5辽、金、西夏

辽代留下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是我国唯一木塔 1.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1元

前期建筑发展处于凋敝状态

忽必烈时期,宗教建筑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北京妙应寺白塔)

木构建筑方面在规模与质量上都逊色于两宋:

a用弯曲的木料作梁架构件

b出现减柱造(在祠庙殿宇中抽去若干柱子)

c取消室内斗拱,柱与梁直接连接,斗拱用料减小

d不用梭柱、月梁,而用直柱、直梁

e不加天花

以上都反映了社会经济凋零和木材的短缺,但进一步加强了木构架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明

建筑的进步:

a砖已经普遍使用于民居砌墙(明以后材普遍使用砖墙),大量使用空斗墙,推动了砖的普及,为硬山建

筑发展创造了条件。随后又出现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多用作防火建筑,如佛寺藏经阁,

皇室档案库等

b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应用广泛。

c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增强,构件卷杀简化,但没能普遍

化和定型化;宋代“生起”和“侧脚”均所有减弱;无减柱造。整体形象严谨稳重但不及唐宋舒展开朗。

d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代表有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北京天坛和明清北京故宫

e官僚地主私家园林发达。

f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渐定型化。

明代家具文明世界

风水术达到极盛期

3清

建筑大体沿袭明代

发展:

a园林达到极盛期。如北京西北郊建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

b藏传佛教建筑兴盛。顺治二年建造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各地藏传佛教建筑的做法大体都采取平顶房和坡

顶房相结合的办法。

c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d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

一、颁布了《工程做法》,有斗拱的大式木作一律以斗口为标准确定其他大木构件的尺寸。

二、清代宫廷建筑的设计和预算是由“样式房”和“算房”承担的,其中“样式房”和“算房”是

负责设计和预算的基层单位(图纸称“画样”,模型称“烫样”,工程说明书称“工程做法”)

e建筑技艺仍有创新

第二章 城市建设

2.1 概说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居民区。

1城市发展四个阶段:

a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

一、城市处于萌芽状态中

二、各种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

三、城市仍带有氏族聚落的色彩

b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新的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

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当中,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

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围墙,设里门和市门,全城实行宵禁。

此时城市布局比较自由,形式多样。

c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三国时期的曹魏都城——邺,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

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唐长安城是这类城市的

典范),到唐后期,里坊制松动,夜市热闹。

d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取消了夜禁和里坊制,代之的是开放式城市布局

2城市建设的经验(城市布局特点):

a选址:首先保证饮用水,此外还要供应苑囿用水和漕运用水

b防御:城与郭的设置(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

c规划: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

d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两宋时都城戏场单独成立“瓦肆”,金

元以后,戏台作为一种建筑类型,被广泛采用。

e绿化防火: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南北朝以后,都城及州县城设鼓楼,谯楼,供报时或报警之用。

f排水:汉长安城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唐长安城在街道两侧挖土成明沟。 2.2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1都城建设模式:

a新建城市

b依靠旧城建设新城(汉以后多采用)

c在旧城基础上扩建(如明初南京和北京)

2都城建设选址的原则: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切围绕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而展开。先宫城,再都城和城郭

3汉长安城的建设:

是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布局不规则,主要宫殿偏于西南侧,正门向

北,直对横门,横桥,形成一条轴线。另一个特点是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邑。这些陵

邑都是从各地强制迁徙富豪之家来此,用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

4北魏洛阳的建设:

a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今年增加了杭州、安阳)

b秦和西汉以洛阳为陪都,东汉时定都于此,长安降为陪都。

c北魏洛阳是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

5南朝建康的建设:

龙盘虎踞之称。因建康是山丘起伏,不便做方整的居住区,只能是自由的街巷布置

6隋大兴城(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

a仍利用汉长安旧址,但因地下水有盐碱,不宜饮用,所以在旧城东南龙首山南面选一块地建新都。

b大兴城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这是隋大兴城建设的革新之处

c大兴城规划大体仿照洛阳城,但比洛阳更为规整,更为理想化。全城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

d自隋至唐初,长安的一般建筑还比较简朴,贞观之后,逐渐奢靡。

e唐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

f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东市则是商店和作坊。 图:

7宋东京的建设

a地处江南和洛阳之间水陆交通要冲的汴州。

b宋东京既由一个州治扩建而来,州衙改为宫城,州城修成都城,又外包一层罗城。建筑密度大,土地利

用率高,防火问题突出。

c城内有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穿过,水运比洛阳更通畅。

d传统的里坊制被彻底废除。

e官府衙署一部分在宫城内,一部分在宫城外与居民杂处,不如唐长安集中。 图:

8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元大都≈明清北京)

a战国时形成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金时建为都城,称为中都。

b元朝弃金旧城将都城向北移,旧城成了一般平民居住区。元朝靠近海子建立皇城,漕运便捷。

c元大都是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的。道路系统成方格网,城的轮廓接近方形,城市中轴线就是宫城中

轴线。全城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类。这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和唐的里坊形成两种不同的居住区处理方式。

d皇城偏于城南,环绕一片水面展开,和传统宫殿布置手法迥异,是元代的一种创新。新城区大部分在皇

城之北。这是由当时具体条件所决定的布局方式,而非套用《考工记》面朝后市的概念

e明灭元后,大都改名北平。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成不规则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

上,四向开门。紫禁城位于全城中心部位。内城的街道坊巷沿用元大都的规划体系。

9明南京的建设

以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应天为京师。

南京城三大区域功能划分:(城墙围绕三大区周边,围合成极其自然的形态)

一、城东是皇城

二、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

三、城北是军事区

新宫的布局以富贵山作为中轴线的基准点向南展开,是标准的“左祖右社”格局。 2.3地方城市的建设

地方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a防御工程:即城壕、城墙及其附属设施

b水利工程:在城外筑堤堵水,城内开凿纵横交叉的河道

c道路与下水道:北方少雨,城内只做土路;南方大都铺以砖石。有系统的排水沟渠。

d邮驿设施:自秦汉起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邮驿制度

第三章 住宅与聚落

3.1 概述

1住宅是人类最早的建筑类型

2人类劳动大分工:

a第一次:即农业的出现形成聚落

b第二次: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聚落分化成乡村和城市。

城市中的住宅随着社会发展有明显的形制变化,乡村却住宅则更多的是在技术上的变化。

3早期聚落的两大特点:

a以适应地缘展开生活方式,汉族以农业活动为主。

b以家族(原始社会为氏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4住宅形制的演变:

a汉代住宅形制:一种是继承传统的庭院式;另一种是创新制——坞壁,即平地建坞

b北魏和东魏时期贵族住宅的大门,用庑殿式顶和鸱尾,围墙上有成排的直棂窗,内侧建有围绕庭院的走

廊,当时不少贵族官僚舍宅为寺。

c隋唐五代,住宅仍常用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

d宋代里坊制解体,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住宅形制亦呈多样化。宋代院落周围为了增加居

住面积,多以廊屋代替回廊,前大门进入后以照壁相隔,形成标准的四合院。

e明清两代,北方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南北纵轴线对称的布置房屋和院落;江南地区的住宅则以

封闭式院落为单位。

5住宅构筑类型:

a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主要分布在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

北方多用抬梁式,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南方多用穿斗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

(住宅有许多分类法:第一种是平面分类法;第二种是外形分类法;第三种是结构分类法;第四种是气候

地理分类法;第五种是民系分类法)

b竹木构干阑式:主要分布在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各少数民族

干阑在民间住宅中,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主要用于潮湿的山区或水域。

c木构井干式:主要分布在东北、云南等林区

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在我国原始社会便使用。通常面阔和进深较小。

d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砖普遍用于住宅砌墙并承重,是在明代,并因此在北方形成和普及了硬山式住宅。

e碉楼:主要分布在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f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赣南

土楼是客家自三国两晋以来以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期为主,为逃避北方战乱而迁移南方的中原移民住宅。主

要建筑材料是竹片、糯米、红糖和砂石、石灰

g窑洞:主要分布在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

窑洞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穴居中的横穴

h阿以旺: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

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常见的一种形式。土木结构,平屋顶。

I毡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

先秦即有,主要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牧民居住的建筑形式

j云南一颗印建筑:以地盘和外观方整如印为特征。由于高原地区多风,故墙厚瓦重,住宅外围用厚实的

土坯砖或夯土筑成,或用外砖内土,称为“金包银”。“印”内房屋梁架主要是穿斗式。 3.2 实例

1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

前院: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以东,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

房或男仆居室,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倒座西部小院内设厕所。前院属对外接待区,非请不得入内。

内院:是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外院和内院之间以中轴线上的垂花门相隔,界分内外。内院是正北是正房,

是全宅地位和规模最大者,为长辈起居处;两侧为东西厢房,为晚辈的起居处。正房两侧较为低矮

的房屋称为耳房。内庭院面积大,院内栽植花木。

后院:后罩房位于宅院最北。后门在后罩房西北角的一间。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主要建筑为

抬梁加硬山,次要房屋也有用平顶,色彩以灰色屋顶青砖为主。平面图:

2江苏吴县东山天井式住宅

长江下游苏南地区住宅,大致有以下几种等级:

一、城市官式住宅

二、乡镇天井式住宅,平面采用对称式

三、民间小型住宅,平面大都不规则

这类住宅是明清时期江南中下游的确的典型住宅形式。

3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一、土楼以祠堂为中心

二、均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

三、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住宅的典例。主要分为圆楼和方楼两种。

承启楼(圆楼代表):布局上共有4环——中心为大厅;内一圈为平房;外一圈为2层;最外环

底层用作厨房、杂用。外环高大,但内环和祠堂低矮

客家土楼特点:首先,外墙高大厚实

其次,在内墙、天井、走廊、窗口处及屋顶部分,将檐口伸出,减少太阳辐射

第三,在建筑物内部,采用活动式屏门、隔扇

第四,外环楼层开箭窗,呈梯形,外小内大

第五,选址注重风水,并保留北方住宅坐北朝南的习惯,宅基“负阴抱阳”

4河南巩县窑洞:

窑洞主要有三种:

一、开敞式靠崖窑

二、下沉式窑院(地坑院)——常见的有坡道、台阶、直通或或坡道与台阶并列几种;

院内有对外挖涵洞或院内挖渗井两种

三、砖砌的锢窑:以拱券为结构特征

5安徽歙县棠樾村:

村是聚落的一种形态,发展的两大因素:一是地缘,二是血缘。村内建筑主要为私宅和祠堂

选址符合风水所谓的“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

在祭祀、共有水面管理方面等,具有很明确的村落共同体的性质:

一、水系的建立十分重要

二、祭祀建筑繁多,突出宗族礼仪

6延伸:江南村落的保护和利用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4.1 宫殿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

a“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b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高台系夯土筑成,台上木架建筑式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体,而不是庭院式建筑。

加上春秋战国时的建筑色彩富丽,配以灰色的筒瓦屋面,使宫殿建筑彻底摆脱茅茨土阶阶段。

c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结合的阶段

d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2纵观汉、唐、明三代宫室,其发展趋势是:

a规模渐小

b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c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3明清北京宫殿:

主要手法:使用轴线对称的手法

建筑群处理:

a宫城称为紫禁城,周围有护城河环绕。

b宫城内部仍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包括三殿

c外朝主殿太和殿供天子登基、颁布重要政令,元旦及冬至大朝会及皇帝庆寿等活动之用;太和殿后

的中和殿是大朝前的预备室,供休息用;再后,是殿试进士、宴会用的保和殿

d内廷:其中乾清宫是皇帝正寝,坤宁宫是皇后所居,两宫之间建交泰殿

e形成外三殿内三殿的布局。内廷部分周围有内宫墙环绕保护,墙外有长巷相隔

f北京故宫从大清门起经过6个封闭庭院而后到达主殿。

建筑细部处理:

a应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等对比手法突出主体。如**、午门都用城楼式样

b屋顶则按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的等级次序使用

c建筑细部和装饰也有简繁高低之分

d建筑色彩采用强烈的对比色调:白色台基,土红墙面,朱色门窗和青绿彩画 作图:

4.2 坛庙

1概念:起源于祭祀,是对人们向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繁殖等表示一种意向的活动仪式的通称,出现大约

在旧石器时代后期

2分类:

a第一类祭祀自然神。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社稷坛祭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

稷是五谷之神)、先农之坛(皇帝祭神农和行耕籍田礼),五岳、五镇(山神)、四海、四渎之庙(水神)。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称为“明堂”的重要建筑物,其用途是皇帝于季秋大享祭天,配祀祖宗等,是朝廷举行

最高等级的祀典和朝会场所。

b第二类是祭祀祖先。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

c第三类是先贤祠庙。如孔子庙、关帝庙。

3北京天坛:

a设计手法:有两重围墙,一条主轴线,一条次轴线。

b空间组织:祈年殿和圜丘位于主轴线上,由一条宽30的甬道相连。 作图:

4北京太庙(略过):太庙是宗法社会皇权世袭的重要标志。

5曲阜孔庙(略过) 4.3陵墓

1陵寝制度的发展:

a商: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墓道、墓室、椁室以及祭祀杀殉坑。(代表为“武官村大幕”和“妇好墓”)

商代陵墓不起坟,深埋,但墓顶可能有享堂。

b春秋战国之际,墓葬制中,地面出现高耸的封土。这时期墓的称谓发生了变化——由“墓”发展为“丘”,

最后称之为“陵”。战国末年,河南一带开始用大块空心砖代替木材做墓室壁体。

c西汉以前,帝王贵族用木椁作墓室,其构造有两种:

一、用木枋构成箱型椁室1至数层,内置棺

二、用短方木垒成墓的“黄肠题凑”,内置棺

后期则发展为石墓室和砖墓室

拱顶墓室在西汉中叶开始发展,东汉以后,称为墓室结构的主流。

汉代砖拱技术的特色是:

一、砖型多样

二、发展无模架施工

西汉末年墓室中出现两拱相交产生穹窿拱。

汉因秦制,帝陵都起方形截锥体陵台,称为“方上”,四面有门阙和陵墙。

汉文帝灞陵,依山为陵,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宫的帝陵。

d南朝帝王陵墓神道两侧立碑、神道柱、麒麟或避邪各一对,享堂已不存在。

e唐代因山为陵,形成上下宫制,继承汉代陵门四出的格局,但神道加长,门阙石像增多。

f明代考陵则有创新:陵体、祭祀串联在轴线上,祭区形成院落。地下宫殿上起圆形坟称宝顶,南侧建方

城明楼(明楼是明代陵墓的独创),北京明十三陵何用一条神道也是明代陵墓的独创。至此,地面陵体完

成由方形土台、土山向圆形人工构筑物之技术和形象上的转变。

g清代沿袭明制,但各陵神道分立

2陵园建筑

a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人工坟丘

b唐乾陵:为唐高宗李治之墓。依梁山而建,选址成功;神道两侧分立群像、石狮等;陵前有三对阙,形

制是在夯土台上立木构的“观”,根据所立夯土台基,可知乾陵用的是三出阙,这是帝王的规制;地面上

有方上,周围有墙。

c明十三陵:明太祖孝陵在南京终南山麓,开曲折自然式神道之先河,并始建宝城宝顶。明十三陵三面环

山,形势环抱;总神道稍有曲折;以永乐帝的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坡上,每陵各占一山趾;陵门、

享殿、明楼布置大体参照长陵制度,而尺度则较小;陵的布置,陵体称宝城,正前为明楼,下为灵寝门。

第五章 宗教制度

5.1 概说

1佛教寺院形制演变:

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明帝时建于洛阳的白马寺。

a东汉: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前塔后殿

b两晋南北朝时期:建造了大量寺院、石窟、和佛塔。永宁寺——主体部分为塔、殿和廊院组成,并采取

了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某些“舍宅为寺”的寺院以殿堂为主。

c隋、唐:是中国佛教一大发展时期。大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使布置;唐代晚期密宗盛行,钟楼

的设置在晚唐的庙宇中成为定制,一般位于寺庙南北轴线的东侧,一直延续到明代,才在其西侧建立鼓楼,

并将二者移至寺前的山门附近。

d田子形平面的罗汉堂最早见于五代

e明清大都依中轴线对称布置,塔已经很少,从佛寺的总平面看,已经走向停滞。 5.2佛寺、道观及清真寺

1佛教寺院:

a以佛塔为主:这类寺院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白马寺、永宁寺),

这种佛寺形制的产生与形成,出于古印度佛教徒绕塔膜拜的礼仪需要,后逐渐被法堂取代,位置也从寺中

心移至侧后,成为可有可无的建筑

b以佛殿为主的佛寺:基本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多进院庭式布局,最早可源于“舍宅为寺”。多采取前厅

为大堂,后堂为佛堂的形式。

2实例: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依山势自下而上并沿东西向轴线布置,面阔七间。

b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箱斗底槽”;

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

c斗拱中之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区别明显

d梁架分为天花下的明栿和天花上的草栿

e屋面坡度较平缓 作图:

河北正定隆兴寺:总平面大体保存了宋代风格,呈南北中轴线的狭长方形。山门对面有照壁,门前有石桥

和牌坊。

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建在石砌台阶上,平面有中柱一列,为“分心槽”式样;观音阁位于山门以北,平

面仍为“金箱斗底槽”式样,上下层柱交接采用叉柱造方式。

山西大同善化寺:总平面轴线南北向,平面用减柱造,中央的五间四缝省去外槽的前内柱和内槽的后内柱,

只用4根内柱。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在总平面上没有使用中轴线和对称布局,但在体量、位置、色彩上强调了

对比;在建筑形式上既使用了汉族建筑的若干形式,又保留了藏族建筑的许多传统手法。

西藏日喀则萨迦南寺:总平面呈东西略长之矩形,作庭院式建筑组合,采用城堡状建筑形式。

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总平面沿用汉族一般佛寺的布局,沿中央纵轴排列院落多重,寺内建筑大都采

用汉族形式,除主要建筑大经堂外(混合式)

河北承德外八庙:总平面大致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基本按中轴线排列。

云南傣族佛寺:佛寺平面多呈矩形,以佛殿和佛塔为主要建筑,佛塔平面为圆形或多角形。 5.3佛塔 经幢

佛塔——在类型上可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和小乘佛教的几种塔。

塔的平面,唐以前都是方形,五代起八角渐多,六角为数较少

1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多层木构架建筑的,是我国佛塔的主流。北魏时期使用了木建筑的柱、枋、斗拱,并

逐层向内收进。南北朝至唐宋是楼阁式塔的盛期。 早期只用一层塔壁结构,后来改用双层塔壁。

a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塔,是我国现存唯一最古老与最完整木塔。属于“前塔后殿”布

局,塔身平面八角形,檐柱外设回廊(即所谓的副阶周匝),内外柱排列为金箱斗底槽。上下层交

接方式为缠柱造。

b虎丘云岩寺塔:平面八角形,底层原有副阶周匝,大部分用砖,双层塔壁

c江苏苏州报恩寺塔:平面八角形

d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原来为木塔,后改建为石塔,平面八角形

e南京报恩寺琉璃塔:底层有回廊(副阶周匝),在当时被誉为世界建筑七大奇迹之一。

2密檐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因密檐窗小,不能外出,建塔材料一般用砖、石。塔基和底层装饰华丽。

a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平面为12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b陕西西安小雁塔:平面正方形,密檐均以砖叠涩挑出,上再置低矮平坐,这种做法与一般不同。

c山西灵丘觉山寺塔:平面八角形,由外壁、回廊及塔心柱组成。

3单层塔:大多用作墓塔,或在其中供奉佛像。至唐代,外形大力模仿木构,平面有方、园、六角、八角多种。

a河南安阳宝山寺双石塔

b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c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此塔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

4喇嘛塔:多作为寺的主塔或僧人墓

a北京妙应寺白塔

b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

5金刚宝座塔:在高台上建塔5座(中央一座较高大,四边各一座较小)塔样式或为密檐或为喇嘛塔。

a北京正觉寺塔:又称五塔寺,为五座密檐式方塔

b北京西黄寺清静化城塔

6傣族佛塔:

a云南景洪曼飞龙塔(小乘佛塔)

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篆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始见于唐。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组成。唐

代经幢形体较粗壮,装饰较简单;宋代经幢高度增加,比例较瘦长,幢身分为若干段,装饰更华丽。 5.4石窟 摩崖造像

1石窟(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宋以后逐渐没落)

特点:

a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b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

c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d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工程量大,费时长

e除石窟本身以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我国最早的大石窟群之一,全用雕刻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我国最著名的石刻艺术宝库,龙门诸窟都未用塔心柱和洞口的柱廊,洞的平面多为独

间方形,未见有前、后室或椭圆形平面。

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不宜雕刻,用泥塑及壁画代替。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窟平面近方形,室内三面均凿有佛龛及造像。

2摩崖造像(其特点是造像或置于露天或位于浅龛中,多数情况下均以群组形式出现,有时亦与石窟并存。

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教史迹及佛教造像

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为我国现存最大石刻造像

第六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6.1概说

1发展过程:

a汉代以前:人们把自然环境只看作畋猎、渔樵、游娱等物质生活享受的场所

b汉末至南北朝:中国特有的山水审美观及它的外化成果——山水诗、山水散文、山水园林四种艺术诞生。

本时期的另一个新发展就是出现了城郊风景点。

东晋和南朝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也是由物质认知转向美学认知的关键时期。

c唐宋至明清: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传承。

前期园林规模大,景物布置稀疏,唐时仍保持这种思想。六朝以降,理景风格不断变化,前期朴野,后期精致

2中国园林的哲学思想:中国园林既受道家思想影响,又受儒家思想影响 6.2明清皇家苑囿

1明代帝苑不发达

2清代:帝苑兴盛。清代帝苑内涵分两大部分:一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二是供游乐的园林。前宫后苑。

a指导思想: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

b布局安排:除了朝会用部分外,其他多较活泼,随宜布置,建筑式样变化多,与地形结合紧密。但和官

僚地主的私家园林相比,皇家园林又显得堂皇而壮丽,大木构件比例基本是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苑

中,成为重要的风景点或构图中心。

c布置手法:主要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与真山相结合的办法。也是与私家园林不

同的地方。

d花木配植: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不同与私家园林的以单株欣赏为主

3清漪园(颐和园):

颐和园布局根据使用性质和所在区域可分为四部分:

a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

b万寿山前山部分

c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

d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

处于万寿山前山中心地段的排云殿和佛香阁,是全园的主体建筑

6.3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东晋、南朝建都金陵后,掀起了江南第一次造园高潮;明清时,私家园林有很大的发展,《园冶》计成

基本设计原则和手法:

a园林布局: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曲折萦回、尺度得当、余意不尽

b水面处理: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

c叠山置石:可看、可游、可居;塑造丘壑;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用石得当

d建筑营构:姚承祖著《营造法原》。中国传统园林以山水为景观主体,建筑在其中只起配角作用。私家

园林建筑以厅堂为主

实例:

a江苏无锡畅想园:建筑物在总体布局上所占比重很少,以山水为主,主要部分是水池及四周景色

b江苏苏州留园:全园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中部是原有基础,是全园精华所在,东北西三部分为后来添加。

c江苏苏州拙政园:包括中部、东部和西部三个部分。这里是一个以水为主的私园,各建筑物集中分布在

园南面靠近住宅一侧

d江苏吴江退思园

e江苏扬州个园 6.4风景建设: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道家: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山东崂山;江苏茅山

1风景建设的原则和手法:

a巧于因借,全天逸人是对理景中利用自然山水来创造风景所作出的基本概括

b旷奥兼用

c塑造意境

2江南理景三例:

a江苏苏州虎丘

b浙江绍兴兰亭

c安徽歙县唐模村头景点

第七章 建筑意匠

7.1 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物我一体的自然观

3阴阳有序的环境观

2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若干影响因素:

a内向性

b尚祖性

c中庸 7.2选址与布局

1选址时遵守的六条原则:

a近水利而避水患

b防卫性好

c交通通畅,供应有保障

d注重小气候

e理想的景观模式

f有良好的主体环境

2环境改造与方位变通:

为了形成理想中模式,村镇、城市常在某些地方营建楼阁与风水塔,以形成更好的围合空间。

近水源、避寒风比朝向更重要

3空间与屋顶艺术:

第一特殊矛盾性表现在它的空间层次

第二特殊矛盾是硕大的屋顶(在中国建筑群中制约周围空间的不是柱网层,也不是台基,而是屋盖层

第八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8.1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1台基:建筑下施筑台基,最早是为了御潮防水,后来则出于外观及等级制度的需要。一般房屋用单层,隆重殿

堂用2或3层。

a普通台基:

早期台基全部由夯土筑成,后来才在其外表面包砌砖石

b须弥座:

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唐代须弥座华丽,装饰性强;元代

起趋向简化。

2踏道:以解决具有高度差的交通设施,分为阶梯形和斜坡式

a阶梯形踏步:在宋、元时砌成逐层内凹的形状,明代以后用平砌。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称为“如

意踏步”,一般见于住宅或园林建筑

b坡道:礓礤(慢道)是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辇道(或称御路)则倾度

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3栏杆(勾阑):

a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中,发现有木构直棂栏杆;周代有卧棂栏杆;战国则为实心矮墙;

汉代栏杆的望柱、寻杖、阑版都已具备,望柱头也有了装饰;南北朝,出现勾片造阑版;唐代木勾阑式样

华丽,寻杖和阑版绘彩图;宋一般用一层阑版,称为“单勾阑”,也有两层,称为“重台勾阑”

b宋以前木勾阑的寻杖多为通长,仅转角或结束处才立望柱。

用于石栏结束处的抱鼓石,最早见于金代的卢沟桥。

4铺地:

a原始社会:用烧烤地面的方法使居室地面硬化,以隔潮湿

b周:初期在地面抹一层由泥、沙、石灰组成的面层,晚周出现铺地砖。西周中期,以卵石竖砌室外散水

c东汉:墓中出现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磨砖对缝地砖。

d唐代:使用全预制的地砖

e宋代:砌砖普遍使用石灰 8.2大木作:

这是我国木构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组成。

a开间:又叫面阔,各开间宽度总和称为“通面阔”,汉以后多用十一以下的奇数,民间多用

五、七开间,

十分隆重的用九开间。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左右侧称次间,再外称梢间,最外称尽间。

b步:屋架上的檩(宋称傳)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

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1柱:总的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

a原始社会的半穴居建筑中,已使用了木柱,普遍采用绑扎法

b早期木柱大多为圆形截面,下端埋于土中,然后用土填塞柱穴,再夯实。

c秦代已有方柱,汉代添加八角、束竹、凹愣、人像柱等,并出现倒栌斗式柱础

d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上端的建筑,雕刻了我国现知最早的梭柱形象:断面圆形,上段收杀较缓,下

段收杀较峻

e梭柱做法: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

f内外柱:有等高和不等高。内外柱不等高和不等径的出现是结构上的一个进步

“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檐口呈一缓和曲线

“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角柱则

两个方向都有倾斜。

“都柱”:在秦汉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有的于厅堂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2枋:

a额枋(宋称阑额):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使用于内柱间的叫内额,位于柱脚处的称地袱。阑

额的出头是木架结构发展与进步的表现。

b平板枋(宋称普拍枋):开始的断面形状和阑额一样,后来逐渐变高变窄

c雀替(宋称绰幕枋):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能由实拍拱演变来。

3斗拱:

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作用: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

衡量标准。

分类: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两类,具体分又有柱头斗拱,柱间斗拱,转角斗拱,平坐斗拱等

发展:最早形象见于周代铜器;唐代是斗拱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柱头铺作已使用了下昂;斗拱发展到宋

代可以认为已经成熟,规定了材的等级,并把它和栔作为建筑尺度的计量标准;元代起斗拱尺寸变小,真

昂不多;明清斗拱尺度更小

(注意斗拱的命名方式)

宋代按建筑等级将斗拱用材分八等;清代以坐斗斗口宽度为标准,分十一等

4屋架:

a举架(宋称举折):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的材料而定

b推山与收山:推山是庑殿(宋称四阿),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

c梁(宋称梁或柎):梁的外观可分为直梁和月梁。后在汉代文献中称为虹梁

d桁(或叫檩,宋称槫)

e椽

f其他构件:瓜柱(宋称侏儒柱或蜀柱);驼峰;叉手和托脚;替木

5多层木建筑:

多层木建筑:是若干单层木构架的重叠。

a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底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

b缠柱造:将上层柱立在下层柱后的梁上,但在角部需要增加斜梁,另外每面各增加附角斗, 8.3墙壁

1土墙:常见有夯土墙,土坯墙。夯土墙以木板作为模具,于其中置土,再以杵分层捣实,所以又称“版筑”。

2砖墙:我国古建筑中全用青灰色陶砖

3木墙:是由井干式结构形成,除应用于地面建筑外,还用于木椁墓中 8.4屋顶:

1种类:

a庑殿: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

b歇山:两坡顶加围廊形成的屋面式样,等级仅次于庑殿

c悬山:是两坡顶的一种,也是我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

d硬山:也是两坡顶的一种,但屋面不悬出山墙之外

e攒尖(宋称斗尖):特点是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

f单坡:多用于较简单或辅助性建筑,常附于围墙或建筑的侧面

g平顶:在我国华北、西北与西藏一带 8.5屋顶做法:

1屋面曲线:

a檐口曲线:檐口曲线形成是由于檐柱逐间生起的结果。

b屋面曲线: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

c屋脊曲线:正脊生起,但屋架的上端仍是平的

2屋角:

我国北方建筑屋角起翘较平,外观庄重浑厚;南方屋角起翘较陡,外观活泼轻快。

3屋面材料:

a陶瓦: 以陕西岐山凤雏村的西周建筑遗址出土的陶瓦为早。大概从秦代起,瓦当由半圆演变为圆形

b琉璃瓦: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c屋脊和屋面装饰:正脊二端使用鸱尾最早见于西汉武帝时。 8.6装修:

1门:

a版门:分为棋盘版门和镜面版门

b槅扇门(宋称格子门):唐代就有,宋辽金广泛使用,明清更为普遍

c罩:在室内起隔断空间和装饰作用

2窗:

a直棂窗:从明代起,它在重要建筑中逐渐被槛窗取代

b槛窗:由格子门演变而来,所以形式相仿

c支摘窗:支窗是可以支撑的窗,摘窗是可以取下的窗

d横披:既可通风采光,又避免因门窗过于高大而开启不便的缺陷

e漏窗: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

3天花、藻井、卷棚:

a天花:为了不露出建筑的屋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一般民居则用

竹、高粱秆等轻材料作框架,然后糊纸

b藻井: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

c卷棚:又称为“轩”,是室内天花的一种

4家具、陈设

a家具:六朝前人们大多采用“席地而坐”,因此一般家具都较低矮,五代以后,“垂足而坐”成为主流,

家具尺度相应提高,种类和外形也逐渐定型成熟。家具尺度的变化和当时室内空间的扩大有着一定关系。

b陈设:以悬挂在墙上的字画为多。 8.7色彩与装饰

1装饰:a粉刷b油漆、彩画c壁画d雕刻

第九章 清式建筑做法

9.1大木作

1概说:是指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斗拱等。清式大木做法可以分为大木大式和大

木小式。使用斗拱的大木大式建筑有时又称为殿式建筑,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标准;大木小式建筑用

于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只用单檐悬山、硬山及以下,不用琉璃瓦和斗拱,依明间面阔及檐柱径为标准。

2建筑主要尺度的决定:

a建筑平面:大式建筑首先要根据建筑的类型来选择斗拱的大小和出跳的多少;小式建筑先定明间面阔

b建筑高度:可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台基高度为由地面到阶条石上皮(清称台明高);屋身高

度在大式建筑中,包括柱础、柱身和斗拱的总高;屋顶高实际是根据各步架举高与屋脊形式决定。

c举架:一般建筑的脊步规定不超过九举,否则不利铺瓦

d各种顶做法„„

e柱:清代柱断面大多为圆形,柱体平直,仅在上端作圆角小卷杀。

f檩(桁)、椽:为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工程做法》——有斗拱之大木用桁,无斗拱之大木用檩。 9.2石作与瓦作

1台基:建筑的通面阔和通进深尺寸决定后,再加下檐出即可得到台基的平面尺寸。高级台基用须弥座

2踏步:常见的是垂带踏步,一般都布置在明间的阶下;隆重的在二踏道间设御路。

3栏杆:清式栏杆特点:a二望柱间只用一块栏板;b栏板都采用单勾阑形式,没有宋《营造法式》中的重台勾阑;

c望柱头的变化很多,柱身相对缩短;d栏杆结束处大多用抱鼓石,少数用戗兽;e栏板用整石凿成,以榫

嵌插在望柱和地柎内;f栏板装饰极少用人物或写生花,大多素平或仅刻简单的海棠纹。

4墙垣:

a山墙:位于建筑两端,除硬山外,均止于檐下有的山墙超出屋面很多,起装饰和封火的作用

b檐墙:由地面直抵檐下,多用于庑殿和歇山建筑的外墙

5屋面瓦作:

a小瓦:又称蝴蝶瓦,是应用最广的屋面覆材。

b筒板瓦:按质地可分为陶质和琉璃两种,多用于宫殿、官署、庙宇等高级建筑 9.3小木作

1大门:最常见的是板门。由于结构和构造上的需要,门扇周围须用横槛及抱框

2隔扇:可作对外的门、窗,也可作内部的隔断。

3支摘窗:多用于住宅 9.4彩画作

木构表面施油漆彩画,既保护了木材,又起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清代彩画的造型与分类主要表现在梁、枋上。常用的有和玺(最高级)、旋子、苏式三大类

中国发展史: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楚--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北魏--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复习要点专题

中国建筑史 重点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心得

中国建筑史教案

中国建筑史资料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题库.

《中国建筑史复习19章详细摘记.doc》
中国建筑史复习19章详细摘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